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風箏製作技藝是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江津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沙風箏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9年6月18日
- 遺產級別:省級
白沙風箏製作技藝是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江津區。
白沙風箏製作技藝是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江津區。傳承保護2019年6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渝府發〔2019〕...
風箏製作技藝,山東省濰坊市、江蘇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京市、天津等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風箏出現於中國東周、西周春秋時期,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經過漢、唐,宋、元等朝代的發展有了悠久的歷史,...
絲絹也稱畫絹,國畫用絹。色澤潔白,質地細薄,是蒙糊風箏的上好材料。在施色、繪畫、粘糊上都能得心應手。線從前細麻線是首選材料,則用白滌綸細車線或細維尼(團)綸線。製作過程 先對毛竹進行粗加工。即將竹竿截斷、劈成厚薄不...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經過扎、糊、繪等工序製作而成的。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以風箏作為載體反映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並運用意象美學、擬人化和圖案化的表現形式,體現出較高的傳統文化價值。傳承狀況 北京風箏製作技藝面臨...
特別建議在剛開始學習製作風箏的時候,不要靠用線勒成硬翅的風兜,由於在剛學習製作風箏骨架的時候,手工技藝不熟練,削成的竹條不均勻,在用線勒風兜時,容易產生兩邊膀兜不一致的情況,使得風箏做成以後不能正常放飛。
在眾多的北京風箏中,有一種性能最好,對全國影響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風箏,那就是外形像一個“大”字形的“沙燕兒”(或稱“扎雁兒”、“沙雁兒”等)。“沙燕兒”的頭是燕子頭的平面變形,它的眉梢上挑,兩眼有神,被賦予了...
當時由於文人的參加,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製作風箏發展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明清時代(1368-1911)是中國風箏發展的鼎盛時期,明清風箏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和放飛技藝上都有了超越...
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江蘇省南通市民間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南通板鷂風箏又稱“哨口板繇”,源於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繪畫、音律設計、“哨口”雕刻於一體,其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
二、古代風箏的用途 三、民間風箏與宮廷風箏 四、近代風箏 五、風箏的分類 六、濰坊風箏 第二篇 風箏放飛技術 一、風箏放飛原理 二、拴腳線的技巧 三、風箏腳線的長度 四、放飛工具 五、放飛,與收線 第三篇 風箏製作工藝 一、...
而放風箏,則是易做、經濟、老少皆宜的娛樂,健身活動。在陽光明媚的春天,人們手牽引線,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無際的海灘前後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鍛鍊,眼睛得到調整,氣血為之暢達,這對人的生命是多么有益啊。伴隨著...
第五章 製作風箏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第一節 扎制風箏常用的工具 第二節 製作風箏的材料 第六章 風箏的製作技藝 第一節 綁紮 第二節 竹條綁紮的連線 第三節 風箏的繪畫 第四節 風箏的裱糊 第七章 板子類風箏的製作 第一節 方塊...
關於雲南風箏早在1900年時就留下了影像記錄,當時法國駐雲南總領事方蘇雅曾在昆明拍攝過一張照片——《放風箏的人》,照片中男子舉起的風箏就是典型的雲南“歪桃”風箏。工藝特徵 風箏製作技藝主要為“扎”、“裱”、“繪”、“放”...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濰坊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製作方法 濰坊風箏的獨特個性是通過“扎、繪、糊、放”的四藝來具體表現的。扎 濰坊風箏的骨架一般用竹材紮成,扎...
風箏製作技藝(滇式風箏製作技藝)風箏製作技藝(滇式風箏製作技藝),傳統技藝。傳承保護 2022年12月27日,入選雲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 單。
風箏,杭人稱“紙鳶”、 “鳶兒”,為民間傳統遊戲。大都於春風和煦的二、三月放飛風箏。風箏的技藝全在做工,從扎細竹骨架,到糊以紙絹,塗以彩繪,調準提線,系以長線,各道工序十分講究。南宋時風箏製作工藝相當發展,放風箏在杭州...
風箏製作技藝(拉薩風箏),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拉薩風箏的製作具有季節性。藏曆八月衛藏地區風力較足,是放風箏的季節,所以每年秋季在拉薩、日喀則等城鎮有人專門做風箏出售。日喀則的拉達卡其和拉薩的...
戴永慶整理總結了製作風箏的技藝,將滇式風箏的結構比例圖繪製出來,以便於風箏教學。“滇式風箏”在風箏節上屢次獲獎,2001年第十八屆濰坊風箏節上,戴永慶的作品獲得團體二等獎。2002年第十九屆濰坊風箏節,戴永慶扎的龍形風箏獲第一名...
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哈製作技藝),北京市海淀區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風箏哈是北京風箏製作世家哈氏家族的簡稱,其製作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代末年,迄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歷史。從第一代創始人哈國梁到第四代傳人...
“清明去踏青, 放起大蜈蚣, 濰縣風箏真有名”。清代裴星川的詩中道: “風箏市在東城牆, 購選遊人來去忙, 花樣翻新招主顧, 雙雙蝴蝶鳶成行。”其友和詩曰: “東城牆外是白沙 ( 白浪河沙灘) , 風箏鋪子三十家, 冬售年畫春銷鳶,...
包括廣州的廣彩瓷燒制技藝、核雕,汕頭的內畫和太安堂中藥文化,佛山的彩燈、剪紙、石灣陶塑技藝,河源的客家娘酒釀製技藝,江門的新會葵藝、白沙茅龍筆製作技藝、新會陳皮,潮州的潮繡、大吳泥塑、潮州抽紗刺繡,陽江的漆器、陽江風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