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頂山(百穀山)

老頂山

百穀山一般指本詞條

老頂山在長治城東北5公里處,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也稱為百穀山。此山方圓4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0%,從北向南由五個山峰組成,所以又叫五頂山。這五個山峰依次叫老頂、南頂、玉皇頂、奶奶頂、新頂。1993年被劃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相傳中華民族的先祖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裡“嘗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種,始興稼穡”,實現了人類從遊牧到定居,由漁獵到農業的重大轉折。《太平寰宇記》載:“百穀山與太行、王屋皆連,風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稱佳境,昔神農嘗百草五穀於此,因名山建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頂山
  • 地理位置: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 
  • 開放時間:08:00-18:00
  • 門票價格:30.0元
  • 占地面積:40多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神農洞、南崖宮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西省長治市
  • 海拔:1378 m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景區簡介,主要景點,神農洞,南崖宮,古寒泉,炎帝銅像,石碑,交通信息,景區建設,文學著作,

景區簡介

老頂山景區主要景點就是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長治市區東北部,距市區3公里,東與壺關、平順二縣相鄰,北與潞城區相接,方圓40多平方公里分為4個景區,44處景點,一 是動物養殖觀賞區;二是林業科研考察區;三是老頂山風景遊覽區;四是神農峰名勝遊覽區 。
老頂山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自1992年建立以來,根據《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以炎帝神農氏為公園建設的靈魂,修復了九龍宮、新頂滴古寺,新建了炎帝像、百草堂、自控滑道、三界幽谷、溜索場、卡丁賽車場、滑雪場等景點。隨著園區的全方位開發,老頂山森林公園正以雄、奇、險、幽、美,吃、住、游、購、娛於一體的完美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山體多為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海拔最高1378米。公園由五頂9脊18溝40餘座山峰組成,天然岩洞30餘處。森林面積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4%。自然景觀空靈奇秀,主要有雄獅臥崗、鑒天石、石叢綴菊、石海微瀾、五指擎天、危崖聳空等10餘處。
人文景觀廣博豐富,主要有九龍宮、祖師廟、摩崖石刻、攀山古道、古魚池、南崖宮、朝陽洞、古寒泉、神農井、百穀洞、耒耜洞等。老頂山的人文景觀之所以厚重,是因為華夏先祖炎帝神農氏,在此實現了由漁獵到農耕,由遊牧到定居這一人類史上的重大轉折,開創了中華民族古代文明,這也是老頂山開發建設的主線和重點。園內松柏蔥綠,桃李芬芳,古洞煙霞,曲徑通幽。神農峰遊覽區位於公園的正門,這裡以一座亞洲第一高的炎帝銅像為中心的塑像群,有炎帝悠坐神牛、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神話塑像,把遊人帶入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之中。從山腳沿林間的曲徑拾階而上,步入部落洞可觀賞到人類祖先聚集議事,耕織勞作的生產活動場景。踏上神農閣,在緬懷先祖業績,回味人類歷史的同時,又可放眼遠方,領略現代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廣袤無垠的田野風光。登上老頂山主峰的電視轉播台,大約半天的時間,便可極目遠眺,綠蓋群山,峰巒疊嶂。
老頂山
老頂山
老頂是五頂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登臨老頂,近望高樓錯落,道路井然,市區景致盡收眼底;遠望漳澤水庫狀如錦帶,飄浮於天際,上黨盆地一覽無遺。在老頂東北峰,有一處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巒,高居於層巒疊嶺之上,形似雄獅蹲踞,它就是獅巒峰。《長治縣誌》曾有記載,清朝有人曾稱讚此峰:“北鈺得獅象,猙獰鎮此邦。臥雲峰疊疊,孔澗水淙淙。”老頂東南方,叢林交映之中,有一寬闊的坡面。坡面的大石塊好象人工排列放置—般,遠觀象海濤乍起,微波蕩漾,這便是“死海微瀾”景觀。在起伏如龍的九龍脊嶺上,漫步在豌蜒曲折的古道間,有一塊面西斜鋪嶺背的巨大岩石,岩面平整光滑,在日上中天時,岩面幽青泛光,閃爍不定,猶如鏡面。人們把它叫做“鑒天石”。老頂之南,有一山峰聳立,其頂平整,草木繁盛,這便是南頂,又稱梳妝檯。山上原建有磚構二層樓一座,現塌毀無存,僅留石砌台夯,台夯上明清磚瓦散見。南頂之南的一個山峰上有五塊巨大的岩石,五塊岩石象五根玉柱,直頂天宇,俗稱“五頂摯天”。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玉皇頂與奶奶頂滴谷寺村育面,山勢平緩連綿,松柏密布,翠綠蒼茫,兩頂相連。玉皇頂位於奶奶頂之上,由一天然巨石構成,長17米,寬19米,建有玉皇觀,俗稱九門九觀,建築風格獨特,現保存尚好。奶奶頂在玉皇頂半腰一平緩處,原建有“碧霞元君行宮”—座、座北向南。現為一火炬塔。兩頂招相呼應,鬱鬱蔥蔥,景致深幽。新頂,頂低而平,四周側柏叢生,整齊碧翠,環境幽雅。 站在新頂觀景樓遠眺,老頂雄奇、玉皇頂峻秀、奶奶頂奇麗。當雲生霧起之時,雲海重霧環繞山腰,別有一番情趣。老頂山不僅山巒秀麗,林木繁生,而且天然岩洞眾多,景致各異。大小30餘座岩洞,多位於半山陡壁懸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戲,或寬敞深幽,或數洞並生,或洞體相連,且多數與炎帝神農、道家、仙釋、文人雅士相關。
老頂山
老頂山

主要景點

神農洞

在滴谷寺正東半山腰處,有一神農洞,相傳為神農氏嘗百草之所。洞口向西,在一天然青石上開鑿而成。洞口高難度1.7米,寬約1米,洞內寬5.7米,深6米高約3米。洞口左側為一長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青草如茵,四周松柏掩映,若無人帶領,很難尋覓。置身洞中,一種對先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在玉皇頂半山腰處,有一天然洞穴,兩面夾山,背山面谷,洞寬6米,深11米,內套一小洞,洞壁玲瓏泛光,洞內有石刻五處,保存清晰,特別是宋代秘書監知軍府事陳述古紀游題刻的“述古行之”、“述古游之”、“宋治平仲”等,字型流暢,雕刻蒼勁,猶若石紋。

南崖宮

新頂的東南半山腰處,有老頂山最大的一座天然山洞,名為“南崖宮”。洞口為一仿古門庭,上方為一重搪彩亭。洞內寬闊。澗高數十米,面積約500平方米。洞頂種乳下垂,洞壁參差。洞腹自然分為內外兩洞。外洞正好供奉祖神像,對面為送子觀音像。內洞比外洞略高,亦寬闊,倚稱4壁伸縮而塑眾多動物雕像。入洞右側石壁上又開—個門,轉入一約20平方米,高2.5米;的山洞。岩洞正中拱奉如來佛祖神像,兩側凸凹不平的浮雕十八羅漢,工藝精湛,神形兼備,呼之欲出。

古寒泉

老頂山除了這眾多的岩洞外,還有一處“寒泉絕勝”。在滴谷寺村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匾額上嵌清朝所留楷書“古寒泉”。古寒泉即百穀泉,亦名神農泉《潞安府志》稱:“百穀泉,在百穀山神農廟前,砥石湧泉,寺僧引為伏流,注為塘,由螭口飛下大壑,注石子河,味甘。”洞口有宋代風格的浮雕龍頭,泉口雕有臥龍,龍嘴開張,下為圓形石鑿小井,布局精巧。眾貧寒泉列為古潞郡八景之一,流傳至今傳說甚多。及具代表性的是:初建柏谷寺時,石龍嘴裡滴谷不斷,不緊不慢,長流不息,恰好可供全體工匠僧人所用,就將竣工時,在龍嘴邊接谷的小和尚漸感單調,便用木樟在龍口裡捅了幾下,只見龍嘴內突然飛出十對白鴿。從此龍嘴不再滴谷,只有一股渭細的泉水流出來。白鴿落在壺關境內,將一座山峰變為白山。

炎帝銅像

老頂山有關炎帝的傳說及炎帝活動的遺蹟很多,以炎帝為中心的開發,使老頂山成為始祖之山,其文化內涵源遠流長,可與山西洪洞大槐樹相媲美。為紀念炎帝,文物管理部門投資500多萬元,塑造了炎帝銅像,總重量100噸,由中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設計,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安裝完成。基座上的炎帝銅像為全身站立像,披髮、赤臂,上身著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抬起的雙手捧著一捆谷穗,其面部神態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突出體現了對先祖的崇拜和敬仰。銅像面向著長治市區的方向,仿佛中國的祖先炎帝仍在關切地注視著他的子孫後代。

石碑

銅像左側這一巨型石碑,它長6米,高3米,鐫刻著關於炎帝在此創立光輝業績的碑文。放置銅像的平台用漢白玉欄桿圍繞,四周砌有護坡。銅像總高39米,其中,像高25米,基座高14米,寬24米,長29米。基座又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層,每層高2米,表面為白色花崗岩貼面,有台階相通;第二部分為展廳,外高8米,紅色花崗岩貼面,正面鑲著長8米,高5米的銅板敷設的牛頭浮雕。要刻牛頭是因為炎帝氏族是以牛作為他們的“圖騰”,也就是他們的氏族保護神的,這裡也隱含著炎帝馴養家畜,開創農業的不朽貢獻。由基座後的台階進入展廳,這裡以圖片、文字說明、實物等形式,展示了炎帝在此開創人類古代農業文明的偉大貢獻。炎帝銅像中間是空的,沿旋梯可上至炎帝胸部谷穗處,這裡是一個可容納20人站立的觀景平台,站在如此高度,上黨盆地遠近景物,盡收眼底,城廓、農舍、高樓、田園,可謂氣象萬千,讓人油然而升騰出一種偉大而謙恭的情愫,一種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交通信息

長治市內乘坐2路、21路到澳瑞特站下,步行約2公里可到。

景區建設

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建立了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1994年3月由山西省林業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了《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根據規劃,公園可分為功能各異,特色鮮明的4個景區。一是動物養殖觀賞區,主要養殖繁衍瀕臨滅種的野生動物經濟動物觀賞動物,用於保護、觀賞和供人野炊食用。二是林業科研考察區。位於公園東南部、區內立地條件種類齊全,林相景觀變化多端,可供遊人觀賞、科研考察和教學活動。三是老頂風景遊覽區,位於老頂山中部,自然景觀集中,供遊人觀賞自然風光。四是神農峰名勝遊覽區,是公園的核心和靈魂,主要展示炎帝偉業,讓人們緬懷先祖業績,回味人類歷史。整個工程完成後可向遊人開放10大自然景觀,44處景點。老頂山森林公園提出了以中華先祖炎帝神農氏為公園靈魂的開發建設主線,在開發建設中突出了炎帝在上黨,炎帝在百穀山建功立業的歷史傳說,圍繞炎帝神農氏進行了全方位的開發建設。先後投資恢復了新頂滴谷寺院,重修了九龍宮景區,新建了公園入山大門、娛樂滑道、神農始祖百草堂娛樂服務設施和旅遊景點。老頂山森林公園已成為長治市的綠色屏障和風水寶地
老頂山(百穀山)
山頂亭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開發我們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太行山上嘗百草、興農業、實現人類歷史上從遊牧到定居,由漁獵到農耕重大轉折的遺蹟,長治市委、市政府已在炎帝昔日嘗百草的地方興建宏大的炎帝紀念館。一尊高39米,堪稱亞洲第一的炎帝巨型銅像已屹立於聳翠疊嶂的百穀山巔。以銅像為主體的祭進壇、殿堂以及百草堂、神農井、神農泉、耒耜洞、神農村、碑刻等景觀正在籌建。

文學著作

老頂山賦
作者∕楊威
◆三光混成,元化執妙用之機;川阜分張,地靈運融結之柄。二氣並作,騰罡風於天表;五常鞠育,郁嵯峨乎老頂。輿圖攸分,素馳上黨之名;名山早著,紀在樂史之典。長治西開,平順東馳,北瞰潞城之野,南接壺關之坰。辰宿煥炳,應角亢之分野;攢峰岑崟,表太行之奧域。作鎮方州,俯曠莽而獨秀;誕播靈氛,邁終古而氤氳。九朝綿歷,同刊紀德之書;八荒朝踐,共戴始祖之山。
◆緬惟玄風,神農演化之宇;邈稽竹素,文明肇興之區。生民童蒙之際,倉頡制字之時,冬穴夏巢,茹毛飲血。迨夫炎帝御宇,弘道濟世。樹藝五穀,興稼穡之令業;首創藥石,扣醫經之端緒。削桐為琴,髮絲竹之先聲;甄埴鈞陶,造器用之雛本。候日中以貿遷,裁衣被而掩形。六行昭彰,敷洪覆於黎元;鴻休永流,配乾德之廣運。光煜北土,豈一方之神丘;澤周六幽,諒四宇之具瞻。
◆流峙映發,括坤輿之清淑;陰陽回薄,構神秀於玄造。五頂峍兀,插劍鍔於霄際;九脊崢嶸,奮崛崎乎天半。獅巒崔嵬以雄踞,層嶂膠葛而纚聯。鑒晴光於砥岩,泛陂海之微瀾。奇峰怪石,各挺瑰妙之態;丹窟碧洞,掩翳林岫之間。松柏羅邱,藥草籠壑,既抱溪而懷谷,復飛瀑而吐溜。攀極遐眺,浩蕩無垠。平疇千里,巨邑宏壯,指漳澤之匹練,目雁塔於長安。漫登降以騁歷,羌無往而不宜。
◆四序疊代,聿循節以呈麗;六氣運流,載協象而幻化。若夫朝雲吞曜,夕嵐迷空,瞻萬象之空濛,仿蓬萊之煙境。及乎雨盪累靄,日麗雲路,群巒聳以翠鮮,叢卉熠其紅紫。春色旖旎,翔薰風於百里;朱明鬱蒸,揮清泠於泉竹。征鴻斜山,影入寒漳之浦;歸鶴唳晚,響對孤寺之鐘。窮陰沍寒,列瓊榭於瑤台;玉龍騫舞,散琪枝於絕巘。觀景候之繼發,肆變態其焉窮。
◆殊致之觀,延萬里之遙臨;軼倫之才,綴爍世之風詠。聆松風於崇廟,誦王鐸之偶題;襲花馥于晴曛,歌幼紆之高韻。方榮騁懷,旨彰恤隱之心;劉崧杼思,辭標農稷之勛。漱百穀之懸溜,蔡履豫秀句堪模;輾朱輪於紆徑,吳中復祠畔運慮。暨林鐘與鳳梧,並敷贊而同趨。遐棲高蹈之士,佇林泉以摛藻;騰蛟起鳳之才,憑岩崖而搖翰。斯固慕往者其必詩,登臨者無不賦。
◆歲華不居,溯百代之陳跡;物華燭遠,思上皇之徽烈。神農杳然,訪嘗草之故實;耒耜幽冥,踐揉木之所在。冽泉地涌,瀉瓊波於龍吻;湛流澄碧,餌嘉魚於靈湫。玉皇甘雨,散優潤於千家;滴谷晨鐘,開朝曦於萬戶。遒文半蝕,壁存述古之刻;翰墨依稀,碑剩褒讚之銘。辨殘瓦於梳妝,想明清之結構;臨南崖之洞天,謁真容之莊穆。弔古尋幽,悵鴻荒之已遠;垂裕流光,欣懋績之丕宣。
◆境由天工,移象外之瑤圃;地以人著,垂萬世之衣冠。而其仰膺乾瑞,縈慶雲之郁述;偏處遐陬,布英聲於十方。道播九仞,利萬邦以承洽;功資古今,執左契而弗居。九垓同軌,識洪鈞之茲運;華夏一源,享四海之登祀。碧宇流丹,曾輝煥於昔日;神像彗雲,更雲構於目前。日月其除,宗禋罔墜。春秋推移,世濟其美。祖山固護,奠磐石以恆安;億萬斯年,施皇化而曠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