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翁先生的書畫收藏基本來自翁同龢的舊藏。其中
書畫 、碑帖的收藏數量甚眾,精品也多。《藝苑掇英》第三十四期(1987年1月)曾有專集選其精粹予以介紹。書法中的唐開元年間精寫本《靈飛六甲經》(世稱《靈飛經》四十三行本),是翁氏家藏書法中年代最早的精品之一(現已轉讓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一作品在晚明被發現後,被摹刻入石,後在清代又被多次翻刻,對清代小楷書法有很大的影響。而翁藏四十三行本則為各種拓本的祖本墨跡,在唐人寫經中也堪稱精美者,對研究唐代
寫經 ,墨跡和拓本之間的關係均有重要的價值。此外還有文徵明家書卷、董其昌書法、黃道周書札卷和等明清名人書法。翁同龢也是晚清重要的書法家。翁萬戈先生藏翁同龢墨跡很多。他還藏有翁同龢自用印約四十餘方。翁先生所藏的印章中有不少出自清末著名篆刻家(如吳昌碩、金城、王冰鐵等)刀下,印石也相當精美。校訂了《翁同龢日記》。
個人經歷 這個家庭最著名的成員當屬翁同龢,他是清代同治光緒兩朝帝師、狀元宰相,且兩入軍機,又身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是晚清政局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就像很多文官一樣,翁同龢酷愛藝術品,由他承接其父
翁心存 的收藏並逐步積聚而遂成大觀。
翁萬戈是翁同龢的第五代嫡孫,今年91歲,家住美國新罕布夏州。他在郊區的住所幾十年來一直吸引著中國藝術的愛好者前去參觀。翁萬戈現已退休,一直製作有關中國歷史和文化教育的電影。他本人是一位收藏家、詩人、藝術家。他說他承襲了家族的藝術愛好和歷史意識。
“如果沒有歷史意識,怎么會收藏這么多年呢,歷史意識在六代人甚至歷時更長的收藏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支柱。”
據翁萬戈介紹,由於翁同龢沒有子嗣,他的家藏均傳給他哥哥翁同爵過繼給他的兒子翁曾翰。在之後的傳承中,又有兩人因沒有子嗣,均從翁同龢另一個哥哥翁同書那一支的血脈里,過繼給孩子來繼承。文端公有四子二女:長子翁同書,諡文勤,第二子早殤,第五是翁同爵,字玉甫,第六是翁同龢。
翁氏世系 翁萬戈回憶說,1918年他出生於上海,在天津接受國小及國中啟蒙教育。他剛被過繼並接手這筆家藏時才兩歲,什麼都不懂,“就跟天上掉餡餅似的”。
1938年,翁萬戈先生赴美國普渡大學留學,1940年獲機電工程碩士學位。但他並沒有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隨即入威思康辛大學美術系,改學油畫。此後一直從事繪畫、攝影及電影工作。
1948年秋天,為避戰火,翁萬戈和他的家人把家傳收藏打包,遠渡重洋。先從天津運到上海,再從上海運到紐約,在1949年初到了美國。
翁氏六代收集,守護和傳承的藏品,歷經朝代更迭,戰火洗禮,社會動盪,遠涉重洋而絲毫未損,實屬萬幸。翁萬戈曾感慨地說:“我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為了我的人生。”一番話道盡了他對家藏畢生的守護,也是一個收藏世家的繼承人所背負的傳承使命。
翁氏家族的收藏。以明清文人書畫作品為主,包括沈周、文徵明、項元汴、董其昌、項聖謨、陳洪綬、朱耷、清代“四王”、惲壽平、華岩、金農等明清文人的書畫,翁同龢的墨寶、日記及少部分的文房四寶、玉印、古爵、如意等收藏品。其中年代比較久遠的藏品是南宋宮廷畫家梁楷以獨特筆法和風格繪成的工筆畫“道君像卷”。據翁萬戈介紹,
梁楷 作品存世較少,目前台北故宮藏一件水墨畫,北京故宮也藏有其作品,但梁楷的工筆白描真跡,目前僅見這一件。.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7世紀畫家王翬的一件16米長的畫軸,名為“萬里長江”。畫中富有想像力地描繪了中國這條著名大江從入海口至源頭綿延數千公里的沿途景色,氣象宏闊。翁萬戈說,先祖翁同龢1875年在居家附近文物市場尋獲此卷,愛不釋手,最後挪用原本存放購新宅的四百兩銀子購得此畫。
2000年,翁萬戈將其家族收藏的80種,542冊宋元明清珍稀古籍善本書,通過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45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上海圖書館。
2018年12月13日,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公開宣布,接受了史上數量最多且意義最為非凡的一批中國書畫捐贈——翁萬戈家藏。這批捐獻文物共有183件,其中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橫跨了十三個世紀五個朝代。翁萬戈本人也是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長期資助人,在過去的十年間,他曾向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長逾16米的《長江萬里圖》(王翬,1699年)。博物館有幸在翁先生百歲誕辰時獲得這件捐贈,並在2018年7月至9月舉辦了特展,而新進的這一批預計將在2019年秋季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