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寧M1935自動手槍

與此前的各種白朗寧手槍一樣,白朗寧m1935 9mm自動手槍也是一支憑藉自身性能而進入世界名槍之列的手槍。其特別之處在於,與以前的設計相比,結構中更多地凝聚了約翰·摩西·白朗寧的豐富想像力。在1991年9月美國《槍與彈》雜誌進行的“20世紀十佳手槍”的評選中,m1935名列第五。m1935從一開始就是一支“歐洲人的手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朗寧M1935自動手槍
  • 類別:武器
  • 國家:蘇聯
  • 型號:m1935
部件構成,自動過程,性能特點,

部件構成

白朗寧M1935自動手槍
白朗寧M1900手槍由槍管、套筒、握把和彈匣組成,發射7.65mm半突緣式白朗寧手槍彈。槍管有6條膛線,導程約230mm。套筒前端設有準星,後端有“V”形缺口照門。套筒前部有平行的上下兩孔,上孔容納復進簧,下孔容納槍管,擊針等部件在套筒後部。

自動過程

M1900的自動過程是:擊發後,火藥燃氣推動彈頭向前,同時也推套筒向後,完成抽殼、拋殼等動作,並壓縮復進簧。套筒後坐到位後,復進簧伸張,套筒復進,將次發彈推人彈膛,擊針尾端則被擊發阻鐵所阻停止前進,手槍呈待擊狀態。

性能特點

1903年,比利時FN國營兵工廠生產了白朗寧設計的一支口徑為9mm的手槍,定型號為M1903,同年出現在歐洲市場。M1903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發射機構帶有控制聯桿,用於防止早發,彈匣容彈量為7發。該手槍發射白朗寧設計的9mm白朗寧手槍長彈。白朗寧大威力手槍在世界上套用非常廣泛。該槍的自動方式是槍管短後坐式,擊發後,槍管和套筒扣合在一起後坐一定距離後,槍管和套筒解脫,槍管再向後運動少許便受到限制,而套筒繼續後坐。其槍膛閉鎖是通過槍管在垂直面內的起落來實現的;擊發機構採用外露擊錘式;發射機構有一推桿,它僅在彈匣被插入時才起作用,只能進行半自動射擊。該槍設有防偶發和防早發保險機構。白朗寧大威力手槍的一大特點就是彈匣結構,槍彈雙排交錯排列,其容彈量高達13發之多。瞄準裝置由準星和表尺組成,表尺為弧形活動表尺,共10個分劃,每一分劃為50m準星呈燕尾形。該手槍的握把處有一溝槽,以連線槍托,進行抵肩射擊,這樣可以提高射擊精度並增加射程。該槍發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