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白鶴觀
- 作者:白玉蟾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白鶴觀最初叫茅庵,始建於唐代神龍元年(705年),53年後遷至白鶴峰。武功山主峰金頂又被喚作白鶴峰,得名於白鶴真人在此修煉成仙,擠土成坪的傳說。康熙六十年(1721年),這座保存的山門修建。據有關資料記載,從清康熙六十年...
白鶴觀 白鶴觀,道教宮觀,坐落於安徽省潛山縣城北天柱山。宋徽宗賜名“真源萬壽宮”因而亦名真源宮。傳為梁武帝時白鶴道人創建,自唐代至清道光時均有道士居觀修煉,後漸被毀,今僅留遺蹟及原觀鶴鳴泉。
“千年道觀”---白鶴觀位於該縣武陵鎮沙井村後的白鶴山。自賓陽縣城往東沿賓橫二級公路去僅九公里到馬王墟,然後折向南進鄉村四級水泥路再走兩三公里就到沙井村了,村後一帶山巒就是大明山余脈的白鶴山。季夏時節,從賓橫二級公路望去,只見那白鶴山層巒疊嶂,群峰聳翠,峽谷洞天,霧靄山嵐,一派佛道勝地景象。
白鶴觀 《白鶴觀》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白鶴觀 復殿重樓墮杳冥,故基喬木尚崢嶸。銀河不改三千尺,鐵馬曾經十萬兵。華表故應終化鶴,謫仙未解獨騎鯨。林泉一二兒童舊,白髮衰顏只自驚①。
《白鶴觀》是南宋白玉蟾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作品原文 琅庭珍館一何清,四壁如銀窗更明。雨余草色欺苔色,風送松聲雜澗聲。芍藥花開今四月,杜鵑啼恨到三更。我來暫息白鶴觀,憶著故人劉混成。松殿空遺金鳳舞,芝田不見鐵牛耕。雲迷古洞虎狼吼,煙鎖平林鳥雀驚。日暮山屏增紫翠,曉來天籟自簫笙。杖頭挑...
梧州白鶴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西梧州市城西鴛鴦江畔白鶴崗之南麓。山麓坦蕩開闊,山峰鬱鬱蔥蔥,襟三江帶五嶺,含龍嶺之仙氣,挹江上之清芬,遙迎旭日升起,俯送水出東門,嚮往正大光明!梧州白鶴觀,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713—714),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一塊名氣揚遐邇的風水寶地。占地...
梧州白鶴觀由牌坊、門樓、廊房、廂房、廣場、主殿等組成,主體建築為硬山頂磚木結構,清水牆,板筒瓦面,莊嚴肅穆,極具南方建築風格特色。觀內設有“三清寶殿”、“白鶴殿”、“三界殿”。“三清寶殿”供奉的是道教三位最高之神——三清尊神;“白鶴殿”供奉的是白鶴真君,“三界殿”供奉的是三界聖爺。“...
白鶴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又名白鶴觀商周文化遺址,位於蕪湖市無為縣襄安鎮,白鶴觀乃襄安古觀,列為襄安八景之一。在這裡發現新石器時代陶罐、陶鬲及石斧、石刀等。歷史沿革 根據1983年3月27日巢湖地區文物管理所和無為縣文化局的工作者考古發現,襄安白鶴觀是商周文化遺址,稱“白鶴觀遺址”,後立碑為“白鶴觀古...
金山白鶴觀,水門鄉水門村的景觀。簡介 《霞浦縣誌》記載:“白鶴觀 在水門鄉水門村金山頂,1988年建”。金山,又叫“金峰山”,海拔800米左右,與海拔1000多米的霞浦第二高峰玉山對立相望。據觀中長者介紹,民國前金峰山頂上就有道士在此建草堂,信奉白鶴仙師。後改成簡易的瓦房,曾一度廢棄,1988年經多方籌資...
《過白鶴觀,訪何仙姑祠,觀大小水簾》是晚清詩人丘逢甲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九霄飛瀑下雲中,門閉仙祠石蘚紅。白鶴不來丹鳳去,笙簫松柏自天風。作者簡介 丘逢甲(1864~1912),譜名秉淵,字仙根,號蟄仙,又號蟄庵、仲閼;乙未內渡後自署倉海君、南武山人、海東遺民、痛哭生。清淡水廳銅羅灣(...
《重修廬山白鶴觀記》是明代王思任創作的散文。作品原文 重修廬山白鶴觀記 廬山五老峰前有白鶴觀,道士劉混成騎鶴飛升處也。唐高宗敕建此觀,而宋學士蘇瞻常獨游此,觀棋有詩。天啟乙丑夏[1],山陰王思任來游,攜其友沈三賢、陸士慎,徘徊於觀之前後,拘池臼之水,烹雲霧之茶,摘蔬造飯,薄飲追涼,相與歌呼...
白鶴觀是古賓州著名八景之一,始建於宋代,已有近千年歷史,曾為賓州本埠佛道香火最旺處。景點介紹 勝地群峰疊翠,山體環狀起伏,前列龜象形勝,後疊鶴嶺梅岡,幽谷泉鳴,溪流飛瀑,鳥語花香,自古是道徒修身養性、煉丹辟穀的風水寶地,也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遊玩的旅遊勝地。重建擴建後的白鶴觀殿堂宏偉,氣勢壯觀,...
鶴觀,讀音為hè ɡuān,漢語詞語,觀名。(1)漢武帝時所建。在長安城西茂陵。(2)宋蘇軾所建。在廣東惠州(今羅浮山以東)。(3)指白鶴觀。在江西省星子縣五老峰下。解釋 觀名。(1)漢武帝時所建。在長安城西茂陵。(2)宋蘇軾所建。在廣東惠州(今羅浮山以東)。(3)指白鶴觀。在江西省星子縣五老峰下。出處 ...
《終南白鶴觀》是唐末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步步景通真,門前眾水分。檉蘿諸洞合,鐘磬上清聞。古木千尋雪,寒山萬丈雲。終期掃壇級,來事紫陽君。作者簡介 鄭谷,唐末袁州宜春人,字守愚。鄭史子。幼穎異,七歲能詩,見賞於馬戴。僖宗光啟中擢進士第。昭宗乾寧中為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
題終南山白鶴觀 《題終南山白鶴觀》是唐代詩人張喬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上徹煉丹峰,求玄意未窮。古壇青草合,往事白雲空。仙境日月外,帝鄉煙霧中。人間足煩暑,欲去戀松風。
《游廬山山陽七詠 白鶴觀》是宋代詩人蘇轍的作品之一。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
白鶴觀中華道文化竹文化旅遊節是廣西南寧市賓陽縣在白鶴觀竹海旅遊度假區舉辦的融中華道家文化、竹文化、民俗風情為一體的盛會。節日期間有道家文化藝術展、獅龍會鼓、師公戲、踩花架、炮龍表演、道家神功武術表演、祭神表演、道家樂舞、道家煉丹術、娛神戲、祈福會、養生講堂、道家民間絕技、養生茶藝表演、竹文化藝術及...
白鶴觀碑位於長子縣城西北0.5千米的城關鎮大北街西北的台地上,龜形碑座已埋於地下,露在地面的碑身高3米,寬1.08米,厚0.44米。相傳,唐初有位道士雲遊至此,頓覺此地脈氣旺盛,靈氣飄逸,認為這裡是塊風水寶地,長子將來能出大官,於是就在此化緣建觀,起名白鶴觀。現觀院已毀,僅存唐碑1通。頂端雕刻四...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七白鶴觀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七白鶴觀》是宋代詩人蘇轍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五老相攜欲上天,玄猿白鶴盡疑仙。浮雲有意藏山頂,流水無聲入稻田。古木微風時起籟,諸峰落日盡生煙。歸鞍草草還城市,慚愧幽人正醉眠。
夜宿白鶴觀 《夜宿白鶴觀》是清代詩人孫琮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仙觀知何代,長洲古苑東。抱琴非舊約,清夢許誰同。破壁流春雨,殘書濕夜風。黃冠饒靜致,近日返崆峒。作者簡介 孫琮, 清浙江嘉善人,字執升,號寒巢。康熙時人,與同里魏坤為友。讀書處名山曉閣。有《山曉閣詩》。
《白鶴觀登五龍潭上玉女峰》是清代黎簡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遵水出觀側,攀石上亭腳。坐疑潛龍怒,水勢憤逆落。空潭貯玄雲,深光入青岳。山半偪取徑,古篆壁對削。橫行跨潭顛,長橋臥大壑。日色耀積鐵,俯視眼火鑠。行經一橋盡,仰觀孤峰弱。娟娟杳離立,娜娜態欲卻。登陟緣右袂,息憩臨髻角。
白鶴觀題壁 《白鶴觀題壁》是宋代的詩,作者不詳。作品原文 仙人未必皆仙去,還在人間人不知。手把白髦從兩鹿,相逢聊問姓名誰。
白鶴觀望仙台 《白鶴觀望仙台》是明代詩人黎貞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仙子已乘仙鶴去,山中空有望仙台。啼殘幽鳥日將暮,落盡好花春未回。入畫峰巒流水外,倚空樓觀白雲堆。嶺南狂客經游處,幾度題詩掃綠苔。
作品名稱 和二蘇題白鶴觀二首 作者 趙抃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其一 黃衣道士骨朽矣,白鶴仙翁詩宛然。 君儻不能來一顧,壁間磨滅有誰傳。 [1] 其二 不逢棋酒與鶯花,古觀高吟字字嘉。 好事獨來終日賞,諸翁爭去著詩夸。 [2] ...
《投宿嵩山白鶴觀》是清末至民國楊圻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行行青冥里,暮叩翠微窟。柴門松蘿深,石上黃昏月 。 作者簡介 楊圻(1875—1941),初名朝慶,更名鑒瑩,又名圻,字雲史,號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為戶部郎中。光緒二十八年(1902)舉人,官郵傳部郎中,出任英屬南洋...
仙鶴觀為原名白鶴觀,為道教全真派道觀,始建於清鹹豐年間,主供神明為仙鶴大帝。據史料記載,仙鶴大帝姓趙名炳字公阿,東漢時浙江金華東陽人,善方術。仙鶴大帝事跡廣泛,常常布施五穀,行醫治病,是保護海上平安之神。白鶴大帝信仰 據歷史傳證,其護海護航的海神信仰要比媽祖信仰早約八百餘年。欣逢盛世,經批准,...
真源宮位於潛山縣天柱山鎮風景村新橋組的真源宮,為南朝梁武帝時的寺廟遺址,因道人白鶴所建,又稱“白鶴觀”、“白鶴宮”。唐天寶9年(公元750年),玄宗李隆基敕建“司命真君祠”;宋太平興國7年(公元982年),太宗趙匡義敕建“靈仙觀”;時至北宋政和7年(1117年),徽宗趙佶為求靈跡之地,賜匾御書:“真...
三清觀,原名白鶴觀,位於縣治西面城外,即今縣城州背居委會三清觀坊的歐家大屋處。歷史沿革 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
重慶豐都名山天子殿始建於西晉年間,原名乾竺殿,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唐代時增建仙都觀,宋代時改名景德觀,又名白鶴觀。明代時改名閻王殿,後毀於火。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重修的,原名閻君殿,俗稱天子殿,是名山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建築特色 主體建築 重慶豐都縣名山天子殿的主體建築是由...
《題廬山景》是明代詩人倪謙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奇絕匡廬境,芙蓉翠萬重。雲迷白鶴觀,日照紫煙峰。虹影懸晴瀑,雞聲透曉鐘。何當謝羈束,林下散閒蹤。作者簡介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