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

由病毒直接侵犯腦實質引起的腦部炎症稱為病毒性腦炎。可出現偏癱、四癱,視力喪失等症狀。

基本介紹

  • 英文名:viral encephalitis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是否傳染:傳染
  • 發病部位:腦
  • 能否治癒:可以治癒
  • 傳播途徑:呼吸道分泌物
病因及常見疾病,鑑別診斷,檢查,治療原則,

病因及常見疾病

本病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成流行或散在發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少數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其次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多發於冬春季節,常為自限性。皰疹性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及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蟲媒病毒為一類通過在脊椎動物和嗜血節肢動物宿主間傳播而保存在自然界的病毒,分布在多個病毒家族,至少有80種可使人類染病。

鑑別診斷

(一)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腦炎:
病毒直接侵犯腦部,大多數表現為腦膜炎症狀,亦可出現偏癱、四癱,視力喪失,耳聾,失語等。腮腺炎多與腦炎同時或先後發生。一般診斷不難,無腮腺炎者可血清免疫學檢查確定診斷。經對症治療預後良好。
(二)帶狀皰疹腦炎:
很少見,個別病例在出現軀幹或頭面部皰疹後發生腦膜炎和腦炎。治療同單純性皰疹性腦炎。
(三)巨細胞病毒腦炎:
多為胎兒及新生兒感染,偶見於兒童和成人。本病大多表現腦發育不良,小頭畸形,腦室周圍及腦內鈣化,腦積水。成人則可表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任何小頭畸形嬰幼兒,特別是伴有眼脈絡膜炎、網膜鈣化、白內障、視神經萎縮時均應疑及本病。
(四)進行性風疹腦炎:
系指母親在懷孕期患風疹,小孩出生後14歲以內發生的腦炎,屬於慢病毒感染。症狀為進行性,可有癲癇、耳聾和痴呆等。或表現各種腦發育畸形。後天性風疹腦炎多症狀輕微,無需特殊治療預後良好。感染期間的病毒分離和血清免疫試驗可確定診斷。
(五)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EB病毒)腦炎:
多在全身疾病的情況下發生,亦偶有先於血液及內臟症狀而發生者。可有癱瘓、失語、多動、腦神經損害、小腦共濟失調和截癱等。典型血象和嗜異性抗體(Heterophil)可確定診斷。預後良好,多完全恢復。

檢查

(一)CT檢查:
1.部位:
主要位於顳葉前內側及腦島,至豆狀核外側密度突然正常,為該病的特徵性CT表現。病變向前可累及額葉底部,向上可累及額頂葉,向後可累及枕葉,向內可累及內囊。
2.普通掃描:
病變區表現為低密度區,邊界不清,此征在病後1周最明顯,可持續4周以上,且隨病程推移密度越來越低,低密度區邊界日益清楚。不少病例可見到高密度病變,此為腦炎出血的標誌。因壞死區有嚴重腦水腫,可出現占位效應,使鄰近腦室受壓變形,中線結構可向健側移位。
3.增強掃描:
病後2~4周,約半數病例在低密度區周圍出現線條狀強化,以外側裂和腦島周圍最明顯。
(二)MRI檢查:
病毒性腦炎在MRI上有較多的表現,但均無特徵性,主要為腦內單發或多發、邊界模糊的病灶;T1WI為等、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其中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MRI表現為:顳葉底面、內側面、島葉局限性長T1、長T2信號,往往局限一側或另一側較輕,可波及額葉底面,有時可見點狀、斑片狀出血,注射Gd-DTPA後呈瀰漫性或腦回狀強化。

治療原則

(一)一般護理:
維持病房安靜環境,保持病室內空氣暢通,室溫控制在20~22℃;保證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清淡易消化,保持充足的能量供給,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抗病毒治療;
(三)對症治療:
降溫、止驚、降低顱內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