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盡心下
- 出處:《孟子》
- 類別:文章
盡心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孟子,
盡心下
盡心下——孟子
(一)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公孫丑問曰:“何謂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孟子說:“梁惠王真不仁啊!仁人把給予他所愛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愛的人,不仁者把帶給他所不愛的人的禍害推及到他所愛的人。”
公孫丑問道:“為什麼這么說呢?”
(孟子說:)“梁惠王因為土地的緣故,糟踏百姓的生命驅使他們去打仗,大敗後準備再打,擔心不能取勝,所以又驅使他所愛的子弟去為他送死,這就叫把帶給他所不愛的人的禍害推及到他所愛的人。”
(二)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符合義的戰爭。那一次(戰爭)比這一次好一點的情況,還是有的。所謂征,是指天子討伐諸侯,同等的諸侯國是不能相互征討的。”
(三)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說:“完全相信《尚書》,不如沒有《尚書》。我對於(《尚書》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片竹簡(或木片)。仁人無敵於天下,憑(武王那樣)最仁的人去討伐(商紂那樣)最不仁的人,怎么會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來呢?”
[注釋] ①《武成》:《尚書》篇名,早已亡佚。東漢王充《論衡·藝增》上說:“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紂,血流浮杵,助戰者多,故至血流如此。”②策:竹簡。
(四)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為陳①,我善為戰。’大罪也。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南面而征,北狄怨;東面而征,西夷怨,曰:‘奚為後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王曰:‘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
孟子說:“有人說,‘我善於布陣,我善於打仗。’這是大罪惡。國君愛好仁,就會天下無敵。(商湯)征伐南方,北方的民族就埋怨;征伐東方,西方的民族就埋怨。埋怨說:‘為什麼把我們放在後邊?’武王討伐殷商,有戰車三百輛、勇士三千人。武王(向殷商的百姓)說:‘不要害怕,(我們是來)安撫你們的,不是來同百姓為敵的。’(殷商的百姓都跪倒叩頭,)額角碰地的聲音,像山岩崩塌一般。‘征’就是‘正’的意思。如果各國都有端正自己的打算,哪還用得著打仗?”
[注釋] ①陳:同“陣”。
(五)
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說:“木匠和車匠能教給人圓規、曲尺的使用方法,卻不能使人技術精巧。”
(六)
孟子曰:“舜之飯糗茹草也①,若將終身焉;及其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②,若固有之。”
孟子說:“舜在吃乾糧咽野菜的時候,就像打算終身這么過日子似的。到他做了天子後,穿著細葛布衣服,彈著琴,堯的兩個女兒侍候著,又像本來就享有這種生活似的。”
[注釋] ①飯糗(qiǔ):飯,動詞,吃。糗,乾糧。②果:通“婐(wǒ)”,侍女,這裡是侍候的意思。
(七)
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
孟子說:“我現在才知道殺害別人親人的嚴重性:殺了人家的父親,人家也會殺他父親;殺了人家的哥哥,人家也會殺他哥哥。雖然不是他自己殺了父親和哥哥,但也只差那么一點點了。”
(八)
孟子曰:“古之為關也,將以御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孟子說:“古時候設立關卡,是要用它抵禦殘暴;而現在設立關卡,卻是想用它來施行殘暴。”
(九)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孟子說:“自己不按道行動,道在他妻子兒女身上也實行不了;不按道去使喚人,那就連妻子兒女也使喚不了。”
(十)
孟子曰:“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
孟子說:“富於財利的人荒年不能使他困窘,富於道德的人亂世不能使他迷亂。”
(十一)
孟子說:“愛名聲的人,能夠讓出大國國君的位置,如果不是這樣的人,就是讓出一小筐飯,一碗湯,臉色也會顯出不高興。”
(十二)
孟子曰:“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孟子說:“不信任仁人賢士,國家實力就會空虛;沒有禮義,上下等級關係就會混亂;沒有政事,國家財用就會不足。”
(十三)
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說:“不仁的人得到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情況;不仁的人卻得到天下,是從來沒有過的。”
(十四)
孟子說:“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於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輕些。所以得到許多百姓的擁護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諸侯,得到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壯的,穀物是清潔的,又是按時祭祀的,然而還是乾旱水澇,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注釋] ①丘民:眾民。
(十五)
(十六)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說:“所謂仁,意思就是人。人和仁結合起來,就是所說的道。”
(十七)
孟子曰:“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去齊,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也。”
孟子說:“孔子離開魯國時,說道:‘我要慢慢地走啊,這是離開祖國的態度。’離開齊國時,將淘好了的米撈起來就走,這是離開別的國家時的態度。”
(十八)
孟子曰:“君子之戹於陳蔡之間①,無上下之交也。”
孟子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圍困,是由於跟這兩國的君臣沒有交往的緣故。”
[注釋] ①君子之戹於陳蔡之間:君子,指孔子。戹,同“厄”,窮困,災難。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哀公四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而陳、蔡兩國大夫擔心孔子被楚任用後對他們不利,於是派徒役包圍孔子,致使孔子和他的弟子斷糧多日,餓得爬不起來。“戹於陳蔡之間”即指此事。
(十九)
貉稽曰①:“稽大不理於口。”孟子曰:“無傷也。士憎茲多口。《詩》云:‘憂心悄悄,慍於群小。’②孔子也。‘肆不殄厥慍,亦不殞厥問。’③文王也。”
貉稽說:“我貉稽被人家說了很多壞話。”孟子說:“沒關係的。士人總會受到七嘴八舌非議的。《詩經》上說:‘憂心忡忡排遣不了,小人對我又恨又惱。’孔子就是這樣的人。(又說:)“不消除別人的怨恨,也不喪失自己的名聲。’說的就是文王。”
[注釋] ①貉稽:人名,生世不詳。②以上兩句出自《詩經·邶風·柏舟》。③以上兩句出自《詩經·大雅·綿》。
(二十)
孟子說:“賢人用自己清楚明白的道理使別人也清楚明白,現在的人卻要用連他自己都糊裡糊塗的道理去使人清楚明白。”
(二十一)
孟子對高子說:“山坡上的小路,一段時間內經常去走才能成為路;只要一個時候不走,茅草就會堵塞住它。現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二十二)
高子說:“禹的音樂勝過文王的音樂。”孟子問:“憑什麼這么說?高子說:“因為(禹傳下來的鐘上的)鐘鈕都快斷了。(可見人們喜歡演奏它。)”孟子說:“這哪足以說明問題呢?城門下的車跡很深,是一二匹馬的力量造成的嗎?(那是年深月久車馬過得多了造成的。禹傳下的鐘鈕快要斷了,也正是年代久遠的緣故。)”
[注釋] ①追(duī)蠡:追,鐘鈕;蠡,要斷的樣子。
(二十三)
齊國饑荒。陳臻說:“國都里的人都認為老師會再次(勸說齊王)打開棠邑的糧倉(救濟百姓),恐怕不會再這么做了吧?”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孟子說:“這樣就成馮婦了。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於打虎,後來行善不打虎了,士人都效法他。(有一次)野外有許多人在追逐一隻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沒有人敢靠近它。[另有斷法的翻譯: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於打虎,後來成為行善的士人。(有一次)到野外去,有許多人在追逐一隻虎,老虎背靠山的角落,沒有人敢靠近它。](人們)遠遠看見了馮婦,便跑上去迎接他。馮婦便捋起袖子下車(去打虎)。大家都喜歡他,可是那些稱為士的人卻譏笑他。”
(二十四)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說:“口對於美味,眼睛對於美色,耳朵對於好聽的聲音,鼻子對於香味,四肢對於安逸,(都是極喜歡的,)這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強調天性。仁對於父子關係,義對於君臣關係,禮對於賓主關係,智慧對於賢者,聖人對於天道,(都是極重要的,)這都由命決定的,(能否得到它們,)其中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強調命的作用。”
(二十五)
浩生不害問曰①:“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浩生不害問道:“樂正子是怎樣一個人?”孟子說:“是個善人、信人。”(浩生不害問:)“什麼叫‘善’?什麼叫‘信’?”孟子說:“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萬物就叫‘聖’,‘聖’到妙不可知就叫‘神’。樂正子是在‘善’和‘信’二者中,‘美’、‘大’、‘聖’、‘神’四者之下的人。”
[注釋] ①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齊國人。
(二十六)
孟子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
孟子說:“避開墨子這一派,必定會歸入楊朱這一派;避開楊朱這一派,必定會回歸到儒家這一派。回歸了,接納他就是了。而現在同楊朱、墨子辯論的人,好像在追跑掉的豬,已經追回、趕入豬圈了,還要接著把它的腳拴住。(這未免過分了。)”
(二十七)
孟子曰:“有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
孟子說:“有徵收布帛的賦稅,有徵收糧食的賦稅,有徵發人力的賦稅。君子徵收了其中一種,就緩徵其他兩種。同時徵收兩種,百姓就會有餓死的了;同時徵收三種,就會使百姓們父子離異各顧自己了。”
(二十八)
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說:“諸侯的寶物有三樣:土地,人民,政事。把珍珠美玉當作寶物的,災禍必將落到他身上。”
(二十九)
盆成括仕於齊①。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見殺,門人問曰:“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曰:“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盆成括在齊國做官。孟子說:“盆成括要喪命了!”盆成括被殺,學生問道:“老師怎么會知道他將被殺?” 孟子說:“他有點小才智,但不懂君子的大道理,那就足以招來殺身之禍罷了。”
[注釋] ①盆成括:姓盆成,名括。
(三十)
孟子到了滕國,住在上宮。有一雙還沒織好的草鞋放在窗台上,旅館裡的人來找而沒有找到。有人問孟子:“跟隨你來的人怎么竟像這樣亂藏人家東西呢?”孟子說:“你以為這些人是為了偷鞋子而來這裡的嗎?”那人說道:“大概不是的。先生訂了規章條例(接收學生學習),走了的不追究,有來的不拒絕。只要憑著求學願望來的,就接收他罷了。(這可難免會有手腳不清的人混進來呢!)”
(三十一)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①,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②;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類也。”
孟子說:“人人都有不忍心幹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忍心去幹的事上,就是仁;人人都有不肯去幹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肯幹的事上,就是義。一個人能把不想害人的心理擴展開去,仁就用不盡了;一個人能把不願扒洞翻牆(行竊)的心理擴展開去,義就用不盡了;一個人能把不願受人輕蔑的心理擴展開去,那么無論到哪裡,(言行)都是符合義的了。士人,不可以交談而去交談,這是用言語試探對方來取利;可以交談卻不去交談,這是用沉默試探對方來取利,這些都是扒洞翻牆一類的行徑。”
[注釋] ①爾汝:爾、汝,都是第二人稱代詞,古代尊長稱呼卑幼時用如果平輩之間用來稱呼,則是對對方的輕視。②餂(tiǎn):取。
(三十二)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①;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孟子說:“言語淺近而含義深遠,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簡要,而施行時效用廣大,這是善道。君子所說的,雖然是眼前近事,而道卻蘊含在其中;君子所把握住的,是修養自己,卻能使天下太平。常人的毛病在於荒棄自己的田地,卻要人家鋤好田地,要求別人的很重,而加給自己的責任卻很輕。”
[注釋] ①不下帶:帶,腰帶。古人視不下帶,即只視帶之上。此處比喻注意眼前常見之事。
(三十三)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為生者也。經德不回,非以乾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說:“堯、舜的仁德,是出自本性;湯王、武王的仁德,是(經過修身)回復到本性。動作容貌等一切方面都符合禮,這是美德的最高表現。為死者哭得悲哀,不是做給活人看的。遵循道德而不違背,不是用來求官做的。言語必求信實,不是用來修正自己的品行的。君子遵循天然的道理去做,以此等待命運的安排罷了。”
(三十四)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題數尺①,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說:“向權貴進言,要藐視他,不要看他那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殿堂幾丈高,屋檐幾尺寬,我要得志了,就不這么乾。面前擺滿美味佳肴,侍妾有數百人,我要得志了,就不這么乾。飲酒作樂,馳騁打獵,讓成千輛車子跟隨著,我要得志了,就不這么乾。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我所不願乾的;我所願乾的,都是符合古代制度的,我為什麼要怕他們呢?”
[注釋] ①榱(cuī)題:屋檐下的椽子頭,這裡借指屋檐。
(三十五)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說:“修養善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求利的欲望更好的了。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少,那么即使善心有些喪失,也是很少的;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多,那么即使善心有所保存,也一定是很少的。”
(三十六)
曾晳愛吃羊棗,公孫丑問道:“烤肉與羊棗,哪樣味道好?”孟子說:“當然是烤肉!” 公孫丑又問:“那么曾子為什麼吃烤肉而不吃羊棗?”孟子說:“烤肉是大家共同愛吃的,而吃羊棗是(曾晳)獨有的嗜好。(因此曾子不忍心吃。)(如同避諱)只避名不避姓,因為姓是很多人共用的,而名是一個人獨有的。”
[注釋] ①羊棗:即黑棗,因形狀色澤似羊屎,故稱羊棗。
(三十七)
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 萬章問道:“孔子在陳國說:‘何不回(魯國)去啊!我鄉里的年輕弟子志大而狂放,想進取而不改舊習。’孔子在陳國時,為什麼要惦念魯國那些狂放的讀書人呢?”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孟子說:“孔子說過,‘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往,必定只能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一味進取,狷者(遇事)拘謹、退縮’。孔子難道不想結交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嗎?(只是)不能一定結交到,所以想結交次一等的人。”“敢問何如斯可謂狂矣?” (萬章問:)“請問怎樣的人能稱作狂放的人?”曰:“如琴張、曾晳、牧皮者①,孔子之所謂狂矣。” 孟子說:“像琴張、曾晳、牧皮,就是孔子所說的狂放的人。”“何以謂之狂也?”(萬章問:)“為什麼說他們狂放呢?”曰:“其志嘐嘐然②,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獧也③,是又其次也。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④!鄉原,德之賊也。’”
孟子說:“他們志向遠大、口氣不凡,開口便說‘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考察他們的行動,卻(和他們的言論)不全吻合。(如果這樣的)狂者也結交不到,就想找到不屑於乾骯髒事的人同他結交,這種人就是狷者,這是又次一等的了。孔子說:‘路過我門口而不進我屋子,我不感到遺憾的,大概只有鄉原吧!鄉原是戕害道德的人。’”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 萬章問:“怎樣的人能稱他為鄉原呢?”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⑤?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 孟子說:“(鄉原指責狂者說:)‘為什麼志向、口氣那么大?說的不顧做的,做的不顧說的,卻還說什麼“古代的人,古代的人”。’(又批評狷者說:)‘做事為什麼那樣孤孤單單?生在這個社會,為這個社會做事,只要人家認為好就行了。’像宦官那樣在世上獻媚邀寵的人就是鄉原。”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萬章問:“一鄉的人都稱他是忠厚人,所到之處也表現出是個忠厚人,孔子卻認為(這種人)戕害道德,什麼道理呢?”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孟子說:“(這種人,)要批評他,卻舉不出具體事來;要指責他,卻又覺得沒什麼能指責的;和頹靡的習俗、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平時似乎忠厚老實,行為似乎很廉潔,大家都喜歡他,他也自認為不錯,但是卻不能同他一起學習堯舜之道,所以說是‘戕害道德的人’。孔子說過,要憎惡似是而非的東西:憎惡莠草,是怕它淆亂禾苗;憎惡歪才,是怕它淆亂了義;憎惡能說會道,是怕它淆亂信實;憎惡鄭國音樂,是怕它淆亂雅樂;憎惡紫色,是怕它淆亂了大紅色;憎惡鄉原,是怕他淆亂了道德。君子是要回復到正道罷了。正道的形象樹端正了,百姓就會奮發振作;百姓奮發振作,就不會有邪惡了。”
[注釋] ①琴張、牧皮:都是人名,身世不詳;有人說是孔子的學生。②嘐嘐(xiāo xiāo):志向遠大、口氣不凡。③獧:同“狷”。④鄉原:指看起來恭謹忠厚,實質上卻沒有是非原則,苟同世俗,只圖博取好名聲的人,相當於現在所說的好好先生。⑤踽(jǔ)踽涼涼:孤單冷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