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任何使盆腔靜脈流出盆腔不暢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靜脈淤血。
1.解剖學因素
女性盆腔循環的特點,主要是靜脈數量增多和構造薄弱。
2.內外力因素
內外力因素證明能夠影響盆腔血液的流速,從而改變局部血管的壓力,靜脈更易受其影響。
(1)長期從事站立或坐著工作者、習慣於仰臥位睡眠者易於致成盆腔淤血綜合徵。
(2)
便秘影響直腸的靜脈回流,而直腸和子宮、陰道靜脈互相吻合。
痔叢充血必然引起子宮陰道叢充血,故習慣性
便秘易於產生盆腔淤血。
(3)
妊娠期間因大量雄、孕激素的影響,再加上增大的子宮對子宮周圍靜脈的壓迫,可引起子宮周圍靜脈擴張。
(4)子宮後傾時,卵巢叢血管隨子宮體下降彎曲在骶凹的兩側,使靜脈壓力增高,回流受到影響,以致使靜脈處於淤血狀態。如再有仰臥位睡眠習慣,則久而久之便可引致盆腔淤血綜合徵。
(5)闊韌帶筋膜裂傷使得構造上薄弱,缺乏彈性,缺乏固有血管外鞘的靜脈更失去支持,而形成
靜脈曲張,還使子宮後倒。
(6)輸卵管結紮術:具體形成因素並不明確,與手術的因果關係也無明確證據證實。
3.體質因素
有些病人由於體質的因素,血管壁組織顯著薄弱,彈力纖維少,彈性差,易於形成靜脈血流淤滯和
靜脈曲張。即使第一次
妊娠,平時不從事長時間站立或靜坐工作,就可能出現下肢及/或盆腔
靜脈曲張及盆腔淤血綜合徵。
4.精神因素
而長期抑鬱、久病、失眠等精神影響,及經前期雌、孕激素水平波動者,也有類同盆腔淤血症的症狀。這一類情況則可考慮為盆腔淤血綜合徵的加重因素。
5.其他
臨床上發現了
子宮肌瘤、慢性
盆腔炎(尤其是形成輸卵管
卵巢囊腫者)、哺乳期
閉經、中、重度子宮頸糜爛等患者,在做盆腔靜脈造影時,有的也顯示盆腔靜脈淤血現象。
臨床表現
盆腔淤血綜合徵的主要表現,是範圍廣泛的慢性疼痛、極度的疲勞感和某些
神經衰弱的症狀。其中以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快感不快、極度的疲勞感、白帶過多和
痛經為最常見。
1.下腹部疼痛
多數為慢性恥骨聯合上區瀰漫性疼痛,或為兩側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側較重,並同時累及同側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髖部酸痛無力,開始於月經中期。有少數病人偶爾表現為急性發作性腹痛,易誤診為急性
闌尾炎、卵泡破裂、
異位妊娠破裂。
2.低位腰痛
疼痛部位相當於骶臀區域水平,少數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狀。經前期、長久站立和性交後加重。
特點是月經前數天即開始出現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內墜脹痛,有的還逐漸轉為痙攣性疼痛,到月經來的前一天或第一天最厲害,月經第二天以後明顯減輕。
4.性感不快
常訴稱性交時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多為深部性交痛,有的幾乎難以忍受,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帶多等症狀都明顯加重,病人對性生活產生了厭煩。
5.極度疲勞感
疲勞感,無力完成自己所擔負的工作。
6.白帶過多
半數病人有白帶過多的症狀。白帶的性狀多為清晰的黏液,無感染征。
7.月經改變
8.淤血性乳房痛
多數病人伴有淤血性乳房疼痛、腫脹。患者自己能摸到乳房硬結,並有壓痛,多於月經中期以後伴隨上述症狀同時出現,至月經前一天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達高峰,月經過後,隨同上述症狀有所減輕,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其乳房疼痛較盆腔疼痛為重。
9.外陰陰道腫脹、墜痛
盆腔淤血症患者常有外陰和陰道內腫脹、墜痛感,或有外陰燒灼、瘙癢感。外陰可表現著色,陰唇腫脹或肥大,以至某種程度的靜脈充盈、怒張或曲張。
10.膀胱和尿道症狀
約有1/3以上患者在經前期有明顯的尿意頻數及排尿痛症狀,但尿常規檢查正常。對某些症狀嚴重的患者進一步做膀胱鏡檢查,可發現膀胱三角區靜脈充盈、充血和
水腫。個別患者由於淤血的小靜脈破裂可導致
血尿。
11.直腸墜痛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直腸墜感、直腸痛或排便時直腸痛,以經前期較明顯,尤以子宮Ⅲ度後位者較多見。
12.自主神經系統的症狀
絕大多數盆腔淤血症患者都伴有某些自主神經系統的症狀。例如,心情煩躁,易激動,夜夢多,白天疲勞感及精神體力上的無能感常很嚴重,常有
頭痛,多為枕後部痛而非一般經前期
頭痛的類型。可有心悸、心前區悶脹不適、氣短感,常需呃氣、腹脹及排氣不暢的感覺。自覺食慾很差,消化不良,此外,全身出現酸痛不適,如肩關節痛、髖關節痛、手指緊感。
13.體徵
腹部檢查的惟一發現是壓痛,部位多在恥骨聯合上區,或在下腹部兩側有深壓痛,一般來說並不顯著,甚至沒有一個恆定的特別明顯的壓痛點,即使在病人感到最痛的部位,也沒有腹肌緊張及反跳痛。部分病人自覺乳房內有硬結,但檢查所見只是乳頭下方瀰漫性腫大的乳腺組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觸痛。
檢查
1.陰道超聲彩色都卜勒檢查。
2.腹腔鏡檢查
但因盆部抬高,不一定能看出曲張的靜脈,但能與其他病變如炎症等鑑別。
3.螺旋CT
螺旋CT是一種無創的診斷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徵的有效方法,在病人深呼吸時拍攝動脈時像的螺旋CT,因為深呼吸時引起腹腔靜脈壓增高,導致腎靜脈血逆行,充盈子宮和卵巢周圍的曲張靜脈,曲張靜脈的直徑>5mm就可顯影。
4.盆腔靜脈造影術
盆腔靜脈造影術是將造影劑注射在子宮腔底肌層內,使子宮靜脈、卵巢靜脈及部分陰道靜脈、髂內靜脈顯影,並以一定的時間間隔連續拍片,了解盆腔血液流出盆腔的時間,輔助診斷盆腔淤血征。
5.放射性核素盆腔血池掃描
利用此方法診斷輸卵管結紮術後盆腔靜脈淤血。其原理為盆腔靜脈淤血時局部
靜脈曲張,血液淤積形成“血池”,從而獲得放射性可讀性核素濃聚的掃描圖像。
6.體位實驗
胸膝臥位時,盆腔靜脈壓力降低,無下腹疼痛或輕微疼痛,若立刻改為臀部向後緊緊坐在足跟部,保持略高於腹部的位置,由於腹股溝屈曲較緊,髂外動脈向股動脈血流受阻,從而髂內動脈血流增多,使盆腔靜脈壓力升高而產生淤血,出現下腹疼痛回到胸膝臥位時則症狀減輕,稱為“體位實驗陽性”。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注意症狀與體徵上的差異,除外其他有關疾病,適當套用盆腔靜脈靜脈造影及腹腔鏡檢查,即可做出較為可靠的診斷。以下幾點可以提供參考:
1.病人多為生育年齡婦女,有過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生產、
流產史,繼某次生產或
流產後不久,出現上述
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
痛經等症狀,但並無產後或
流產後感染史。
2.自覺症狀與客觀檢查所見不相適應。病人訴說的症狀多而嚴重,而
婦科檢查僅見宮頸肥大、紫藍、有的有糜爛,子宮後倒於骶骨凹內,但如猛一觸動子宮頸或觸抵後穹隆,就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宮旁及附屬檔案區有明顯的壓痛及飽滿感。當企圖用手法使後倒的子宮體復成前位時,患者更是感到疼痛難忍。
5.對以往按慢性盆腔為所進行的各種治療均收效不大,甚至毫無效果。病人自覺有嚴重的婦科病,久治不愈,被婦科醫生視為難治之症。
6.對於具有前述症狀,經
婦科檢查及其他輔助診斷方法,如子宮輸卵管造影等,排除盆腔器質
性病變,而臨床疑為盆腔靜脈淤血症,可行盆腔靜脈造影協助診斷。
鑑別診斷
治療
1.輕症患者的治療
多不需用藥物治療。可針對其有關病因,給予衛生指導,使病人對本症的形成及防治有充分的理解。休息時,改習慣性仰臥位為側俯臥位,糾正
便秘,節制房事,做適當的體育鍛鍊以增進盆腔肌張力及改善盆腔血循環。一般效果較好。
2.嚴重患者的治療
堅持依次先做10餘分鐘的膝胸臥位,再取側俯臥位休息,觀察效果,一般能使嚴重的盆腔疼痛等症狀明顯地得到減輕或緩和。對有嚴重乳房腫瘤及
月經過多症狀者,在症狀出現前開始服少量的甲基睪丸素,也有效果。如側俯臥位療法有效而不能鞏固,可考慮手術治療,酌情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1)圓韌帶懸吊術 用手術將後倒的子宮維持在前傾位,多能使肥大的子宮體及子宮頸縮小,盆腔疼痛等症狀大為減輕或基本消失,效果較好。
(2)闊韌帶裂傷修補術 適用於年輕、不再需生育而闊韌帶裂傷的重症盆腔淤血症患者。
(3)經腹全子宮及附屬檔案切除術 經腹比經陰道手術優點多,可將曲張的盆腔靜脈,特別是子宮靜脈及卵巢靜脈,盡多地切除,並有利於修復闊韌帶及骶韌帶的損傷,使陰道斷端得到較好的固定。
預防
加強計畫生育宣傳,防止早婚、早育、性交過頻及生育較密,提倡最多生兩個孩子,兩次生產至少應有3~5年的間隔,使生殖器官不僅在解剖上、生理功能上,而且血管的功能都得到充分的恢復。宣傳科學方法避孕,不採用性交中斷避孕法。重視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改善一般健康情況。加強產後衛生宣傳教育,推廣產後體操,對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組織的恢復有很大好處。休息或睡眠時避免習慣性仰臥位,提倡兩側交替側臥位,有利於預防子宮後位的形成。防止產後大
便秘結及
尿瀦留,有助於生殖器官的恢復及盆腔靜脈的回流。對長期從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有可能時應開展工間操及適當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