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農業

能源農業

能源農業是國家新提出的產業概念,主要指以開發生物質能為目的的種植業。地球每年生產1000~1250億t乾生物質;海洋年生產500億t乾生物質。生物質能源的年生產量遠遠超過全世界總能源需求量,相當於世界總能耗的10倍。我國可開發為能源的生物質資源到2010年可達3億t。隨著農林業的發展,特別是炭薪林的推廣,能源農業將得到大力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能源農業
  • 概念產業
  • 國家:已開發國家
  • 時間:當代
產生背景,主要特徵,技術體系,

產生背景

能源農業的概念提出
與能源農業領域相關的一些基礎性研究和套用性研究,在國內外都已經開展,而且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能源農業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在國內外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篇文獻可供參考,在網際網路上只有“開創能源農業新時代”和“乙醇汽油為‘能源農業’破題”的兩篇報導。在正式出版文獻中只有2003年姚向君發表在《中國農業工程學報》增刊“淺論中國能源農業的發展”一文,初步定義了能源農業的概念,認為能源農業是以提供能源資源及其轉換產品為主要目的農業生產及相關活動。農業作為一個最古老的產業,主要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千百年來一直為人類提供衣食住等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農業為人類提供能源這一特定的功能,僅處於農作物秸稈和薪柴等資源的原始燃燒利用階段,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解決中國乃至世界能源問題,尤其是石油危機方面的潛力和重要意義,尚未被社會各界意識到。隨著石油問題國際化的凸現和石油儲量的下降,農業在解決能源方面的優勢將會逐漸顯現出來。結合前人研究的基礎和農業在解決能源問題方面的特殊作用,提出能源農業就是利用能源型綠色作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轉變為有機能儲存在植物體內,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能直接為人類利用的農業生產活動。

主要特徵

可以看出,能源農業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1)能源農業從其概念的內涵而言仍然屬於農業領域。傳統農業主要是同過人類農事活動,為人類提供衣食住等豐富生活資源,而能源農業在生產程式和耕作技術體系上來講,同傳統種植業一樣,都是通過土地對農作物的加工和利用,仍然屬於農業範疇。
(2)能源農業主要面向人類的能源需求。能源農業是從農業生產的角度和方法來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問題,它所提供的能源不象傳統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為主的耗竭性能源,而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儲存在農作物體內的有機能,屬於可再生能源。
(3)能源農業必須與一定的加工技術相結合。能源農業生產的產品並不能直接利用,而是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通過加工之後,才能被人類利用,而不象傳統的農作物秸稈或薪柴直接燃燒使用。
(4)能源農業是一項系統的生產活動。能源農業包括能源作物的栽培管理、能源作物種質資源的篩選培育、能源農產品的加工技術和加工工藝以及使用設備的設計研發等一列生產和研究活動。
(5)能源農業生產過程,主要是固定大氣中的CO2,而其利用過程主要釋放CO2和水,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角度來講,這一過程並沒有增加大氣CO2的排放量,因此,發展能源農業有利於控制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對於減輕地球表層溫度的升高、保持地球生態系統的碳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體系

廣義農業包涵農、林、牧、副、漁各業,從技術體系的角度來看,能源農業所包涵的範圍也應該是一個很大的範圍,結合農業各行業和能源的相關關係,能源農業技術體系從原料來源角度看其包涵能源作物種植業、能源畜牧業、能源林業和能源農業加工技術(圖1)。其中能源作物種植業、能源園藝業和能源林業屬於能源農業中植物性資源生產的範疇,能源畜牧業屬於動物性產品的生產範疇。能源農業加工技術包涵動物性產品中油脂提取技術和植物性產品中植物性油脂、糖料和澱粉的提取加工技術以及這些原料轉化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和沼氣等可燃氣體的轉換技術。
能源農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