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原文
注釋
譯文
示例
孫子對其看法
本人看法
這段話出自《孟子·盡心下》
,意思是“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那一
國或許比這一國要好一點,這樣的情況倒是有的。所謂征,是指上討伐下,同等級的國家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討伐的”
。本人認為這裡的“敵國”不是“敵對的國家”的意思,而是“地位相當的諸侯國的意思”。
這是孟子表達他對春秋時戰爭的看法的話,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
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
宋代大儒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對這一章的解讀是:“
《春秋》每書諸侯
征戰之事,必加譏貶,以著其擅興之罪,無有以為合於義而許之者。但就中彼善於此者則有之,如召陵之師之類是也。”
我以為朱熹對孟子思想的把握是準確的。他在此並未細作訓詁,而是闡發這
當中的義理。春秋不同於其他史書如“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單純地記述史實,而是融入了孔子自己的感情看法,
繩之以儒家的道德標準,也即後世所流傳的“春秋大義”
,用以褒善貶惡,撥亂反正,故而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因此,
《春秋》在記述戰爭時歷來是立場態度十分鮮明的,那就是譏刺不合禮法,不合道義的戰爭和罪惡,
沒有合於道義而
加以讚許的情況。朱熹進而解釋孟子“彼善於此,則有之矣”之意,舉了“召陵之師”為例。
“召陵之師”是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成功遏制了楚國(當時被認為是蠻夷之國)北上擴張,維護了中原諸國利益,
孟子的思想,究其根本,還是來自孔子。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到: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就是春秋時代了。
儒家所謂義戰,必用天子之命,所以說“征”乃是“上伐下”
。地位相同的諸侯國互相征戰,那就是藐視天子,目無王法,是“擅興之罪”
,所以“敵國不相征”。所以明人有雲“聖經不與諸侯之師,以其不知有王也”
,而朱熹所說“以著其擅興之罪”也正是這個意思。所謂“擅興之罪”也就是“不知有王”之罪。
然而《春秋》對不同戰爭的評價畢竟還是有所不同的,有褒有貶的。正如董仲舒所說是:“惡詐擊而善偏戰,恥伐喪而榮復仇。”
南懷瑾先生就認為《春秋》這本書並不是非戰論,相反的,它特彆強調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之分,認為戰爭應當是為義而戰,
體現的正是中國傳統的戰爭哲學,所謂“惡詐擊而善偏戰,恥伐喪而榮復仇”。所以孟子自己也說“彼善於此,則有之矣。
”比如它對齊吳艾陵之戰,就採取貶低的態度,對於鄭人伐衛,楚公子申伐鄭等戰爭,則採取贊同態度。這是就具體的事情而言的,
然而並不能改變孔子對春秋諸侯戰爭的總體看法,
並不能改變“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事實,所以孟子說雖然“彼善於此,則有之矣”,然而終究還是“春秋無義戰”。
春秋之時,諸侯之間兼併和爭霸的戰爭此起彼伏,周天子被徹底架空,是一個所謂“禮崩樂壞,人心不古”的混亂時代,歷史文化的破壞,政治道德的沒落,都十分嚴重。在春秋二百四十餘年的歷史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人倫文化的道德基礎,幾乎都被那些有霸權的上層領導分子破壞完了。
所以漢代大儒董仲舒說:
“夫德不足以親近,而文不足以來遠,而斷之以戰伐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義也。”他認為,在那個時代,各國諸侯們的霸業,都不培養政治的道德基礎,因此國與國,人與人,都不互相信任,不敢彼此親近。對於文化的建立,更是漠不關心,只顧眼前,毫無遠見,更別提周朝初期那樣遠道來歸的國際道德關係了。他們只知道用武力來建立霸權,但是每次發動戰爭的時候,卻又都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自己打扮的高尚無比。這就是所謂董仲舒“而斷之以戰伐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義也”。孔子生於春秋末年,對此深有所感,可謂痛心疾首,這就是孔子作春秋的動機。
孟子所處的時代,繼春秋之後又過了大約一百年,社會混亂的情形,比之春秋之時有過之而無不及,諸侯征戰不休,社會風氣更加敗壞,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孟子自己必定也是深有體會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春秋無義戰”也不能說是毫無道理的。在那樣現實的時代環境中,孟子始終為人倫正義,為傳統文化的政治道德,奔走呼號,不為時代環境所動,更值得我們敬佩。他發出“春秋無義戰”的感慨,大概也有對現實悲憤的意思在裡面吧。
從今人的角度來看,戰爭是和政治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戰爭自然有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之分。但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衡量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什麼,而不是由看什麼人來發動戰爭。順應歷史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戰爭,就是正義的,反之就是非正義的。並不是說周天子發動的戰爭或者合乎儒家禮法的戰爭就一定是合乎“義”的。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正義與非正義之戰,而第一次世界大戰,
則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就這一點來說,我們的觀點與孟子這裡所論是不同的了。
所以,“春秋無義戰”雖然已成為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但我們卻有必要弄清楚孟子所謂“無義”的內涵。弄清楚內涵以後,我們就會知道,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似乎還不能籠而統之地一概認為“春秋無義戰”,而要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了。
本說評論
說法二:孟子的說法太絕對了。諸侯爭霸,雖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由於在爭霸的過程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了,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有利於以後的統一;而且,戰爭中,各諸侯國的人民往來頻繁,也促進了民族融合。所以不能完全否定這個時期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