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

上清派

上清派是由南天師道衍變、分化而來。東晉時期,由於南下的司馬氏政權對江南士族存有戒心,造成許多世家大族在政治上並不得志,他們便以老莊思想作為精神寄託,並因此而加入到道教信仰者的隊伍中來。由於他們均是世家大族出身,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文化修養較高,所以對原本天師道中反映下層平民的那些思想感到不滿,對原來道教中存在的淺陋庸俗的科儀教戒甚是鄙夷。於是,他們開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對舊的天師道進行揚棄改造。

上清派以魏華存為開派祖師,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為最高神。在修煉方法上,重在調意和精神修養,通過煉神達到鍊形,不重符策、齋醮和外丹,貶斥房中術。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

上清經是由《黃庭經》而衍生出的道經系列,也稱《大洞真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清派
  • 地位:中國早期道教派別之一
  • 成型時代東晉
  • 創建人:魏華存等
簡介,創建,傳人,派別,信仰,

簡介

關於‘上清經‘的來源,《雲笈七籤》卷五李渤撰《真系》,及陶弘景真誥》卷十九《真誥敘錄》均稱:東晉興寧二年(364),有魏華存等眾仙真下降,魏將清虛真人王褒所授‘上清‘眾經三十一卷並諸仙真傳記、修行雜事等授弟子琅琅王司徒公府舍人楊羲(331~386),楊得魏華存所傳,用隸書寫出,傳護軍長史丹陽句容許穆(305~376)。許穆再傳子許翽(341~370)。《真誥敘錄》云:‘凡三君手書。今見在世者,‘經‘、‘傳‘大小十餘篇,多掾(許翽)寫。《真授》四十餘卷,多楊(羲)書‘。由此可見上清派始創過程中,楊、許經書造作之一斑。實際上‘上清‘眾經、諸仙真傳記、並修行雜事等即揚羲的扶乩降筆。二許去世後,翽子臨沮令黃民(361~430)收集先世所寫經符秘籙,於東晉元興元年(402)奉經入剡,為馬朗、馬罕禮敬供養。至東晉末,有道徒王靈期等向許黃民求經。王等遂在所得幾卷經書基礎上,竊加損益,盛其藻麗,再次造撰,凡五十餘篇。這是繼楊、許扶乩降筆之後,又一次‘託言真授‘的造經活動。從此‘上清經‘流傳甚廣,‘舉世崇奉‘。它的實際開創者是陶弘景。
此時許黃民見王靈期經書卷帙豐厚,門徒殷盛,乃‘鄙閉自有之書,而更就王求寫‘,致使‘許王齊轡,真偽比蹤‘。
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許又封其先世真經一櫥留馬家。後又為嘉興殳季真所得,以付陸修靜。陸又兼得《靈寶經》、《三皇文》,遂總括《三洞》為世宗師。泰始七年(471),陸撰《三洞經書目錄》,繼又‘撰經義百有餘篇‘,於是上清派‘孫經宗壇,教法大備‘。後陸又以‘三洞‘並楊、許真書授弟子孫游岳(398~489)。至梁代,陶弘景(456~536)又師事孫游岳。於永明六年(488)在茅山獲楊、許手書。八年,傳又得真人手跡十餘卷。十年,陶弘景隱居茅山,自稱華陽隱居。
為弘揚上清經法,他在顧歡《真跡》的基礎上,以‘真人口授之誥‘為名,編《真誥》一書,其《真誥敘錄》對‘上清經‘之源流及傳授過程作了較詳細的敘述。陶更廣集上清法術,纂《登真隱訣》二卷,使上清經訣較之陸修靜時更為完備。由於陶弘景為陸修靜二傳弟子,對上清派又作出較大貢獻,遂成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此後‘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稱上清派為‘茅山宗‘,而進入上清派發展的新階段。
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經典是《上清大洞真經》(一稱三十九章經),謂讀之萬遍即可成仙,被譽為‘仙道之至經‘。
《正統道藏》收《上清大洞真經》六卷,系南宋茅山上清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之校勘本。謂‘苦齋三年,乃得讀之‘,而誦詠萬遍即可‘乘雲駕龍‘而升天,是謂‘上登上清‘。蓋上清派認為:太清之上還有上清,皈依上清派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該經首敘修煉者登齋入靖,誦詠《大洞真經》前,應經叩齒、咽津、行氣,存思(一稱存想)、咒祝等一套程式,以及‘存思日月法‘、‘存思二十四星法‘等。‘存思‘,乃早期上清派的典型修煉法,出於魏晉間的《黃庭內景經》。該經也是上清派崇奉的另一重要經典,是一部以中國醫學臟腑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人體百脈關竅各有主神,需用‘存思‘法以存守身神的修煉專著。儘管經中缺乏具體作法,功理、功效也多有不實之辭,但借‘存思‘身內諸神、身外諸物來集中意念,達到精神內守,神不外馳,正體現了上清經法的根本。
上清派尊元始虛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後聖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總真道君、小有清虛道君為‘上清經籙聖師七傳真系之譜‘。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嗣上清第一代太師‘。楊羲為第二代玄師,許穆為第三代真師,許翽為第四代宗師,馬朗、馬罕為第五、第六代宗師,陸修靜為第七代宗師,孫游岳為第八代宗師,陶弘景為第九代宗師。
上清派的人物均為士族出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統治階級上層亦有聯繫,但東晉王朝對江南士族懷有戒心,因而仕途多不得志,而崇道入教。上清派多重於個人精、氣、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籙、齋醮和外丹、貶斥房中術,易為士大夫和統治階級所理解和接受,也正是該派能較快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上清派的出現,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道教發展的變化。後經陶弘景的闡揚,形成茅山宗之後,由於人才輩出,成為隋唐時期除了樓觀道外影響最大的道教派別。
上清派在道教諸派中理論最為繁富,經戒、科儀、符籙、齋醮、煉養、金丹、醫藥等無所不備,對道教教理、道教修煉理論、道教的發展貢獻很大。該派直到陸修靜整理天師道,匯集道教所有經典,而後陶弘景繼承發展陸的思想,有意識地構造以上《上清派》自身的傳授系統和演變歷史,並總結和發展了遺留到他手裡的上清派經典,集其大成,作成《真靈位業圖》,把神仙劃分等級,以眾真告誡的方式宣布上清派的成立。上清派始大盛於天下。 畫符的步驟是:焚香請神、念敕水咒、念敕紙咒、念敕墨咒、念敕筆咒,然後持筆書符,一邊持咒,後下符膽,書畢,念敕印咒,蓋下符印,再催念敕符咒,最後擲 “筮”求準,若準(聖筮)則此符有靈可使用。在整套修練的過程中,除了畫符、念咒,還得存思(觀想)、打手訣(手印)、頓腳(於念咒畢都得頓腳,左右腳各有分別)、敕法水、焚化符籙或整張吞服,顯出其不同的色彩。亮一個個“微夢想”,共同追逐炎黃子孫的“中國夢”。 如“學業、事業“符,從上端頂部看,類似於一個“八”字,這是畫符的開筆,是敕令的意思,因為這是天神的旨意,上部中間寫有“魁星點斗”,魁的意思:科舉考試中,進士第一名稱狀元,也稱作“魁甲; 圖中人形暗含“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字,一隻腳踩“螯”字,一隻腳踢“斗”字,所以全稱“ 魁星點斗”這道符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過去,幾乎每個城鎮都有魁星樓、魁星閣。因“魁”又有“鬼”搶“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張牙舞爪的形象。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 “合家歡樂”符,先來說下這兩位,和合二仙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聖。您看,圖案上一男一女滿面笑容,多么幸福,這是祈求婚姻美滿,家庭和睦的。 “求子符”,上部頂端都是畫符的開筆,上端中間寫有“觀音送子”,下端是畫著民間婦孺皆知的慈航道人,底端是個類似於花籃的圖案,“籃子籃子”和“男子”也是諧音,以祈求早生貴子。 “平安符”符籙上端兩側分別寫有“鎮宅辟邪,護身平安”符籙下端畫的是鐘馗,鐘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賜福鎮宅聖君,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虬鬢,相貌奇醜;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風流人物,平素為人剛直,不懼邪惡。鐘馗就成了捉鬼名將。到了唐代,鐘馗成了鬥神。所以這道符是人們喬遷新居或是在本命年求護身的。 “招財符”中間有漢字“雷公明”:是武財神 趙公明,左右兩側分別寫有“神霄玉賜”、龍虎玄壇”,符籙下方畫著一隻趙公明的坐騎,一隻老虎,這道符預示著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祈壽符”,上部頂端都相同,左右兩側分別寫有“四時無災,八節有慶”,中間寫有“星壽吉輝”下端畫著一個老壽星,眉毛鬍鬚栩栩如生,而且在老壽星的圖案中暗合“祿”和“壽”字,“符”和“福”是諧音,寓意老人-----“福祿壽其全”。這一般是祈求老人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驅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
上清派的重要經典《黃庭經》分內、外兩篇,全名《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和《太上黃庭外景玉經》。《黃庭經》是茅山派的重要經典,也是後代全真道派的功課經。《黃庭經》是前代修煉養生經驗的總結,又為後世的內修提供了基本理論和方法,被稱為“壽世長生之妙典”。《黃庭經》的經文都是七言韻文,主張“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無為何思慮”,追求恬淡無為的修煉方式而達到長壽的目的,修煉關鍵是男藏精,女藏胎,認為人以精為本,以氣為根,使人“完堅”不喪,滋補元氣,則老而可壯。它的修煉方法就是調息和存神,其調息法,就是“太和陰陽氣”能上清派的《黃庭經》通過運行,上達黃,庭至丹田,再返歸黃,庭神守之。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經和醫經的五臟有神的說法,存思諸神,就可以通靈達神,洞觀自然,養神鍊氣,乘雲飛仙。
《黃庭經》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經典,屬於洞玄部。現傳《黃庭經》有《黃庭內景玉經》、《黃庭外景玉經》、《黃庭中景玉經》三種,因中經出現較晚,可以暫置不論,關於內外經的作者、成書年代及其相互關係,向來有多種說法。今人王明先生在《黃帝經考》中曾作詳細考證,認為魏晉之際,民間已有私藏七言韻語體《黃庭》草本。大約在晉武帝太康九年(288年),女道士魏華存得到這個《黃庭》草本並加以注述;或有道士口授,華存筆錄而寫成定本《黃帝內景經》。晉成帝鹹和九年(334年),魏華存去世,《黃庭外景經》約在這前後問世,它是在《內經》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作者不祥。這是主張《內經》在《外經》之前出現。歷史上也有人認為《內經》在《外經》之後出現的,如歐陽修等。
上清派是在晉朝時形成的一個道教派別。以《上清經》(《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為主要經典,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以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為最高神。在上清派發展史上,發展和傳播上清經系的主要是楊羲,許謐和許翽等。上清派強調人體內精氣神的修煉,重登齋入靖、存思諸神形象,不重煉外丹。該派開創人物認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上清派的出現,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士大夫)道教發展的變化。
東晉興安二年(364年)道士楊羲聲稱南嶽魏夫人魏華存傳授給他上清眾經31卷。到東晉末年,道士王靈期加以增飾,開始廣泛流傳。至陶弘景時,茅山成為上清派活動的中心,因此這以後的上清派被稱為茅山宗。《茅山紫陽觀元靜先生碑》稱讚茅山宗為道門華陽,亦儒門洙泗。

創建

教派始創於東晉中朝。興寧二年(364),道教徒楊羲聲稱魏夫人(指故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與眾仙真下降,授與上清眾經31卷及諸真傳記、修行雜事等。用隸書寫出,傳與句容(今屬江蘇)許謐、許翽父子抄錄修行。東晉末年又經道教徒王靈期改寫增廣,遂廣泛流行於世,從而形成一個新道派。後陶弘景蒐集楊、許手跡,編為《真誥》並纂集上清法術,撰《登真隱訣》,上清經法更臻完備。該派稱修行得道可以升入“上清天”,比天師道的“太清”境界更高,乃自稱上清家;因以茅山為聖地,故後世又稱茅山宗。
上清派創始人上清派創始人
尊奉上清經系的道派。上清派創始人是東晉天師道士楊羲、許謐、許遜。晉哀帝興寧二年(364),楊羲扶乩降筆,稱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魏夫人降授《上清真經》31卷,命楊羲用隸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謐及其子許遜,二許又傳寫上清經,並修行上清經法得道。東晉末,王靈期至許黃民(許遜之子)處求上清經後,又增刪潤色,造作上清經法至五十餘篇。江東道士慕上清經法豐博,爭相傳抄,故在江東地區形成傳授修習上清經法的上清派。上清派以晉代女道士魏華存(南嶽魏夫人)為第一代宗師,楊羲為第二代宗師。楊羲以下依經法傳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師是許穆、許翔、馬朗、馬罕、陸修靜、孫游岳、陶弘景。陶弘景齊梁時居茅山傳上清經法,開創茅山宗,上清派遂為茅山派所承襲。
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為最高神靈。上清派最具特點的修煉方法是存思。認為通過存思,天地之神可以進入人體,人體之神與天地之神囗混融,即可長生不老,飛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氣、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對道教齋醮儀式影響甚大。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著錄上清經186卷,有127卷流播於世,其代表性經典是《上清大洞真經》和《黃庭經》。上清派宗師出身江東士族,其造作和傳播的上清經,使道教理論更趨成熟。上清派是東晉南北朝江東地區最有影響的道派。
上清派的《黃庭經》上清派的《黃庭經》

傳人

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出身於江東名門丹陽陶氏。永明10年(492),36歲時,辭去官職,“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南史·陶弘景傳》),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歸隱以後,陶弘景仍“知時運之變,俯察人心,憫塗炭之苦”。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經營數十年,正式創立了上清派,從而使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故後世也稱上清派為“茅山宗”。他編寫的《真誥》一書記錄茅山道教的傳授歷史,人數在百人以上。
上清派代表陶弘景上清派代表陶弘景
上清派傳至南朝梁陳時第九代宗師陶弘景,他隱居茅山,並以茅山為祖庭,他繼承上清派道統又開創茅山宗,使茅山上清派不斷發展壯大,在道教史上地位顯赫,影響深遠。
經過五胡亂華後,中原基本已經佛化,南有梁武帝下詔合道事佛,就連被譽為“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深山修煉,也要在道館兩旁各修青壇和佛塔一座,以表兩教雙修,死後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殮,陪葬器物。齊文宣帝高洋崇信佛教,於天保六年(555 年) ,齊文宣帝高洋便滅道興佛,強迫道士 削髮為僧。據《資治通鑑》記載,高洋下令境內穿黃衣的道士要么歸俗為民,要么剃度為僧,並連殺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後,北齊境內再無道士蹤跡。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複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於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的下場。
後人皆將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陶弘景此舉,實非出於自願,而是為維護茅山道眾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云:“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
陶弘景被迫受戒後,假借悼念沈約之實,訴說自己痛苦之心境。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

派別

在唐代,以傳授上清經法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著名天師張萬福,不過,可以順便提到的是,在後來的道教史冊中,身為天師道徒的張萬福,卻被越來越凸顯的上清系所遮蔽了。例如陽台道士劉若拙述、荊南葆光子孫夷中集,成書於北宋鹹平六年(1003)的《三洞修道儀》,在記載道教科儀的歷史時就說,先是三天法師張君,受老君正一科法,整理二十四治,因為那裡“為六天魔鬼占據,號日鬼營”,後來,經歷寇天師、陸修靜以及“若隱趙先生、潘天師、澄源李先生、司馬天師、宗元先生吳天師、牛先生、葉孤雲、葉廣寒二天師、希和李先生,皆傳教之光明者,具載道門七葉圖”,並指出在唐代,“三洞科格,自正一至大洞,凡七等,篆有一百二十,階科有二千四百,律有一千二百,戒有一千二百”,這裡列出張陵、寇謙之、陸修靜等等,而在盛唐時期,有了司馬承禎、吳筠等等上清派的道士,卻沒有了張萬福的位置,天師道的系譜下面卻接了上清派的人物[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道門七葉圖》這個書名,從中可以看到,就像佛教禪門南北兩宗在“七代”位置上互不相讓,爭奪正統一樣,道教可能也同樣有過這種後起新興的強勢門派改寫歷史的情況,而在改寫中,在上層士大夫中很有勢力的上清一系逐漸遮蔽了天師一系,而張萬福也漸漸在道教史上被邊緣化了。
當然,那是後來的事。在當時即開元、天寶年間,張萬福很顯眼,道教也依然興盛。不過,在現代的道教史研究著作中,往往把這種興盛描述成上清一系的興盛[2]。毫無疑問,現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獻的制約,古代文獻提供了重新書寫歷史的中心和邊界,畢竟沒有文獻依據,研究者無法隨意編造道教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教文獻又常常是懷有某種偏向和愛好的著作者所撰寫的,他們有意地凸顯和隱沒,對某些歷史的濃墨書寫和對某些歷史的故意冷淡,常常使得後來的道教史著作也只好隨著文獻留存的多寡和比重,來組織道教史的主要線索,於是層層積累下來的偏向仿佛物理學上的磁偏一樣,使道教史著作總是聚焦於一些歷史而模糊另一些歷史,不像沒有焦點的鳥瞰那樣能夠得到全景圖像。
應當說,上清一系在當時確實成為引人矚目的道教中心之一,唐代初期以來,以茅山上清一係為中心的道教徒,漸漸在上層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占據了一定的位置,到8世紀中葉,儘管事實上也有各家道教人物活躍在長安和洛陽,但是,在上層士人中間最有影響的,還是從司馬承禎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1]。直到大曆年間顏真卿為李含光撰碑銘、貞元年間李渤《真系》為這一派追溯歷史時,也都是把這一系說成是道教的正脈,仿佛佛教的傳燈一樣,把道教的正宗上溯到陸修靜、陶弘景,而列數到隋唐的王遠知(580—667)[2]、潘師正(?一682)[3]、司馬承禎(647-735)[41、李含光(683—769)的[5],儘管這種光榮的系譜,從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事後的構擬和想像[6]。
而《真系》又被閱讀道教文獻的人通常入手閱讀的《雲笈七籤》收錄,而號稱“小道藏”的《雲笈七籤》在關於道教歷史方面的那一部分中又僅以《真系》為主,所以,後世關於開元、天寶年問的道教史的回憶,就常常是以上清派的歷史為聚焦點的,似乎其他道教流派和人物的活動可以模糊成為背景[1]。不過,如果我們重新回到那個時代去看道教,可以發現,盛唐時代的道教並不只是上清一系的天下,上清一系遠遠沒有到籠罩一切道門的地步[2]。畢竟歷史文獻沒有全部湮滅,不同內容的歷史文獻、不同視角的歷史紀錄、不同層次的歷史書寫,多多少少可以給我們重新建構那個時代的道教面貌提供一些機會,像並非有意識的歷史記載的小說,和未經改寫的碑刻資料,就在不經意中留下了開元時代的道教風景[3],其中在開元、天寶年間最引人矚目,而且不屬於上清系的道士相當多[8]。
上清派繼承發展《黃庭經》的理論,以存神服氣為主要修行方法,輔以誦經、修功德;不重符籙齋醮與煉丹,貶斥房中術,崇信《大洞真經》、《雌一五老寶經》、《太上素靈大有妙經》,並稱為“道者三奇”。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後聖金闕帝君、太上老君等為最高神,而以魏夫人為開派祖師。代表人物陶弘景。後逐漸與其他道派合流。元代以後歸併於正一道

信仰

上清派信奉的最高尊神是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並尊南嶽夫人魏華存為第一代宗師,上清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有《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等。道教教義與醫學相柔合的養生、修真古籍,以七言韻語描述人體五官、五臟,六腑諸神,更推廣至全身八景神及二十四真之形象與作用,恆誦經典中神名及存思諸神形象,可以消災怯病,不怕豺狼虎豹、又能臟腑安和,卻老延年,其修煉內容有胎息,固精煉炁,符錄諸術等,但主要內容還是以存思、存神為主要內容,即以精思凝想守護己身之神和存思與符錄並重的合二為一的修持方法。其實,在上清派發展史上,發展和傳播上清經系的是楊羲,許謐和許翽等。
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後,與道教交融滲透,其間的相勻_影響也會反映到用語上來。道教在魏晉時期向上層發展,經過葛洪、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逐步走出二國時期的低谷,步入“改造和充實”的新階段。在東晉南朝,道教在江東地區形成了以魏華存、楊羲、許謐、陶弘景為代表的上清派;而在該派發展的同時,大量佛經被譯製並廣泛傳行,佛教勢力迅速壯大。此時,佛道一教在江東地區相勻_競爭,彼此融合,這從梁陶弘景《真浩》的相關記述即可看出。
首先,上清派的傳教地一會稽山即有泰佛的。如:大方諸對會稽之東南.…大方諸之西,小方諸上,多有泰佛道者,有浮圖,以金玉鏤之。
道教真人的弟了卻有泰佛的,佛道一教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如:裴真人有弟了二十四人,其十八人學佛道,余者學仙道;周真人有十五人弟了,四人解佛法;桐柏有一十五人,弟了八人學佛。
一些信徒甚至先泰道教後事佛教。如:馬家遂致富盛,資產巨萬,年老命終。朗了洪、洪弟真,罕了智等,猶共遵向,末年事佛,乃馳廢之爾。馬智晚為眾僧所說,改事佛法,悉以道經數十卷送與鐘。吳曇拔者…初為道士.…其後事佛出家,悉分散乞人,都盡。)西又罷佛還俗。
上清派第六代宗師陶弘景即早年崇道,晚年事佛,兼通二教,這也能夠說明六朝江東地區佛道一教的密切關係。佛道一教的交融滲透使上清道徒在製作經文時,會有意無意地受到佛教思想及語言的影響。《真誥》的命名即仿效佛經,如“真誥者,真人暖之誥也。猶如佛經,皆言佛說”。一些上清經的立意、用詞都深受佛經影響。
功德者,萬善也;萬行萬名,大要唯九。一者不殺,一者不淫,二者不妄,四者不盜,五者不邪,六者不患,一匕者不嫉,八者不慢,九者不滯。此為九德。得道者也;一者放生救死,一者賞貞勸潔,二者獻忠效信,四者布施除貪,五者節酒守i1:,六者和釋諫淨,一匕者禁奸止如,八者敬愛尊卑,九者通憂解患。此為九功,公無私也。
佛教有“九事”的說法,如姚秦佛陀耶舍《佛說長阿含經》卷十一:“不為九事,云何為九,一者不殺,一者不盜,二者不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捨道,六者不隨欲,一匕者不隨患,八者不隨怖,九者不隨痴。”佛教要求信徒戒除“九事”,如同經卷十二:“……不害眾生,舍於刀杖,懷慚愧心,慈念一切,是為不殺;舍竊盜心,不與不取……是為不盜……。”道經將這兩段佛經所表述的內容綜合,在排列上略有區別,而在表述上,分別賦予“九德”和“九功”這兩個儒家世俗語詞以新的內涵,這不但有利於道教的傳播,也體現了其本土文化的特點。
十惡遍行,謂之道士,不修善功,徒勞山林,能信斯n,勤尋諸戒,戒部甚多,隨緣所得。無數諸戒,無央科律,皆輔一神,攝於二業。二業者,日身心也。運動造作,善惡無量,無量善惡,十為惡端:一者妄言;一者綺語;二者兩舌;四者罵罷。此四日惡,反之則善。五者貪慾;六者竊盜;一匕者婦一淫;此二屬身。八者嫉妒;九者患慎;十者邪疑。此二屬心,心業最重。為十惡根,斬絕惡根,修十善本。
該段顯然受佛教“十惡”、“十善”的影響,如《佛說長阿含經》卷九:“云何十退法?謂十不善行跡。身殺、盜、淫;日兩舌、惡anr}、妄言、綺語;意貪取、嫉妒、邪見。云何十增法?謂十善行。身不殺、盜、淫;日不兩舌、惡anr}}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妒、邪見。”
道學不得殺生暨蠕動之蟲,道學不得教人殺生暨蠕動之蟲;道學不得飲酒,道學不得教人飲酒;道學不得綺語兩舌不信,道學不得教人綺語兩舌不信;道學不得淫犯白姓婦女,道學不得教人淫犯白姓婦女;道學不得竊盜人物,道學不得教人竊盜人物;道學不得嫉賢如能,道學不得教人嫉賢如能。
該段戒律從內容到形式都明顯受到佛經影響,如《佛說長阿含經》卷八:“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自不偷盜,教人不盜;自不邪淫,教人不淫;自不妄語,教人不妄語。”
佛道一教的交融滲透使不少佛教用語進入同時代的道經,從源頭看,這些道教用語可分為二類:一是直接借用佛教譯經中的用語;一是改造的佛教用語為己所用;二是佛道一教共用,但關係不明。
《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文》 是上清經系經典中重要的戒律, 它是在吸收前代道教戒律思想的基礎上, 通過對當時流行的佛教戒律的借鑑以及對具體社會生活實踐的適應, 而創造出的上清經系獨特的戒律思想。智慧經既能夠繼承老莊道家的極富有洞察力的人生智慧哲學, 用富有神秘色彩的智慧說教, 來幫助信徒積極面對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公, 以求得內在的解脫, 同時又能夠聯繫到佛教的般若思想, 吸納佛教般若思想的精華內容, 以充實道教哲學的不足, 進而獲得上層知識分子的認同, 以建立自己綜括三洞、 自謂大乘的判教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