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日觀峰》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所寫,詩人描繪了在登泰山日觀峰時的所見所感,抒發了心中激昂慷慨之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登泰山日觀峰
- 作者:梅堯臣
- 時代:北宋
- 方位:玉皇頂東南
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原文
(宋)梅堯臣
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金熔。
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
正視刺我目,攢集如劍鋒。
照曜萬物興,磨滅萬物凶。
草木既無命,必聞石間松。
當時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簡誦六龍。
注釋
1、日觀峰:山東遊覽名勝。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觀日出而聞名。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拱北石又名觀海石。石長 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場面。(詳見百科”日觀峰“)
2、隨:隨著
3、苟:如果
4、六龍 :
liù lónɡ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濛汜揚頹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壼傳》:“父 粹 ,以清辯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 北宋詩人。字聖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他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或“蘇梅”。父梅讓務農,叔梅詢進士及第,歷官至翰林侍讀學士,頗有文名。梅堯臣12歲隨梅詢學習。26歲以梅詢的“門蔭”,補太廟齋郎。不久,任桐城縣主簿,調任河南縣主簿。天聖九年(1031),任河陽縣主簿。河陽離西京洛陽很近。當時西崑詩派的首要人物錢惟演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歐陽修任西京留守推官,還有尹洙等人也官西京。梅堯臣常與這些名人往還,很受推重,並與歐陽修成為莫逆之交。景□三年(1036),梅堯臣在建德縣令任上,寄詩范仲淹支持改革弊政的主張。寶元二年(1039)知襄城縣,其後歷有遷轉。皇□三年(1051)賜同進士出身;改任太常博士。嘉□二年(1057)歐陽修推舉他為參詳官,希望通過考試打擊當時的浮艷晦澀文風。梅堯臣在閱卷中激賞蘇軾的文章,向歐陽修推薦,取錄為第二名。嘉□五年(1060),梅堯臣為尚書都官員外郎,不久病逝。 梅堯臣早年的詩歌創作,曾受到西崑詩派的影響,後來由於他關心現實,接近人民,詩風逐漸變化,並提出了同西崑派針鋒相對的詩歌理論。他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主張詩歌創作必須“因事有所激,因物興以通”(《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如見贈述詩》),對浮艷空洞的詩風,進行了激烈的批判。在藝術上,梅堯臣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提出了“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這一著名的藝術標準,並提倡“平淡”的藝術境界:“作詩無古今,惟造平淡難。”(《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梅堯臣的創作實踐與其創作主張是一致的。他的詩歌富於現實內容,題材廣泛。他了解農村生活,在早期就寫了一批關懷農民命運的作品,如《田家四時》、《傷桑》、《觀理稼》、《新繭》等。以後,他又寫了《田家語》,描寫沉重的賦稅、徭役給農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墳貧女》,通過一個貧家女子哭訴,深刻地反映出廣大人民的悲慘遭遇。他的一部分詩作抒寫對國事的關心。如《襄城對雪》之二,《故原戰》等。另一些篇章如《彼□吟》、《巧婦》、《聞歐陽永叔謫夷陵》、《猛虎行》,表現了他對於守舊、腐朽勢力的憎恨。他還寫了不少山水風景詩,其中《寒草》、《見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觀鬥雞》等詩,在平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梅堯臣的詩以風格平淡、意境含蓄為基本藝術特徵。他善於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畫出清切新穎的景物形象。如《魯山山行》描寫晚秋山間荒涼幽靜的景色,細緻入微。此外,“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夢後寄歐陽永叔》),“最鳧眠岸有閒意,老樹著花無醜枝”(《東溪》),“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考試畢登銓樓》),都是意新語工的寫景佳句。但他的詩也時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黃河》、《夢登河漢》,涵渾壯麗,和他的一般風格迥異。由於他作詩受韓愈、孟郊的影響較大,藝術上有過分議論化、散文化的傾向,有時語言過於質樸古硬,缺乏文采。這些弊病都可以認為是端正華而不實的詩風所付出的代價。他對開闢宋詩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劉克莊稱他為宋詩的“開山祖師”(《後村詩話》),龔嘯說他“去浮靡之習,超然於昆體極弊之際,存古淡之道,卓然於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錄》),這些評論都很有見地。 梅堯臣的著作,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遺》1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今人朱東潤有《梅堯臣集編年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