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道君像圖

白描道君像圖

《白描道君像圖》,又名《黃庭經神像圖》,是南宋畫家梁楷創作的一副絹本細筆白描水墨畫,現被上海博物館收藏。

《白描道君像圖》共分為三部分,中段畫主神於蓮花之上,左右兩段各畫人間及地獄的活動;右段是道觀的日常起居和法事:祈禱、習經、繪塑神像等;左段則繪世俗生活,多為積善行德的場面。左下角為地獄形象,有風刀之苦及鬼官治事,且有火中盛開金蓮的場面,疑與詠習《黃庭經》的禁忌科戒有關。該圖是梁楷畫筆中流傳下來的唯一孤本,畫中人物形象端莊,周密繁複,筆勢勁細,骨體蒼勁,確是李公麟畫派以後的面貌,與南宋其他人物畫叛然殊途。圖中的山林泉石,既不是北宋李成、范寬的畫派,也不是董源江南畫派的體系,工整的形式,出於北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描道君像圖
  • 作者:梁楷
  • 創作年代:南宋
  • 規格:縱25.9厘米,橫73.7厘米
  • 現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 材質:絹本
  • 幅式:橫軸
  • 畫作類型:細筆白描水墨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構圖,技法,作品評價,後世影響,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白描道君像圖
白描道君像圖
《白描道君像圖》為道教內容,分為左中右三段。中段畫神像,主神坐於大蓮花座中,束髮戴冠,背有火焰光,左右為侍從,有護法神將、侍臣和侍女,四周祥雲繚繞。右段為道觀的活動,有祈禱及習經、繪塑神像等場面。左段為世俗社會的生活,有開籠放雀、布施貧賤等場面。左下角畫一寶鼎,其中蓮花盛開,鼎外烈焰熊熊,旁有牛頭或獸面的鬼卒。

創作背景

《白描道君像圖》或為應制之作,必定是賞賜有關的高層道士,或者是為建造重要道觀壁畫的粉本,是應皇帝之命以《黃庭經》內容為範本繪製而成的。《黃庭經》為道教的重要經典之一,早在漢魏之際就已經流傳,屬黃老所留存的經典,先為五斗道所用,東晉初年由魏夫人魏華存(252—334年)傳於江南,以後演變為上清派的重要典籍。共衍出兩部經典,民間以外景為主,即《黃庭外景經》;道教內部以內景為主,即《黃庭內景經》,二本原出一本。上清派作為道教的一是,從南朝梁到北宋一直為道教的主流,歷代高道輩出,在上層知識階層有著巨大的聲望,上清派典籍亦被朝廷所尊奉。
南宋時期,雖然上清派隨著正一派的崛起而呈現出衰微的跡象,但上清派在江南仍有重大的影響,上清派第三十五代宗師任元阜、三十七代宗師湯志道皆以祈禱靈驗受到宋寧宗、宋理宗的召見。正一派亦尊奉上清派的經典,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在宋理宗時所提舉的三座道教名山,其中即有上清派重地茅山。當時迅速崛起的全真道亦在中國南北各地發生了很大的影響,第二代祖師長春真人邱處機不應宋寧宗之聘,不惜以高年遠行萬里西赴大漠應成吉思汗之召,這一事件對於南宋朝廷有相當的刺激,而上清派祈禱靈應,必使朝廷頗為欣慰,所以才有梁楷創製《白描道君像圖》的機緣。
該圖是梁楷細筆白描遺作,明顯受北宋李公麟畫風的影響,應為梁楷早期的作品,或為嘉泰年剛他任畫院待昭時的應制之作。

作品賞析

構圖

該圖構圖巧妙、嚴謹又自然,將三段不同內容融洽地糅為一體,造型準確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白描道君像圖》中,圖中人物達百人,布局嚴謹,在如此小幅的畫面內描繪出如此眾多的人物而不亂,顯示出作者的藝術水準。

技法

該圖衣紋、雲紋圓轉綿勁,林泉山石輕皴淡墨,而界畫中樓閣城台之精細,又概括得簡潔挺拔,雖為細筆白描,卻有減筆用筆的疏朗挺拔氣息。從其繪畫風格特點看,是從工整的白描向減筆過渡的類型。圖中人物伏紋線條雖然繁密,但與吳道子《送子天王圖》、武宗元《朝元仙仗圖》以及李公瞄《西嶽降靈圖》相比,用筆之簡練,已經具有了相當的不同,同他的減筆代表性作品如《潑墨仙人圖》《六祖斫竹圖》《布袋和尚圖》相比,後者的用筆是其細筆白描線條某一局部夸而大之而獲得的效果,《白描道君像圖》中不乏其用筆發生嬗變的些微信息。
該圖中,可以看到衣紋、雲紋圓轉綿勁,林泉山石輕皴淡墨,而界畫中樓閣城台之精細,又概括得簡潔挺拔,雖為細筆白描,卻有減筆用筆的疏朗挺拔氣息。

作品評價

明萬曆鹹陽侯、潞國公張所望《閱耕余錄》:信手揮寫,頗類作草書法,而神氣奕奕,在筆墨之外。
明萬曆太僕少卿李日華《紫桃軒雜綴》:梁楷寫佛道像細入毫髮,而樹石點綴。則極灑落,若略不注思者,正以像既恭謹,不容不藉此以助雄逸之氣耳。

後世影響

據《繪事備考》所記,梁惜細筆白描的《孫子八變陣圖》《太乙三宮兵陣圖》《章賢十二時雲氣圖》《明堂宗廟位次圖》等,皆為待詔應制之作,這些作品由於種種原因皆湮沒不存,因而《白描道君像圖》幾乎成為研究梁惜細筆白描的孤本。不少專家曾認為梁楷不能作工整的細筆白描人物,《白描道君像圖》的出現,人們對於梁楷減筆人物的嬗變才有了比較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因而該圖對於梁楷減筆畫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對於理解吳道子至李公嶙白描的發展演變規律,對宋代道教活動、道教美術以及宋代社會生活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歷史傳承

《白描道君像圖》曾被著錄於吳其貞《書畫記》、張醜《真跡日錄》《南宋畫院錄》諸書中。吳其貞《書畫記》記其:梁楷《黃庭經神像圖》,紙畫一卷,畫法精工。後有趙松雪小楷,《黃庭經》則非也。紙本,墨筆。從趙孟頫的小楷題跋看,該圖在元代就已經是一件流傳有緒、頗受收藏家重視的作品。明清迭經收藏家庋藏,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翁同龢收購,入藏常熟翁氏家族。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三一八”事變爆發,《白描道君像圖》被其玄孫翁萬戈攜往美國。2016年,翁萬戈將《白描道君像圖》轉讓給上海博物館,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作者簡介

梁楷,南宋畫家,東平須城(今山東東平)人。生於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父親梁端,祖父梁揚祖,曾祖梁子美皆為宋朝大臣,宋室南渡後流寓錢塘(今浙江杭州)。梁楷曾於南宋寧宗時擔任畫院待詔,是一個行逕特異的畫家,善畫山水、佛道、鬼神,師法賈師古,且青出於藍。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梁風(瘋)子”。梁楷傳世的作品有《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八高僧故事圖卷》等,但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