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頜口蟲病

皮膚頜口蟲病(gnathostomiasis cutis)是一種少見的由有棘頜口蟲屬(gnathostoma)所感染的皮膚病。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皮膚頜口蟲病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併發症,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預後,發病機制,

併發症

偶有內臟(肺、腦、膀胱)及眼部受累者。虹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症狀,甚至失明。

症狀體徵

臨床表現輕重不同。可從無自覺症狀到症狀嚴重。在幼蟲入侵1~2天,可出現發熱、不適、厭食、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蕁麻疹。幼蟲在皮下移行,初發為約蠶豆大小、圓形非凹陷性硬結或斑塊,呈淡紅至鮮紅色,觸之較硬,頗似血管性水腫,隨蟲體的移行,損害呈匐行性條索狀硬塊。自覺灼癢或劇烈觸痛,約經1~4周左右,腫塊即可消退,遺留蠶豆大小硬結,表面有色素沉著及少量鱗屑。發生於眼瞼、陰囊等皮下組織鬆軟部損害特明顯,經過中可繼發膿腫。
損害多限於皮膚,以腹部、背、四肢、頭面部多見。
發病期間可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等全身症狀。偶有內臟(肺、腦、膀胱)及眼部受累者。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頭痛、四肢痙攣、癲癇樣發作及虹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症狀,甚至失明。

用藥治療

外科治療及噻苯達唑、伊維黴素,治療有效。

飲食保健

飲食宜清淡為主,注意衛生,合理搭配膳食。

預防護理

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魚、肉類及飲用不潔生水。

病理病因

致病的頜口蟲有兩種,即有棘頜口蟲及豬頜口蟲,以前者為多見。

疾病診斷

應與血管性水腫鑑別。血管性水腫發生及消退均較本病迅速,損害多發於皮膚鬆軟部位,不呈移動性條索狀硬塊,自覺瘙癢,不感劇痛。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蚴蟲移行時可出現淋巴細胞浸潤。
其他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皮下組織內可檢見蚴蟲,周圍有多數嗜酸性粒細胞。

預後

臨床表現輕重不同,約經1~4周左右,腫塊即可消退,遺留蠶豆大小硬結,表面有色素沉著及少量鱗屑。偶有內臟(肺、腦、膀胱)及眼部受累者。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頭痛、四肢痙攣、癲癇樣發作及虹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症狀,甚至失明。

發病機制

吞食的幼蟲侵入胃壁,在組織中遊走,可引起炎症、水腫、貧血、壞死,慢性皮損可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此蟲可到達體內任何部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