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散文書系

百花散文書系

《百花散文書系》是2004-8-1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百花散文書系 - - 梁實秋散文選集
  • ISBN:753060126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8-1
基本信息,作者前言,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百花散文書系 - - 梁實秋散文選集
ISBN:753060126
作者:梁實秋 著,徐靜波 編
定價:24
頁數:295
出版日期:2004-8-1
開本:大32開

作者前言

當我剛剛編完這本《梁實秋散文選集》書稿時,從海峽的彼岸傳來了梁實秋先生在台北猝然病逝的訊息,令人為之扼腕長嘆。可以告慰梁先生的是,他的名字和作品正逐漸為海峽兩岸所熟知、所認識、所理解。梁實秋,名治華。1903年1月6日出生於北京。父親是前清秀才,後曾入同文館攻習英文,以後在京師警察廳任 職。母親是杭州人,頗有學識,治家很嚴。他五六歲起即在 家中識字描紅。1915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從京師第三國小畢業,隨後又考入清華學校,經中等科後又升入高等科,在“水木清華”的校園裡度過了八年難忘的歲月。1920年前後,受“五四”新文學影響,他開始在文壇上嶄露頭角,與聞一多、朱湘等同學組織了“清華文學社”,擔任《清華周刊》的文藝編輯。這一時期,發表了不少情熾詞麗的新詩和頗具慧眼的詩評,顯示了不尋常的文學才華。清華期間,他與聞一多合作出版了一本《冬夜草兒評論》,受到了郭沫若的讚賞,梁實秋因此而與創造社建立了聯繫,他後來有不少作品都發表在《創造》上。
1923年初秋,他從清華畢業後來到了美國,先後在科羅拉多大學和哈佛大學等地研讀英美文學批評。留美期問,雖然在創作上無甚成就,但這三年對於他的一生來說,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他在哈佛做白璧德教授的研究生時,對白氏的新人文主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此他從青春的浪漫轉到了傳統的古典,成了一位古典主義的批評家。
1927年春,他為避北伐兵亂,從南京來到上海,在《時事新報》編輯《青光》副刊。從五月始至八月初,他以“秋郎”的筆名在副刊上發表了百來篇小品,這年十月,他將這些文字擇選了四十七篇編成《罵人的藝術》一書,交由新月書店出版。這一時期,他除了在大學授課外,還參加了新月書店和《新月》雜誌的編輯出版工作。1927年11月,他在《復旦旬報》上發表了一篇《盧梭論女子教育》,文章表現了一種明顯的舊派意識和精神貴族自以為是的傲然態度,立即遭到了魯迅的駁擊,由此揭開了雙方的一場論戰,以後又涉及了文學翻譯、文學的階級性諸種問題。這場論戰,表現出了自由主義文人與左翼文壇之間在思想意識和文學觀念上的嚴峻對立,這種對立實際上反映出了當時中國的嚴峻複雜的社會政治情勢。與此同時,梁實秋又因在《新月》上發表了一些抨擊時政的文章,而得罪了政府當局,《新月》雜誌也因此而遭到查封。1930年,梁實秋因不堪“滬上的塵囂”,遂與聞一多一起來到了風清氣爽的青島大學任教。四年後又應胡適之邀回到了故鄉擔任了北京大學的外文系主任。這一時期,他主要從事教學、翻譯和文學批評工作,先後出版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文藝批評論》、《偏見集》四本論文集。1935年.他在北平創辦了《自由評論》雜誌 評議時政,對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進行了尖銳的批評 於是人們漸漸地忘記了他曾是一位頗有成就的新詩人和小品文作家。
1937年7月初,他應蔣介石之邀上廬山參加了商議國事的學界名流談話會。“七·七”事變以後,他為避日本憲兵的捕殺而隻身匆匆南下,後又隨國民黨政府入川,在國立編譯館負責中國小教科書的編寫工作。入蜀以後,他又重新操起了散文的筆·在《星期評論》等雜誌上辟設“雅舍小品”專欄,發表了20篇散文。抗戰結束後他回到了北平任孝 在《世紀評論》上又發表了14篇,於1947年結集準備出版,後來由於戰事迭起,終於未能付梓。一九四九年他東渡台灣後,這本《雅舍小品》即由正中書局在台北出版,受到了各界讀者的廣泛讀者的廣泛重視,至今已發行了五十餘版。入台以後,他在教學之餘,埋頭著譯,以一人之力譯出了《莎士比亞全集》四十卷,並在各報刊雜誌上發表了大量的散文,的有:《談徐志摩》、《清華八年》、《秋室雜文》、《談聞一多》、《秋室雜憶》、《西雅圖雜記》、《雅舍小品續集》、《看雲集》、《槐園夢憶》、《梁實秋札記》、《白貓王子及其他》、《雅舍小品三
集》、《雅舍雜文》、《雅舍談吃》、《雅舍小品四集》、《雅舍懷舊》等近二十本散文集,成了台港及海外文學界赫然知名的散文大家。
梁實秋出生於一個充滿書香氣的舊式官僚家庭。父親書房內的四壁圖書,盈室軸卷,使他自小就浸淫在古典的文化氛圍中。家中舊式的禮規繁多,上下等級森嚴,年節忌日裡的一系列祭祖拜神的典儀,最能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傳統色彩。在幽深閉鎖的大宅院內成長起來的梁實秋,無疑受到了這種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的薰染。在本世紀初年,梁家在經濟上基本屬於中上層社會,自幼無愁衣食、不知饑寒的生活,與下層僕人禁絕的規矩,使他在精神上釀成了一種貴族式的優越感,一種與下層貧民間的情感隔閡。因此,對於現存的經濟制度,現存的階級秩序,他缺乏一種強烈的政治變革的欲求,對於維繫既存生活方式和既存社會秩序的儒家思想,在情感上具有一種親切感。傳統文化的薰染和階級門第的因素,以及他個人對於社會、人生的獨特的經歷,使得他的整個人生觀呈現出一種比較保守、溫和、陳舊的色調。這種人生觀,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反對摧枯拉朽的暴力革命,“主張由國家倡導從農業社會進而為工業社會”,既通過漸進改良的方式使中國擺脫貧困進而發展為現代資本主義,同時主張實行“民主自由”的政體;在文學上表現為鼓吹典雅、穩健、傳統的古典主義,認為描寫人性、表現人性是文學的根本宗旨,排斥古典主義的及一切近現代文學思潮;在倫理道德上,表現為濃厚的復舊主義,重新張 揚儒家傳統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倫理規範,大力倡導“儉風儉德”。
這種保守的人生思想,基本上貫穿於他一生的始終。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人生觀是一錘既定便毫無變化的。事實上,他思想中的各種基因並不呈現為一種固定不變的恆態。
大致說來,他的思想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識事後至遇見白璧德以前。這一時期他雖然深受家庭中舊文化氛圍的影響,但這主要是一種被動的、無意識的接受,在思想上尚未形成一種明確的人生觀。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五四”的洪流挾帶著各種近現代的思潮滾滾而。梁實秋貪婪地呼吸著新時代的空氣,興奮地渴望著加入新時代的行列。他衷心讚賞情感盈、想像瑰麗的郭沫若,崇拜飛揚蹈勵、蔑視傳統的拜倫。在他身上,傳統的保守氣息基本上被青春的浪漫和熱情蓋過了。四十餘首的新詩作最能體現出這一階段的思想特色。但這種青春的浪漫沒有持續很久就逐漸消失了,甚至可以說,這種青春的浪漫只是借著外來的風暴在他思想表層上暫時激起的一片浪花,它並沒有本質地反映出其思想核心的底蘊。因此當梁實秋進入了哈佛的白璧德講堂後,這種青春的浪漫就徹底地崩潰了。他在白璧德面前感到惶恐,感到愧疚,同時又有一種涅槃後新生的愉悅感。從此他告別了青春的浪漫,在思想上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從總體上來說,這其實並不完全是一種質的變化。認真說來,沒有任何一種思想影響是純粹的單向灌輸。
從根本上來說,一個人受某個人或某種思潮的影響無非是一種自我的發現,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潛隱著的東西被喚醒。
因此,梁實秋對白璧德的服膺,與其說是一種單向的信奉,毋庸說是一種雙向的內在精神的契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究其實質,是一種保守的、尚古復舊的思想哲學,它只是一種古希臘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四流合一的雜糅體,其根本要旨,即是力圖恢復古典文化的精神和傳統的秩序,以此來匡正和補救由近代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帶來的人慾膨脹、禮崩樂壞的弊病。正是這一點,使吳宓、梅光迪等人感到在西方找到了知音,也正是這一點,喚起了沉睡在梁實秋心靈深處的保守意識,他的一些朦朧的思想在白璧德的梳理下形成了一種明確的人生哲學。因此,他在歸國以後,自動切斷了與創造社的聯繫,懺悔式地幾乎全盤否定了“五四”新文學的成就,竭力推舉傳統的古典主義,並且以儒家“兼濟天下”的入世精神,積極地批評國民黨政府的專制政策,強烈要求結束訓政,取消黨治,建立憲法政府,保障民權。這一時期,梁實秋的思想意識是傳統保守的,但他的政治態度是積極進取的。然而1937年爆發的一場空前的民族戰爭,卻使他的思想陷入了一場深刻的危機。入蜀是他思想發展的又一個分界點。入蜀以前,儒家式的進取精神構成了他人生態度的一個主要方面,在埋首學問的同時,他胸中仍時時鼓盪著一種傳統士大夫的匡世救弊的歷史責任感。誠如他自己所說:“我對政治並無野心,但是對於國事不能不問。所以我辦了一個周刊《自由評論》,以鼓吹愛國提倡自由為原則”(《槐園夢憶》第60頁,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83年版)。
他因力主抗戰而被北平的日本憲兵佇列入了黑名單。但是他的政治熱情和理想在一場空前規模的殘酷戰爭中被重重地擊毀了。南北流徒的逃亡生活幾乎使他在炮火中喪生,與妻兒的離散更加深了他心頭的鬱悒,內心不覺滋生了一種人生無常的虛幻感。他痛苦地感到,在民族危亡的嚴重時刻,一個知識分子的草芥之命竟是如此地無足輕重。當身為國民參政會議長的汪精衛在1938年底賣國通敵後,作為參政員的梁實秋痛苦地感到自己被政客們愚弄了。入蜀以後,他又親眼目睹了一些政治大亨大發國難財的種種劣跡,於是,他對現實政治幾乎完全失望了。一種沉重的失落感和幻滅感充塞了他的心頭。從自己前半生的經驗中,他無可奈何地感悟到:“國政大事,非權要之人無力干預,官場齷齪,亦非正直之人涉足之所,區區書生,只能埋首做點學問聊慰平生而已”。“無補大局,寧願三緘其口”。因此當有朋友請他接編《中央日報》的《平明》副刊時,他在《編者的話》中發表了這么一段話:“現在抗戰高於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筆就忘不了抗戰。我的意見稍為不同。與抗戰有關的材料,我們最為歡迎,但是與抗戰無關的材料,只要真實流暢,也是好的,不必勉強把抗戰截搭上去”(《中央日報》1938年12月1日)。就詞意來說,這段話並無偏頗之處,但也多少流露出了他當時的心境,曾遭到了左翼文藝界的激烈批駁。由於時代和政治的因素,其間夾雜了不少偏激之辭。這一段是非曲折,直至近年柯靈先生撰文論析,才基本得到了廓清。不過,入蜀確是梁實秋人生態度的一個轉折點。他開始從“兼濟天下”轉
到了“獨善其身”,從追求外界事業的成功轉到了追求內心生活的豐富,在人生哲學上,他逐漸不自覺地向老莊靠攏,日後並對佛禪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試圖在巴山蜀水中尋求恬淡閒適的情趣,隨心所欲不逾矩地充分享受人生的意蘊。他的《雅舍小品》,正是這樣一種思想情緒的抒發,他以後的大部分散文,都是“雅舍”精神的延續。

目錄

南遊雜感
蚊子與蒼蠅
小聲些!
讓座
住一樓一底房者的悲哀
雅舍
孩子
女人
男人
謙讓
衣裳
臉譜
中年
送行
旅行
“旁若無人”
汽車
平山堂記
駱駝
散步
聽戲
放風箏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記張自忠將軍
憶冰心
山杜鵑
拔卓特花園
讀畫
手杖
垃圾
退休
請客
北平年景
故都鄉情
四君子
如意
閒暇
樹猶如此
由熊掌說起
排隊
代溝
飲酒
喝茶
燒鴨
湯包
火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