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于山

白于山

白于山,古稱白露山,即《山海經》所記載的白玉山。在陝西省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南部、甘肅省東南部寧縣與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邊緣接壤。近東西走向。山體由砂岩、頁岩構成,上覆厚層黃土及流水堆積物。受地殼運動和河流切割影響,形成長梁、殘塬、溝壑、墹地相間分布的特殊地形。海拔多在 1200 米以上。

主峰魏梁(1970米)在定邊縣正南方,距定邊縣三十多公里的白灣子鎮、平梁灣村、武天堂莊位於白于山腹地中部,也是該山脈南北分水嶺所在。最高峰魏梁在定邊縣境,海拔 1907 米。同名高峰在靖邊縣,海拔 1823 米。為黃河支流無定河、延河及北洛河的源地。山地植被稀少,以草本植物為主,植被中藥材資源豐富。大部分地面黃土裸露。土壤侵蝕嚴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于山
  • 所屬山系:六盤山脈
  • 地理位置:陝甘寧交界處
  • 走向:東西
  • 長度:120公里
  • 寬度:35公里
  • 主峰:白于山1970米
位置境域,主要山嶺,白于山主脈,橫山支脈,羊圈山支脈,地理環境,地質,地貌,地貌變遷,氣候,水文,水土流失,資源狀況,林木資源,草場資源,非金屬資源,文旅資源,社會經濟,政權沿革,農牧業,油氣開採,煤炭開採,軍事地位,交通孔道,水土保持,

位置境域

白于山位置及走向白于山位置及走向
白于山,遠在秦漢時就有所謂“洛水源出白于山”的記述。曾有橫山、長城嶺等名稱。橫山一名出現於宋代,因其橫亘於陝西北境而得名。現代地理上橫山指白于山在橫山、子長縣內的的東北支脈。又因秦長城由嶺脊通過,亦稱為長城嶺。現代地圖上又多用白于山一名。此名見於史籍記載要比橫山一名為早。
白于山,主要位於陝北定邊縣靖邊縣橫山縣南部與吳起縣志丹縣安塞縣接壤地區,向西可延伸至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鹽邊縣東部。向南延伸至甘肅省華池縣北部邊緣。海拔1500~1800米,相對切割深度300~400米,為中生代砂岩、頁岩,上覆第四系黃土,厚50~70米為黃土覆蓋的梁狀山地,主梁東西延伸,海拔1800米,長約100公里,頂面較和緩,次一級梁地分別向北、東、南三面傾斜,構成涇河、延河、清澗河、大理河、無定河等源區的分水梁地。
白于山位於陝西省黃土高原區西北部,主梁沿東西方向斷續延伸向西進入寧夏境內,總長約200公里。
白于山:為東西走向的厚層黃土覆蓋的梁狀山地,位於北緯37°12′~37°22′之間,主梁東西延伸130餘公里,是無定河及其右側支流與南部洛河、延河、清澗河的分水嶺。由於紅柳河、蘆河溯源侵蝕使梁地脊線在二河發源處稍稍向南彎曲。在定邊、靖邊兩縣中部,梁頂面較平緩,海拔1600~1800米,是全區地勢最高處,一道道橫樑(東位向梁地)以墕(當地稱崾嶮)相連。主要山樑有:魏梁(海拔1907米,位於定邊縣白灣子鄉),為全區最高點;馬鞍山(海拔1875米,以其形而得名,位於定邊縣紅柳溝鎮);花風子嶺(即鷹窩山鷹窩之腦,海拔1864米,位於定邊縣楊井鄉);大墩山(海拔1823米,位於靖邊縣水路畔鄉);白于山峰(海拔1823米,位於靖邊縣新城鄉);老虎腦山(海拔1730米,位於靖邊縣喬溝灣鄉)。進入延安地區境內後梁頂高度降低,梁峁相連,到子洲南緣,清澗北端再次伸入本區。已是大峁深墕斷續相連,主要的山峁有九里山(海拔1282米,位於清澗縣石嘴驛鄉)。
白于山南北兩坡很不對稱,北坡短,多土崖峭壁,南坡長,波浪式向南逐漸下降,多緩斜梁墹及殘塬地。白于山梁長溝深,相對切割深度300~400米,溝谷底部呈“V”形,谷坡坡度45~75度,上部較闊,谷坡坡度25~45度,狀似喇叭。由主梁分出的次一級長梁分別向東、南、北等方向延伸,階梯式逐級由海拔1800米降到1500米左右,成為一些河流上遊河段的分水梁地。
白于山北側的三邊窪陷地帶,在白于山與毛烏素沙帶之間形成三邊盆地(當地稱三邊灘),由幾條向北延伸的低平梁地(主要是八里坬梁地和檸條梁)將其分成為定邊灘(定邊人稱之為西灘)、安邊灘(定邊人稱之為東灘)和靖邊灘3個相對獨立各俱特色的淺緩盆地。白于山南形成1個相對侵蝕較弱的地帶,侵蝕程度從東向西減弱,有兩條梁地與白于山呈“π”字排列,西面一條是子午嶺北端,為涇、洛兩河流域的分水嶺,其西邊多為殘塬溝壑,溝道深切,東面一條是山,北端為洛河東部分水嶺;其東為峁梁丘陵溝壑區。兩梁之間為梁澗溝壑區。
白于山對本區西部自然環境起著極為重要的制約作用,夏季它阻擋南來溫熱氣流,使北部灘地更加乾旱,秋冬季節它阻檔北來寒潮,使其南部減輕凍寒危害,冬春季節它阻擋強勁的西北風,在北部灘地產生風管效應形成西風,成為毛烏素沙地的巨大屏障。

主要山嶺

白于山主脈

吳起縣吳倉堡鄉長蟲(音)梁無定河發源地吳起縣吳倉堡鄉長蟲(音)梁無定河發源地
白于山主脈主要山峰
名稱地理位置海拔組成物質備註
魏梁
定邊縣白灣子鄉南
1907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最高分水梁地,是陝西北部最高峰。梁地南北長約4公里。
郝山
定邊縣白灣子鄉
1905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西段高峰之一,地面裸露。
馬鞍山
定邊縣西南
1875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西段高峰之一,地面裸露。
花鳳子梁
定邊縣楊井鄉
1864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西段高峰之一,地面裸露。
張元峁南梁
定邊縣楊井鄉東南
1861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西段高峰之一,地面裸露。
白于山峰
靖邊縣石窯溝鄉南
1823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東段高峰之一,靖邊縣最高點。地面裸露。即墩梁山,一般作為主峰。
吉山樑
靖邊縣西南
1805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地東段向北延伸的高地
五台山
靖邊縣東南
1731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地東段向北延伸的高地
燕墩
靖邊縣西南煙圈北部
1761米
厚層黃土覆蓋
為白于山地東段向北延伸的高地
吳起縣白于山主要山峰
山名經度緯度海拔(米)山脈走向所在鄉村
寨子梁
08°31'
37°11'
1785
南北
五穀城鄉
天賜梁
108°31'
37°11'
1743
南南~東北
五穀城馬湫溝
斜梁
108°23′
37°06′
1663
東南—西北
五穀城村
營盤山
108°26′
37°16′
1669
西南—東北
長城鄉東南
榆樹樑
108°26′
37°16′
1670
南北
長城鄉東南
申大梁
108°19′
37°11′
1757
南北
周灣鄉
王土兒
108°18′
37°17′
1727
南北
周灣鄉
墩兒山
108°17′
37°17′
1700
南北
周灣鄉
定邊縣境內有:
白于山的主峰,各種資料說法不一。《定邊縣誌》認為是定邊縣的魏梁(白于山最高峰),《靖邊縣誌》認為是該縣水路畔鄉境內的墩梁山,《陝西省志·地理志》認為是靖邊縣石窯溝鄉南的白于山峰。
魏梁,舊稱乾溝山,白于山主峰,在定邊縣白灣子鎮境內,距縣城40公里,海拔1907米,為縣境最高處。
羊圈山,在定邊縣紅柳溝鎮境內,地狀如羊圈,距縣城40公里,海拔1875米。
花鳳子嶺,即鷹窩山鷹窩之腦,在定邊縣楊井鄉西南端,距縣城45公里,海拔1864米。
靖邊縣境內有:
墩梁山(即白于山峰),在水路畔鄉,為白于山主峰,海拔1823米,是全縣的最高點,山高坡陡,水土流失嚴重。
萬藥山,在縣城東南30公里處,屬龍州鄉,因山中遍生藥草而得名。海拔1601米,據光緒本《靖邊縣誌》記載:“山中有野人參”,今已絕種。
蘆關嶺,在縣城東南70公里處,屬天賜灣鄉。其主峰大墩塌、小墩山高均在1700米以上,其蘆子關為古代險關要塞,唐代詩人杜甫《塞蘆子》一詩生動真切地描繪了蘆關的險要地勢。
老虎腦山,在縣城東南20公里處,屬龍州鄉。海拔1730米,山勢高峻,最高峰形如虎頭,故得名。
志丹縣境內有:
金鼎山 ,位於縣西約60公里處,金鼎鄉政府駐地。瀕臨洛河,位於羅坪川河與洛河交匯處的東南方,四周無依,孤立突兀。山頂有明、清時代建築的古廟遺址。清末,西捻軍餘部曾在此屯兵。民國時,建為寨子,駐有民團。
永寧山, 舊稱石樓台山。位於縣南28公里,洛河東側,鷂子川口對岸,海拔1312米,東西走向,長2.2公里,寬1.5公里,全為紅砂岩質,山樑向洛河突出一山嘴,洛水環繞其東、西、南三面,山嘴巍然獨立,峭壁飛崖,早在南宋就建為防犯固寨。共分三層,上層居之山頂,中層微微內傾,十分陡峻,下層通洛水供取飲,可容千人。清代和民國時期均設過縣署,民國時期,縣長賀耀斌題詞“洛上奇峰”鐫於石崖之上。1928年,志丹最早的黨團支部成立於此。
三台山 ,位於縣城南約17公里處的周河下游東側,海拔1240米,南北走向,南北長2.3公里,東西寬0.6公里。山體全為紅色砂岩,山上三峰如聯珠,故名三台。頂上松柏挺拔,峰底有古代構築的石窟寺,旁為陡崖,山路一條鑿石成台階。本地人將三台、永寧、金鼎三山稱為“姊妹山”。
炮樓山 ,居縣城東北0.5公里處,北鄰城隍廟溝,海拔1400米,西麓為紅石陡崖,鑿石為窯。黨中央在陝北時,毛澤東同志在志丹的舊居就在此地。現多居住城鎮市民。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歷代統治階級防守縣城的要山之一。清代,在山頂安置一口大鐘報警,故名鐘樓山。1930年國民黨少將高玉亭在山頂修築一座炮樓,故改名炮樓山。
太平山 ,舊稱太白山。位於縣城西南約1公里處,隔周河相望,南北走向。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公里,海拔1219.1米,山頂梯田層層,山坡林木茂盛,底部岩石顯露,是歷代統治階級防守縣城的要山之一。據舊志記載:宋代前稱太白山,後因其對縣城起安全保衛作用,元代改名太平山,歷代文人墨客題詠較多。
小石山, 位於縣城東2公里處,北鄰炮樓山,隔河與太平山對峙,海拔1487米,面積約0.75平方公里,山頂建有電視差轉台,山坡為成片綠林,志杏公路通過此山,是本縣軍事防護的要山之一,西麓紅石陡坡,多居住市民。
馬頭山 ,位於縣城約31公里處,海拔1563米,南北走向,長3公里,寬0.7公里,山體多裸露紅砂岩,山樑南高且寬,北緩並窄,南部有部分荒地,其餘全被茂密的森林覆蓋。1936年8月19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全國哥老會代表會議。
闖成山 ,位於縣城東13公里處,東北一西南走向,海拔1447米,長約4公里,寬15公里。山樑山峁縱立,中間一丘離出兩翼,山坡陡立,且有部分紅粘土外露,山底裸露紅色砂岩。山上舊築有城。清同治年間,回漢糾紛,此城遭兵燹。

橫山支脈

橫山,蘆河與黑木頭河、大理河的分水嶺,是白于山東段向東北方向的延伸部分,也是黃土覆蓋的梁狀山地,梁地平均海拔1400~1600米,是陝西黃土高原北部的第二高地。橫山山脈在橫山境內呈西南~東北向延伸約60公里。橫山南跨大理河與白于山相連,大墩梁與小南山(又名陽坬山,位於大理河南岸,海拔1534.9米)相對峙,大理河形成狹谷(青陽岔附近);北越無定河谷於長城梁地相通。橫山與其西側的長城梁地(蘆河與黑河子,九房溝的分水嶺)、檸條梁、八里坬梁、定邊城西毛烏素沙帶大致平行,而且彼此間距、海拔度一致,反映出它們形成過程與白于山有密切關聯。橫山是本區第二高地,白于山與橫山之間形成南高北低,其東南地勢北高南低的狀態。橫山阻擋西部風沙,在蘆河河谷產生風管效應,南風頻率增大,並有西南風,由於相對高度偏低,阻擋作用不象白于山山脈明顯。雙城附近由於白于山北風營力作用,西風與西北毛烏素沙地的西北風匯合,大風較多,風沙向北東方向移動,風沙分布向南突出。
主要山嶺有:萬藥山(海拔1601米)、大墩梁(海拔1535米,位於石灣鎮)、牛信山(海拔1447米,位於艾好峁鄉)、廟梁圪堵(海拔1406米,位於韓岔鄉)、五龍山等。
橫山縣境內主要山峰
山峰位置海拔備註
小南山
縣西南80公里的大理河南岸
1534.9米
(西陽坬山)橫山主峰山峰奇高,直插雲端。(定邊縣稱橫山,指橫山山峰,狹義橫山)
大墩梁
縣西南75公里大理河北岸
1534餘米
為雙城、石灣、 魏家樓三鄉鎮之分界嶺,山峰挺峻,上有土墩一座,為宋代屯兵的瞭望台(亦稱橫山寨),曉曙攀其可眺榆林
小原山
縣西南35公里的塔灣、艾好峁鄉交界處
1500多米
山勢挺拔聳峙,頂建有電視差轉調頻台。
狄青原
縣西南50公里
1500米以上
因宋將狄青屯兵駐守得名。塬面平緩,面積萬畝。為縣種羊場
高峰子
高鎮鄉南10公里
山頂有山,眾嶺之冠。登頂可望百里遠景
雙峰子
高鎮鄉西南6公里
兩峰對壘,好像乳頭。傳說乃王母倒鞋土而致
三峰子
石窯溝鄉東8公里
群山環抱,眾水朝宗。昔李自成祖墳在此
五龍山
五龍山鄉東2公里
山勢秀峙,猶五龍迴旋。上有殿閣,建自唐代
九龍山
縣西南75公里的大理河岸
山極高大,上有九座小山若九龍盤繞之勢,故名
鳳山
縣西15公里
頂有古寺,稱橫山八景之一
旗桿梁
趙石畔鄉西5公里
相傳清周濟民起義插旗之地
奶頭山
艾好峁鄉南15公里
酷似乳頭
高山樑
艾好峁鄉東15公里
山大梁高,土地肥沃
臥牛山
高鎮鄉東5公里
形如臥牛
大路峁
韓岔鄉西12公里
中峰突起,兩側平聯,古為大道
黑龍山
韓岔鄉西10公里
有黑龍廟
大王山
石窯溝鄉東北5公里
有大王廟
孟山
高鎮鄉南5公里
高大陡峻,橫(山)石(灣)公路翻此山而過
牛形山
縣南25公里
山高大
黃城山
付家坪鄉東南4公里
有古城遺址
中二堂
韓岔鄉西20餘公里
長梁闊塌,古墳甚多。當地人相傳為好穴地,在此常焚紙錢,以消災免難
子長縣境內橫山山系山峰
山樑位置經緯度海拔走向長度
營盤山
縣西,距縣城27.40公里
北緯37°08′,東經109°21′
1533米
南北
1公里
國家元峁
縣西,縣城25.50公里
北緯37°08′、東經109°22′
1511米
南北
1.40公里
羊路山
縣西,距縣城28.80公里
北緯37°09′、東經109°20′
1526米
南北
5.50公里
高梁山
縣西,距縣城28公里
北緯37°10′、東經109°21′
1522米
南北
3公里
康家梁
縣西南,距縣城22.50公里
北緯37°01′、東經109°27′
1500米
東西
1.10公里
朱四山
縣西北,距縣城22.70公里
北緯37°12′、東經109°22′
1502米
西北-東南
4.20公里
上山
縣西北,距縣城45公里
北緯37°19′、東經109°12′
1532米
南北
4.40公里
前大山
縣西北,距縣城30.50公里
北緯37°13′,東經109°20′
1525米
南北
2公里
老南家灣圪梁
縣西北,距縣城33.3公里
北緯37°17′、東經109°20′
1560.30米
南北
3.50公里
墩梁圪堵
縣西北,距縣城35.40公里
北緯37°15′、東經109°17′
1562米
南北
2.50公里
吳家梁
縣西北,距縣城28.50公里
北緯37°15′、東經109°23′
1507米
南北
2公里
姬家山
縣西北,距縣城31.50公里
北緯37°15′、東經109°20′
1550米
南北
2公里
天神廟梁
縣西北,距縣城32公里
北緯37°14′、東經109°20′
1535米
東西
2公里
墩山
縣西北,距縣城約32.40公里
北緯37°12′、東經109°18′
1512米
南北
1公里
大梁山
縣西北,距縣城33公里
北緯37°13′、東經109°19′
1527米
南北
1.30公里
橫山(指橫山山峰),位於子長縣西北約40公里處,是橫山山脈東段的黃土山樑,俗稱小南山。它是大理河、秀延河、淮寧河的源頭,海拔在1560米上下。在此屯兵,既可阻擋北方遊牧民族順流而下進攻子洲、綏德、子長、清澗、安塞等城鎮,又可向北推進到靖邊等地。因而,此處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天柱山,據《太平寰宇記》、《綏德州志》記載,天柱山約在今子洲縣西20公里的雙廟灣附近。從綏德至靖邊的大道,順大理河西行,即經過雙廟灣、周家嶮等地。雙廟灣北是大、小理河的分水梁,梁脊海拔約1200米。經過大理河谷的通道,為唐代綏州至夏州(治今靖邊縣東北)的大道,宋時西夏就曾由此通道向東進攻過北宋。
九里山,在清澗縣北20公里處,是一東西橫亘的黃土梁。延(安)綏(德)公路劈山而過。古代的官路在今公路以東。當時越嶺下山,坡長共九里,故名九里山,又名官山。九里山是淮寧河、清澗河與無定河的分水嶺,海拔1250米。
營盤山,古名堡子山。宋元豐四年(1081年),曲珍擊敗西夏軍於堡子山。營盤山是清澗河支流中山川與馬河川的分水嶺,海拔約1500米。此處向東可通綏德,向南可下延安,東南可達清澗,而且均成居高臨下之勢,利於屯兵據守和實施兵力機動。
禪梯嶺,俗稱雁門關,亦叫鐵關。唐稱合嶺關。位於延安、延川和延長三縣的交界處。海拔1251米,南北兩側高出50多米,形成馬鞍形。古代道路由延安經禪梯嶺,北去綏德,東去延水關,過黃河可達太原。禪梯嶺附近為黃土梁峁地形,是延河與清澗河的分水嶺。屯兵據守,既可扼控兩河谷道,又便於南北機動。

羊圈山支脈

羊圈山環繞環縣北部和西部,是區內第二大山。海拔1800至2000米,最高峰達2089米。全長150公里,寬80至100公里。縱貫環縣、鎮原和寧夏鹽地、同心、固原等5縣。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南部鎮原縣境內在400毫米以上。山區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按地形、地段可分為煙墩山、羅山、墩墩梁3段,南北、東西支脈10多個。
1、煙墩山
煙墩山位於環縣北部,是環江與苦水河分水嶺,東起秦團莊北界,西至南湫鄉北界,全長60公里,海拔1861米。支脈涉及環縣秦團莊、山城、甜水3個鄉,山區面積850平方公里。主要支脈有:
麻黃山,位於寧夏鹽池縣境內,是環江西源武家河發源地。山脈南部深入秦團莊鄉,成為環江東、西兩源分水嶺,
白天池山,位於山城鄉北部和甜水鄉東部邊界。因水從山腰出,形成白池,故稱白天池山。
煙墩山,位於甜水鄉中部,因最高峰上有烽火墩1座,故稱煙墩山。山南有樊家溝圈林場,為區內最北部人工林區,面積i000餘畝。
2、羅山
羅山位於南漱鄉,山形呈南北走向,海拔1850米。北起甜水鄉南界,南至小南溝粉子山,全長40公里,支脈涉及環縣南漱、小南溝、羅山川、山城、洪德S個鄉。山區面積1300平方公里。主要支脈有:
大山樑,位於山城與羅山川交界,山勢是東西走向,海拔1761米。
牛山堡粱,位於羅山川鄉西部,是羅山川與清平溝分水嶺,東西走向,海拔1844米。
鴛鴦山,位於洪德鄉西部,是清平溝與玄城溝分水嶺,海拔1780米。
3、墩墩梁
墩墩梁位於環縣西部毛井鄉,它與羅山同為環江和清水河分水嶺。海拔2043米。全長50公里,支脈涉及環縣毛井、車道、蘆家灣、虎洞、西川、何坪、合道、天池、演武、吳城子和慶陽縣太白梁、冰淋岔、鎮原縣殷家城、山岔、方山等15個鄉。山區面積1820平方公里。主要支脈有:
錢陽山,位於小南溝與虎洞鄉交界,是玄城溝與馬坊川分水嶺,海拔1939米。
馬家大山,位於墩墩梁西,海拔2089米,是羊圈山脈最高峰。
車道嶺,位於車道鄉,是環縣西川、合道川及鎮原北部諸河發源地和分水嶺,海拔1900米,它的支脈從北至南有:老虎嶺(城西川與馬坊川分水嶺),海拔1700米;櫻桃掌山(城西川發源地),海拔1813米;五子山、九女山(西川與合道川分水嶺),海拔1575米;墩墩山(合道川與黑河分水嶺),海拔1665米;大方山(黑河與蒲河分水嶺),海拔1603米;服鳳山(康家河與白家河分水嶺),海拔1680米;老爺嶺(山岔鎮附近),海拔1700米。

地理環境

地質

白于山為梁狀山地。主要由白堊系沙頁岩、上新統三趾馬紅土和第四系黃土組成。黃土層一般厚50~70米,局部可達百米。白于山和區內其它山地相比,形成較晚。大約在上新世時,這裡還在下降,低洼處沉積了數十米厚的紅色土和砂礫層,自上新世末之後才開始上升,最後形成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地。

地貌

白于山定邊縣境內山貌白于山定邊縣境內山貌
山地植被稀少,大部分地面黃土裸露。土壤侵蝕嚴重。
黃土地貌:本區黃土地貌從大地貌類型來看,屬黃土丘陵溝壑地貌。根據形態特徵可分成7個複合地貌類型。①黃土梁狀低山,即白于山地。②黃土殘塬溝壑:分布在定邊縣西南部,塬梁面海拔高度1600~1700米,黃土層厚可達100~200米,溝坡25°~75°,塬面較小。較大的如姬塬、劉峁塬、羅龐塬等都不足50平方公里,塬面坡度2°~5°,邊緣5°~15°。③黃土梁墹地貌,主要分布於白于山東南北三側周圍,梁頂海拔高度1500~1600米,相對切割深度100~200米,梁緩墹寬,相間分布。墹地底部寬平,邊緣個別間地受河川徑流切割,稱之為“破墹”。墹大小不一,40里長墹,席麻灣墹,龍洲墹等大墹,面積有10~20平方公里。④黃土梁峁溝壑地貌,主要分布在橫山山脈周圍,包括橫山中部、子洲西部,梁峁海拔高度1200~1400米,相對切割深度150~200米,梁多峁少,溝壑發育,正負地貌之比1∶1,溝密度4~5公里/平方公里。梁峁坡度10°~20°,溝坡坡度35°~45°,流水侵蝕及邊坡重力侵蝕嚴重,滑坡較為普遍。⑤黃土峁狀丘陵溝壑地貌,分布於米脂、綏德、清澗的較大範圍內,峁頂海拔高度1000~1200米,相對切割深度100~150米;上峁梁,峁梁起伏,峁小梁短,峁多梁少,溝壑發育,地面破碎,正負地貌比2∶3,溝壑密度6~3公里/平方公里,峁坡坡度多10°~25°,溝坡坡度多25°~45°。流水及重力侵蝕嚴重,溝、溝中、下段多切入基岩,溝底常有一級沖積、洪積階地。⑥土石丘陵溝壑地貌,主要分布於黃河沿岸的狹長地帶,石山戴土帽,梁峁起伏,溝壑深峻,梁峁頂端海拔高300~1000米,相對切割深度150~200米,溝谷狹,岩石裸露,溝坡坡度35°~75°。⑦河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黃河及較大河流兩則。較大河流中上游階梯發育,一般有三級階地分布,下游多呈狹谷。
白于山梁長溝深,溝坡陡峻,相對切割深度達300~400米,溝谷下部多呈V形,谷坡坡度為45°~75°;上部開闊,谷坡坡度為25°~45°,狀似喇叭。由主梁分出的次一級長梁分別向東、南、北等方向延伸,呈波狀梯級式逐漸降低,由海拔1800~1500米,梁面坡度為10°~25°,坡面流水侵蝕、重力侵蝕活躍,水土流失嚴重。
與陝北其他基岩山地相比,白于山形成時代較晚,大約在上新世時這裡還在下降,低洼處沉積了數十米厚的紅色土和沙礫層,自上新世末之後才開始上升,最後形成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地,並導致黃土高原面大體向東南方向傾斜。
平均海拔1600~1800米,梁頂起伏和緩,為陝西黃土高原北部海拔最高的地段。
白于山地的溝壑地形白于山地的溝壑地形
白于山梁長溝深,溝坡陡峻,相對切割深度達300~400米。溝谷下部呈V形,谷坡坡度為45~75度;上部開闊,谷坡坡度為25~45度,狀似喇叭。由主梁分出的次、一級長梁分別向東、南、北等方向延伸,呈波狀梯級式逐漸降低,由海拔1800米下降到1500米左右,成為一些河流上遊河段的分水梁地。梁面坡度為10~25度。坡面流水侵蝕,重力侵蝕活躍,水土流失嚴重。
白于山位於陝北黃土高原西北部,近東西走向,長120餘公里,寬10~20公里,最寬達35公里。山地由中生界沙頁岩、上新統三趾馬紅土和第四系黃土組成,黃土厚一般50~70米,最厚達100米以上。山勢較高,形態呈梁狀,頂面海拔1500~1800米,相對高差300~400米,是洛河延河清澗河無定河等較大河流的發源地。涇河支流東川上源十字河也發源於白于山西側。山脊起伏和緩,南、北坡呈不對稱狀,南陡北緩,南坡比北坡溝谷切割強烈,地面破碎。次一級山樑由主脊向南、東、北三面呈波浪階梯狀遞降,構成大河及其支流的分水嶺。梁長1.5~3公里,溝谷多套谷,下部狹窄,谷坡45°~75°,基岩裸露,巉岩峭壁,上部開闊,谷坡15°~25°,披覆有厚層黃土,坡面沖溝、切溝發育,片蝕、溝蝕活躍,水土流失嚴重。地貌營力以流水作用為主,風力侵蝕和潛蝕次之。
白于山南麓志丹縣順寧鎮白于山南麓志丹縣順寧鎮
白于山位於陝西高原南部,為黃土梁峁、丘陵、溝壑區。東起黃河峽谷,西至子午嶺,北接風沙灘地南緣,南與關中平原相連。其地質地貌特徵是,在古地形上,廣泛覆蓋了厚層風積黃土,形成海拔800—1800米的黃土高原,經長期流水侵蝕作用和其它外營力的剝蝕作用,發育成黃土梁峁、丘陵、溝壑與黃土殘原區特有的地貌景觀。延安以北地形被切割,溝壑密集,植被稀疏,土壤侵蝕劇烈;延安以南自然植被較好,尚有稀疏稍林,徑流侵蝕較輕處殘存破碎原地。黃土覆蓋層,北厚南薄,一般厚度為50—150米,個別地區如洛川原黃土厚度達190米,白于山土厚100米左右。長城沿線附近黃土的顆粒較粗,屬砂黃土,愈向南面,顆粒愈細。
陝北黃土根據土層形成時代的差異,有新、老黃土(即晚更新世期的馬蘭黃土和中更新世的離石黃土與早更新世的午城黃土)之分。新黃土顏色由淺黃到灰黃,覆蓋度較小,一般為10—20米。下部為老黃土,在陝北分布較廣,厚度一般為10—100米。老黃土中主要為離石黃土,顏色較深,黃色帶紅,較堅實,夾古土壤層最多達10多層。老黃土除了與新黃土在強烈的水土流失下有共同的地貌特徵外,其特點在剝蝕形態上常有直立而又較光滑的陡壁,抗蝕力較強。
陝北黃土高原經長期侵蝕切割,原來的廣闊原面已成千溝萬壑的溝地。溝墹地有不同的地貌類型,如黃土原、黃土梁峁、丘陵等。黃土原在這個地區已居於次要地位。甘泉以北,多梁峁、溝壑,甘泉以南有原及殘原與梁峁、溝壑相伴出現。

地貌變遷

分布在本區西北部的白于山南側一帶。其特點是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土壤侵蝕模數達每平方公里20000噸以上。溝狹坡陡,溝谷坡度在35°~75°。溝壑密度每平方公里達5~7公里,切割深度多在200米以上,梁峁兼備,地形破碎,受蝕面廣。溝間地與溝谷地之比為4:6或5:5。荒山禿嶺,植被稀少,坡面流水侵蝕及溝谷坡重力侵蝕、溝蝕均較活躍。應以林草為主,綜合治理,溝坡兼治。當前應將陡坡棄耕,大力封山封溝,育草育林,儘快恢復植被;荒溝因地制宜修築谷防,打淤地壩,控制泥沙下泄;坡耕地逐漸退耕,還林還草,做到以發展林牧業為主。

氣候

內陸,屬暖溫帶和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溫度-32.7℃,極端最高溫度38.6℃。氣溫年較差30℃~35℃,在全省是最大的。各地年平均日較差都高於11℃,最高達13.5℃,俗語有“早上皮襖手套,中午汗衫草帽,下午風鏡口罩”的說法。氣溫日差較大,對植物生長發育影響很大,白天溫度高,植物同化作用加快,夜晚溫度低,植物呼吸作用緩慢,有利於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由於空氣乾燥,“黑霜”較多,區內無霜期偏短,且變化較大,一般在150~200天之間,最短的125天(靖邊),最長的219天(府谷)。無霜凍期平均開始日最早是4月12日(南部和黃河沿岸),最遲是4月28日(靖邊),兩地相差16天。無霜凍期平均終日最早是10月1日(靖邊),最遲是10月23日(府谷),兩地相差22天;年平均降水量約為320~500毫米,降水量最多年為530~850毫米,最少年為165~255毫米。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趨勢是東南多、西北少。按季分配是夏季占年降水量的56.7%,秋季占26.7%,春季占14.5%,冬季占2.1%;日照十分充足,是全省日照最多的地方,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00~2900小時,且春、夏兩季占到54%以上,對農作物很有利;風日多,特別是春季,大風最多,風速最大2.2—4米/秒,對農業生產極為不利;全區各地不利的氣候條件,主要是霜凍、寒流、乾旱、風沙、暴雨、冰雹等。

水文

是洛河、無定河、延河、清澗河、大理河等河流的發源地,涇河支流東川上源十字河也發源於白于山的西側。
無定河,黃河右岸支流,橫貫榆林地區及內蒙古自治區南端。河流名稱歷代變化較多,古稱奢延水,又名朔方水、朔水、生水,俗名晃忽都河。幹流源於定邊縣東南白于山北面的長春梁東麓,流經定邊、吳旗、靖邊、鄂托克、烏審、橫山、榆林、米脂、子洲、綏德、清澗等14個縣(旗),至河口入黃,全長491公里,省內為385公里。
延河,黃河右岸支流,又名延水,源出靖邊縣白于山東面之高峁山(海拔1769米)東南麓,東南流經安塞縣城西南,杏子河在碟子溝匯入,至棗園鄉會西川,在延安市區寶塔山下會南川,折向東北,至姚店北會蟠龍川,過甘谷驛再折向東南,在延川縣南河溝鄉注入黃河。幹流全長284.3公里,集水面積7687平方公里,流經靖邊、安塞、志丹、寶塔、延長5縣(區),落差938米,平均比降3.3‰。
北洛河,古稱洛水,通稱洛河,20世紀50年代改稱北洛河,為渭河最長支流,源於榆林市定邊縣西白于山最高處魏梁(海拔1907米)之南麓,初名石澇川,東南流至鐵邊城合王坬子川後叫頭道川,至延安市吳旗縣城關合亂石頭川後始稱洛河。流經定邊、靖邊、吳旗、志丹、甘泉、富縣、洛川、黃陵、宜君、白水、澄城、蒲城、大荔等13縣,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河長680公里。流域平均寬80公里,呈條帶狀,總面積26905平方公里,除葫蘆河境外有2381平方公里之外,均在省境內,幹流平均比降1.5‰。
大理河,大理河《水經注》中稱為平水,後又有大力河、大里河等名,元代始稱大理河,一稱大名川。黃河支流無定河第二大支流。在陝西省北部,榆林地區南部。源於靖邊縣中部白于山東延的五台山南側喬溝灣。東南流經橫山縣子洲縣綏德縣,在綏德縣城東北注入無定河。全長159.9公里,流域面積3904.24平方公里,高差503.3米,比降3.16‰。下游沿河兩岸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為農耕集約糧食產區,素有“米糧川”之稱。
清澗河,黃河支流,古稱辱(溽)水、秀延水、吐延川。發源於陝西省子長縣李家岔鄉周家嶮(以秀延河為源頭;另說發源於安塞坪橋,此以中山川河為源頭),向東流經子長縣馬家砭進入榆林地區的清澗縣。由清澗折向南流,由營田進入延川縣,經延川馬家河後流向東南,在延川縣蘇亞河村(清水關附近)注入黃河,全長169.9公里,流域面積407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29億立米,水力蘊藏量約2.66萬千瓦。
東川,為涇河支流馬蓮河上源環江的東支。源於陝西省定邊縣之馬鞍山,南流為定邊縣與環縣之界河,至橋兒溝匯安川河,入環縣,再折向西南,過耿灣,故稱耿灣河,再西南至洪德,與另一源西川合。始稱環江。
蘆河,主源於白于山北麓的新城鄉柴崾毗村,有蘆西與蘆東兩大支流匯流於鎮靖,經新農村鄉折東過楊橋畔鄉出境入橫山縣。縣內流長102公里,流域面積167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2.8%,年徑流量2366萬立方米,最大為4593萬立方米(1959年),年輸沙量913萬噸,最大為3440萬噸。最大洪流量為720立方米/秒,最小為0.5立方米/秒,平均洪流量為0.75立方米/秒。楊米澗鄉以上河道平均比降為2.66‰。兩岸有寬窄不等的川台地和川道,以下谷寬200~1000米,河床寬、深均在20~60米之間。
周河,為洛河的源流之一,發源於白于山南麓的周河鄉白天賜,流經野雞岔、巡檢司、東坪到土墩灣出境入志丹縣。境內流長21公里,流域面積259平方公里。
杏子河,系延河的源流,源於白于山南麓的大路溝鄉柴家灣,向南入安塞縣,境內流長21.5公里,流域面積240.1平方公里。
八里河,內流河,發源於白于山地,由學莊鄉的陽山澗、武峁子鄉的孤山澗、楊井鎮的鷹窩山澗組成,至安邊鎮的謝前莊匯流後稱八里河,到石洞溝鄉的馬家梁以東消失。上源以鷹窩山澗最長,約30.5公里。自謝前莊數源匯合後直至河流尾閭,長約24公里,全河總長54.5公里,流域面積384平方公里,常流量0.2立方米/秒~1立方米/秒,是陝西省境內最大的內陸河。其水質系自然肥水,內含0.03%的氮素,灌溉安邊、石洞溝、堆子梁等三個鄉的灘地6萬餘畝,過去稱為定邊之“糧倉油庫”。八里河水實屬豐收之源泉,當地農戶不畏洪水淹沒良田佳禾,有“水漫來年富”之說。
白于山外圍的黃土地和黃土地普遍蓄存有潛水,單井出水量大者近200立方米/日,小的每日僅數立方米,水質良好。

水土流失

白于山山體,上覆第四系黃土,厚50~70米為黃土覆蓋,質地疏鬆、團粒結構差,抗蝕性能低,加之植被稀疏,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強度又大。徑流多,沖刷力強,輸沙量占全年輸沙量的93.1%。梁面坡度10-25度,坡面坡畔流水及重力侵蝕活躍,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在人為方面,秦漢以前,白于山一帶以牧業為主,植被保持很好。秦漢以後,歷代朝廷屯田墾荒,人口劇增,逐漸出現水土流失,以後各代強調糧食生產和無政府主義的拓荒行為,毀林、陡坡墾種,使農、林、牧結構失調,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了惡性循環,加劇了水土流失。
以吳起縣為例,屬白于山區黃土丘陵溝壑區,全縣總土地面積3786.2平方公里(折合5679295畝),水土流失面積3702.9平方公里(折合5554350畝),占總土地面積的97.8%。根據金佛坪水文站的記載:建國初期土壤侵蝕模數年為1.517萬噸/平方公里。1980年代初土壤侵蝕模數年為1.528萬噸/平方公里。年輸沙量60年代為4173萬噸。1980年代為5657萬噸。1964年6月洛河最大輸沙量1430公斤/立米。

資源狀況

林木資源

據《山海經》記載,春秋戰國時,今北洛河、延河與無定河之間的白于山和橫山、禿尾河等地都有森林分布,林木樹種繁多,主要有彀、柞(櫟類)、楮(構樹)、松、柏、櫟、檀(翼朴)、榛、漆等樹。洛水源流白于山“上多松柏下多櫟檀”。據《詩經·爾雅》記載,當時黃土高原被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所覆蓋,因此,黃河下游泛濫、決口、改道次數是歷代最少的時期。
秦漢時期,實行“移民實邊”和“屯田”開墾種植的政策,本區有不少森林和草原被破壞。唐代橫山山脈附近的銀州和夏州,都是重要的牧馬地。由於養馬風盛,森林遭到一定的破壞。同時唐朝提倡開荒,不斷擴大耕地,破壞森林草原,但當時仍有不少地方還存有較大面積的森林和草原。明代二三百年間,大力實行軍屯。加上定邊、靖邊諸縣的牧馬之苑,對橫山森林的破壞就更大了。到沙跡,高的超過邊牆五七尺,低的也如大堤,墩台都被流沙埋沒。”到清朝初期,僅延安以北白于山區南部還有些森林。民國年間,對林草植被的開墾有增無減。
1949年以後,國家開展三北防護林建設及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森林面積有所增加。以靖邊縣為例,中部梁峁澗地檸條、楊、柳固沙、水土保持林區,包括席麻灣、王渠子、中山澗、三岔渠等7個鄉和白于山林場。土地面積1378991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8.6%。據1983年清查,區內有林地374056畝,占本區土地面積的27.1%,占全縣林地面積的15.9%。其中檸條占有林面積的28.1%,沙柳占27.4%。靖邊南部丘陵溝壑檸條、小葉楊水土保持林區,包括青楊岔、畔溝、小河、天賜灣等14個鄉鎮。土地面積2918839畝,占全縣總面積的39%。據1983年清查,區內有林地559112畝,占本區土地面積的19.2%,占全縣林地面積的23.8%。灌木林占本區林地面積的54.9%。灌木以檸條為主,沙棘次之。

草場資源

明代以前,白于山以北地區一直以牧為主,草原保持較好。明代實行獎勵墾田政策,“邊牆以內之地悉分屯墾,歲得糧600萬石有餘”。還在冬季草枯時,將野草焚燒盡絕,以防韃靼人南牧,因之草場更為縮小,畜牧業逐漸下降。清至民國,濫伐濫墾有增無減,長城沿邊各縣草場風蝕沙化現象嚴重,草場日益萎縮。
到1990年代,榆林、神木、府谷、橫山、靖邊、定邊等縣(市)南部及佳縣中部的丘陵乾草原草場面積414.27萬畝。主要牧草有針茅、冷蒿、茵陳蒿、賴草、白草等。平均畝產鮮草162公斤。多與農林用地插花分布,坡度陡峭,宜放牧山羊。
梁塬乾草原草場類:主要分布在橫山狄青塬經靖邊草山樑,一直延伸到定邊彭灘一帶以及沙區的梁地。草場毛面積117.8萬畝。主要牧草有長芒草、白草、冷蒿、百里香、甘草、檸條等。平均畝產鮮草190公斤,牧草質優,適口性好。
白于山區草原類型多為百里香草原,主要分布在白于山分水嶺上部或梁峁頂部。這裡氣候較涼,表土風蝕較強,土壤為黃綿土或沙黃土。以百里香和冷蒿構成的群落類型為主。群落的種類組成約55種左右,共建種為百里香、冷蒿。此外,群落中起優勢作用的有長芒草、興安胡枝子等。群落覆蓋度一般30%~50%,草高4~6厘米。由於百里香呈小丘狀分布,群落在水平結構上常具有鑲嵌性。百里香草原是黃土丘陵地區主要放牧場之一,但產草量不高,一般畝產鮮草50公斤左右。百里香為芳香油植物,據說羊吃了之後,肉有香味,減少膻氣,可提高肉的質量。

非金屬資源

石油
白于山地區,至1985年探明油田有:馬坊油田,含油層系屬延安組,探明儲油麵積14.3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048萬噸,1978年投產,1985年原油產量10.32萬噸,1985年累計133.2萬噸。東紅莊油田,含油層系屬延安組,探明儲油麵積5.3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11萬噸。
姬源油田,位於鄂爾多斯盆地北部,地處陝西省定邊縣與寧夏自治區鹽池縣境內,該區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最高海拔1860米,勘探面積1802.1平方公里,總資源量3.1123億噸,已探明儲量1.4014億噸,主要以三疊系特低滲透油藏開發為主,是長慶油田增儲上產的主力區域,也是長慶油田發展史上建設速度最快的油田。
天然氣
以靖邊為中心的陝甘寧盆地中部天然氣田,控制面積4300平方公里,探明儲量4666億立方米,控制儲量3200億立方米,是中國發現最早的陸上最大世界級整裝大氣田,靖邊被譽為“塞上氣都”。
煤炭
陝北侏羅紀煤田成煤時代為早—中侏羅世延安期,分布在陝北北部的府谷、神木、榆林、橫山、靖邊、定邊和吳旗等縣境,面積約26600平方公里。資源豐富,煤質優良,被稱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其中榆(林)、神(木)、府(谷)(簡稱榆神府)礦區,位於煤田東北。白于山橫亘於煤田南緣。煤系僅出露於橫山以北地區,為一半隱覆煤田。

文旅資源

白于山
小河會議舊址,位於靖邊縣小河鄉小河村。距縣城40多公里,距307國道8公里。1947年6月8日,毛澤東率領的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由安塞縣王家灣到達小河。6月9日由小河轉到天賜灣村。6月17日毛澤東離開天賜灣再次回到小河。7月1日周恩來副主席在紀念會上講了話,中共中央機關在旮旯溝召開歡慶建黨26周年紀念活動,7月20日~27日,在小河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也叫旮旯溝會議。毛澤東同志在小河先後居住了47天。
白于山
天賜大峽谷,位於天賜灣鄉以東7公里處,延靖公路旁,海拔約1500米,峽谷山勢奇特險峻,雄偉壯觀,半山崖長滿野草野花。谷間鳥鳴花香,谷底清泉潺潺,堪稱一絕。大峽谷東西長約18公里,由紅褐色的巨大山體群組成,最深處距山頂300米左右。形成一系列奇峽、異石、險峰、懸崖造就了奇特險峻的自然景觀。
白于山
西澗丹林,被譽為靖邊八景之一,位於靖邊縣王渠則鎮,地處靖邊縣西南45公里的白于山區腹地,靖志公路穿境而過,是靖邊中南部山區重要交通樞紐,集市貿易紅火,商賈雲集,是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史有“旱碼頭”之稱。
鐘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子長縣城西15公里處的鐘山南麓,又名萬佛岩、普濟寺、大普濟禪寺、石宮寺。始建於晉太和年間(公元366—370),歷經唐、宋、金、元、明、清等千餘年鑿建而成,據歷史記載共十八窟,現僅發掘五窟,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小溝石窟
順寧石窟
毛澤東故居。民國二十四年(1935)十二月十三日,毛澤東秘密抵瓦窯堡後住中山街南段西側孫家院,院落坐西向東,一進兩院,大門臨街。整箇舊居占地面積1 200平方米。前院有窯4孔,後院4孔窯洞。窯洞前為月台,南起第一孔窯洞為辦公休息室,第二孔為會客室。室內陳設毛氈、被褥、臉盆、鐵壺、水杯、牙刷、茶缸等物均系1967年依原樣仿製而成。院內掘有防空洞。民國二十五年(1936)二月毛澤東出發東征離此,現保存完好。
民國二十五年(1936)五月二十一日,毛澤東東征返回,住瓦窯堡前河灘田家院,同年六月二十一日由此出發遷駐保全縣。院落坐西向東,一排5孔磚窯,北起第二孔窯內有地洞,毛澤東在此處辦公,第三孔為會客休息室,室內陳設的白鐵皮檔案箱、毛氈、被褥、方桌、條桌、柳木圓椅、銅墨盒、瓷筆筒、水杯、臉盆、牙刷、茶缸等物件,均系1967年依原樣仿製而成。現保存完好。

社會經濟

政權沿革

白于山地區春秋為晉,戰國歸魏、後歸秦。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個,榆林為上郡地。漢高祖元年(前206),項羽三分關中,封秦朝降將董翳於上郡為翟王,二年翟王降漢,漢又置上郡,七年置西河郡(郡址在內蒙古境內)。三國時本境被匈奴等少數民族占據,東晉時匈奴人赫連勃勃在統萬城(今白城子)建立大夏國。公元427年,北魏滅夏,設統萬鎮,太和十二年(488)改設夏州。隋末唐初,本區為地方豪族梁師都占據,自稱梁國,潛皇帝位,貞觀二年梁師都被唐所滅,唐復設銀、綏、夏三州,均屬關內道管轄,開元十二年(724)在本區東北部增設麟州。天寶元年撤州設郡,乾元元年撤郡設州。元和十五年(820)宥州治所由內蒙鄂托克旗遷到今定邊境內,後唐莊宗李存勖將府谷縣升為州,五代時期設夏州、銀州、麟州、府州、綏州。北宋時榆林地區屬永興軍路,綏州、宥州被西夏占據未設郡縣,熙寧三年(1070)收復,元符二年後,得失無常,宋高宗南渡後淪為金有,系鄜延路的一部分。元代設綏德州、佳州,屬延安路。明代設延綏鎮,治綏德。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九月設定東路神木道,中路榆林道、西路靖邊道。清雍正年間,設有榆林府,1949年設榆林分區、榆林地區。

農牧業

陝西是中國畜牧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養畜歷史悠久,畜禽種類繁多,牧草資源豐富,發展畜牧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漢代已是“禹貢雍州之域……水草豐美,土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上郡(今榆林地區)被譽“畜牧為天下饒”。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均以農牧為主。先秦時期,本區西北部是一片廣闊的草原,南部則是茂密的森林。秦與西漢時期,統治者實行“移民實邊”和“屯墾”政策,不少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壞,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一次遷徙就有72.5萬人。西漢末年到隋代,陝北處於棄守狀態,林草得到恢復,畜牧業得到發展,唐以後,由於戰爭和濫墾濫伐,森林植被受到嚴重破壞,沙化和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到明代中葉,長城以北皆成沙地,榆林城外“積沙及城,瀰漫無際”。定、靖及橫山部分地區“俱系平漫沙漠,寸草不生”。民國年間林草的破壞有增無減,沙漠南侵至漁河堡以南鄭家溝一帶。建國前糧食總產17.67萬噸,每一農業人口平均152公斤,平均畝產17.4公斤,從1949至1988年40年間,農業基本條件得到改善,農業技術和農業生產水平得到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方式逐步由廣種薄收、粗放經營,向少種高產、集約經營的方向轉變。到1988年糧食總產85.09萬噸,較1949年增長3.8倍,每一農業人口平均346公斤,糧食平均畝產96.9公斤。畜牧業生產,特別是羊子生產,已開始擺脫種植業的附屬地位。種植業已由經濟作物向商品性糧食作物擴展、綠豆、蕎麥、大豆、向日葵、胡麻、花生的種植面積增加。
位於本省最北部,海拔900—1500米,全區地勢起伏平緩,相對高差10—50米,西部較高,中部較低。地貌類型有風沙地、丘陵地、河川地和溝道地等。日照充足,熱量較低,一年一熟。年平均氣溫7.8—8.5℃。≥10℃積溫2900—3370℃,年降水量300—420毫米,為本省降水量最少地區。無霜期155—172天。宜於糜子、春小麥、穀子、馬鈴薯、蕎麥、春油菜、黃芥、胡麻、甜菜、向日葵等生長。
位於陝西最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海拔900—1500米,包括長城沿線的定邊、靖邊、橫山、榆林、神木、府谷和佳縣7個縣北部的66個鄉(鎮)及21個國營農場。土地面積1.9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的9.6%。天然草場面積922.4萬畝,占本區土地面積32.9%。本區屬暖溫帶半乾旱氣候,境內沙丘起伏,畜種以綿羊為主,是本省細毛羊基地。畜牧業飼養以放牧為主,畜牧業現代化水平較低。

油氣開採

白于山間的石油井白于山間的石油井
定邊縣境內,有:馬坊油田,位於定邊縣西南約30公里,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交界。1967年地震詳查發現構造,1968年開始鑽井,9月在鹽9井延安組延5油層獲得工業油流。長慶油田三分部(指揮部設寧夏回族自治區馬家灘)於1969~1976年繼續進行詳探,落實含油麵積14.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048.7萬噸,油層埋藏深度1400~1800米。油田雖位於定邊縣和鹽池縣交界處,但90%的油田面積在定邊縣境內。
1977年確定開發馬坊油田,布署採油井67口,注水井47口,設計年採油能力21萬噸。1978年6月投產,1979年4月開始注水,當年採油量達到20.6萬噸,1980年達到22萬噸。但從1981年開始逐年遞減下降,年平均遞減率10%以上,到1985年儀採油10.3萬噸。累計采出原油133.2萬噸(表3-14),年採油速度由初期的2%下降到1%,采出程度為12.7%(這個油田由長慶第三分部負責開發)。
東紅莊油田,位於馬坊油田東約20公里,1969年鑽第一口參數井鹽16井,經試油延9油層獲日產10.78噸油流。1985年共完鑽井19口,有9口井獲工業油流,2口井獲少量油流,2口井出水,主要油層為延6和延10,埋藏深度1700~1900米,現已圈定含油麵積5.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11萬噸,尚未投入開發。
靖邊在氣田的開發利用方面,年淨化能力50億立方米的中國最大的天然氣淨化廠已投入營運,10萬噸甲醇廠建成生產,靖邊至北京、上海、西安、銀川、呼和浩特的輸氣管線已建成投運,是“西氣東輸”的重要樞紐。
靖邊南部山區的石油資源,已探明儲量約在3億噸以上。全年生產原油333.27萬噸,其中靖邊採油廠生產原油100萬噸;生產天然氣29.26億立方米;加工原油430.59萬噸,長慶給榆林煉油廠置換原油94.1萬噸。

煤炭開採

神府礦區是陝北侏羅紀煤田的組成部分之一,位於陝西省最北部。礦區開發始於1984年。1985—1986年進行前期準備,1987—1988年開始部分地面工程建設,1989年進入礦建、土建、安裝工程全面施工階段,並為“八五”的大規模施工奠定了基礎。礦區是中國西部能源基地之一,由華能精煤神府公司管理,實行煤、電、路、港統一建設,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管理。公司於1989年從神木縣城遷至大柳塔鎮辦公。

軍事地位

歷史上,歷代王朝或政權,為了防禦西北部遊牧民族,都十分重視對陝北的控制防衛,故軍事設施,歷朝不斷秦漢時期:戰國末期,為防禦北方匈奴族南下,秦國以膚施為中心修築長城,一支由靖邊和橫山縣境經膚施以北,直到黃河岸邊。隋唐時期:隋初為防禦突厥南下,在今榆林地區設鹽州(定邊縣)、夏州、銀州3個都督府為第二道防線。明代,則在白于山區北部邊緣地帶修築大量的邊牆。

交通孔道

關隘堡寨
蘆子關,在天賜灣鄉城兒河川。唐代修建,有東西兩城。夏州道由此通過,向稱關隴門戶。此處兩崖對峙,形如葫蘆,故名。是唐代142處重要關卡之一。宋至道中廢,元豐年間復為戍守之所。荒城尚存。
唐鹽州,位縣西稍偏南40里紅柳溝鎮屬沙場村,始築年代無考。從現有殘跡看,鹽州城為長方形,約周圍凡五至六里。至於牆之高厚、樓鋪、墩台、城門等設定,已無從可考。歷史上,鹽州為北中國東西通衢的“當要路”(白居易《城鹽州》),許多重大戰事,軍隊東西調遷,無不途次鹽州。唐時郭子儀率兵由朔方(治靈州)東去山西、河北平安史之亂取其道。五代時長安與西域一度道路中斷,中西方亦不得不假道鹽州。西夏有鹽州後,為東南軍事重地,駐重兵守御。元朝一統省州並縣,鹽州裁汰。
舊安邊營城:安邊鎮駐地,古名深井兒。明正統二年(1437)巡撫郭智督築。周圍凡四里三分。隆慶六年(1572)增高,萬曆六年(1578)磚砌,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縣王重修。“樓鋪二十座,墩台五十一座。開東門、西門”。
新安邊營城:新安邊鄉駐地北數里,古名中山坡深河兒。明成化十一年(1475)巡撫餘子俊督築。隆慶六年(1572)加高,“周圍凡四里三十五步,樓鋪十四座,墩台十七座。”安邊城是延安地區北上的要塞。
鐵角城:俗名跌腳城,縣南240里,在白馬崾嶮鄉境。處於陝甘邊境,是安慶地區北上的必經之路。秦直道經此。
饒陽水堡城:在姬塬鄉境,始建無考。成化十三年(1477)巡撫餘子俊改建。萬曆二年(1574)重修,“周圍凡二里三十步,樓鋪八座”。是陝北通寧夏的要塞。
線路
陝北地區,西有賀蘭山系、東有黃河阻隔,而陝北白于山區西、北方向又是與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對峙的前線,故古代關中地區都有通過白于山區的道路。而清以後通往寧夏、陝北邊境的道路大都通過白于山區。有的線路近代也建設為現代化公路。主要的線路有:
秦直道,秦代,始皇為攻防匈奴,令大將蒙恬率數十萬軍工、民工突擊修築的道路“秦直道”。起自甘泉宮,止於九原郡,長“千八百里”。路線大體南北相直,因稱“直道”或“秦直道”。關於秦直道的走向,人們認識不一。一種觀點認定秦直道是由秦林光宮(漢甘泉宮)沿子午嶺主脈北行,至沮源關(今黃陵縣興隆關)後,沿子午嶺主脈西側的甘肅省華池縣東境,至定邊縣白于山區陝甘的鐵角城(鐵角城:俗名跌腳城,縣南240里,在白馬崾嶮鄉境。)張家崾峴,又直北經定邊縣東南,復折東北方向達於內蒙古烏審旗、紅慶河,又折北經東勝市西境、昭君墳東,渡黃河,達於內蒙古包頭市西,即秦九原郡治所九原縣。另一觀點認為,秦直道由甘泉宮沿子午嶺主脈至沮源關後,是折東北沿其眾多支脈經子午嶺東側的富縣(古鄜州)、甘泉、志丹、安塞北境而去,穿越白于山東延支脈橫山,又沿榆溪河側畔北行,過毛烏素沙漠,達於內蒙古紅慶河。
夏州道,是唐代從長安到夏州的重要軍事通道。南起長安,經延安、安塞入境,過蘆子關、馬象灣,穿四大崾到鎮靖,出塞門直抵統萬城。從蘆子關到鎮靖的一段,古為烏延道。延靖公路、包茂高速基本上是循這條古道修築的。在未通公路前,這條古道是靖邊縣到延安的主要馱道。
綏靖路,東起綏德,經本縣青楊岔、大台、雙城、峁底、老虎腦、鎮靖、四十里舖、小橋畔、檸條梁入定邊縣境,直通寧夏。縣境內全長116公里。此道是豫、晉、陝、寧通商的必經之路。吳定公路基本上是沿這條古道修築的。
經定邊北去包頭大路:經周台子,井家灣出境入內蒙,北行包頭。此路為駱駝馱運大道,主要是運出皮毛、甘草,運入生鹼和日用百貨。
經定邊西北去寧靈大路:縣城起經八里塘房、鹽場堡、北畔出境,經鹽池縣城到靈武,再到銀川,與現在的定銀公路基本一致,路面平坦,主要是商運馱道或馬車道。計程205公里。
定邊西去固原大路:縣城起經西梁灣,蓮花池入鹽池縣,過青山達固原,可通行馬車,計程300公里。
定邊西南去西峰鎮、慶陽馱道:隋唐時期的鹽慶大路,至後已廢而不用,新開西南馱道。從縣城起經張梁、板窯、羊圈山、姜台入川,再經饒陽堡、徐溝台、五穀掌出境,過黑城岔至西峰鎮。主要為運出食鹽,運入糧食、百貨的馱道,翻山過溝,車不能行。縣內計程105公里。
定邊南去華池大路:縣城起經門、油房澗、陳岔、鐵鞭城(今屬吳旗縣,1942年前屬定邊縣)入華池縣境,再經華池可達慶陽。此路縣內計程120公餘里,多大山深溝,行旅不易。
定邊東南馱道:經彭灘、喬坬、孫克崾嶮、新安邊入吳旗鎮,過志丹,抵延安。縣內計程85公里,為延安、關中等地主要運鹽馱道。後建為陝西省道S303線。

水土保持

建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從1953年開始,吳旗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領導全縣人民進行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初步探索。在山上挖魚鱗坑,修水簸箕造林、種草。1955年在薛岔鄉臥虎嶺築起了吳旗縣第一座人工夯實壩。工程措施包括:打壩淤地、水平梯田。
生物措施包括:1970年代初,開始四旁綠化,營造防護林,封山、種草、育林。以吳起縣為例,到1989年全縣共造林91.86萬畝,種草32.2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65%,草地覆蓋率為53.87%,鬱閉度為0.2~0.3。
耕作措施:從1970年代開始了水土保持耕作方法的推廣,即深翻蓄水保墒,間作套種和混種。1980年以後,在川道一級階地和澗地進行了墊作區田,山坡地推廣水平溝種植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從而減緩了地表徑流,攔蓄了坡面水土,加強了土壤抗蝕能力。
小流域治理:自1975年開始,在“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原則指導下,進行了重點規劃與治理工作。對白于山區的河溝小流域,開展造林、種草、梯田、壩地等措施進行重點治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