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古近紀界線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K-Pg界線)舊名白堊紀-第三紀界線(K-T界線),K代表希臘文的kreta,是白堊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堊紀-古近紀界線
  • 外文名: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 所屬學科地質學
  • 釋義:介於白堊紀和古近紀之間的界線
術語定義,可能原因,

術語定義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是介於白堊紀古近紀之間的界線,富含的黏土層,大約出現在6500萬年前。這段期間發生了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包括非鳥恐龍和其他的動物族群,都遭受了滅絕的命運。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
白堊紀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
第三紀
白堊紀-古近紀界線
k-t界限

可能原因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一個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撞擊隕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這個隕石坑的名稱,取自於隕石坑中心附近的城市希克蘇魯伯;希克蘇魯伯在馬雅語意為“惡魔的尾巴”。根據推測,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是地球表面最大型的撞擊地形之一。
在70年代晚期,地質學家Glen Penfield在猶加敦半島從事石油探勘工作時,發個這個隕石坑地形。目前已在該地區發現衝擊石英重力異常玻璃隕石等地質證據,可證明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由撞擊事件造成。從岩石的同位素研究得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年代約為6500萬年前,時當白堊紀古近紀交接時期。由於該隕石坑的規模與年代,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常被認為是造成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的成因,並造成恐龍等生物的滅絕;但也有科學家提出當時另有其他的滅絕因素。近年來,另有多重撞擊理論,認為當時有許多顆隕石在短時間內撞擊地球,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僅是其中一顆。另有天文研究指出,這些隕石是在撞擊事件發生前160萬年分裂而成。
德乾暗色岩
德乾暗色岩是在6,800萬年前到6,000萬年前所形成的,時間是白堊紀末期。在6,600萬年前,西高止山脈發生了大量的火山爆發。這一連串的火山爆發持續了近三萬年之久。火山爆發所噴出的氣體可能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的原因之一,該次滅絕事件滅絕了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生物。
德乾暗色岩火山爆發所形成的熔岩地形,被估計最大面積為1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印度的一半面積,而後經由侵蝕作用大陸漂移,形成現在的大小。目前所能直接觀測的熔岩面積約為51.2萬平方公里
這次火山爆發所噴出的氣體,似乎與全球暖化有關。有證據指出在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之前的50萬年內,大氣溫度曾上升8°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