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圖書簡介,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書中使用大量照片並借用記錄影像語言,直面中國教育的困境和希望,對紀錄片中未能盡現的故事情節、嘉賓訪談及製作者的親歷感受拾漏補遺。
內容簡介
鄧康延先生及其團隊的幾位編導,在紀錄片《盜火者》拍攝之後,用文字的形式沉澱充實了這一話題,編寫了這部書稿,書中使用大量照片並借用記錄影像語言,直面中國教育的困境和希望,對紀錄片中未能盡現的故事情節、嘉賓訪談及製作者的親歷感受拾漏補遺,使本書兼具文字的厚重和影像的生動。
書中重點涉及教材改革、在家上學、農村職業教育、華德福教育、課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學改革等社會極度關切的教育話題。不僅給出現況的真實描述與專家學者的觀察和意見,更關注那些敢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盜火者”,試圖讓讀者了解那些奮鬥在教育改革第一線的民間組織和個人的理念、實踐和困惑。
作者簡介
鄧康延,生長於西安,後到深圳,曾任職《深圳青年》策劃總監、香港《鳳凰周刊》主編,曾出版《常常感動》、《老照片 新觀察》、《一杯江河》等著作。50歲相遇民國老課本,出版《老課本,新閱讀》一書,並主編《民國老課本經典誦讀》。出版《先生》一書,重現民國大先生們的絕代風采。又拍攝有《選擇》、《民間》等紀錄片。
目錄
序一 教育改革的“精神火種”楊東平_1
序二 教育與國運陳丹青_4
序三 與災難賽跑的教育冉雲飛_7
序四 火就是態度鄧康延_13
上輯 觀火
01 重回人的語文_21
02 呵護童年_40
03 課堂風暴_52
04 尋找活著的馬小平_6
05 李慶明和他的公民教育_80
06 學在民間_105
07 斷裂的天梯_115
08 鄉村職業教育_127
09 大學大學_133
10 在路上_146
下輯 醒言
楊東平:好的教育不與學生為敵 _163
孫雲曉:這是一個讓兒童特別恐慌的時代_185
錢理群:所有教育問題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_195
陳丹青:教育是一件去做的事情_207
朱學勤:四海變秋季,一師難為春_221
余世存:真誠的喪失是最可怕的_231
周孝正:校長首先得是教育家,不能是政客_238
張鳴:教育只有開放才有希望_252
熊丙奇:教育改革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力量_261
附錄一 課堂實錄:鴉片戰爭的影響 魏勇_272
附錄二 課堂實錄:如何給《南方周末》評論版投稿 郭初陽_286
附錄三 如何跟孩子談戰爭 蔡朝陽_303
附錄四 沙粒的態度 張良_309
後記一 想像一個孩子的未來 況冶_313
後記二 讓改變悄悄發生 梁羅興_317
序二 教育與國運陳丹青_4
序三 與災難賽跑的教育冉雲飛_7
序四 火就是態度鄧康延_13
上輯 觀火
01 重回人的語文_21
02 呵護童年_40
03 課堂風暴_52
04 尋找活著的馬小平_6
05 李慶明和他的公民教育_80
06 學在民間_105
07 斷裂的天梯_115
08 鄉村職業教育_127
09 大學大學_133
10 在路上_146
下輯 醒言
楊東平:好的教育不與學生為敵 _163
孫雲曉:這是一個讓兒童特別恐慌的時代_185
錢理群:所有教育問題的答案都在教育之外_195
陳丹青:教育是一件去做的事情_207
朱學勤:四海變秋季,一師難為春_221
余世存:真誠的喪失是最可怕的_231
周孝正:校長首先得是教育家,不能是政客_238
張鳴:教育只有開放才有希望_252
熊丙奇:教育改革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力量_261
附錄一 課堂實錄:鴉片戰爭的影響 魏勇_272
附錄二 課堂實錄:如何給《南方周末》評論版投稿 郭初陽_286
附錄三 如何跟孩子談戰爭 蔡朝陽_303
附錄四 沙粒的態度 張良_309
後記一 想像一個孩子的未來 況冶_313
後記二 讓改變悄悄發生 梁羅興_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