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蒼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覆升高,靜脈就會腫大。婦女在妊娠期,由於盆腔靜脈受壓迫,妨礙血液循環常會發生痔瘡,許多肥胖的人也會罹患痔瘡。如果患有痔瘡,肛門內腫大扭曲的靜脈壁就會變得很薄,因此排便時極易破裂。內痔是長在肛門管起始處的痔,如果膨脹的靜脈位於更下方,幾乎是在肛管口上,這種曲張的靜脈就叫外痔。外痔有時會脫出或突現於肛管口外。但這種情形只有在排便時才會發生,排便後它又會縮回原來的位置。無論內痔還是外痔,都可能發生血栓。在發生血栓時,痔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從而引起疼痛。
基本介紹
種類,症狀,危害,
種類
內痔:發生在肛管齒狀線以上,內痔一般不痛,以便血、痔核脫出為主要症狀,嚴重時會噴血、痔核脫出後不能自行還納,還有大便困難、便後擦不乾淨、有墜脹感等.根據內痔病變程度和臨床表現又可分為三期;一期內痔排便時帶血,無脫垂,齒線上黏膜呈結節狀隆起;二期內痔 便時帶血、滴血或射血、痔核脫出,便後可自行還納;三期內痔排便時或咳嗽、勞累、負重引起腹壓增加時,均發生內痔脫出,並需用手還納。
外痔:位於齒線以下,以疼痛、腫塊為主要症狀,肛門周圍長有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皮贅.根據其病理特點不同,又可分靜脈曲張性、結締組織性、血栓性及炎性四種.其中以炎性外痔 最多見,主要表現為肛緣皮膚皺襞突起,紅腫熱痛、水腫、充血明顯,有壓痛,排便時疼痛加重,並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
症狀
便血:無痛性間斷性便後出鮮血是其特點,是內痔和混合痔的早期症狀。病人常在便池中滴入鮮血或便紙上發現染血。重者為噴射狀,可因排便時用力過猛擦破黏膜引起,便血可自行停止。便秘、糞便乾硬、飲酒及食刺激性食物是出血的誘因,如長期出血可導致貧血。
脫出:內痔或混合痔發展到一定時期(第二、三期)即可脫出肛門外,多先有便血而後脫出,待脫出體積增大時,逐漸與肌層分離,排便時被推出肛門外。輕者在大便時脫出.便後可自行回納;重者需用手方能回納,否則脫出的痔塊可被嵌頓。由於脫出的痔塊不斷地變大和脫出,肛管括約肌收縮力逐漸減遲,以至病人行走咳嗽等增加腹壓時就能脫出。
疼痛:單純性內痔無疼,少數有墜脹感。當內痔和混合痔黏膜受損感染時或血栓形成時即感疼痛,疼痛常與大便不盡感同時存在。內痔和混合痔脫出嵌頓,出現水腫、感染、壞死時,局部疼痛劇烈。排便、走、坐、咳嗽時均能引起疼痛。
瘙癢:內痔晚期,痔塊脫出及肛管括約肌鬆弛,常有黏液分泌物流出而刺激肛周皮膚,引起瘙癢甚至皮膚濕疹,病人極為難受。
危害
(一)直腸癌誤診為痔瘡的機率很高
(二)痔瘡為首,引發其他肛腸疾病
痔瘡是肛腸疾病里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也是最普通的,但痔瘡就想一個引火線,通過它可以引發其他肛腸疾病,如肛裂、肛瘺等,並且這類肛腸疾病在肛腸領域是比較複雜、治療難、恢復慢的。如果痔瘡引發,了其他肛腸疾病,數病狀共存,這會給治療帶來非常大的難度,恢復時間也會加長,嚴重影響工作和學習。雖然不置於對人的身體造成多么大的傷害,但這卻是所有肛腸患者最害怕的結果。
(三)引起脫垂、崁頓甚至壞死
內痔通常分為Ⅰ、Ⅱ、Ⅲ期。在症狀方面:Ⅰ期只是為無痛便血,並不會有太大影響。Ⅱ期為黏膜脫出後可以還納,但最終還是無法避免直腸脫垂的結果。達到了Ⅲ期時會經常出現崁頓,嚴重時甚至壞死。一般Ⅰ期內痔發展的時間比較長,症狀也比較輕,可當其發展至Ⅱ期時,疼痛會大大加重,由Ⅱ期發展到Ⅲ期的時間會非常短,到達Ⅲ期時症狀明顯,如這致壞死後果將非常嚴重。
(四)長期便血,易致貧血
便血是痔瘡的主要症狀。Ⅰ期內痔屬於初期,其出血較多。Ⅱ期內痔屬於中期,其出血可多可少。臨床上,Ⅰ和Ⅱ期內痔病人是最多的。由於Ⅰ、Ⅱ期內痔症狀較輕,極易被患者忽視或採用保守治療,久而久之,隨著失血量的增加,患者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昏、虛弱、記憶力下降、甚至眼花、耳鳴、久坐久蹲後突然站起可致虛脫或昏厥、食慾下降、腹脹下腹浮腫等嚴重的貧血症狀。
另外還有一種由痔核黏膜糜爛引起的貧血。由於內痔大多伴有痔核黏膜糜爛,糜爛較重部位正好有小動脈時,大便時會形成噴射狀出血,且量很多,極易引起貧血。若黏膜糜爛較重,加上患者長期大便乾燥,反覆擦傷糜爛之黏膜,引起慢性出血,日久也能引起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