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柳鶯

海南柳鶯

海南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hainanus):體長體長10-11厘米,是一種體型略小的極黃的柳鶯。上體綠色,下背黃綠,下體鮮黃,眉紋及頂紋黃色。通常可見兩道翼斑。下嘴粉紅。外側及倒數第二枚尾羽具大片白色以及淺色的側冠紋有別於相似的白斑尾柳鶯、黑眉柳鶯和山柳鶯。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粉紅;腳橙褐色。

主要棲息于海南島亞熱帶山地次生林中,尤以低山林緣、路邊次生林,成熟的熱帶森林邊緣較常見。常單獨或成對,也集30隻左右的小群覓食活動。有時也和其他鶯類混群。繁殖期間雄鳥鳴聲高而短促,而富有變化。以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主要分布於中國海南島等地,是海南島的特有種。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南柳鶯
  • 拉丁學名:Phylloscopus hainan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亞目鳴禽亞目
  • 鶯科
  • 柳鶯屬
  • :海南柳鶯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Olsson, 
  • .:Alström & Colston, 1993
  • 英文名稱:Hainan Leaf-warbler
  • 英文名稱:Hainan Leaf Warbler
  • 保護級別:易危(VU),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海南柳鶯雌雄羽色相似。上體綠色,頭頂中央有一淡黃色中央冠紋從嘴基一直到後枕,中央冠紋兩側為鮮綠色,形成明顯的側冠紋,其邊緣和後部較暗,緊鄰側冠紋下面有一鮮黃色眉紋,從嘴基一直到後頸,長而顯著,貫眼紋暗綠褐色,亦甚明顯,耳覆羽和頭側餘部淡黃色。背、肩等其餘上體鮮綠色,腰稍淡和沾黃,翅上覆羽和內翈暗褐色,外翈鮮綠色,外側第六或第七枚大覆羽具淡黃色尖端形成明顯的翅斑,中覆羽亦具淡黃色尖端,但較狹窄,形成的翅斑不及大覆羽寬而明顯寬而明顯。三級飛羽外緣與上體同色,飛羽暗褐色,外緣鮮綠色與背同色,外側初級飛羽外緣稍淡。尾亦為暗褐色,外翈羽緣針頭綠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全為白色,緊鄰的一對內翈具窄的白色羽緣。下體鮮黃色,翅下覆羽黃色沾白。
上嘴黑褐色,下嘴淡色,跗蹠暗褐色。
大小量度:體長10-11厘米;嘴峰12.2-12.6毫米;翅49.5-56毫米;尾35.5-41毫米。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南島亞熱帶山地次生林中,尤以低山林緣、路邊次生林,成熟的熱帶森林邊緣較常見,在茂密的熱帶成熟林中較少,選擇採伐和次生闊葉林和灌叢及次生植被,活躍於中上層。居于海拔600米至1500米之間的森林。

生活習性

海南柳鶯是地方性常見留鳥。常單獨或成對也集30隻左右的小群覓食活動。有時也和其他鶯類混群。繁殖期間雄鳥鳴聲高而短促,而富有變化,似白斑尾柳鶯。叫聲似部分鳴聲如pitsitsui, pitsitsui或pitsi-pitsu。
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是中國海南島的特有種。
海南柳鶯分布圖海南柳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3-5月。4月下旬發現了成熟的幼崽和幾乎完全成熟的幼崽,育種據信在5月下旬結束。巢呈球形,側面開口,巢外層主要由一些細長的圓錐形花序和草葉以及少許細根組成,內墊有厚密的植物冠毛纖維、細薄的樹皮內層纖維和一些羽毛。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森林喪失和破碎是主要威脅。 海南天然林面積從1943年的16,920平方公里減少到1994年的3,000平方公里,主要是由於採伐木材,用橡膠種植園取代森林,砍伐和燒毀用於農業開墾,以及不受限制地砍伐木材作為燃料和其他用途。剩下的大部分森林受到干擾或改變。
在中國海南島的霸王嶺尖峰嶺五指山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圍嶺林區、嘉西、鶯歌嶺、利木山自然保護區均有記錄。2016年來自外延嶺和海南東南部的調查大大增加了對其分布和豐度的了解。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HWCC)在香港嘉道理農場和植物園的支持下,一直致力於保護包括大型中央鶯歌嶺自然保護區在內的剩餘天然林。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