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傳統技藝)

白茶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傳統技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茶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政和縣是中國白茶主產區,其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宋政和五年(1115)因進貢白毫銀針茶,奉詔改政和縣。政和白茶的製作技藝獨特,不炒不揉,主要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形成”清鮮、純爽、毫香”的風格。

2017年1月11日,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申報的“白茶製作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茶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
  • 保護單位:政和縣茶業管理中心
  • 項目編號:Ⅷ-14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初制工藝,精製工藝,傳承保護,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政和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處在南平、寧德及浙江麗水三市結合部,是中國白茶主產茶區。政和白茶,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政和產的銀針茶被譽為“北苑靈芽天下精”。2009年,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創建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過程中,在對呂氏家族墓的發掘中,發現距今一千多年前來自福建的白茶白毫銀針。
明朝,政和白茶產量已具規模,到清朝達到鼎盛。清鹹豐年間,政和始有茶葉加工場所。清光緒五年(1879),鐵山村發現政和大白茶,並大量種植推廣,製作的各色名茶相繼問世,品質大幅度提高。
1928年嚴家鑒同政和白毫銀針茶代表宋師煥、季大興親赴香港,與香港政府斡旋,談判成功。從此白毫銀針直銷香港地區,市場擴大,茶價倍增。據貿易檔案統計,1940年政和縣出售香港地區白茶已達兩萬六千餘箱。
抗日戰爭時期,政和白茶一度沉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張天福、陳椽、駱少君等老一輩茶人的努力下,白茶傳統工藝得以恢復。

工藝特徵

政和白茶屬於中國六大茶類中的白茶類,是中國特種茶之一。因其成茶外表滿披白毫,色澤銀白,故稱“白茶”。政和白茶的製作工藝製法獨特,為保持原茶葉狀態,不炒不揉,經過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性清涼,具有三抗三降(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作用。政和白茶具有“清鮮、純爽、毫香”的獨特風格。

工藝流程

初制工藝

一、採摘
採摘應遵循原則:適時採摘、分批勤采、合理留養。
採摘方法:根據白茶品種、樹齡、採摘季節和茶樹長勢,採用不同的採摘方法。
幼年茶樹:以養為主,適當打頂,在二次定型修剪後,茶樹有2—3年足齡,樹高幅達40厘米以上,始打頂輕采;長勢旺盛的,春茶留2—3葉采,夏茶留1—2葉采,秋茶留1葉或魚葉采。
青年茶樹:前期以養為主,留養旁側壯梢與樹冠面稀疏處壯梢,待樹冠基本形成,宜採用春茶留二葉,夏茶留一葉,秋茶留魚葉的采留方法。
壯年茶樹:對於盛采的壯樹,以採為主,采養結合,以留魚葉採摘為主,並采淨對夾嫩葉。
老年茶樹:以採為主,適當留養。春、夏茶留魚葉采,秋茶集中留養。
二、萎凋
政和白茶的傳統萎凋方法有室內自然萎凋、加溫萎凋、複式萎凋3種,萎凋是白茶製作的關鍵環節,無論採用哪種萎凋方式,一定要保證空氣流通的有氧萎凋。空氣流通會加速萎凋過程中水分的蒸發,防止二氧化碳等不良氣體的積聚,同時供給萎凋葉生物化學變化所需要的氧氣。因此,在萎凋前期必須注意鮮葉均勻薄攤,不勻和過厚往往造成白茶欠鮮醇,色澤花雜。在室內採用加溫萎凋,必須注意空氣對流或定期換氣。在萎凋後期當萎凋葉達到一定乾度時,應通過並篩適當增加攤葉厚度和適當抑制空氣的流通,又可增加葉間的溫度和濕度,消除青臭味,促進發酵,完成內含物的轉化和積累。氣候乾燥時,還要調節空氣流通和攤葉厚薄,以避免失水過快引起的萎凋不均勻的現象。
三、乾燥(烘焙)
烘焙可以讓茶葉止發酵、定香氣、調湯色、散雜味、防霉變、延久存等。白茶烘焙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乾燥和提香。
在傳統製作技藝中,政和白茶的烘焙用焙籠炭焙進行,由於白茶萎凋方式、萎凋程度不同,故對烘焙技術的火溫與次數的掌握亦不同,需要經驗豐富的制茶師親自指導並操作,這也是決定白茶品質的關鍵技術之一。

精製工藝

一、揀剔
政和白茶的揀剔以手工揀剔為主,毛茶揀剔為初揀,銀針主要揀剔物是過長芽蒂、焦紅、紅變、黃變、暗色和黑色的銀針。大、小白茶主要揀出物為黃片、蠟片、茶梗以及非茶類雜物,以免包裝運輸中斷碎,使精加工過程中難以分開。揀剔時要小心輕快,防止折斷芽葉與葉張破碎。
二、拼配
拼配時主要根據各級標準樣水平,把各篩號茶(半成品)分別進行品質審評。確定花色級別,分別拼堆。符合品質規格要求的各原號茶,把上、中、下三段茶依一定比例拼配,試拼小樣,使外形與內質相勻稱,避免脫檔,然後對照統一茶坯標準樣批符合後,方可拼和大堆樣,成為各級茶坯。
進廠的白毛茶經品質鑑定過的各堆號茶,須按級(批)、按堆、按號疊放。註明標誌後,每號扦取500—1000克待拼。以本批加工的各堆各篩號茶為主,結合其他批次的標註上升、下降符合本級質量要求的各堆號、各篩號茶進行拼配,兼顧以上、中、下段茶適當比例。將按比例拼配的樣品,先取500克樣品置烘箱內,溫度120℃烘焙15分鐘,然後從中取150克左右對照標準樣,對各項因子的高、低、勻稱進行調整,達到符合標準樣後按比例拼堆,對於不能拼入本級的堆號茶待後處理。
三、勻堆
按半成品勻堆通知單規定的各堆號茶的數量進行勻堆,數量大的各堆號茶分二次開堆,做到各堆號茶,上、中段茶分散均勻一致。高檔茶(特、一級)勻堆必須搭跳板,嚴禁腳踩,以免斷碎。
四、生曬
如果天氣晴好,勻堆後的白茶進行再次生曬,以便進一步乾燥,讓由不同批次原料進行混合的茶葉達到劃一的顏色和口感。
五、復焙
白茶裝箱前必須經過復焙,又稱為復火。要求高檔茶烘乾溫度掌控在100—120℃。中、低檔茶烘乾溫度掌握在130—140℃,烘乾時間10—15分鐘,鋪茶厚度4厘米。按成品茶規定的火候要求,應控制烘乾機的溫度、時間、厚度,連續進行烘乾,以穩定產品的火候要求。
六、裝箱
生曬或烘焙好的白茶要在溫度降到接近室溫時裝箱,如果沒有降溫即裝箱,裝箱後冷卻會有水汽析出,附在袋子、箱子裡,影響茶葉質量;而且冷卻到室溫的茶尚有一些軟態,裝箱不易斷碎。裝箱操作要輕,用“三倒三搖法”(即每箱分三次加滿,每加一次,搖抖茶箱使茶葉裝得結實),分層抖動、壓實。根據《GB/T22109—2008地理標誌產品政和白茶》規定,成品政和白茶水分應小於等於7%,故在裝箱前須檢測是否達標。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餘步貴,男,1970年8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茶製作技藝(政和)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楊豐,男,1971年1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茶製作技藝(政和)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范祖勝,男,1966年8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茶製作技藝(政和)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許益燦,男,1971年1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白茶製作技藝(政和)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7年3月,政和白茶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7年12月,政和縣制定了《地理標誌產品——政和白茶國家標準》,並順利通過國家專家組審評,2008年6月25日該標準發布,8月27日獲得批准公告,10月1日正式實施。政和白茶國家標準的制定,有利於統一政和白茶質量標準,引導茶農按標準組織生產,不僅是保護政和白茶產品的重要技術措施,更是促進政和白茶生產技術水平提高、占有市場的科技保障。
2021年4月6日,“政和白茶號”列車冠名首發儀式在福州火車站舉行。據了解,冠名列車通過外車身廣告、車內海報、內外門貼、小桌板、頭片、桌貼、語音播報等方式多重組合,把政和白茶品牌元素融入列車的各個環節,實現品牌宣傳全覆蓋,品牌形象打造、產品信息傳播聯動。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8年,政和縣被國家林業部門命名為“中國白茶之鄉”。
2008年 6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三屆“人文中國·茶香世界”中華茶文化宣傳活動中,政和縣選送的政和白茶“白牡丹”在“東方神韻杯”第三屆中華名茶評選中獲得金獎。
主要活動
2022年4月12日,第四屆政和白茶開茶節在鐵山鎮大紅村白鷺窠生態茶園舉辦。
文化交流
2019年12月27日,第三屆“收藏杯”老茶賽&第16屆秋季“閩茶杯”頒獎典禮暨政和白茶高峰論壇在福建省廣電中心舉行,現場近300人參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