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散文選集/百花散文書系

本套書是《百花散文書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選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間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專集分冊。 入選的作者均是這一時期的散文名家,所選作品儘可能照顧到作者散文創作的發展脈絡。 每集作品前均冠以萬字以上的評論性序言,簡單介紹作者生平,並結合本書所選散文,分析評介其藝術特色及創作發展的道路和影響。 所選作品,儘量註明原書發表的出處和時間;對於個別難理解的地方亦加以必要的注釋。 本書為叢書之《俞平伯散文選集》分冊。

基本介紹

  • 書名:俞平伯散文選集/百花散文書系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頁數:340頁
  • 開本:32
  • 作者:孫玉蓉 林吶
  • 出版日期:2009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俞平伯是我國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家,紅學家,詩人,作家。他的散文創作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著有散文集《燕知草》、《雜拌兒》等。本書收錄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精品數十篇。這些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各異,構思精巧,內蘊深厚,非常值得一讀。

圖書目錄

序言
《冬夜》自序
《憶》自序
東遊雜誌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陶然亭的雪
重刊《浮生六記》序
湖樓小擷
與白采書
風化的傷痕等於零
芝田留夢記
怪異的印象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吳歌甲集》序
夢遊
城站
清河坊
以《漫畫》初刊與子愷書
重印《人間詞話》序
春來
眠月
雪晚歸船
月下老人祠下
山陰五日記游
《燕知草》自序
堅匏別墅的碧桃與楓葉
出賣信紙
冬晚的別
打橘子
稚翠和她情人的故事
性(女)與不淨
賢明的——聰明的父母
《近代散文鈔》跋
“標語”
陽台山大覺寺
中年
貢獻給今日的青年
代擬吾廬約言草稿
演連珠
賦得早春
春在堂日記記概
進城
秋荔亭記
古槐夢遇(十四則)
這鬼!
一日記所見
秋荔亭隨筆
罷課休課停課
無題
獨語(十三則)
讀書的意義
談睡
諍友
回顧與前瞻
漫談百家爭鳴
哀念鄭振鐸同志
五四憶往
《書帶集》序
荒蕪《紙壁齋集》評識
舊時月色
索隱與自傳說閒評

文摘


海洋中的生活,人都說是單調,確是不錯。但我以為有兩種好處不可埋沒:(一)在海上最靜,最適於疲勞於活動的人。在山林中雖是幽寂,然尚須治生計。若在海船上,則飲食坐臥均已安置得十分妥貼,可以毫不費心力。(二)在海上容易養成一種忍耐和平的心境。這對於天才雖或是一種變形的桎梏;但對於我們常人卻很有益處。我數次海行,雖均心境惡劣,但平心論之,非海行之苦,乃離別之愁思所致。惟數十日間,與世界隔絕,孟真曾比之以“宮禁生活”,確是海行最苦之事。至於暈船與起居底不習慣,都只是表面的痛苦。我個人底經驗如此,曾作長途海行的讀者以為如何?

中國號船上,有歐美底貴族氣息,金錢風味,卻又加上東方底亂七八糟的空氣,真使我十分不愉快。中西合璧,大約都是這樣的一回事。我愈覺得調和妥協是欺人之談,是腐敗底根原。即現今有人說,我們要圖東西兩方文化底溝通;但東西文化究竟有無溝通底可能,卻真也是一個疑問。以我個人底判斷,似乎東西底根本人生觀很難得有溝通之路。即其餘零碎的小節,也是每一發須牽動全身。要說調和又談何容易?我原不是以為調和是絕對的不可能,不過以為不能如此簡單,容易,像一般人所想像的。他們所以喜歡這樣說,也並不是有真心的崇仰,只為自己出風頭,造機會,做個大滑頭而已!豈有他哉!

船中生活雖稱單調,但東西人士每每群糅,故人生顏色亦頗具複雜之致。西洋婦女,最喜歡向人弄姿作態,尋歡索笑,殊覺可厭。有許多中國婦女尤而效之,藉以表明其曾經歐化,可謂無意義之至!世上只有小孩是真活潑的,如西洋婦女之活潑,是由矯揉造作而成。冷眼旁觀,愈使吾輩增許多感嘆,知人類距覺悟之期,殆將永如海上之三神山,托之空言而已。人生底活動,表面上似乎千變萬化,而分析以觀,便只有極簡單極原始的幾種衝動在那邊串把戲。人底一生只做了一個猴子,哀哉!

船上每吃飯,必狂鳴大鑼;鳴鑼之後,男男女女均整其衣履,魚貫而人餐室。此等光景更活像耍猴子了!我從前歐遊,頗崇拜歐西之生活;此次美游,則心境迥異。覺得有許多地方,西方人正和我們有同樣的盲目可憐,又何必多所嘆羨哉!

海上看落照最美,一抹胭脂痕在青蒼底上面,漸漸的玫瑰色了,漸漸的紫了,終於暮色與海天相擁抱了。這又是一天!我憑闌西眺,心悠悠隨著落日而西。借你底光輝,去照臨黃海以西的,我底故土,在我底愛人面前,在我底朋友面前,致我今朝底感念喲!

十一夜,舟髮長崎,月正團圓,海天一碧,四岸翠幃森環,雄峭幽穆。長崎市燈火滿山,明滅於中流。此等良辰美景,惜心中無有賞心樂事;故憑闌凝眺,愁思茫茫。視前月與振鐸、佩弦等泛月西湖上,吹彈未畢、繼以高歌,以中夜時分,到三潭印月,步行曲橋上時聞犬吠聲;其苦樂迥不相侔。是知境無哀樂,緣情而生;情化後的景物,方是人間之趣。形之歌詠,惟此而已。是夜長崎之月,以我所經歷者而論,有西湖之秀美,有紹興東湖之森肅,而遍山燈火,更酷似香港之夜景。我雖不樂登眺,但美景不可孤負,故略記之。
P9-12

序言


俞平伯是“五四”以來的著名詩人、散文家、紅學家,也是研究古典詩詞曲的專家。1900年出生於蘇州。原籍浙江省德清縣。取名銘衡,字平伯,乳名僧寶,以字行。他出身於舊中國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高祖父俞鴻漸是清朝舉人,詩人,著有《印雪軒詩鈔》。曾祖父俞樾是清代的經學大師,著有《春在堂全書》五百餘卷。他的童年就是跟著曾祖父在蘇州度過的。父親俞陛雲是晚清探花,官翰林院編修,能詩文,著有《絢華室詩憶》、《蜀鞘詩記》、《小竹里館吟草》、《詩境淺說》、《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等。母親許之仙是杭州名門之女,也工詩文。
俞平伯從小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和古文化的薰陶,奠定了雄厚的舊學基礎。辛亥革命以後,他開始接受新學教育,曾到上海學習英文和算學。1915年,他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部,並舉家遷居北京,與當時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獨秀睦鄰。
1920年初,畢業於北京大學的俞平伯與傅斯年一起赴英國留學,因經費不足,數月即歸。爾後,在杭州第一師範學校任教。
1922年夏,他赴美國考察教育,在紐約僅住一個月,即因病回國。翌年,他到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任教。1924年,他又回到北京,先後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大學任教。建國後,他任北京大學教授,後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典文學研究室任研究員。
俞平伯知識淵博,興趣廣泛。作為散文家,有散文集《劍鞘》(與葉聖陶合集)、《雜拌兒》、《燕知草》、《雜拌兒之二》、《古槐夢遇》、《燕郊集》等行世;做為五四時期的新詩人,他有詩集《冬夜》、《西還》、《憶》以及與朱自清等八人的新詩合集《雪朝》;做為紅學家,他的論著有七十餘萬字,包括他早年的《紅樓夢辨》和後來改版的《紅樓夢研究》,均收在《俞平伯論》中;做為古典文學研究專家,他先後出版了《讀詩札記》、《讀詞偶得》、《清真詞釋》、《唐宋詞選釋》,他的五十餘萬字的《論詩詞曲雜著》,則是集大成者。他還出版了《古槐書屋詞》和《俞平伯舊體詩鈔》等。

俞平伯是一位愛國的知識分子,他的思想曾經歷一個曲折發展的心路歷程。在蓬勃昂揚的“五四”時期,俞平伯有過一段“浮躁凌厲”、思想激進的光輝歷史。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