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世界農業》是一本2022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欣榮,杜志雄。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世界農業
- 作者:余欣榮,杜志雄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1日
- 頁數:36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9291874
《當代世界農業》是一本2022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欣榮,杜志雄。
《當代世界農業》是2010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世衛、信乃詮。內容簡介在21世紀新形勢下,為加快我國農業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強農業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為...
《當代世界農業》是一本2022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欣榮,杜志雄。內容簡介 本書共16部分,導論部分主要從世界農業發展歷程和類型,世界農業發展特點與趨勢,當代世界農業的研究方法與內容體系等重要方面做闡述,之後各章分別從世界農業資源利用和保護、農業生產與市場、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結構及其演化、農業...
農業現代化是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日益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武裝起來,使農業生產力的由落後的傳統農業日益轉化為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農業。實現了這個轉化過程的農業就叫做農業現代化的農業。農業現代化是一種過程,同時,農業現代化又是一種手段。農業現代化...
當代世界農業面面觀 《當代世界農業面面觀》是一本圖書。內容簡介
《土耳其農業》是2021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當代世界農業叢書”之一。全書分為10章,分別是土耳其農業資源、土耳其農業生產、土耳其農業發展歷程及農村發展現狀、土耳其農產品貿易與國際競爭力、土耳其農業政策、土耳其農業創新體系、土耳其農民的農業信息系統、土耳其農業生態環境、中國與土耳其的農業...
首先是常規農業技術的綜合。當代農業持久增產的潛力主要來自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如持久農業生產系統都是綜合種植(輪作)、間作套種與綜合飼養(輪牧混養)的有機結合;其次是科技知識的高度密集。目前,施肥、治蟲、防病、除草等通常靠化工產品,使人們放鬆了田間管理。低投入意味著高管理,運用自然界提供肥料和對病蟲雜草...
可持續農業,是指採取某種合理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方式,實行技術變革和機制性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後代對農產品需求可以持續發展的農業系統。可持續農業是一種通過管理、保護和持續利用自然資源,調整農作制度和技術,不斷滿足當代人類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利益的農業,是一種能維護和合理利用...
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等概念的提出,表明人類社會生產從基礎上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變傳統掠奪式開發發展模式、轉入綠色生活方式、與大自然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並且正在日益深刻地成為當代人類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的主要特徵。國外概況 從世界範圍看,目前有機食品的銷售量還不...
當代世界人口與土地是當代世界人口發展與土地資源的矛盾關係。土地作為一種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但是,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耕地卻在逐漸喪失。在地球表面,全世界總土地而積為130.81億公頃,其中耕地面積占11.25%,草地占24.13%,森林占31.10%,其他用地面積占33.52%。從世界土地利用狀況來看,...
《歐盟農業》是2021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是當代世界農業叢書中的一本,主要介紹了歐盟農業的具體情況。歐盟是當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同世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外交關係。本書的內括歐盟農業生產情況、農產品對外貿易、農業政策、農業科技和推廣體系、農業發展國際競爭力、鄉村發展、綠色發展與有機...
農業稅起源很早,中國過去稱田賦,西方國家稱地租稅或土地稅。在封建社會,農業是最主要的生產部門,是封建制國家最主要的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體。但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工業、商業的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當代世界多數國家的農業稅已不是主體稅收,而是作為財政收入的輔助手段。“十五”(2000-...
《全球視角下的當代農業問題研究》是2011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昌武,薛彥斌。內容簡介 《全球視角下的當代農業問題研究-第二屆中華農聖文化國際研討會論》,主要內容包括:全球氣候變暖對於落葉果休眠的影響和解決措施、工業化處理的廢水在現代農業灌溉技術中的套用等。
2000年8月24日,《南方周末》發表湖北省監利縣一個鄉黨委書記李昌平給國務院領導朱鎔基的一封信稱:“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把中國的“三農問題”提到了極至。為什麼一個有著5000年農業文明史,有4000多年處於世界第一強國地位的中國,在21世紀的農村處於“苦”、“窮”、“險”的境地?究其原因有...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者認為,現代農業不是農業演進的最後階段,只不過是當代農業演進的最高水平。在現代農業以後,還將出現農業演進的新階段。這個新階段可能是高技術農業,也可能是信息農業,還可能是精準農業。高技術農業 高技術農業就是指以生物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為支柱的現代高技術為核心技術的農業形式...
持續農業是指採用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途徑,通過調整農作制度和技術,在確保滿足當代人對農產品需求的同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農業。這是一種既能維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和動植物資源,又不造成生態環境退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有活力,能被社會廣泛接受的農業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農業領域的具體體現。
農業經營經濟學》中,圍繞農業集約化和農業經營制度兩大主題,論述了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投資收益界限、部門配合理論以及生產規模等問題,還套用動態分析方法,分析了影響農業集約度和農業經營制度變革的各種主要因素,使當時以農業經營經濟學派為代表的西方農業經濟學在理論和方法上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並為當代生產...
有鑒於此,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作者力圖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與經濟科學的交叉上,在歷史與現實歷史未來的演變和發展趨勢的匯合上,拓寬現代農業的巨觀視野。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農業的概念、本質及歷史演變 第二節 現代農業的含義、實質及特徵 第三節 當代世界農業略述 第四節 中國近代農業的發展...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滿足其發展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觀念協調社會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係,包括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 事實上造成當代世界面臨的空前嚴重的生態危機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類對自然的錯誤...
能源農業是國家新提出的產業概念,主要指以開發生物質能為目的的種植業。地球每年生產1000~1250億t乾生物質;海洋年生產500億t乾生物質。生物質能源的年生產量遠遠超過全世界總能源需求量,相當於世界總能耗的10倍。我國可開發為能源的生物質資源到2010年可達3億t。隨著農林業的發展,特別是炭薪林的推廣,能源農業將...
(三)畜牧業在農業產業結構中的地位逐漸上升 (四)農工商綜合體是農業結構高級化的形式 二、不同類型國家農業結構調整的比較 (一)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農業結構調整 (二)荷蘭和日本農業結構的調整 (三)前蘇聯和俄羅斯農業結構的變化 (四)泰國和越南 三、不同類型國家政府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 第四章 當代世界可持續...
現代農業園區是以農業技術創新為重點,以高科技、高轉化為特徵,融現代工程設施體系、高新技術體系和經營管理體系於一體,代表當代農業發展水平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國家《農業科技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 要在全國建立一批符合21 世紀農業發展方向、對不同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較強帶動與示範作用的農業科技園區 未來...
“氣候智慧型型”農業是人類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提出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提出 糧農組織(FAO)於2010 年10 月28 日發表報告提出,開發中國家需要發展“氣候智慧型型”農業,以應對日益變暖的世界並養活其日益增加的人口,並闡述了農業在若干領域實現轉型的必要性。該報告還進一步強調,“氣候智慧型型”農業應該是:能夠可持續...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同時也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保持農業...
第二種概念能夠反映出當代中國立體農業的本質特徵,它既有區域內垂直梯度的立體種養循環布局,又有單位面積(水體)立面空間的種養(加工)合理配置;第三種概念邊界過寬,包容農、工、商綜合發展,邊界的無限延長無疑否定了立體農業本身的特點,造成與生態農業、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現代化之間的概念重疊和模糊,失去了...
《當代農業新技術革命與中國農業科技發展》是江西人民出版社在2002年9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和平。內容介紹 本書介紹了國外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歷史、現狀、經驗和教訓,功過比較分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國際背景和理論借鑑。作品目錄 第1章 世界農業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和發展 第2章 世界農業的兩次新技術革命 第3章...
信息是農業物流的神經系統,從產前、產中到產後的儲存、運輸、加工及銷售,每一個環節的物流信息應作及時處理,方能應對市場變化。目前,農業信息網路不健全,農戶居住分散,溝通渠道不暢,許多信息難以收集、傳遞,信息化體系建設明顯滯後。體系構想 縱觀世界農業發展史,在我國建設現代農業,必須儘快建設符合當代社會需求...
根據當代農業發展戰略問題、經濟時代背景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需求,第二次綠色革命的目標定位應當是:運用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現代生物技術培育既高產又富含營養的動植物新品種以及功能菌種,在促進農業生產及食品增長的同時,確保環境可持續發展。按照這一定位,食品、營養、健康、資源、環境、生態等共同構成了第二次綠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