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升機飛行試驗
- 外文名:helicopter flight test
- 定義:直升機進行所規定的各項飛行試驗
- 試驗內容:懸停性能試驗、起飛性能試驗等
- 懸停試驗方法:自由飛行懸停法和系留懸停法兩種
- 起飛試驗方法:滑跑起飛法、懸停轉入平飛加速法
直升機飛行試驗,對直升機進行所規定的各項飛行試驗,通常包括定型試飛、調整試飛、研究和專題試飛、適應性試飛等。具體試驗項目有:起飛、著陸、下降(包括自轉)、懸停、爬升、平飛性能測量和平衡特性試驗;機動性、操縱性、穩定性和氣...
《民用大中型無人直升機系統飛行性能飛行試驗要求》是2024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編制進程 2023年8月6日,《民用大中型無人直升機系統飛行性能飛行試驗要求》發布。2024年3月1日,《民用大中型無人直升機系統飛行性能飛行...
試驗研究飛機(直升機)是為飛行研究和試驗專門研究或改裝的飛機(直升機),是飛行試驗的主要設備。在地面模擬試驗設備和試驗研究機上都裝有專用或通用的測試儀器設備。利用試驗研究飛機(直升機)進行的飛行試驗,由經過專門訓練的試飛員和試飛...
鑑定性強度飛行試驗 直升機的鑑定性強度飛行試驗應考慮:a)評定極限狀態(極限速度、M數、過載和著陸重量等)下的飛行安全性;b)確定在各種使用條件下直升機結構的承載特性和直升機各部分的振動特性;c)制定在特殊情況以及可能出現危險後果...
地面效應是指飛行器在貼近地面或水面進行低空飛行時,由於地面或水面的干擾,使地面或水面與飛行器升力面之間的氣流受到壓縮,從而增大了機翼升力並同時減少阻力的一種空氣動力特性。現有確定直升機懸停地面效應的方法是以模型旋翼試驗和直升...
懸停是直升機特有的飛行狀態,考核其懸停性能的主要參數是品質因數。單獨旋翼模型懸停試驗可確定旋翼模型的懸停性能,旋翼/機身組合模型懸停試驗可獲得懸停狀態下旋翼/機身的氣動干擾特性。懸停試驗通常在地面懸停間開展,也可在風洞內進行。基...
機上地面試驗一般包括機上性能檢查、結構模態耦合試驗和全機電磁兼容性檢查試驗;飛行試驗(簡稱試飛)為飛控系統最終試驗,主要用於在實際飛行中評定系統性能和功能。它是通過在飛行包線內的各種飛行科目試飛實現的。預研飛行試驗 為了研製先進...
風洞試驗是直升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理論分析必須和風洞試驗相互驗證考核相關性,才能夠保證二者的合理性、準確性,相互推動共同發展。在立式風洞中更接近真實垂直飛行的流動條件,利用風洞的相對來流來模擬直升機的垂直飛行狀態,可準確模擬...
飛行器氣動力飛行試驗研究 1959年,中國成立了飛行試驗研究院,空氣動力學是其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從60年代開始,先後用矢量函式法、牛頓-萊福森法等,對國產飛機及直升機等進行全面的測試研究,準確測取了這些飛機的氣動導數和鉸鏈力矩...
飛行狀態 傾轉旋翼飛行器由機身、旋翼、機翼和尾翼等構成。旋翼和發動機短艙位於機翼翼尖的外側。當發動機短艙處於垂直位置時,兩副旋翼在水平面內旋轉產生向上的拉力,類似於橫列雙旋翼直升機,可實現垂直起降、空中懸停等直升機飛行模式;...
進入20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飛行模擬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廣泛採用仿真建模、計算機成像、仿真網路和多媒體等高新技術,先後研製成功了殲擊機地面飛行模擬器、運輸機地面飛行模擬器、直升機地面飛行模擬器、...
在目標特性測量研究方面,我國先後對多種同定翼飛機和直升機進行了靜態紅外輻射特性測量和動態RCS測量,為隱身設計提供了依據。發展趨勢 借鑑美國飛行試驗科學技術發展的經驗,並根據我國航空科學技術及航空工業未來的發展需求,我國飛行試驗...
2008年計畫組裝第二架樣機,並將其送往莫斯科“米里”直升機廠的飛行試驗站。同時製造第三架樣機。2010年5月,俄羅斯米里直升機公司總裁阿列克謝-薩姆新科宣布:俄羅斯新型直升機米-38將於2010年完成首飛。據薩姆新科講,喀山直升機廠已經...
全尺寸低速風洞。如美國NASA24m×36m/12m×24m風洞,俄羅斯T101風洞等,這些風洞主要用於全尺寸實物或大型飛機和直升機的模型試驗,這些風洞還具有模型自由飛試驗能力。大中型低速風洞。這些風洞大都是生產或研究型風洞,風洞流場品質好,測試...
S-67是美國西科斯基飛機公司自費研製的武裝直升機,取名“黑鷹”(Black hawk)。S-67於1969年8月開始設計,3個月之後便開始製造原型機,1970年8月20日首次飛行。此後S-67直升機由西科斯基公司和美國陸軍進行試飛和打靶試驗。1972年美國...
直升機改進版 直升機改進版的共享飛機是指德國創業企業E-volo公司日前披露了其雙座電動垂直起降(VTOL)“空中計程車”的生產版本——Volocopter2X。2X型是其正在進行飛行試驗的VC200原型機的改進版,改進包括能夠在幾分鐘內更換完畢的電池...
由於迴避區試驗可預測性差,試驗數據的延伸和外推不可靠,試驗重量應與編入直升機飛行手冊的迴避區一致。迴避區是飛行員在規定限制包線內安全使用直升機必要的限制數據,是直升機研製階段的飛行試驗中難度和風險最大的飛行科目之一。迴避...
第一架原型機於1996年7月29日首飛,第二架原型機於1996底首飛,共進行800小時的試驗。1997年6月獲得日本民用航空局型號合格證。研製背景 MH2000計畫開始於90年代初。當時,三菱重工MHI認為40年來他們首先是作為美國西科斯基直升機公司的...
其中在波音和西科斯基的協定中,西科斯基主導機身設計、飛行器集成、仿真分析和直升機總裝,波音主導設計任務設備包(MEP)和綜合後勤保障系統(ILS)。1990年秋兩個團隊提交了方案書,詳述了各自的設計和直升機的研製、生產計畫。1991年2月...
制定了安全可靠的飛行巡檢試驗方案,並於2001年5月底至6月上旬在500kV二自二、三回線二灘至水海子、二灘至寬裕段內兩次實施了直升飛機巡檢飛行試驗,累計巡檢飛行5h(不含飛機從麗江航站至二灘的往返飛行時間),巡檢線路長約170km,...
前行槳葉方案旋翼研究機計畫的目標是,在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用12.2米直徑的旋翼進行全尺寸風洞試驗之後,在飛行中評定前行槳葉方案旋翼系統的性能。研究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飛機以純直升機形式進行試驗,第二階段,在該機兩側安裝輔助推進...
早在1975年,原休斯直升機公司就開始自己投資研究和發展無尾槳技術,並於1977-1978年期間開展了用反扭轉力矩尾槳取代普通尾槳的飛行試驗。1981年,一架美國陸軍的OH-6A直升機改裝成無尾槳直升機的原型機,這架直升機的唯一變化是換裝了...
1986年8月19日出廠的另一架S-72(NASA741)機上,普通旋翼被西科斯基飛機公司設計的X翼取代。裝這種X翼後,該機可以旋翼機方式起飛與懸停,然後轉變到以463公里/小時的速度作固定翼方式飛行。但在進行初級階段的飛行試驗時,X翼將被鎖...
2020年9月27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中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在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首次高原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該型無人直升機已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試驗任務 2020年...
又演示了從固定翼機飛行方式向直升機飛行方式無功率轉換,然後安全自轉著陸。飛行高度達到3660米。為了更好地了解XV-3的不穩定性,1966年5月XV-3被運到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第4次(也是最後一次)進入12x24米風洞進行試驗。這次,XV-3...
而XV-15的2架原型機一直進行著飛行試驗,直至1992年第一架原型機失事。第二架原型機於1994年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返還給貝爾直升機公司,用作民用傾轉旋翼機的試驗機,並進行有關聲學的試驗。建造沿革 1983年,美國國防部批准了貝爾直升...
旋翼塔實驗 旋翼塔實驗是2003年公布的航空科學技術名詞。定義 旋翼塔是在地面進行直升機旋翼性能實驗的一種專用設備。旋翼模型或實物在旋翼塔上可進行旋翼的空氣動力學和結構動力學實驗研究。出處 《航空科學技術名詞》。
X-29A 是 X 系列試驗飛行器中十分重要的一員,用於試驗前掠翼技術以及為達到下一代戰鬥機所要求的高機動性、輕重量、低成本、高效率而套用的其它先進技術。X-29飛機是由格魯門開發、由美國航空航天局和美國空軍建成兩架。 X-29機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