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積

積聚是由於體虛復感外邪,情志飲食所傷,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正氣虧虛,臟腑失和,氣滯、血瘀、痰濁蘊結腹內為基本病機,以腹內結塊;或脹或痛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痰積為其中九積之一,指痰濁積聚於胸膈之積證。朱丹溪謂:“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凡痰之為患,為喘為咳,為嘔為利,為眩為暈,心嘈雜、怔忡、驚悸,為寒熱腫痛,為痞膈,為壅塞;或胸脅間漉漉有聲;或背心一片常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見《丹溪心法》)概括了痰之為病的多樣性,而積言其病勢沉而為病甚也。積既久則其治當不能急於求成,可以“屢攻屢補,以平為期”(《醫宗必讀·積聚》),亦要重視攻與補的權衡,《景岳全書·積聚》概括為“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胸膈
  • 常見病因:痰阻氣滯,濕濁凝聚於胸膈間
  • 常見症狀:麻木眩暈,痞悶嘈雜,其人平素多痰等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痰積基本病機是由於痰阻氣滯,濕濁凝聚於胸膈間所致。《症因脈治·痰證》載:“痰之為病,變化百出,皆內因七情,外感六氣,中宮失清化之令,薰蒸結聚而成。須分所兼之邪治之。”
情志致病,首先病及氣分,使肝氣不舒,脾氣鬱結,導致肝脾氣機阻滯;由於飲酒過度,或嗜食肥甘厚味、煎炙辛辣之品;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使脾失健運,以致濕濁內停,甚至凝結成痰。痰濁阻滯之後,又會進一步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形成氣機瘀滯,血脈瘀阻,氣、血、痰互相搏結,而引起積聚;邪毒侵襲,留著不去導致受病臟腑失和,氣血運行不暢,痰濁內生,氣滯血瘀痰凝,日久亦可形成積聚。情志、飲食、邪毒等致病原因常交錯夾雜,混合致病。
正氣虧虛是所有積證發病的內在因素,積聚的形成及演變,均與正氣的強弱密切相關。《景岳全書·積聚》載:“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即是說,積聚是正虛感邪、正邪鬥爭而正不勝邪的情況下,邪氣踞之,逐漸發展而成。痰積是痰證日久遷延而來,其症雖變化多端,不脫中洲失運、華蓋不布、腎陽不化。

臨床表現

《醫碥·積聚》 “痰積,症見麻木眩暈,痞悶嘈雜,其人平素多痰。”主要症狀有胸膈痞滿隱痛,痰涎咳咯不出,常兼有涕唾稠黏,自覺從咽部至胃脘狹窄如線,吞咽梗阻,頭暈目眩,腹中累累有塊等症。舌苔多白膩水滑,脈象弦滑。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痰涎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入心則迷癲癇,入肺則塞竅為喘咳背冷,入肝則膈痛乾嘔、寒熱往來;入經絡則麻痹疼痛,入筋骨則牽引灼痛,入皮肉則瘰癧腫。”

辨證施治

1.痰積頭暈
(1)證候 頭目眩暈。或痰飲,留食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喘急痰嗽,咳唾稠粘黏,坐臥不安,飲食少思。
(2)治則 理氣解郁,化痰開竅。
(3)方藥 導痰湯。
2.痰積胸脅
(1)證候 痰涎凝聚成積,結在胸膈,吐咯不出,咽門至胃脘窄狹如線疼痛,目眩頭旋,腹中累累有塊,頸項痰核;或痰熱上壅,咳喘痰多,大便乾燥,頑痰膠結,煩悶癲狂。
(2)治則 豁除頑痰,清火順氣。
(3)方藥 竹瀝達痰丸。如胸膈痞悶甚、噁心欲吐者,可用探吐或瓜蒂散,促其吐出痰涎。
3.痰積飲停,正氣猶旺
(1)證候 痰涎內伏,胸背、手腳、頸項、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內連筋骨,牽引灼痛,坐臥不寧,走竄不定,或頭痛不可舉,昏倦多睡,飲食無味,痰唾稠粘,夜間喉中多有鋸聲,及手腳沉重,腿冷痹麻,氣脈不通等。
(2)治則 攻逐痰飲
(3)方藥 控涎丹。
李時珍曰: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濕也,得氣與火,則結為痰,大戟能泄臟腑水濕,甘遂能行經隧水濕,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以攻決為用。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痰氣,唯善用者能收奇功也。
痰積症狀表現多端,治療大法當開胸滌痰除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