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型社會政策與我國農村扶貧

發展型社會政策與我國農村扶貧

《發展型社會政策與我國農村扶貧》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的 圖書,作者是張新文。該書講述了我國的扶貧政策跟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

基本介紹

  • 書名:發展型社會政策與我國農村扶貧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05月01日
  • ISBN:978754950496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作 者: 張新文 著
版 次: 1
頁 數: 227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政治/軍事>政治熱點

內容簡介

記得在2011年的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全國的網友線上交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幸福的標準是什麼”。聯想到近年來溫家寶總理在多個場合曾經強調過這樣的觀點,即“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從人類的終極夢想變成掛在各級政府的施政綱領之時,“幸福,,顯得很神聖,也有些沉重。正如我國著名的政治學者俞可平所言:“全球化時代,政府的責任清單中增加了‘幸福’這一醒目的字眼。” 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對幸福的界定自然有不同的含義。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而每個人都從自身的角度去定義何謂幸福。因為從這種意義上而言,幸福既具有主觀上的感覺,也有客觀上的認識。不過即便如此,人們心目中對於“幸福”的反義詞肯定包含了類似“貧窮”這樣的術語。因為“貧窮”既有物質上的匱乏,也有權利上的不足之意。《相思湖管理論叢:發展型社會政策與我國農村扶貧》的目的並不是討論“幸福”這樣一個具有多重內涵的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術語,而是從“貧窮”這一概念出發,討論如何使貧困者獲得接近幸福的社會途徑或者說政策機制。 社會政策的概念來自西歐。隨著19世紀中葉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問題,尤其是貧困問題在英、法、德等國尖銳地表現出來,旨在矯正由貧困而引發社會問題的公共機制,即社會政策由此發端。隨後在其他地區的資本主義國家內,社會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機制也開始逐步建立起來。但是無論在社會福利長期發展的歐洲,還是在廣泛利用商業保險的北美,社會政策以及與該概念緊密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可以說,社會政策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更新的領域,發展型社會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就形成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一政策的核心理論是將社會政策看成是生產力的一個要素,是一種社會投資行為。 對我國農村扶貧途徑的關注是我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興趣,而2008年碰巧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西部農村扶貧與社會政策研究(08BSH030)。在這之前,我又主持了廣西民族大學2006年的重大社科基金項目:廣西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研究。可以說,社會保障、失地農民、農村扶貧等相關概念一直屬於我這幾年在教學和科研道路上努力追尋的幾個關鍵字,《相思湖管理論叢:發展型社會政策與我國農村扶貧》的出版算是對我這幾年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階段性回顧。 從“貧困”這一與“幸福”相對概念的比較意義來看,社會政策的嵌入途徑既可以作為政府的公共治理活動,也可以作為社會自我運行的機制。對我國廣大的貧困農村而言,貧困的內涵體現出層次性的疊進之意,表現出物質的匱乏、政治的弱勢、參與機會的喪失、社會資本的缺乏以及人生價值的淡漠。這是社會政策視角下對貧困內涵的解釋,但是傳統的社會政策是以問題為導向的補缺型公共治理,而發展的內涵與意義凸顯不足。此外,我國的農村扶貧是以經濟政策為主的政府治理行為,如西部大開發、產業轉移等方式,其關注的是效率和收入的增長,這完全可以用線性的數字,如GDP增速、脫困人口數量等來表達的。相比而言,處於重建中的農村社會保障政策卻又具有滯後性,與經濟政策的不均衡地位影響了反貧困的效應。發展型社會政策關注的是貧困者的發展和公平,按照我國部分學者的觀點,扶貧的指數不僅涉及經濟生活質量,還涉及政治生活質量、文化生活質量、社會生活質量、生存環境質量等,最重要的是用社會質量來反映減貧的成效。發展型社會政策重點體現了貧困者在生計上的發展權利,此即《相思湖管理論叢:發展型社會政策與我國農村扶貧》力圖闡明的核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