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型社會工作:貧困治理視角

發展型社會工作:貧困治理視角

《發展型社會工作:貧困治理視角》是2023年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展型社會工作:貧困治理視角
  • 作者向榮
  •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287030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深入運用和建構發展型社會工作的實踐、干預模式和相應的理論為主要內容,從發展型社會工作的視角介入並分析“貧困”。本書由發展型社會工作與扶貧的理論視角,發展型社會工作運用於扶貧領域的相關研究,發展型社會工作的實務案例,國內外其他案例,發展型社會工作、發展型社會政策與發展前景五部分內容組成。本書適合社會工作領域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以及從事反貧困工作的基層工作者閱讀和學習。本書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大國攻堅·反貧困社會工作叢書”單品。

圖書目錄

一章 導論 1
n一節 反貧困:一個世界性的戰略議題 1
n一、貧困標準:從單維到多維 2
n二、反貧困動力:從外源性到內源性 3
n三、資源配置:從政府主體到多元主體 3
n第二節 反貧困與社會工作 5
n一、社會工作的反貧困淵源 5
n二、反貧困的社會工作屬性 6
n第三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的時空情境 8
n一、政策文本:脫貧攻堅戰背景下的制度建構邏輯 8
n二、轉型發展:城鄉融合發展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9
n三、專業契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社會服務需求 10
n第四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的實踐探索和本書主旨 11
n一、雲南綠寨經驗:教育界參與的反貧困社會工作 11
n二、廣東雙百計畫:制度化的社會工作反貧困實踐 12
n三、鄉鎮(街道)社工站:社會工作參與反貧困的新契機 13
n四、本書主旨 14
n第二章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知識生產與本土建構 16
n一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研究進路 16
n一、反貧困社會工作的底層敘事視角 17
n二、反貧困社會工作的實踐理路 19
n三、“後2020時代”的脫貧成果鞏固 21
n第二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話語體系 23
n一、制度建設與扶貧政策嵌入 24
n二、學術關懷與扶貧實踐參與 26
n第三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知識圖譜 28
n一、本體論:社會結構視角和文化視角 28
n二、認識論:生態系統理論和敘事視角 31
n三、價值論:社會資本理論和全人視角 33
n四、方法論:賦權增能視角和優勢視角 36
n第四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本土化與知識再生產 39
n一、內生動力與行業自主性:反貧困社會工作的本土敘事 40
n二、多元主體與中層理論:反貧困社會工作的知識再生產 41
n本章小結 43
n第三章 貧困文化論與中國農村的反貧困實踐 45
n一節 貧困文化論的理論淵源 46
n一、結構與文化:理解貧困的兩種視角 46
n二、奧斯卡·劉易斯的貧困文化論 49
n第二節 貧困文化論傳入中國及其本土化闡釋 54
n一、貧困文化論傳入中國 55
n二、貧困文化論的中國本土化闡釋 58
n第三節 貧困文化論理解中國農村貧困問題 60
n一、經濟與文化之間關係的實踐反思 61
n二、結構與文化兩種解釋進路的平衡 65
n三、優勢視角與兩種解釋進路的融合 68
n本章小結 75
n第四章 內生性發展視野下的抱團脫貧:以“十戶一體”
n為例 77
n一節 內生性發展驅動的村莊環境治理 78
n一、組織架構:責任共同體模組化 78
n二、核心人物:內部意見領袖推選 80
n三、動力機制:監督與獎懲措施 81
n四、制度保障:村規民約重構 83
n第二節 內生動力激活與地方組織化扶貧 84
n一、基層黨建脫貧:“十戶一體+黨支部”84
n二、產業發展脫貧:地方扶貧產業培育 86
n三、脫貧成效:普惠式發展與整體性提升 87
n第三節 “十戶一體”:內生性發展模式的可能路徑 89
n一、行政干預與政策供給:外源驅動的有限性 89
n二、“十戶一體”模式與內生性驅動的耦合性 91
n三、共同體集體行動與內生性發展的可能性 93
n本章小結 95
n第五章 嵌入、建構與增能:民族地區精準脫貧的
n實踐探索 97
n一節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98
n一、民族地區精準脫貧研究的四種視角 98
n二、從整體性治理到“嵌入、建構與增能”103
n第二節 結構性嵌入與資源下沉 105
n一、T縣貧困現狀與特徵 106
n二、理念更新與政策嵌入 107
n三、黨建引領與組織嵌入 108
n四、行政幫扶與主體嵌入 109
n第三節 系統性建構與土客共生 110
n一、規範與體制機制建構 110
n二、扶智與文化內涵建構 111
n三、扶志與情境氛圍建構 112
n第四節 全方位增能與社會改造 113
n一、基層幹部增能與價值共識達成 114
n二、貧困群體增能與內生動力激發 114
n三、社會整體增能與文化生態轉型 115
n本章小結 116
n第六章 深度貧困地區金融扶貧與金融社會工作的
n介入 118
n一節 金融扶貧的初衷與政策設計 119
n一、政策靶向與小額貼息貸款 120
n二、政策創新與利益聯結機制 122
n第二節 金融扶貧政策運行的實踐悖論 124
n一、安於現狀:貧困戶的貸款動力不強 125
n二、市場風險:貧困戶產業選擇的趨同化 126
n三、信任脆弱:企業還款能力擔保缺位 127
n第三節 金融扶貧尷尬遭遇的問題癥結 129
n一、內生動力欠缺:生計資本孱弱與貧困惡性循環 129
n二、發展能力欠缺:農村空心化與市場對接內卷化 131
n三、社會信任欠缺:貸款資金流向與熟人信任機制 133
n第四節 社會工作介入金融扶貧的路徑探索 134
n一、金融社會工作的理論旨趣 135
n二、金融社會工作的具體舉措 139
n本章小結 144
n第七章 全人視角下社會工作介入健康扶貧 147
n一節 貧病交加:農村“疾病—貧困”的循環機制 148
n一、貴州T縣的貧困現狀與特徵 148
n二、因貧致病:深度貧困地區健康風險的主要來源 149
n三、因病致貧:農村貧困人口的脆弱性 151
n四、貧病的循環累積呼喚健康扶貧 153
n第二節 精準干預與因人施策:犜縣健康扶貧的政策體系 155
n一、預防層:健康風險防範 155
n二、診療層: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提升 156
n三、補償層:“四重醫療保障”157
n四、發展層:脫貧發展能力增強 161
n五、健康扶貧保障網的多維度構築 162
n第三節 全人視角下農村健康扶貧的結構性困境 164
n一、“身”貧依舊在:醫療能力與政策補償的不適配 165
n二、“心”貧易滋生:貧病籠罩與非理性情緒滋生 167
n三、“社”貧難破除:健康扶貧醫療資源配置失衡 169
n第四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社會工作介入健康扶貧何以可
n能? 171
n一、理念供給:助人自助與貧困人口健康權利 172
n二、政策供給:制度設計與社會工作服務有機銜接 174
n三、服務供給:健康需求識別與供給主體多元化 176
n四、社會工作助力健康扶貧的方略與可行路徑 178
n本章小結 179
n第八章 生態系統視角下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社會工作
n介入 181
n一節 研究問題和個案概況 182
n一、問題的提出 182
n二、個案概況 186
n第二節 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基本特徵 188
n一、搬遷距離遠 189
n二、社區規模大 191
n三、人口構成多元化 191
n四、貧困程度深 193
n五、治理難度高 194
n第三節 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治理困境 195
n一、生計發展困境:生活成本增加與收支結構失衡 195
n二、社會融入困境:社會關係斷裂與社區團結張力 197
n三、公共服務困境:群體需求多元與公共產品供給不足 198
n第四節 社會工作介入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有效路徑 201
n一、交流平台搭建與內生組織培育 202
n二、群體特徵聚焦與多類活動開展 203
n三、多種資源連結與各方關係協調 206
n四、社會工作介入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實踐反思 208
n本章小結 210
n主要參考文獻 212
n後記 220一章 導論 1
n一節 反貧困:一個世界性的戰略議題 1
n一、貧困標準:從單維到多維 2
n二、反貧困動力:從外源性到內源性 3
n三、資源配置:從政府主體到多元主體 3
n第二節 反貧困與社會工作 5
n一、社會工作的反貧困淵源 5
n二、反貧困的社會工作屬性 6
n第三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的時空情境 8
n一、政策文本:脫貧攻堅戰背景下的制度建構邏輯 8
n二、轉型發展:城鄉融合發展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9
n三、專業契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社會服務需求 10
n第四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的實踐探索和本書主旨 11
n一、雲南綠寨經驗:教育界參與的反貧困社會工作 11
n二、廣東雙百計畫:制度化的社會工作反貧困實踐 12
n三、鄉鎮(街道)社工站:社會工作參與反貧困的新契機 13
n四、本書主旨 14
n第二章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知識生產與本土建構 16
n一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研究進路 16
n一、反貧困社會工作的底層敘事視角 17
n二、反貧困社會工作的實踐理路 19
n三、“後2020時代”的脫貧成果鞏固 21
n第二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話語體系 23
n一、制度建設與扶貧政策嵌入 24
n二、學術關懷與扶貧實踐參與 26
n第三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知識圖譜 28
n一、本體論:社會結構視角和文化視角 28
n二、認識論:生態系統理論和敘事視角 31
n三、價值論:社會資本理論和全人視角 33
n四、方法論:賦權增能視角和優勢視角 36
n第四節 反貧困社會工作理論的本土化與知識再生產 39
n一、內生動力與行業自主性:反貧困社會工作的本土敘事 40
n二、多元主體與中層理論:反貧困社會工作的知識再生產 41
n本章小結 43
n第三章 貧困文化論與中國農村的反貧困實踐 45
n一節 貧困文化論的理論淵源 46
n一、結構與文化:理解貧困的兩種視角 46
n二、奧斯卡·劉易斯的貧困文化論 49
n第二節 貧困文化論傳入中國及其本土化闡釋 54
n一、貧困文化論傳入中國 55
n二、貧困文化論的中國本土化闡釋 58
n第三節 貧困文化論理解中國農村貧困問題 60
n一、經濟與文化之間關係的實踐反思 61
n二、結構與文化兩種解釋進路的平衡 65
n三、優勢視角與兩種解釋進路的融合 68
n本章小結 75
n第四章 內生性發展視野下的抱團脫貧:以“十戶一體”
n為例 77
n一節 內生性發展驅動的村莊環境治理 78
n一、組織架構:責任共同體模組化 78
n二、核心人物:內部意見領袖推選 80
n三、動力機制:監督與獎懲措施 81
n四、制度保障:村規民約重構 83
n第二節 內生動力激活與地方組織化扶貧 84
n一、基層黨建脫貧:“十戶一體+黨支部”84
n二、產業發展脫貧:地方扶貧產業培育 86
n三、脫貧成效:普惠式發展與整體性提升 87
n第三節 “十戶一體”:內生性發展模式的可能路徑 89
n一、行政干預與政策供給:外源驅動的有限性 89
n二、“十戶一體”模式與內生性驅動的耦合性 91
n三、共同體集體行動與內生性發展的可能性 93
n本章小結 95
n第五章 嵌入、建構與增能:民族地區精準脫貧的
n實踐探索 97
n一節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98
n一、民族地區精準脫貧研究的四種視角 98
n二、從整體性治理到“嵌入、建構與增能”103
n第二節 結構性嵌入與資源下沉 105
n一、T縣貧困現狀與特徵 106
n二、理念更新與政策嵌入 107
n三、黨建引領與組織嵌入 108
n四、行政幫扶與主體嵌入 109
n第三節 系統性建構與土客共生 110
n一、規範與體制機制建構 110
n二、扶智與文化內涵建構 111
n三、扶志與情境氛圍建構 112
n第四節 全方位增能與社會改造 113
n一、基層幹部增能與價值共識達成 114
n二、貧困群體增能與內生動力激發 114
n三、社會整體增能與文化生態轉型 115
n本章小結 116
n第六章 深度貧困地區金融扶貧與金融社會工作的
n介入 118
n一節 金融扶貧的初衷與政策設計 119
n一、政策靶向與小額貼息貸款 120
n二、政策創新與利益聯結機制 122
n第二節 金融扶貧政策運行的實踐悖論 124
n一、安於現狀:貧困戶的貸款動力不強 125
n二、市場風險:貧困戶產業選擇的趨同化 126
n三、信任脆弱:企業還款能力擔保缺位 127
n第三節 金融扶貧尷尬遭遇的問題癥結 129
n一、內生動力欠缺:生計資本孱弱與貧困惡性循環 129
n二、發展能力欠缺:農村空心化與市場對接內卷化 131
n三、社會信任欠缺:貸款資金流向與熟人信任機制 133
n第四節 社會工作介入金融扶貧的路徑探索 134
n一、金融社會工作的理論旨趣 135
n二、金融社會工作的具體舉措 139
n本章小結 144
n第七章 全人視角下社會工作介入健康扶貧 147
n一節 貧病交加:農村“疾病—貧困”的循環機制 148
n一、貴州T縣的貧困現狀與特徵 148
n二、因貧致病:深度貧困地區健康風險的主要來源 149
n三、因病致貧:農村貧困人口的脆弱性 151
n四、貧病的循環累積呼喚健康扶貧 153
n第二節 精準干預與因人施策:犜縣健康扶貧的政策體系 155
n一、預防層:健康風險防範 155
n二、診療層: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提升 156
n三、補償層:“四重醫療保障”157
n四、發展層:脫貧發展能力增強 161
n五、健康扶貧保障網的多維度構築 162
n第三節 全人視角下農村健康扶貧的結構性困境 164
n一、“身”貧依舊在:醫療能力與政策補償的不適配 165
n二、“心”貧易滋生:貧病籠罩與非理性情緒滋生 167
n三、“社”貧難破除:健康扶貧醫療資源配置失衡 169
n第四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社會工作介入健康扶貧何以可
n能? 171
n一、理念供給:助人自助與貧困人口健康權利 172
n二、政策供給:制度設計與社會工作服務有機銜接 174
n三、服務供給:健康需求識別與供給主體多元化 176
n四、社會工作助力健康扶貧的方略與可行路徑 178
n本章小結 179
n第八章 生態系統視角下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社會工作
n介入 181
n一節 研究問題和個案概況 182
n一、問題的提出 182
n二、個案概況 186
n第二節 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基本特徵 188
n一、搬遷距離遠 189
n二、社區規模大 191
n三、人口構成多元化 191
n四、貧困程度深 193
n五、治理難度高 194
n第三節 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治理困境 195
n一、生計發展困境:生活成本增加與收支結構失衡 195
n二、社會融入困境:社會關係斷裂與社區團結張力 197
n三、公共服務困境:群體需求多元與公共產品供給不足 198
n第四節 社會工作介入跨區域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有效路徑 201
n一、交流平台搭建與內生組織培育 202
n二、群體特徵聚焦與多類活動開展 203
n三、多種資源連結與各方關係協調 206
n四、社會工作介入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實踐反思 208
n本章小結 210
n主要參考文獻 212
n後記 220

作者簡介

雲南大學教授,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理事長。專業特長為:發展型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等。自1996年迄今為雲南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擔任教研室主任10年、系主任2年、社工研究所所長1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