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

閩浙皖贛(又稱贛東北、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是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方誌敏、邵式平、黃道等共產黨人領導四省邊區人民創建的一塊重要的革命戰略基地。

基地簡介,發展歷程,建立紅區,歷程劃分,歷史影響,

基地簡介

根據地東臨大海,西連江西鄱陽湖,北靠安徽長江,南達福建閩江,為“東南半壁”之襟喉。武夷山、懷玉山、鄣公山、黃山、仙霞嶺,山山綿亘、重巒疊嶂;信江、撫河、樂安河、新安江、崇陽溪,水水長流,縱橫若網,軍事上地勢險要,經濟上物產豐盈,具有開展革命鬥爭的良好條件。
皖浙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
根據地蘇區時期先後由贛東北、閩北、(開)化婺(源)德(興)、信(江)撫(河)、皖贛、皖南等大小6塊蘇區組成,縱橫約50個縣,人口數百萬。建立過58箇中共縣級組織和32個縣級蘇維埃政權。三年游擊戰爭時期,黨組織遍布閩浙皖贛邊區80多個縣,游擊區人口近千萬。

發展歷程

1927年底至翌年初,方誌敏、邵式平、黃道領導的弋橫暴動沉重地打擊了贛東北的國民黨反動勢力。1928年4月,中共弋陽、橫峯縣委先後成立。5月,這兩縣又相繼建立了蘇維埃政府。
1929年1月,黃道等人領導發動了貴、余、萬農民暴動。2月底,中共信江特委成立,方誌敏代理書記,特委下轄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上饒、餘干、餘江7個縣委及萬年特區委,鉛山、樂平也建立了黨的組織,黨員發展到6000餘名。10月,信江蘇維埃政府在弋陽九區邵家村成立,方誌敏任執行主席,邵式平任軍委會主席。
1930年3月20日信江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召開,方誌敏當選為信江蘇維埃政府主席。同年7月,信江特委與在景德鎮開展工作的贛東北特委合併,組成新的贛東北特委。中央決定閩北地區劃歸贛東北特委領導。
1930年7月22日,贛東北的紅一團擴編為紅十軍。
1931年9月,中共贛東北省委成立,萬永誠任省委書記。11月,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成立,方誌敏任主席。因蘇區鬥爭不斷擴大,活動範圍發展到浙江和安徽境內,中共中央決定於1932年11月間將贛東北省改為閩浙贛省,省會設在橫峯縣的葛源,仍由萬永誠和方誌敏分任省委書記和省蘇主席。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鼎盛時期的區域範圍包括江西20餘個縣,福建12個縣,浙江13個縣,安徽7個縣,總計50多個縣。
1933年3月18日至23日,閩浙贛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葛源召開。大會集中討論了擴大紅軍、加強革命戰爭的領導等問題,選舉出了以方誌敏為主席的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會。會上,劉疇西代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授予方誌敏1枚勳章,表彰他和閩浙皖贛蘇區軍民的鬥爭功績。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創造出了許多有特色的軍事鬥爭和政權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毛澤東稱其為“方誌敏式”的革命根據地。

建立紅區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隅,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這裡群山逶迤,層巒疊嶂,溪壑縱橫,峽谷幽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區域之一,又是皖浙贛邊區三年游擊戰爭的中心。解放戰爭時期,是華東局在皖浙贛邊建立第二戰場的中心區。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岭.留下無數紅軍游擊隊戰士的足跡;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當然現在的婺源是中國最美的鄉村!
婺源因“古”和“綠”而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旅遊紅紅火火。其實,婺源還有一個“紅”。婺源旅遊要大發展,婺源的“紅”就應該被整理出來,並組合到“古”和“綠”之中,使婺源旅遊內涵更豐富,底蘊更厚重。
1930年初,方誌敏領導的贛東北革命武裝鬥爭就已擴大到婺源。這年的初春,方誌敏派樂平人何小,從德興到婺源西南的洙坑、洙口、外陽、石痕等村,以教武術為掩護,發動貧苦農民起來鬧革命,舉行革命暴動。隨後,中共(開)化婺(源)德(興)特區委員會派俞先進等人到婺源南部的曹門村開展地方工作,建立黨的基層組織,發展黨團員,動員農民參加工農紅軍。1932年春,化婺德特區升為中心縣委,並在婺源東南坑成立中共婺源特區。
1933年初,中共婺源特區改為中共婺源縣委,縣委設在洙坑,在洙坑、羅田、曹村、 山、許村、甲路、中雲、賦春等地建立了區委;同時,成立了婺源縣蘇維埃政府,下屬9個區蘇維埃政府和30個鄉蘇維埃政府。
1934年,中共浮(梁)樂(平)婺(源)中心縣委從浮梁遷至婺源梅田, 山、鳳游山一帶都是紅色蘇1935年春,熊剛、劉毓標率皖南紅軍獨立團到婺源西北建立革命根據地,重新成立了中共婺源縣委,鄣公山、莒 山、洪源一帶成為當時皖浙贛邊區游擊根據地的活動中心。
1936年春,中共閩浙贛省委在鄣公山召開省委擴大會議,將閩浙贛省委改為皖浙贛省委,成立了皖浙贛獨立團,建立了皖贛、開(化)婺(源)休(寧)、贛東北等5個特委。 土地革命時期,婺源2947平方的土地上處處都有“紅”色的足跡,方誌敏、邵式平、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這塊土地上戰鬥過,是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婺源仍然遺存中共浮樂婺中心縣委舊址(鎮頭鎮梅田村)、紅軍攻打婺源戰鬥遺址(婺源縣城)、中共閩浙贛省委擴大會議舊址(鄣公山鄉鄣公山村)等多處革命舊址。有關人士指出,“紅”色是婺旅遊的又一特色資源;整合婺源的“紅”、“古”、“綠”,婺源旅遊將更上一層樓

歷程劃分

根據地的鬥爭長達10年,期間歷經4個階段:1927年8月至1930年7月,以江西上饒磨盤山為中心的信江根據地,以福建崇安為中心的閩北根據地形成,但與贛東北小塊根據地和浙南、浙西、皖南等地的革命鬥爭尚未形成統一領導,邊區呈現“群雄並起”的局面,此為根據地的前期鬥爭階段
1930年7月至1933年10月,經中共信江特委和(前)贛東北特委的合併、閩北蘇區的劃歸,形成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後擴大為閩浙皖贛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此為根據地的發展階段
1933年10月至1934年底,軍民投入保衛基本蘇區,開闢新區的鬥爭,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蘇區丟失,此為根據地的後期鬥爭階段
1935年初至1938年初,邊區形成皖浙贛、閩北(閩贛邊)、閩浙邊三塊游擊根據地,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各地紅軍游擊隊下山編入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此為三年游擊戰爭階段

歷史影響

根據地10年鬥爭中,黨組織領導邊區人民進行了創造性的工作,積累了創建和建設革命根據地各個方面的經驗,豐富了毛澤東關於紅色政權的理論,對形成工農武裝割據,以農村包圍成都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根據地曾榮獲中華蘇維埃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蘇維埃模範省”的光榮稱號,毛澤東先後譽之為:“方誌敏式”、“有很好的創造”、“是堅強的蘇維埃陣地”。
大革命時期,閩浙皖贛邊區相繼創建了一些中共基層組織,掀起了相當規模的工農革命運動。尤其是弋陽縣第九區的“漆工鎮暴動”,在贛東北地區進行了武裝奪取政權的嘗試,開始了方誌敏兩條半槍鬧革命的戰鬥歷程。邊區各地的鬥爭,為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打下了民眾基礎、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黨的“八七”會議之後,各地黨組織廣泛宣傳和組織民眾、高舉起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旗幟,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革命道路。在歷時3年的前期鬥爭中,邊區各地先後建立了中共(前)贛東北特委、信江特委、閩北特委、浙西特委和浙南特委,形成了信江根據地、閩北根據地和其他一些小範圍的根據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