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灶微環境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調節及其作用機制

《異位灶微環境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調節及其作用機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王曉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位灶微環境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調節及其作用機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曉秋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以子宮內膜在異位種植、生長為特徵,所致的痛經、不孕等嚴重影響生育期婦女的生殖健康。異位子宮內膜不能被有效清除,提示盆腹腔漿膜免疫功能障礙。我們已研究發現,內異症腹腔內調節性T細胞(Treg)數目增加,且IL-10、TGF-β1的水平升高;同時具有更高水平的趨化因子TECK存在。體外研究表明,雌激素(E2)與二噁英(TCDD)作為內外環境因素協同作用,通過促進子宮內膜間質細胞(ESC)分泌TECK趨化Treg細胞。本研究將通過建立Treg與ESC細胞的共培養體系,套用重組細胞因子或特異性中和抗體,探討在E2與TCDD作用下,ESC通過分泌TECK介導Treg擴增,調節功能表型及免疫抑制作用;進一步研究Treg對ESC增殖、粘附、侵襲的升調節作用及其分子機制;以解析異位灶微環境Treg免疫抑制功能增強,介導異位內膜的種植與生長的分子機制,最終為內異症防治提供新策略。

結題摘要

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是一種婦科常見疾病,以子宮內膜在子宮腔以外種植、生長為特徵,近年來發病率呈增高趨勢。由於異位病灶造成盆腔解剖結構異常及盆腹腔微環境的改變,導致了臨床常見的慢性盆腔痛、痛經、不孕不育等症狀,給患者帶來很多疾苦,隨著人類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內異症的發病率近年有明顯升高的趨勢,藥物加手術治療仍是主要治療措施,然而,復發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我們對於內異症的發病機制不甚了解,因此,深入解析內異症的發病機理將為我們更好的理解這種疾病並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措施奠定基礎。 內異症患者的盆腹腔內局部的免疫微環境很可能發生了改變,免疫細胞功能異常不能夠有效的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細胞,甚至幫助子宮內膜在異位種植、生長。在該項基金的資助下,我們研究發現,內異症患者較非內異症婦女腹腔液內具有更多數目的Treg細胞以及更高水平的IL-10和TGF-β1,同時具有更高水平的趨化因子TECK存在。Treg是維持免疫耐受的關鍵細胞,Treg的數目或功能異常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關。體外研究表明,雌激素和環境污染物二噁英(TCDD)作為內外環境因素協同作用,通過促進異位病灶關鍵靶細胞—子宮內膜間質細胞(ESC)分泌TECK趨化Treg細胞。TECK在將Treg細胞募集至異位病灶的同時能夠促進其擴增,並調節其免疫抑制功能。我們發現Treg細胞能夠在異位病灶高水平趨化因子CCL17,CCL22的作用下向病灶局部募集,且CCL17,CCL22能夠促進Treg細胞分泌其重要的免疫效應功能分子TGF-β1,TGF-β1又能夠與內異症患者盆腹腔高水平的促炎細胞因子IL-1β、TNF-a協同作用促進ESC表達血管形成因子IL-8和VEGF,從而有利於異位病灶血管形成。我們近期的研究還發現,異位病灶高表達TLR4,作為LPS的受體,TLR4在異位病灶的高表達促進了ESC IL-8的分泌及其受體CXCR1的表達,這種作用通過活化ESC p38/ERK信號通路實現,進而,IL-8能夠通過活化FAK信號通路增強ESC的侵襲和增殖。ESC亦能夠促進Treg細胞轉錄因子Foxp3及表面分子CTLA-4的表達。ESC能夠明顯促進Treg細胞分泌TGF-β1及其轉錄因子Stat3和Stat6的表達。我們的研究為以Treg細胞為靶點進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