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監視居住
- 外文名:supervision of residence
- 執行單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
- 限制: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
- 性質: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擅自離開指定的住所,並對其行動加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它通常適用於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不能提供保人或保證金的犯罪嫌疑...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是一項刑事強制措施,這項措施對偵查機關非常有利。在新《刑事訴訟法》修改的過程中,公檢機關與律協兩方勢力進行了多輪博弈、廝殺,在偵查機關的據...
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實行監督的規定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015年12月17日發布,自2015年12月17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對公安機關採取監視居住行為不服提起訴訟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電話答覆》在1991.05.25由最高法院行政審判庭頒布。...
【呈請監視居住批示表】 公安機關依法準備對犯罪嫌疑人採用監視居住的措施,呈請批示使用的文書。由五部分組成:一、首部。寫明標題和案號;二、被監視居住人的基本...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監視居住期間可否折抵刑期問題的批覆》在1984.12.18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
是指公安機關在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時,委託犯罪嫌疑人住地派出所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文書。 ...
3、辯護律師會見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適用前述規定。 [2] 律師會見場所 編輯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
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特別巨大,已經觸犯刑法,2011年5月31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批准公安機關對梁創齊採取監視居住措施。 ...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2] 2016年5月13日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7月2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4日被逮捕。 [3] 2016年10月17日被提起公訴。 [4] 2017年1月17日,宿遷市中院一審判處...
第四十九條 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動犯罪案件,辦案部門應當在將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羈押時書面通知看守所;犯罪嫌疑人被監視居住的,應當在送交執行時書面通知...
七十四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期限內辦結,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
葛志健,男,漢族,1960年1月出生。省委黨校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1982年1月參加工作。曾任宿遷市衛生局黨委副書記、局長。2015年6月25日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同...
第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根據案件情況,可以對被告人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決定逮捕。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員認為應當對被告人撤銷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
依據法律規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方法。所謂嚴重疾病一般指不治...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被採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我國的刑事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五種,這五種措施是依照強制力度由輕到重的順序依次排序的。刑事強制措施適用原則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