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疔,中醫病名。疫疔是皮膚接觸疫畜染毒而生的一種特殊疔瘡,具有傳染性,又稱為“魚臍疔”、“紫燕疔”。其特點是初起如蟲叮水皰,很快乾枯壞死如臍凹,全身症狀明顯,有傳染性,職業性,可發生走黃。本病多見於從事畜牧業者。相當於西醫的皮膚炭疽。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 疫疔
- 相關西醫疾病: 皮膚炭疽
- 其他名稱: 魚臍疔、紫燕疔
- 疾病分類: 外科—瘡瘍
- 發病部位: 頭面、頸、前臂等暴露部位
- 主要病因: 感染疫毒之邪
- 多發群體: 從事畜牧業者
- 傳染性: 有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診斷要點,鑑別診斷,辯證論治,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疫疔是皮膚接觸疫畜染毒而生的一種特殊疔瘡,具有傳染性,又稱為“魚臍疔”、“紫燕疔”。其特點是初起如蟲叮水皰,很快乾枯壞死如臍凹,全身症狀明顯,有傳染性,職業性,可發生走黃。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相當於西醫的皮膚炭疽。
病因
本病多因感染疫畜之毒所致。
病機
由於感染疫畜之毒,阻於皮膚之間,以致氣血凝滯,毒邪蘊結而成。疫毒內傳臟腑則致走黃。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臨床表現:一般在1—3天后發病。初起發癢,繼則出現紅色斑丘疹,單發或多發,奇癢不痛,伴輕微身熱:第2天頂部變成水皰,內有淡黃色液體,周圍腫脹掀熱。第3—4天,水皰乾燥形成暗紅色或黑色壞死,並在壞死區周圍再發成群綠色小水皰,瘡形如臍凹,類似牛痘為其特徵:同時局部腫勢散漫增劇,軟綿無根,並有臖核腫大。伴有發熱,頭痛骨楚,周身不適等症狀。
輔助檢查:血液培養或皰液塗片培養可發現革蘭氏陽性炭疽桿菌。
鑑別診斷
1、顏面部疔瘡瘡形如粟,有膿栓,堅硬根深,杴熱疼痛;無水皰及魚臍徵象,色不黑;無疫畜接觸史。
2、丹毒皮色鮮紅,色如塗丹,邊緣清楚;若有水皰也無魚臍征;常有反覆發作史。
辯證論治
治療原則
本病多由皮膚損傷,而後感染疫毒,阻於肌膚,氣血凝滯、邪毒蘊結所致。治療宜清熱解毒,和營消腫。應注意預防。
證治分類
1、疫毒蘊結證
證候:患部皮膚發癢,出現蚊跡樣紅斑,繼而形成水皰,破潰後形成黑色潰瘍,瘡面凹陷,形如魚臍,瘡周腫脹,繞以綠色水皰;伴有發熱,骨節疼痛,甚則壯熱神昏等;舌質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和營消腫。
方藥:仙方活命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當歸、芍藥、乳香、沒藥、陳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風、白芷、貝母、天花粉、甘草、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其他療法
外治法
1、 初、中期宜消腫解毒,用玉露膏摻蟾蜍合劑或升丹外敷。若無蟾蜍合劑或升丹,可用蟾酥丸研細代之。
2、 後期腐肉未脫,改摻10%蟾酥合劑或五五丹;腐脫新生,摻生肌散。
轉歸預後
10一14天后,如中央腐肉與正常皮肉開始分離,或流出少量膿水,四周腫勢日趨局限,身熱漸退者,為順證。以後壞死組織漸漸脫落,約3-4周痊癒。若局部腫勢繼續發展,伴高熱神昏,痰鳴喘急,身冷脈細者,為並發走黃之象。
預防調護
1、隔離患者,病人所用敷料均應焚毀,所用器械必須嚴格消毒。
2、加強屠宰管理,及早發現病畜,予以隔離或殺死。死畜須深埋或焚毀。
3、疫療患者接觸過的皮毛,應進行嚴格消毒,流行區對牲畜進行預防注射。
4、製造皮革和加工羊毛工人,在工作時應該用橡皮手套、口罩保護。
文獻摘要
《證治準繩》:“若因剝割疫死牛馬豬羊,瞀悶身冷,遍體具有紫皰;疫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