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書院

盱江書院

“江右文化”,即江西文化,贛文化。盱江書院原來位於南城縣(古稱建昌)城北登高山下,於北宋慶曆三年(即公元1043年)由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及詩人李覯所建,是江西古代書院史記載中能有“門徒千人”的僅有三所書院之一,成為當時東南學子嚮往的著名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盱江書院
  • 地理位置南城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無評級
簡介,歷史,成果,

簡介

談及盱江書院,南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為歷史上盱江書院的輝煌而感到自豪。
沿著鳳崗公園北面游步道,登臨鳳凰山(登高山)頂,舉目遠望,視野空闊,縣城新景盡臨眼底……我們的先賢們,真的會選擇書院的位置,在這樣一個巍然獨立、風景秀麗的地方創辦一所書院,多么寧靜,很有朝氣。我們沿著南面游步道,按照《南城縣誌》上所記載的書院位置尋找盱江書院遺址,雖然沒有尋找到書院遺蹟,但我們也能確定大致的範圍。
據記載,北宋慶曆三年(1043年),鄉賢李覯在縣城北隅始創了盱江書院。以學者講學為主,不僅接納本郡學子,而且還接納各郡府前來求學的“俊秀者”,學者過千餘人,這在當時算是規模很大的書院也是江西古代書院史記載中宋時“門徒千人”的三所書院之一(南城的盱江書院、南宋陸九淵的象山書院和南康洪氏雷塘書院)。由此可見,盱江書院在當時整個江西書院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李覯塑像李覯塑像

歷史

鄉俊異從而師之,東南聞風至者常數千人。
寶祐二年(1254)郡守楊鎮設“興文堂”以祀覯。
開慶元年(1259)知軍曾埜改興文堂為思賢堂,重建書院於其右。有明倫堂、洙泗堂及誠意、正心、致知、格物四齋。
景定二年(1261)知軍錢應孫增創殿宇講堂,塑先聖先師像於其中。撥籍設罪民田3000畝以供經費。元末毀。
明正德七年(1512)提學副使李夢陽移建城西南,立正經、上達、志伊、學顏4堂,旁列學舍20楹,以廟租138.7石並撥鳴山廢廟等處田租224石以充經費。十一年知府韓轍、同知何恩增學舍20楹。
嘉靖三年(1524)遷城北清源廟陰陽醫學廢址。九年改國小。萬曆三十七年推官陸鍵始復之於府學射圃,課諸生於其中。明末毀。清康熙間知府於翔漢改名鳳岡書院。
雍正七年(1729)復名盱江。
乾隆九年(1744)知府楊宏志修葺,聚5縣生童延師課之,撥租田計385.38石以充費用。十八年,新城進士陳道捐銀2000兩,職員江元洪捐銀300兩,黃道鎮捐銀200兩入院。頒銀兩支配規定。二十年改建於武岡山上。於志伊堂南之泰伯祠內增祀曾鞏、羅汝芳等8位先賢。講堂右有虛齋,其南有聚星塔、德馨堂及步雲橋,環吟亭、靜觀齋、盍簪、連菇、光風霽月堂等建築。院牆外為雨化門。二十二年復遷回府學右。
嘉慶四年(1799)鹽運司曾燠捐紋銀3000兩助學,新增生童膏火20名,提高生童獎賞銀。
道光四年(1824)童生王師孟捐租田30.3石,監生楊孟元捐租田4石,每年折交錢4000。
鹹豐六年(1856)毀於兵。
同治八年(1869)知府達春布同5縣紳士捐資修復。
2010年10月,南城縣政府斥資397萬元在其城市核心景觀區———登高公園建設盱江書院仿古建築,項目建成後,這一古代“江右文化”標誌性建築之一的千年古書院即將重現於建昌故郡。
李覯像李覯像

成果

李覯在盱江書院主事六年,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就是他的高足;曾任吏部、禮部、兵部尚書、尚書左丞的鄧潤甫也是盱江書院李覯的得意門生;北宋著名學者陳次公、西京作坊使李山甫等38人都是他的優秀學生,從此,盱江書院名聲鵲起。
李覯畫像李覯畫像
皇祐二年(1050年),雖然李覯先生被宋仁宗召為太學直講而離開了書院,然而他一手創辦的盱江書院一直受歷代官府所重視,被逐步成為培養本郡童生的場所,是建昌軍、府的一所重點書院。
盱江書院經歷了五個朝代,一直存留到民國初,在這八百七十餘年間,書院多次進行了維修、易址、重建,在府城西南隅的東嶽廟、北隅的清原廟、府城北廊的空地,都曾是明代盱江書院的一席之地;在府城內的提學署(現物資局、交通局一帶)以及武崗山上也曾留下了清代盱江書院學子門的足跡,盱江書院成了南城封建教育的重要基地。
我們沿著盱江書院所變遷的順序,進行了新的探尋。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有站在武崗山上或多或少地看得出書院的陳跡外,史料所載其他書院位置的古蹟均已被拆毀,留給人們的只是一個古老的回憶。南城歷史上出過狀元1名,進士621位,其中宋代南城儒生考取進士的達452人之多,元代5人,明代60人、清代97人,明、清期間,還有7位武進士,這些歷史名人絕大多數都是盱江書院培育的佼佼者。
盱江書院歷史是南城封建教育史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們的祖輩為發展南城教育竭誠盡力的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