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學史,分類,溯源,命名,形態特徵,形態,體色,大腦,染色體,棲息環境,生活習性,日常活動,食性食量,聲吶功能,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屬種類,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存世標本,瀕危原因,保護措施,相關文化,郵票,傳說,
物種學史 分類 對於白暨豚的科學分類一直存在某些爭議,主要是在白暨豚屬於哪個科上意見不一致。例如《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將它歸為白暨豚科(Lipotidae),而ITIS則曾經將它歸為
亞河豚科 (Iniidae)。
1918年,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會長加勒特·米勒(Garrett S. Miller)在比較了白暨豚和
亞河豚 的骨骼後,認為二者是近親,將白暨豚歸入了亞河豚科。大多數生物學家也支持他的這個結論。1979年中國生物學家
周開亞 等人在比較了白暨豚和其他淡水豚類的骨骼後,否定了米勒的結論,並建立了白暨豚科,並得到了其他一些學者的認可。但是巴恩斯(Barnes)對弗西豚科的化石與白暨豚進行對比後認為白暨豚應該屬於弗西豚科的亞科Lipotinae。而赫寧(Heyning)在進行比較解剖學研究後,把白暨豚作為了亞河豚科下的一個屬。而
DNA 序列的測定結果則表明,亞河豚、弗西豚和白暨豚各屬於不同的科。至此,定論白暨豚科為獨立科。
溯源 白暨豚是很古老的動物,根據化石考證的結果,至少在4000萬年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就已經存在,比
大熊貓 還要古老,是真正的“活化石”。與其他
鯨類 一樣,它原來也是陸地上的動物,由於環境變遷,再次回到水中。
根據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化石考證,白暨豚在第三紀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經出現在中國長江流域。1981年9月,中國地質學家在廣西桂平發現了一塊下頜骨化石片段。這件下頜骨化石屬於一種古老的白暨豚,稱為原白暨豚(Parapontoporia ,亦稱太平劍吻鯨)。化石記錄著原白暨豚在大約2000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與現今的白暨豚相比變化不大。白暨豚依然保留著不少原白暨豚的骨骼位置。白暨豚之所以進化緩慢,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生存競爭或環境變化較少的緣故,從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狀,因此被稱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
1914年,美國野外博物學家查爾斯·麥考利·霍伊(Charles M. Hoy)在中國的洞庭湖地區收集到了一個白暨豚標本,將其帶回美國後,時任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e)會長兼學者的加勒特·米勒(Garrett S. Miller)對其從形態學、解剖學,以及其骨骼、牙齒位置等進行研究。1918年,米勒在論文《來自中國的一個淡水豚新種》中確認白暨豚為一種獨特的新物種,並定下了拉丁語學名“Lipotes vexillifer ”和英文名“Chinese river dolphin”(直譯為“中國江豚”)。白暨豚正式成為一種國際承認的新物種。
命名 中國對白暨豚的認識和記述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白暨豚的古稱暨(jì),又稱白暨,最早的記載是秦漢時期的辭書《
爾雅 》,那時候名字叫做“鱀”。據說,當時的數量超過5000頭,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全長約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屬於白鱀豚的身影。古老的人類曾經錯誤地把白暨豚歸為魚類。到了晉代,為《爾雅》作注的
郭璞 (公元276-324年)在《爾雅註疏》中對暨的形態及習性作了詳細的記述,並且第一次正確地把白暨豚分出魚類:“鱀,䱜屬也,體似鱘,尾如魚。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余。江中多有之。”。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詩》。詩中的“白鬐”就是白暨豚,並指出它與江豚不是同一物種:“黑者江豚,白者白鬐。狀異名殊,同宅大水,淵有大魚,掠以肥已。......”
唐代
陳藏器 的《
本草拾遺 》和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
李時珍 所著《
本草綱目 》(1578年刊本)均曾把暨作為江豚的同物異名。清代郝舞行(1755-1823)在《
爾雅義疏 》中指出了他們的錯誤:“陳藏器,李時珍並以暨為江豚,但江豚名長度胖,即掬魚,見《廣雅》,暨尾似之,而體則異。郭雲蠟屬,體似娜,非江豚矣。1890年,清代
方旭 在《蟲薈》中說:“海豚,一名暨,……大腹尖嚎。齒羅生,上下相。”另一說:“今江中時有之,大者長丈余,肉可食,味如水牛肉。”方旭的缺點在於沒有把暨與其他海豚相區別,但他說的長江中時有的海豚實即白暨豚是肯定的。
綜上所述,兩千餘年來中國古代文獻中多次有關於白暨豚的記述,最早發現白暨豚的是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白暨豚的名稱在勞動人民中代代相傳,到現代仍為廣大漁民所習用。據調查,除在安徽也稱青暨,在江蘇又稱白夾或江馬外,長江中下游的漁民(包括安徽和江蘇)均稱白暨。當地人稱白暨是指與江豚相比其體色相對較淺,而不是誤認為它全身皆呈白色。
美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麥考利·霍伊把白暨誤作“白旗”,提出“白旗海豚”的名稱傳到了西方,西方人開始稱其為“白旗”,這是錯誤的。1955年,中國科學院編譯局編訂的《脊推動物名稱》中將它稱作白鰭豚。實際上它的背鰭、尾鰭及鰭肢背面均呈青灰色或灰色。用白鰭豚之名易對其鰭色產生誤解。鑒於“白鰭”之名不是歷史曾經套用的,又不符合該物種的特徵,《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正式將該物種的中文標準名稱定為“白暨豚”。
形態特徵 形態 白暨豚雌性成體最大體長253厘米,雄性成體229厘米,體型大小的性二型明顯。白暨豚體形中等粗壯,有狹長而稍微上翹的喙,圓的額隆,低三角形的背鰭位於從吻端向後約2/3體長處,是其最顯著的野外識別特徵。頭骨的吻突狹長,在上齒列後端與眶前凹之間略縮窄;吻突側面有明顯側溝,腹面兩上頜骨間有約與上齒列等長的淺溝;上頜骨基部向後方擴展,在頭骨後緣與上枕骨相接,側緣向上翹起形成上頜脊,在眼眶部強烈上曲;鱗骨顴突不達額骨眶上突;上枕骨僅微向後方隆起,故頭骨後緣平直;兩上頜骨齶部相接;翼骨鉤突具深凹腔;鼓圍耳骨與顱骨保持鬆動的直接聯繫;下頜聯合極長,其長接近或達到下頜骨長之半。
它的尾鰭扁平地分為兩叉,兩邊的胸鰭呈扁平的手掌狀,背鰭呈三角形。這四鰭給白鰭豚提供了優良的水中遊動時方向與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彈性的皮膚與流線型的身軀,白鰭豚在逃避危險的情況下可達每小時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著每小時10至15千米的游速。
鰭肢寬而梢端鈍圓。與海生的海豚相比眼睛較小,但不像恆河豚的眼那樣小。體上面主要呈藍灰色或灰色,體下面白色。在頭和頸的側面從眼至鰭肢形成灰色和白色間的波狀分界。白色部分在鰭肢前向上伸入灰色部分形成2個顯著的白色斑。雌性殖孔位於肛門前18-20厘米處。
口中共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牙齒略前後扁,曲面向內,齒冠具縱脊形成的網狀釉褶。上下頜每個齒列有31-36枚圓錐形的齒。
體色 皮膚光滑細膩,富有一種特殊的彈性,原理與競賽式游泳衣著中使用具有彈性的尼龍織料相同,能夠減少在水中快速遊動時身軀周圍產生的湍流。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成年白暨豚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顏色分布恰好與環境顏色相符。當由水面上向下看時,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為一體。當由水面下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顏色相近。這種使其他動物難以辨認的體色稱為反蔭蔽保護色,使得白暨豚在接近敵害或獵物時能夠不被察覺。
大腦 白暨豚的大腦重量約占總體重的0.5%,已經接近類人猿的水準。甚至有學者認為白暨豚的智商比類人猿更高。哺乳動物的大腦需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進入休眠狀態,才能在覺醒後正常運作。鯨豚類有著獨特的大腦系統,可以一半大腦休息,另一半工作。成年白暨豚的大腦每天有7-8小時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近似成年人的睡覺習慣),其餘時間全腦覺醒。
作為哺乳動物,白暨豚和人一樣需要給體內血液不斷供氧。陸地哺乳動物休息時,可在小腦控制下進行不自主的呼吸,而鯨豚類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腦反應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必須在神志清醒的狀態下進行。生病、受傷等原因使它們失去知覺後,便會沉入水底,當血液內所剩氧氣使用完畢後進入腦死狀態,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暨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染色體 染色體組2n=44,14條常染色體為中著絲粒染色體,16條為亞中著絲粒染色體,4條為亞端著絲粒染色體,8條為端著絲粒染色體。性染色體中X為中著絲粒染色體,Y為端著絲粒染色體。
棲息環境 白暨豚棲息在中國長江和錢塘江的下游,以及鄱陽湖和洞庭湖。它們喜歡留在沙洲旁邊形成的大漩渦附近。主要棲於長江及其支流、湖泊的入口處和江心沙洲附近的長江幹流中。水深一般為10-20米,流速每秒1米左右。多在長有雜草蘆葦的沙洲、沙灘水段活動。多在有沙洲分布的江段發現。它們常在洲頭、洲尾的岔流匯合處活動。
生活習性 日常活動 在20世紀80年代初,最常見的是2-6頭組成的小群,有時形成約達16頭的聚群。但也經常發現個別白暨豚單獨行動。群居的白暨豚一般有一隻成年或老年的大個體豚引路,中間是幼豚,後面是青壯年豚。常見其與江豚共游,交配期間的集群行為尤其明顯。
它們呼吸時出水低,常僅露出頭頂、背鰭和一小部分背部。呼吸間隔大多為10-30秒,長潛水時達數分鐘。在春季,有時見到它們躍出水面。在淺水區換氣較頻繁,游速較快;在深水區換氣間隔的時間較長,游速較慢。白暨豚下水順流游泳速度約7.5-9.7千米/小時,上水逆流約2.7-4.9千米/小時。遷移範圍至少可達200千米。遇到船隻駛近,白暨豚通常潛水躲避。
白暨豚用肺呼吸,每隔10-100秒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並發出“噓哧、噓哧”的響聲,有時會噴出水花。換氣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著露出背部。出水呼吸時間約1-2秒鐘,潛水時間每次約20秒,受驚後或察覺到危險的特殊情況下,可長潛200秒不出水呼吸。正常情況下,呼吸頻率為每小時109-150次。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會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故而白暨豚又被稱作“拜江豬”。
白暨豚有恆定體溫,在36℃左右。對水溫條件要求較高,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水溫變化後又遷入另一區域。習慣棲息於江流中心的深水區,也會進入湖泊、支流與幹流匯合處。主要在白天活動,夜間休息。膽怯害羞,很少靠近岸邊和船隻。
食性食量 白暨豚多在清晨和黃昏進食,常在晨昏時游至淺水區捕食魚蝦。靠自身發出的超音波訊號發現食物並突襲式吞食。消化能力很強,捕到食物不經過咀嚼,整口吞入腹中。食量很大,日攝食量可占總體重的10%-12%。主要獵物是草魚、青魚、鱅魚、鰱魚、鯉魚、三角魴、赤眼鱒、鯰魚和黃顙魚等。所食魚體長多在25厘米以下,體重不到100克,最大的食物有50厘米長,重1200克。尤其偏愛體長不超過6.5厘米的小魚。
聲吶功能 白鰭豚長期生存於長江的濁水中,所以它的視覺和聽覺均退化嚴重,在水中主要以發射聲納接收信號來識別物體。白暨豚的上呼吸道有著三對獨特的氣囊與一個形似鵝頭的喉嚨,但是因為生存於水中靠水發音,所以並沒有陸地動物在空氣中發音所需要的聲帶。用特製的水聽器,可以聽到白暨豚發出的“的答”“嘎嘎”等數十種不同的聲音。白暨豚發出的聲音常為兩聲一對,發出聲音後會安靜的等待著回聲,從而辨出自己與產生回聲的阻礙的距離和大小,並且考慮是否游向目標。它又會在收到回聲後的不久發出新的一對聲音,稍候又安靜一陣等待回聲。第二次回聲收到後,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標遊動的方向與速度,白暨豚就是這樣如人造聲納般的做回聲定位。用這獨特的聲納系統,它時常還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發出人耳聽不見的高頻率音波,與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聯繫。
分布範圍 白暨豚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特有物種。歷史上西起宜昌西陵峽,東至上海長江口,全長約1700千米的長江江段都有白暨豚出沒,包括洞庭湖、鄱陽湖等毗連長江幹流的大小湖泊及河港,甚至還曾在富春江出現過。
受上游建壩等人類活動的影響,白暨豚的分布區域逐漸縮減,1990年以後在洞庭湖和鄱陽湖絕跡,在長江幹流的分布上限也移至宜昌葛洲壩下游170千米處的荊州附近,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南京附近便已蹤跡罕至。1997-1999年國家農業部組織的三次大規模考察中,南京下游臨近江陰以下就再未有發現。
2000-2004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布主要限於長江洪湖段、九江段和銅陵段三個區域。最後一次發現白暨豚的確鑿記錄,是2004年8月在南京江段擱淺的一具屍體。
白暨豚分布圖 繁殖方式 白暨豚的自然繁殖率很低,野生狀態下雌性受孕率一般僅為30%,成年雌性一年中有兩次發情期,分別在3-6月和9-11月。妊娠期10-11個月,翌年2-4月分娩。每兩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偶有雙胞胎。母豚長有乳裂,哺乳時乳房從乳裂中伸出。母豚的子宮為雙角子宮,在生殖孔的兩邊各有一個乳頭,乳腺發達,幼仔靠營養豐富的乳汁哺育。幼仔出生時與其他動物不同,首先露出尾部,以免被水溺死。新生的幼小白暨豚一般體長80-90厘米,體色要比成熟的豚體體色深。吃奶的本領卻十分高超,因為雌獸乳頭很小,長在後腹部,所以它必須潛水到雌獸的腹部找到乳頭,一邊吃奶,一邊游泳,還要不時地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如此反覆進行。雌獸還常用鰭肢托帶著剛出生的幼仔,關懷倍至,如果被衝散,就迅速將其找回。幼豚會被母豚哺乳8-20月,活動時主要靠母豚帶游。
白暨豚與大部分哺乳動物一樣是胎生。壽命大約30歲。根據解剖研究的結果,雄性白暨豚0-4歲為幼年,4歲達到性成熟,4-12歲為壯年,12-20歲為成年。而雌獸則相對晚一些,在6歲才達到性成熟。雄性的發情期每年普遍在3-6月和10-12月分別有兩次。這期間雄獸膚色發紫紅(紅+灰),不耐煩地時常突水換氣;雌性的懷孕率在每隔一年的2-4月達到最高點。白暨豚壽命估測為20-30年。
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由於長期獨居,雄性白暨豚在發情期會進行腹部貼池底、貼池壁和陰莖外露等性自慰的行為。白暨豚的交配方式,野外觀察的結果是雄豚先躺到雌豚背上,然後雌豚側轉身體,雌雄豚相互側身,頭、腹部和尾相對,向水下猛扎,又同時起水呼吸。但是野外觀察受到自然狀況的限制,不容易分清雌雄。而通過對人工飼養環境下雄性白暨豚的性自慰行為的觀察,有學者指出雄性白暨豚交配時很可能是在雌豚上面,但是否受到人工環境的影響而發生了改變則不得而知。
下屬種類 白暨豚科(1屬 1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一 白暨豚科
Lipotidae
Zhou, Qian and Li, 1978
1 Lipotes
Miller, 1918
● 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日期待查證)
種群現狀 白暨豚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種群數量和分布區域逐漸縮小。中國長江流域居住著3億多的人口,相當於全世界人口的5%,人類在江畔活動形成了白暨豚數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20世紀人們所收集到的白暨豚標本中,有92%都是來自人為緣故所造成的死亡。到了1990年代,白暨豚在洞庭湖與鄱陽湖湖區已經絕跡。在長江江水中分布範圍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壩下游170千米處的
荊州 附近。其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
南京 附近就已蹤跡罕至。在1997-1999年的觀測中,在南京下游臨近的
江陰 以下就從未再有發現。
根據1979-1981年定量調查數據對白暨豚豐度進行的第一個估算是由中國生物學家周開亞(1982年)得出的,他得出的結論是總種群僅包括約400頭白暨豚。根據1985-1986年的調查,
陳佩薰 和華元渝(1989)做出了有根據的猜測,即總數量約為300頭。周開亞和
李悅民 (1989)於1982年至1986年進行的調查表明,有100頭。從壺口到江口的長江下游公里段,而陳佩薰和華元渝(1989)在1985-86年的同一段時間內統計到78-79頭。 1989-1991年,對長江下游(南京——湖口)500公里段的反覆調查產生了最多12頭的記錄,這導致了周開亞等人的研究,1998年推斷該河段的總豐度約為30頭。這些專家認為,如果該物種仍居住在其歷史範圍約1,700線性公里的河流中,其密度與研究區域內的密度相近,則1990年代初的總數量將僅為100頭左右。在199719-99年的整個物種分布範圍內,估計白暨豚數量最多(1997年11月)(包括一隻小白暨豚)(1997年11月),導致人們普遍認為豐度持續下降,到那時總數非常少。三年調查的發現率以每年約10%的速度下降(2003年)。儘管沒有可靠的時間序列計數或豐度估計值可以對趨勢進行嚴格的評估,但絕大多數人認為,白暨豚人口在幾十年內迅速下降,直到2000年代初期可能滅絕。
2002年記錄的目擊事件(有影像證據支持),最後一次被證實的擱淺是2001年。2000-2004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布主要限於長江流域洞庭湖至
銅陵 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銅陵段、鄱陽湖段和
洪湖 段3個區域。最後一次在野外發現白暨豚,是2004年在長江南京段發現的一頭擱淺死去的屍體。2006年11月和2006年12月,全面的視覺和聽覺調查未能在長江中找到一頭白暨豚(Turvey等人,2007年)。兩艘研究船在上游和下遊方向覆蓋了從宜昌到上海的白暨豚的已知生境(河的兩面都覆蓋了)。此外,在下游調查中,一艘船拖著水聽器聽白暨豚的哨聲和click嗒聲。儘管2006年長江主幹調查未涵蓋洞庭湖和鄱陽湖,但自2000年以來,研究這些湖中無鰭海豚的研究人員從未見過白暨豚。 2012年針對無鰭海豚進行的另一項調查也未發現任何白暨豚(Mei等人,2014年)。
數量急降年表
白暨豚的數量在1984年以前約有400頭,但是到了1995年已經不到100頭。
1970年代:《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暨豚物種列為“數據缺乏(DD) ”狀態。
1983年:立法規定狩獵白暨豚乃違法。
1984年:白暨豚的保護工作被中國各大報刊刊登,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重視,得到了“水中珍獸 ”的美稱。
1986年:巨觀估計總數不及300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暨豚物種改為“瀕危(EN) ”狀態。
1990年:巨觀估計總數不及200頭。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暨豚物種提升為“極危(CR) ”狀態。
1997年:年度考察中發現23頭,巨觀估計總數不及50頭。
1998年:年度考察中所發現的數量只剩7頭,巨觀估計總數不及15頭。
2002年7月14日:
淇淇 ,人工飼養下的最後一頭白暨豚,在中科院水生所白暨豚館中去世,提取並保存其
脫氧核糖核酸 (DNA)後,將它的身體做成了標本。
2004年:在長江南京段發現了一頭因擱淺而死亡的白暨豚,這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在野外發現白暨豚。
2006年12月4日:為時六周的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束,沒有發現任何白暨豚。
2006年12月13日:參與2006年度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的白暨豚專家們宣布白暨豚物種可能已經滅絕,即使還有少數個體存在,也不能保持種群成功地繁衍。但中國學者提出根據慣例,要在野外50年未觀測到活體才能宣布為滅絕,並且強調在當前情況下不宜宣布白暨豚為滅絕物種。
存世標本 截至2010年末,世界上保存的白暨豚標本共89件,有性別記錄的共72件,34件雄性,38件雌性。
中國存有86件,有資料的剝製標本共39件,骨骼標本20件(完整的骨骼標本10件,不完整的1件,頭骨9件)。還有7件浸制標本,其中4件為胎兒(2件存於中國科學院水生所,另2件分別歸屬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和岳陽市農業局水產組),3件為成體(分別存於中科院水生所、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和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世界有3件均為採集自洞庭湖的骨骼標本,分別藏於
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 、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和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所藏的頭骨即為1914年霍依在
城陵磯 採集,後交由米勒研究的模式標本,是全球第一件白暨豚標本。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標本則是全球第一件完整的白暨豚骨骼標本,雌性,系1921年該館工作人員組成“中亞古生物考察團”到中國考察時,由武漢分隊長波普(C.H.Pope)以21美元從岳陽漁民處購得。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標本是1922年英國阿伯丁大學醫學教授斯基納(Skinner)在中國工作時偶然所獲,雌性,整個屍體被運回倫敦,使英國學者得以首次對白暨豚進行解剖研究,並將骨骼製成標本。
所有存世標本中,有4件骨骼標本是20世紀上半葉的“古董”,即世界的3件和
上海科技館 自然歷史分館的1件頭骨(1920年左右採集於未知地點,填充於剝製標本內)。1949年後收藏的標本中,採集自50年代的有10件,60年代11件,70年代20件,80年代28件,90年代15件。21世紀採集的標本僅1件,即2002年人工飼養至自然死亡的“
淇淇 ”,是最後一件白暨豚標本。許多珍貴的標本都未得到有效的保護,標本損壞、腐爛變質、遺失、信息不詳、信息混亂等問題非常嚴重,亟待有關方面的重視和管理。
世界最早的白暨豚完整骨骼標本 瀕危原因 白暨豚豐度的下降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最嚴重的後果可能是與漁業的相互作用以及水域的開發和航行通道的管理所造成的與漁業的相互作用,以及棲息地的喪失和/或退化造成的偶然死亡。造成該物種可能滅絕的其他威脅包括一定程度的直接歷史原因的傷害(例如,在中國的“大躍進”期間,白暨豚的傳統尊貴地位被譴責為“河女神”,曾經設立了生產皮包的工廠,所用原料就是江豚的皮,其中也有白暨豚的皮,但是不久後便被關閉。)。另外船舶航行、港口建設、修壩阻隔了魚類江湖間
洄游 ,不良土地使用方法,圍湖造田減少了湖泊面積並造成的泥沙淤積和污染,以及長江水污染的加劇,長江里許多被白暨豚食取的魚類嚴重不足,破壞了白暨豚的生存空間,對其種群生存產生了嚴重威脅。都是造成白暨豚滅絕的因素。
白暨豚數量的逐年減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較差和長江流域人類活動較多兩方面的原因。白暨豚所屬的鯨目水生多數早在數萬年前遷入海洋的鹹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鯨目淡水豚類種群數均小,其中至今剩餘的五種淡水豚均是
瀕危物種 。此外,根據遺傳學的研究發現,白暨豚的遺傳多樣性很低,這也加劇了滅絕的速度。科學家為此曾提出遷地保護的建議。
長江流域的漁民的捕魚也導致了白暨豚的死亡。白暨豚身軀大,入了漁民為捕撈江中小魚而設下的漁網,會不斷地掙扎,使漁網亂雜,很難再及時從漁網中救出。還有不少漁民為了增加捕獲量而採用違法式的捕魚方法,如迷魂陣、電打魚,偶爾白暨豚會不幸落於網中死去,對白暨豚豚群有著直接的傷害。人類捕捉也是白暨豚瀕臨滅絕的一個原因。偷獵或誤獵現象時有發生,許多白暨豚不敵人類先進的捕撈設備,葬身於此。
長江之上過度繁忙的水上運輸、河水的嚴重污染以及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設,都在威脅著白暨豚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各種人類活動造成的噪音污染,對依靠聲納系統進行辨別定位的白暨豚更是有很大的影響,許多白暨豚就是葬身於輪船的螺旋槳。長江是中國各水道中最重要的一支,年均運船量數不可計,裝備螺旋槳的船隻也是成千上萬,很容易導致白暨豚觸撞螺旋槳產生意外傷亡。白暨豚個體小,膚色淡灰淡白,不明顯,在透視度不足一米污濁的長江江水中極其難尋辨。在建設大型水利工程或在清除水道轟炸山石時也有幾次發現到了被石頭壓死的白暨豚。
葛洲壩的修建也造成了白暨豚分布區下移,分布密度降低。三峽大壩修建於長江的上游出口處,不在白暨豚的棲息範圍內,沒有對白暨豚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約50%的白暨豚是在由湖北省石首縣長江流域的彎曲河段與武漢市上游彎曲分漢河段組成的大回水區中棲息。當三峽水庫在長江上游蓄水時,這個大回水區會向長江上遊方向移動,靈敏的白暨豚豚群也會同樣的跟著向上游移動;當三峽水庫在長江上游泄水時,大回水區的河床受到沖刷,大回水區會向長江下遊方向移動,豚群也會同樣的跟著向下游移動。一般來說,白暨豚是可以適應大回水區每年季節性的移動,但是像三峽工程建成的大規模大壩,並不是按照自然的雨季旱季規律蓄泄庫水,泄水時水量又是有多有少。水生學家因此擔心白暨豚會一時不適應大回水區無規律的變動。學者提出的最嚴重的估計是大回水區可能向長江下游遷移150千米左右,不如正常範圍的十分之一。
另一方面,三峽大壩修建後,上游水上航運的條件便得到改善,可以航行更大船隻,意味著用更少的船隻就可以做到以前的運輸量,超龐大的水庫也增加了魚類的活動範圍,對下游的豚類可能會有幫助。鐵路和公路運輸發達,下游很多航班都已經被取消,白暨豚與船隻的螺旋槳觸撞而導致意外傷亡的可能性也隨之減少,白暨豚死亡的主因應該是污染。
保護措施 1978年,中國科學院建立淡水海豚研究中心,作為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其中一部門,執行白暨豚的相關研究。
1992年,白暨豚成為中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的吉祥物,白暨豚的保護也越來越受到普通民眾的關注。
至1993年,中國在湖北洪湖市新灘口到螺山江段建立了新螺江自然保護區“
長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護區 ”,實行遷地保護;在湖北省南部的石首市建立了“石首市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保護區”,實行原地保護;在安徽銅陵建立了白暨豚養護場,進行人工飼養繁殖。
1996年12月25日,中國第一個以水生動物為保護對象的基金會,武漢白暨豚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
相關文化 郵票 中國原郵電部於1980年12月15日發行白暨豚特種郵票和白暨豚小本票,設計者為
劉碩仁 、雕刻者為
姜偉傑 和
李慶發 。其中,T57白鰭豚郵票,影雕套印, 1套2枚,2-1(悠然自得)面值8分, 2-1(環遊潛底)面值60分,白鰭豚小本票,規格為140mm×60mm ,1.08元/套。
白暨豚郵票 傳說 在中國的古代文學中,白暨豚常常當作美麗善良的象徵。例如清朝
蒲松齡 的《
聊齋志異 》中有慕生與
白秋練 相愛的故事,其中白秋練就是由白魚精所變成的女子,心地善良。白秋練就是白暨豚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