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儒家(20世紀的儒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20世紀五四運動以來,以繼承發揚儒家思想和融會中西、謀求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為職志的思想文化派別。亦稱“20世紀的儒家”或簡稱之為“新儒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代新儒家
  • 定義:20世紀五四運動以來,以繼承發揚儒家思想和融會中西、謀求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為職志的思想文化派別
  • 別名:20世紀的儒家
基本釋義,發展歷程,思想特徵,地位和影響,

基本釋義

20世紀40年代初賀麟曾有“廣義的新儒家思想的發展或儒家思想的新開展,就是中國現代思潮的主潮”的提法(《儒家思想的新開展》)。海外最初使用“新儒家”概念是指區別於先秦儒家(原始儒家)的宋明儒家,這一用法自60年代初張君勱的英文著作《新儒家思想史》出版後,開始廣為流行。而明確使用“新儒家”概念來稱謂五四運動以來一批致力於發揚和重建儒家傳統的現代學人,是70年代以後的事情。

發展歷程

20年代初,梁漱溟發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在一片反孔的聲浪中打出“新孔學”的旗號,成為當代新儒家學派的開山者。1923年“科玄論戰”中,張君勱在批判科學主義的同時,倡導“新宋學之復活”,並著眼於從哲學方法的角度劃清中國現代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壁壘,成為現代新儒家學派形成、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30~40年代,熊十力致力於儒家哲學本體論的重建,“會通佛儒,歸宗於《易》”,創立了獨具特色的新唯識論哲學體系(見《新唯識論》)。馮友蘭出版《新理學》等“貞元六書”,謀求把西方現代新實在論哲學與程朱理學相融合建構體系,並申明自己的哲學系統是“接著”程朱理學講的。賀麟發表了《儒家思想的新開展》等論著,回顧、總結、倡導和推動近代以來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的“新儒家思想”和“新儒家運動”,當代新儒家學派在理論上趨於成熟。50年代後,當代新儒家的活動重心移到港台和海外。1958年元旦,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等人聯名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系統闡發了當代新儒家的思想主張和努力方向,標誌著新儒學思潮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唐君毅、牟宗三等人的哲學創造,徐復觀、錢穆等人的思想史研究,都是圍繞著發掘儒家思想的精神價值和謀求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化這一中心展開的,且在理論的圓融、精微等方面,多有超於前人之處。唐君毅的《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牟宗三的《心體與性體》、《現象與物自身》,徐復觀的《西漢思想史》等,都是該時期新儒學發展的重要著作。他們還特別明確了“保內聖,開外王”的思想綱領。進入80年代以後,杜維明、蔡仁厚、劉述先等作為當代新儒家的新一代傳人開始活躍於國際學術舞台上。

思想特徵

①強調民族、歷史、文化的三位一體。認為近代以來的民族危機本質上乃是一場深刻的文化危機,“民族復興本質上應該是民族文化的復興”(賀麟:《思想與時代》創刊號《儒家思想的新開展》,1941年8月);反對“全盤西化”的主張,強調必須在挺立民族文化的主體性、維護傳統文化之精神價值的前提下,引進和吸收外來文化。②闡揚心性義理。認為儒家特別是思孟陸王一系的內聖心性之學,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和出發點,也是千百年一脈相承的“道統”之所在。儒家的心性義理,乃是具有恆久價值的“常理”、“常道”。它不僅是民族文化不容斷絕的“聖學血脈”,而且對於解決人類文化現代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和決定人類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都具有不容替代的普遍意義。③內聖開出新外王。強調儒家思想不只是消極地“適應”現代化,而是從內在精神上就積極地要求實現現代化。作為現代化之基本內涵的民主與科學(即“新外王”)不能夠只是從西方文化那裡外在地“加添”進來,而是必須經過民族文化的自我調整,從民族文化生命內部開顯出來,亦即從儒家內聖心性之學內部開顯出來,以儒家的道德精神為基礎實現民主與科學(開出新外王)。

地位和影響

當代新儒家學說已經歷70多年的發展歷程,至今仍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為中國現代和當代思想史、哲學史、學術史上產生持久影響的思想文化和學術派別之一。伴隨著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和中西文化關係問題的深入探討,當代新儒家的理論成果及其所提出的問題,仍將引起人們較為普遍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