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其形式多樣,名稱不一,包括有機農業、生物農業、生態農業等,定義也因人而異,但目的都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生產力的持久發展,只是側重點各異。主要內容是反對大量使用農用化學品,並具有較廣泛的目標,包括減少對大工業經濟的依賴,農場分散化並自給,保護環境,通過保護有限的資源和保持土壤肥力,使農業持久發展,生產出無公害食物。但由於這類農業本身仍不可能解決常規農業所面臨的全部生態經濟和環境問題,以致在西方農業中的發展一直十分遲緩。
分類
正是由於現代農業存在著諸多弊端,學者們紛紛提出了現代農業的替代模式——替代農業。替代農業是對現代農業的完善。替代農業的類型很多,如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持續農業、設施農業等等,不一而足。
背景
現代農業在促進農業生產力巨大飛躍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許多嚴重的缺點和弊端(王沅,1993)。一是消耗大量能源。現代農業產品大幅度的增長是以物質和能量的高投入為代價的。全世界農業能耗從1950年到1985年的35年間增加了6。9倍,其中主要由於工業已開發國家能耗增加了。現代農業主要依賴的已不是人力和土地,而是石油及其製品的大量投入,所以有人稱現代農業為“石油農業”。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大量消耗石油的現代化農業正在耗竭地球上的石油資源。一旦石油短缺或枯竭,將給現代農業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二是環境污染嚴重,危害人畜健康。含有鉛、砷、汞的農藥和有機氯殺蟲劑等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在環境中或在農作物產品中殘留期長,脂溶性高,污染危害嚴重。它除了直接污染土壤外,對大氣水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農藥施入農田後,在環境各介質中遷移轉化,其中土壤是農藥的貯藏庫和集散地,大氣和水是傳遞、擴大農藥污染範圍的媒介;農藥作物是直接受污染者,動物是間接受污染者,動物的富集能力強,受污染程度最嚴重。環境中的農藥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如果人體攝入量超過允許的限度,則會誘發癌症,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農藥大量施用後,在殺死一些害蟲的同時,也造成以害蟲為食或控制害蟲的天敵被殺害。食蟲的鳥類也受到毒害。農藥還導致害蟲的抗藥性增強。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全世界1960-1985年的25年間,化肥用量由194萬噸增加到12867。2萬噸,增加了66倍。過量的施用化肥不僅破壞了土壤結構,使本來鬆軟的土壤變得板結,而喪失了保水保肥的供水供肥的能力。三是農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走向衰竭。現代農業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農業,它依靠大量地消耗石油、森林、淡水、土地、動植物物種等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來維持生產的運轉和當前的消費水平。人類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表現為森林面積的逐步減少、水資源枯竭、生物物種資源瀕危、土地沙漠化、表土流失等一系列的後果
詳細介紹
有機農業
“所謂有機農業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制度。它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依靠輪作、作物秸桿、家畜糞尿、綠肥、外來的有機廢棄物、機械中耕、含有無機養分的礦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給作物養分,防治病蟲雜草危害”(王沅,1993)。有機農業的制度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實行有機農業的農場雖然規模大小不等,但都是生產水平和經營水平較高的,所以有機農場不是過去的小農經營或傳統農業的農民經營;二是個別有機農場在特殊情況下施用少量化肥或農藥;三是所有的有機農場都使用農業機械,因為已開發國家農業勞動力短缺,離開農業機械是不能耕作的,這也表明有機農業不是恢復手工勞動的傳統農業;四是有機農業在耕作制度上,注意採用輪作和種植豆科作物,注意種植業與畜牧業結合,注意適時中耕鋤草,注意水土保持措施;五是有機農業需要較多的勞動力,農業生產費用較高,加之要多種作物輪作,特別是種植產量較低的豆科作物面積較大,所以有機農場的經濟效益比一般農場要低(丁澤霽,1999)。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詞最初是美國土壤學家W·Albreche於1970年提出的,其內涵是“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投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駱世明等,1987)。生態農業實際上就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把現代科學成果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相結合而建立起來的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的一種農業體系(王松良等,1999)。與有機農業相比,生態農業更強調建立生態平衡和物質循環。主要是利用森林、灌木、牧草、綠萍以及農作物來增加土壤中有機物質的積累,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提高土壤肥力,並要求把農場一切廢棄物和廄肥以及城市垃圾和糞便等物質都用到農業生產中去,甚至把種植業、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物質大循環系統(蘇春華等,1999)。80年代初,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在我國開始提出並進行了廣泛的實踐。據初步調查,各地開展生態農業試點後,糧食總產平均增幅15%以上,單產較試點前增長10%以上,分別為全國平均增長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糧食比試點前增加21。4%。同時還改善了生態環境,增強了農業發展的後勁。在實踐過程中,我國把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新模式,它既重視農業生態系統建設,實現高產穩產,保證農業效益的提高,又加強對全部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建設;既重視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護生態環境,又不排斥現代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促進經濟發展的需要;既有適合不同區域自然條件的農業生態類型,又有適合不同技術層次經濟文化水平的生態農業模式。
可持續農業
可持續農業是80年代國外提出的一種農業發展戰略思想,最近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並從學術探討進入試驗研究和組織實施階段。
可持續農業是指通過重視可更新資源的利用,更多的依賴生物措施減少化石能源的投入,在發展的同時,保護資源,改善環境和提高食物質量,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現代集約持續農業
現代集約持續農業(Intensive-sustainable agriculture)指的是在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調整結構,最佳化產業和產品構成;增加投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依靠科技,增加資源產出率;防止污染,保持農業生態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設成為一個資源節約型、經營集約化、生產商品化的現代農業。中國的基本國情要求發展現代集約持續農業。它的具體內容包括:一是在現代食物觀念的引導下,確保國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進一步依靠科技進步,以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的農業技術的精華和吸收現代高科技相結合;三是仍以技術和勞力密集型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為主;四是保護資源和大力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五是重視提高農民素質和發揚中華民族農業文化的精華;六是切實保證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七是發展多種經營方式、多種生產類型、多層次的農業經濟結構,注意逐步走向新的集體化、集約化和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濟;八是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與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基礎上,從不同層次上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促進鄉鎮企業與農林牧漁、種養加、貿工農相結合,把農業和農村發展聯繫在一起,從而推進農業向專業化、社會化、商品化和產業化發展,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文明化和城鄉一體化的高層次結合。劉巽浩教授認為,集約持續農業有三個特點:一是集約農作,即將土地利用率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年單產,力求變低產為中產、中產變高產、高產更高產;力爭有田皆綠、四季常青,高度集約地多維利用每一塊土地,實行精耕細作,間作套種複種,除種植業外,畜牧業、水產業、林業也都要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與質量。二是高效增收。即要將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力爭高產高效或高產不低效,積極提高勞動生產率;要因地制宜調整結構,適當增加園藝作物與養殖業比重,適當增加高價值作物與動物以及出口創匯的比重;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與其他二三產業;實行勞動力密集、科技密集與適當增加投入的有機結合與相互置換。三是持續發展。即要強調自然生態與人工生態相結合,保護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搞好水利與農田基本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技術生產能力。要強調產量持續性、經濟持續性與生態持續性的結合,避免只片面強調一個方面。力爭在高產、高效的同時不破壞資源環境,甚至有所改善。為了促進農業持續發展,在中國當前投入不足情況下,增加投入是持續發展的關鍵。
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為種植業、養殖業及其產品的貯藏保鮮等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以期將農業生物的遺傳潛力變為現實的巨大生產力,獲得速生、高產、優質、高效的農畜產品的農業形式。先進的生產工藝與技術是通過一定的生產設施作為載體來體現的,現代化設施可調節光、熱、水、氣、礦質營養五大生活要素,能把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還可以對內環境加以補充,如加溫,增加CO2濃度等,一反常規生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農業難以解決的限制因素,使得資源要素配置合理,加強了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從而大幅度增進了系統生產力,形成高效益生產。它使單位面積的生產能力成倍乃至數十倍的增長。應該說,設施農業在我國古已有之。為解決環境低溫和作物喜暖矛盾,民間曾廣泛套用有機廢棄物等釀熱材料,冬春季節生產藥黃、韭黃及時鮮蔬菜;利用風障、陽畦、釀熱溫床,提前培育瓜菜苗,促使蔬菜儘早定植大田生產,提前應市等,可謂在欠缺現代設施農業材料與手段條件下的簡易設施農業,謂之保護地栽培。近年來,隨著工業進步,設施農業在國內飛速發展,從簡單的地膜覆蓋栽培到具有現代化自動控制光溫設備的大型工廠化設施,都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中國的設施農業打破了傳統農業的時季、地域之“自然限制”,創造了速生、優質、高產、均衡、低耗的現代化農業,對農村脫貧致富,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設施農業已成為當今社會農業高度集約化經營的最佳去處,必將成為耕地資源短缺的中國及水、熱條件不足的北方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然,並將成為今後10年中國農業現代化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發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者認為,現代農業不是農業演進的最後階段,只不過是當代農業演進的最高水平。在現代農業以後,還將出現農業演進的新階段。這個新階段可能是高技術農業,也可能是信息農業,還可能是精準農業。
高技術農業
高技術農業就是指以生物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為支柱的現代高技術為核心技術的農業形式。這就使得現代農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第一,科學技術研究轉向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主的發展。生物技術、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已滲透到農業種植資源、動植物育種、作物栽培、畜禽飼養、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等各個研究領域,極大地拓展了農業科學研究、農業生產的領域和範圍,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可控程度。第二,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轉向採用高科技技術武裝農業機械,使高技術密集型的農用機械進入生產領域,如在聯合收割機、播種機、施肥機等農用機械上安裝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採用農用智慧型機器人收穫農產品,使用農用飛機進行施肥、施藥等。第三,農業化學化轉向使用農業生物製品,藉助生物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原則下,減少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化工製品使用量,大力發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農獸藥、生物性生長調節劑等生物製品,以不斷擴大對化學肥料、農藥等化工製品的替代,並採用3S技術進行精確施肥、施藥。第四,作物和畜禽品種向更優質、高產、高抗逆性、廣泛適應性方向發展.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生物技術,突破了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物種界限,改變了常規育種技術只能利用有限種內雜交的作法,大大地拓寬了生物界種質優勢利用的範圍,導致大批轉基因動植物新品種的誕生。第五,農田水利化,注重利用新型材料和節水設備,加強對輸水灌溉工程、灌溉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造,在大力發展渠道防滲、低壓管道輸水技術、噴灌、滴灌、噴微灌、滲灌等灌溉技術的基礎上,配以電腦自動化設備,加強水資源科學管理。第六,農業生產設施化、工廠化,運用現代技術和設備,人工創造動植物適宜的生長環境和條件,進行高度集約化經營。如英國的無上栽培技術,打破了必須依靠土壤種植作物的傳統種植方式;日本研製的遙感溫室環境控制系統,將分散的溫室群同計算機控制中心聯結,實行溫室群體自動化管理;荷蘭的全自動化養牛工廠、養雞場,全部生產環節均由計算機控制的機械裝置自動完成。第七,管理和運行機制現代化,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布局區域化、生產過程專業化、生產管理企業化、生產服務社會化水平。第八,農民文化素質現代化,主要表現農民科技文化知識的現代化和農民思想觀念的現代化。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改變農民思想觀念,使農民既具有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的技能,又具備經營現代農業、駕馭市場農業的能力。
精準農業
劉愛民認為,在經歷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工業化農業(石油農業或機械化農業)後,農業正在進入以知識高度密集為主要特點的知識農業發展階段。將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工程裝備套用於農業生產的“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已成為已開發國家面向21世紀的現代知識農業的重要生產形式。精準農業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一系列高技術最新成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產形式,其核心技術是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和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精準農業從90年***始在已開發國家興起,已成為一種普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