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的懷疑。清代崔述治史考史的基本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疑古
- 定義:對傳統的懷疑
- 提出者:崔述
對傳統的懷疑。清代崔述治史考史的基本思想。
對傳統的懷疑。清代崔述治史考史的基本思想。先秦儒者言必稱堯舜,治必述三代。漢儒對此奉若神明,隋唐儒者又奉漢注如神明。崔述則一一加以懷疑。其對儒家尊奉的權威和古人、古史的懷疑,理由有四:①戰國秦漢人喜“以當日之風氣度之”古...
《史通》中有《疑古》、《惑經》兩篇,多譏往哲,喜述前非,對古代史實和儒家經典提出質疑,表現出一種懷疑和批判精神。據雜史和出土材料,以為堯禪位於舜不可信,舜放堯於平陽是事實。“觀近有奸雄奮發,自號勤王,或廢父而立其...
清代學者崔述集古代疑古之大成,所作《考信錄》。以六藝為準繩,廣參博採,糾正典籍中的不少錯誤。“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思想大解放,傳統經學、史學受到全面的批判整理,激進的國學大師錢玄同甚至以“疑古”為別號,...
《疑古與走出疑古》是201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疑古"與"走出疑古"》主要收選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發表在《文史哲》雜誌上的精品力作(個別專集兼收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文章),按專題的形式結集出版,先期推出《國家與社會...
《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綱》是復旦大學出版社在2014年3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路新生。內容簡介 疑古,作為史學的一種思想,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包括韓非子、孟子等的諸子大家就已經開始了對古史的質疑,而後漸成中國的...
《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路新生。內容簡介 “疑古”的意思應當是指對古史的實性表示懷疑。這種懷疑,落實於治學,往往以辨偽的方式表現出來,疑古思想之在中國,其悠遠的源頭至少可以追溯...
《20世紀中國書學疑古考辨之研究》是200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清。本書講述書家、學者在20世紀一百年的書學研究中對傳統書學認知和書法觀念提出的質疑和所做的考辨。內容簡介 概念界說與研究現狀 “20世紀中國書學疑...
《終結“疑古”》是2018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安。內容簡介 狂飆突起的“疑古思潮”對中國現代的學術、思想、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的理論基礎主要是顧頡剛先生創立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說...
疑古思潮回顧與前瞻 《疑古思潮回顧與前瞻》是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洛陽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
《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胡適與顧頡剛》是2011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岸峰。內容簡介 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歷史研究法”與“層累造成說”:白話、《古史辨》中的《詩經》論辨與白話等內容。作者簡介 陳岸峰...
《超越疑古走出迷茫--呼喚夏商周斷代工程》是 1999年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宋健。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宋健,男,1931年12月生。中國人民政治 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程 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
錢玄同(1887年9月12日—1939年1月17日),原名錢夏,字德潛,又號疑古、逸谷,常效古法將號綴於名字之前,稱為疑古玄同。五四運動前夕改名玄同。漢族,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1887年9月12日(農曆清光緒十三年丁亥月十二日)...
古史辨派,又稱古史辯派、疑古派,以顧頡剛、錢玄同等為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以後出現的一個以“疑古辨偽”為特徵的史學、經學研究的學術流派。 《古史辨》 ,共七巨冊,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匯集。經十年拓展...
婐劃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wǒ huá,意思是勇悍,出自《史通·疑古》。詞語釋義 勇悍。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疑古》:“地總百越,山連五嶺,人風婐劃,地氣歊瘴。”陳漢章補釋:“左思《魏都賦》:‘風俗以韰果為嫿。’《...
《古史辨》,1926至1941年間編輯出版的研究、考辨中國古代史的論文集,共七巨冊。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匯集。該書體現了20年代初在中國史學界崛起的“古史辨派”的疑古辨偽的精神,展示了“古史辨派”用中西結合的“歷史演進...
顧頡剛編著《古史辨》文集的“序”文。1926年《古史辨》問世,標誌以疑古辨偽為主旨的“古史辨派”(亦稱“疑古派”)正式形成。到1941年《古史辨》共刊行7冊,350篇文章,325萬字。第1冊由顧頡剛編著,並撰一篇長達6萬字的《...
出處:“須知歷史舊說,固未可盡信,而其‘事出有因’,亦不可一概抹煞”。上個世紀30年代,馮友蘭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國現在之史學界有三種趨勢,即信古、疑古及釋古”。馮氏視“釋古”為史學研究的新趨勢、新方向,這一點曾被...
與這股政治改革思潮相呼應,儒學也突破了“守訓詁而不鑿”的局面,出現了一股“疑古”風氣。一些學者不但不再把孔安國、鄭玄等人的註疏視做不可動搖的權威,而且對前人不敢稍加非議的儒家經典也重加審視。如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孫復反對...
怨刺,漢語詞語,讀音是yuàn cì,是指諷刺。解釋 諷刺。出處 《漢書·禮樂志》:“ 周 道始缺,怨刺之詩起。王澤既竭,而詩不能作。”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觀夫子之刪《詩》也,凡諸《國風》,皆有怨刺,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