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微(女作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薇(1893~1987),女,原名黃彰、黃鸝,別號黃素如,資興市舊市鄉秀流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資興市舊市鄉秀流村
  • 出生日期:1893
  • 逝世日期:1987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長沙省立第一女子師範
  • 原名黃彰、黃鸝
  • 別號:黃素如
人物經歷,擔任職務,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白薇之父:黃晦,留學日本,為同盟會會員。9歲時,由父作主,做了童養媳,倍受折磨,忍無可忍,於民國4年(1915年)砸了夫家的鐵鍋,女扮男裝,逃往衡陽,考入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她勤學苦讀,誠懇待人,被選為學校的學友長。後因聯絡教師、學生反對英美傳教士入校“傳教”及狀告校長無能失職一事,被學校開除,轉至長沙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就讀。
白微墓白微墓
民國7年,白薇為反對包辦婚姻,逃往日本,勤工儉學。做過家庭傭人和咖啡店下女,含辛茹苦,發憤學習。後畢業於東京御茶水高等女子師範,主修生物學,兼學歷史、教育學及心理學。然而,她憎恨人世的 虛偽,長期陷入苦悶之中,急切需要武器,象解剖刀和顯微鏡一樣,來解剖社會。於是,改攻文學。此時,認識田漢,在他的指導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
民國11年,創作三幕劇《蘇斐》,並自任主角,在日公演。
民國15年,該劇本在魯迅主編的《語絲》上發表,為白薇扣開了通往文壇的大門。接著,又寫出另一部影響很大的詩劇《琳麗》,被陳西瀅稱為“新文壇的一顆明星”。是年,放棄攻讀官費研究生的機會,回國投身於革命,在武漢國民革命政府總政治部國際編譯局工作,兼武昌中山大學講師。大革命失敗後,輾轉到上海。不久,參加革命文藝團體“創造社”,結識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其後,又得到魯迅的教誨,走上了革命文學道路,成為“左聯”和“左翼劇聯”的成員。創作多幕劇《打出幽靈塔》,以自己切身經歷為主題,揭露封建勢力對婦女的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女性解放的追求,從此,她被譽為“才女”、“我們的女作家”、“文壇上第一流人物”。
民國17年3月,創作獨幕劇《革命神受難》,熱情地歌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運動,痛斥國民黨右派及帝國主義。
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因病臥床的白薇憤然提筆,投入反侵略、反壓迫的革命洪流,相繼發表《假洋人》、《北寧路某站》、《致同志》、《火信》等作品,並走向社會,幫助工人、學生排演抗日戲劇。
民國26年,在北平治病,生活極為艱苦。是年4月的《婦女生活》記載她當時的情況:“三五天的斷炊是常事,有時突然發病,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不但茶水無人照應,並且還要等到偶爾來訪的客人替她設法籌送藥費。實在的,醫藥費對於她的負擔太大,這重擔快將她逼進墳墓去了。”漢奸乘機威逼利誘,但她始終不屈。
民國27年3月,到武漢,向八路軍辦事處請纓殺敵,鄧穎超考慮其身體較差,派她去桂林任《新任日報》特約記者
民國29年,又安排她去重慶,在郭沫若領導下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在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寫出了不少好作品。
民國34年,毛澤東到重慶,在“周公館”招待進步婦女,握住她的手,鼓勵她說:“你沒有倒下,你在政治上沒有倒下,在思想上沒有倒下。”民國36年冬,因父病故,回鄉奔喪。
民國38年6月,參加湘南游擊司令部第三大隊,負責宣傳鼓動工作。
1949年11月,政務院安排她到北京工作。
1950年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接見白薇。不久,年近花甲的白薇主動要求去北大荒體驗生活。在北大荒,她冒著嚴寒帶病東奔西走,從一個農場到另一個農場,陰濕的住房,苦澀難咽的飲水,一切困難她全沒放在眼裡。晚上,她和女拖拉機手睡在一個坑上,一住就是7年,沸騰的生活使她創作出大量作品。
1987年,病逝於北京。

擔任職務

她先後任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至五屆委員,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委員。

主要作品

在60年的創作生涯中,白薇創作了大量的詩、小說、散文,其代表作有詩劇《琳麗》、劇本《打出幽靈塔》,長篇小說《炸彈與征鳥》《春筍的歌》《悲劇生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