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尾柳鶯

白斑尾柳鶯

白斑尾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davisoni)小型鳥類,體長約10厘米。上體橄欖黃綠色,頭頂中紋淡黃綠色,側冠紋暗橄欖褐色,眉紋淡黃色,貫眼紋暗綠褐色,兩翅暗褐色,羽緣顏色同背,翅上具兩道淡黃色翼斑,最外側一對尾羽內翈白色。下體白色沾黃。 相似種冠紋柳鶯體型稍大,最外側尾羽內翈僅具窄的白緣,眉紋和下體亦較白,不及該種黃。

甚似冠紋柳鶯峨眉柳鶯,最好以聲音及行為來區別,白斑尾柳鶯外側尾羽的白色較多。峨眉柳鶯的頂紋不清晰且少黃色。冠紋柳鶯上體綠色較少,下體更白。該種和海南柳鶯也很相似,但海南柳鶯上體較綠,眉紋和下體較黃,側冠紋較淡,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白色;而該種下體較淡,側冠紋較暗,僅最外側一對尾羽內翈白色,次一對僅內翈端部白色。

鳴聲似山雀,典型的高調單音節“pitsu”接三音節的“titsui~titsui~titsui”或雙音節的“titsu~titsu~titsu”。叫聲類似,為單音的“pitsiu”或“pitsitsui”聲。飛行時兩翼同時快速鼓振,與冠紋柳鶯相反。

基本介紹

外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地理分布,種群現狀,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上體橄欖綠色或橄欖綠色沾黃、呈橄欖黃綠色。頭頂中央具淡黃綠色中央冠紋,有的微沾灰色為淡灰黃綠色;眉紋淡黃色長而顯著,眉紋和中央冠紋之間的頭頂兩側為暗橄欖褐色,形成明顯的暗色側冠紋;貫眼紋暗褐色沾綠或為暗綠褐色,頰和耳羽淡黃綠色而綴褐色。腰鮮黃綠色,兩翅暗褐色,外翈羽緣黃綠色,中覆羽和大覆羽末端淡黃色,形成兩道黃色翅斑,有時前一道翅斑不明顯。尾亦為暗褐色,外翈羽緣黃綠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內翈大部白色,次一對尾羽內翈僅具白色尖端。下體白色沾黃,胸側和兩肋沾橄欖綠色,腹中部乳白色,尾下覆羽淡黃色或淡黃白色。第二枚初級飛羽大多介於第八和第九枚之間或等於第八或第九枚。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肉黃色或角黃色,腳淡褐色或橄欖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5~7g,♀7~11g;體長♂102~106mm,♀101mm;嘴峰♂8~10mm,♀9~10mm;翅♂54~60mm,♀52~55mm;尾♂41~47mrn,♀43mm;跗蹠♂17~19mm,♀16~18mm(指名亞種)。(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落葉或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也棲息於次生林和林緣灌叢地帶。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3~5隻成群。常在樹冠層、有時也在林下灌木叢中活動和覓食。性活潑,行動敏捷,快速地在葉叢間跳躍或飛來飛去,不易觀察。繁殖期間鳴聲清脆悅耳,其聲似“踢西欺威~踢西欺威~”。
遷徙:主要為留鳥,部分遷徙。
食性: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地上,每窩產卵3~4枚。其他有關繁殖情況尚不清楚。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地:中國、寮國、緬甸、泰國、越南。
白斑尾柳鶯地理分布白斑尾柳鶯地理分布
在中國分布於四川中部成都、東南部秀山、南川、南部古藺、西部康定,貴州北部綏陽、遵義、中部貴陽、龍里、息峰、東北部江口、東南部榕江、雷山、南部望謨,雲南西北部貢山、麗江、西部騰衝、盈江、潞西、龍陵、鳳慶、雙江、永德、保山、漾濞、永平、西南部瀾滄、東南部蒙自、中部昆明,湖南和福建掛墩等地。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在多數原產地屬常見物種,在泰國分布極為普遍(del Hoyo et al. 2006)。白斑尾柳鶯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種群數量不豐富。

亞種分化

白斑尾柳鶯(5亞種)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01
Phylloscopus davisoni davisoni
Oates,1889
02
Phylloscopus davisoni disturbans
La Touche,1922
03
Phylloscopus davisoni ogilviegranti
La Touche,,1922
04
白斑尾柳鶯泰柬亞種
Phylloscopus davisoniintensior
Deignan,1956
05
白斑尾柳鶯中南半島亞種
Phylloscopus davisoniklossi
Riley,1922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3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中國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註:第574項 白斑尾柳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