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方案

白色方案

“白色方案”,二戰初,德軍為了消除進攻西歐的後顧之憂,並建立入侵蘇聯的軍事基地,而對波蘭進行的攻擊戰計畫。該計畫制定周密,布局細緻,從陸、海、空三方面有效對波蘭實施進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色方案
  • 目的:進攻波蘭
  • 時間:1939年
  • 國家:德軍
白色方案指令,前提和目的,軍事上的結論,國防軍的任務,任務,陸軍,海軍,空軍,

白色方案指令

白色方案——進攻波蘭
1939年4月3日“白色方案”指令(進攻波蘭)
鑒於波蘭的態度,不僅需要使修改後的東部邊界有安全保障,而且還需要進行軍事準備,以便在必要時永遠消除來自這一方向的各種威脅。

前提和目的

德國同波蘭的關係仍然要遵循避免引起騷亂的原則。如果波蘭改變其迄今基於同樣原則的對德政策,轉而採取對帝國進行威脅的態度,那么,同它進行最終清算就有可能勢在必行。
那時要達到的目的是,粉碎波蘭的防禦力量,在東面造成一種能滿足國防需要的態勢。最遲在衝突開始時,宣布但澤共和國(原文為dcr Freistaat,德國歷史上的舊稱。魏瑪共和國時期多數州的正式名稱。但澤共和國簡稱但澤自由市——譯者。)為德意志帝國的領土。
政治當局認為自己的任務是:在上述情況下必須儘可能地使波蘭孤立,即把戰爭局限在波蘭進行。這種局面在不太遠的將來就可能出現,因為法國的內部危機日益加劇,英國會因此而採取克制態度。
俄國的干預(它有能力這樣做)很可能對波蘭毫無益處,而僅僅意味著波蘭被布爾什維主義吞併。周邊國家的態度如何,完全取決於德國的軍事需要。德國不能輕易地將匈牙利列為盟國。義大利的態度是由柏林—羅馬軸心已經確定了的。

軍事上的結論

建設德國國防軍的偉大目標,仍然要視西方民主國家的敵對程度而定。“白色方案”僅僅是諸項準備工作的一個預防性的補充措施,決不能將它視為同西方對手進行軍事衝突的先決條件。
越能成功地以突然、猛烈的打擊開始戰爭,並迅速取得勝利,就越容易使波蘭處於孤立地位,即使在戰爭爆發以後也是如此。但是,整個局勢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採取預防措施,以確保帝國西部邊界和北海沿岸及其空域的安全。
在進軍波蘭時,要針對周邊國家特別是立陶宛採取警戒措施。

國防軍的任務

國防軍的任務是殲滅波蘭的軍事力量。為達到此目的,必須做好準備,力求達成進攻的突然性。秘密的或公開的總動員,將儘可能推遲到進攻日的前一天才下令進行。
計畫用於防守西部邊界的兵力暫時不得另行調用。對立陶宛須保持警惕,對其餘邊界只須進行監視。

任務

陸軍

在東線的作戰目標是殲滅波蘭陸軍。為此,在南翼,可進入斯洛伐克地區。在北翼,應迅速在波莫瑞和東普魯士之間建立聯繫。
必須做好開戰的各項準備工作,以便以現有的部隊也能發動進攻,而無需等待動員後組建的部隊按計畫開到後再行動。現有部隊的隱蔽的進攻出發地區,可在進攻日直前予以規定。我保留對此事的決定權。
預定擔負“西部邊界掩護”任務的兵力是全部調往該處,還是留一部分作他用,將取決於波蘭的局勢。

海軍

在波羅的海,海軍擔負下述任務:
①殲滅或者打垮波蘭海軍。
②封鎖通往波蘭海軍基地(特別是格丁尼亞海軍基地)的海上通道。開始進入波蘭時,即宣布停泊在波蘭港口和但澤的中立國家船隻離開港口的期限。期限一過,即由海軍採取封鎖措施。必須估計到,規定離港期限會給海戰造成不利的影響。
③切斷波蘭同海外的貿易聯繫。
④掩護帝國一東普魯士的海上通道。
⑤保護德國至瑞典和波羅的海沿岸諸國的海上交通線
⑥儘可能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實施偵察和警戒,防止蘇俄海軍從芬蘭灣進行干涉。應預先規定適當數量的海軍兵力用於保衛北海海岸和瀕陸海區。
在北海南部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須採取措施防止西方列強突然對衝突進行干預。採取的措施應局限在絕對必要的限度以內,務必保證不引人注目。關鍵是應避免採取可能會使西方列強的政治態度變得強硬起來的一切行動。

空軍

空軍必須對波蘭實施突襲,而在西線則可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
空軍應在極短時間內殲滅波蘭空軍,此外,主要擔負以下任務:
①干擾波蘭的動員,阻止波蘭陸軍按計畫開進。
②直接支援陸軍,首先是支援已經越過邊界的先頭部隊。
開戰之前航空兵部隊可能要向東普魯士轉場,但這不可危及達成突然性。第一次飛越邊境時,在時間上應與陸軍的作戰行動協調一致。只有在給中立國家船隻規定的離港期限(參見國防軍各軍一種任務中海軍的任務)過了之後,方可對格丁尼亞實施攻擊。
對空防禦的重點是施特廷、柏林和包括梅倫地區的奧斯特勞和布呂思在內的上西里西亞工業區的空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