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如用兵”,諺語,意思是用藥須像用兵那樣特別慎重,出自《醫旨緒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用藥如用兵
- 類別:諺語
“用藥如用兵”,諺語,意思是用藥須像用兵那樣特別慎重,出自《醫旨緒餘》。
“用藥如用兵”,諺語,意思是用藥須像用兵那樣特別慎重,出自《醫旨緒餘》。出處明·孫一奎《醫旨緒餘》:“人之死生,關於呼吸問,余何敢師心自用;而峨瞼為也。古稱:‘用藥如用兵。”’《醒世恆言》三八:“所以古人將用藥比之用兵,...
《用藥如用兵》是2018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建春, 史原朋, 王新昌。本書是介紹中藥配伍套用的專著。內容簡介 本書是介紹中藥配伍套用的專著。以臨床套用為宗旨,注重醫療實踐。本書具有容量大,條目全,中醫特色突出,實用性強等特點。同時,又具備簡明、扼要、使用方便等優點。且有一定的深度和...
《百草拾珍醫術推求用藥如用兵雜感(第2版)》是2017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書是一本探究醫術推求的中醫原創佳作,內容包括土單驗方、秘方拾遺、臨證心悟、醫案啟示、醫話雜談五部分,本書內容豐富,著眼於實用,是廣大中醫師,尤其是中醫初學者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讀物。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
《題張醫諭活庵》是宋代詩人李曾伯所作詩詞之一。詩詞原文 用藥如用兵,命醫猶命將。醫良則身安,將良則師壯。表里孰虛實,存亡在俯仰。能出康濟方,憂慮危急狀。活法雖指間,活機寓心上。活國與活人,一忠乃可仗。我原將皆方虎醫扁倉,四海生民舉無恙。作者簡介 李曾伯(1198年-1265年至1270年間),字...
《彭通伯衛和堂》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文天祥所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理身如理國,用藥如用兵。人能保天和,於身為太平。外邪奸其間,甚於寇搶攘。守護一不謹,乘間敵益勍。古有黃帝書,猶今六韜經。悍夫命雄喙,仁將資參苓。羽衣為其徒,識破陰陽爭。指授別生死,錚然震能名。道家攝鉛汞,膚腠如重...
理身如理國 用藥如用兵 人能保天和 於身為太平 趙小東/劉安雷/聞曉桐:汗水浸透了盔甲 我不能夠去擦 賈覺睿智/王希/周翔/徐蕙:臉龐留下的勒痕 盛開出最美麗的花 宋鍇澄/王雪霏/劉正印/邱玲:查房治療和操作 早已忘記肆虐的病毒 盧津/齊琦/郭帆/席日樂:心裡全部的牽掛 只有眼前的你們啊 合:出發我沒有...
《題石田古松圖謝周月窗治陳宜人病》是詩人吳寬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籠中采掇皆良藥,用之不當翻為虐。京國名醫不乏人,一日城南逢扁鵲。人言用藥如用兵,須憑指下難隃度。急攻緩補隨所施,信是胸中有方略。沉痾脫去不言功,但使危憂變安樂。月窗妙術真通靈,妙處自得非醫經。金門不肯受官職,野服...
《藥品化義》是2013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用藥如用兵”,非是虛誇,故徐大椿設論用藥當與否的重要性。醫之用藥,猶如將之用兵,善用藥者,必先廣讀諸家本草,再而臨床實踐套用,反覆觀察驗證,方能真知藥性,灼見藥效。《本草必讀叢書》重點在於實用,既注重臨床套用,權衡法度,又重視學有淵源...
《兒科中成藥合理套用手冊》是2009年12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軼秋。內容簡介 用藥如用兵,準確用藥是提高臨床療效的有力保障。小兒發病容易,傳變迅速,髒氣清靈,隨撥隨應。《溫病條辨·解兒難》日:“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證,則莫知其 鄉”。是故,兒科用藥既要果敢...
翁老醫風淳樸,處方用藥強調辨證施治、突出主證主病、兼顧次證次病。他常說,『用藥如用兵』,處方用藥要有君、臣、佐、使,全面考慮。翁老擅以專方治專病,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出了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冠心3號方、冠心4號方、冠心5號方、冠心6號方、心衰1號方,治療高血壓病的葛根天麻湯,治療心律失常的...
時值軍閥張宗昌,擁兵數十萬,其名顯赫,患小疾邀範文甫就診,范氏察色按脈,遂書一方,張嫌其處方案語簡短,藥味素少,藥價低賤,范氏反譏之:“用藥如用兵,將在謀而不在勇,兵貴精而不在多,烏合之眾,雖多何用!”四座驚駭,范氏仍旁若無人,談笑自如。鎮海當地有一吝嗇巨富,其妻難產,兩晝夜未娩,...
3.指藥味少而精:良醫治病,辨證確切,用藥如用兵。藥味少而精同樣能取勝;多而雜說明醫者心中無數,對病情掌握不準,這樣不但不能取效,往往反遺他害。因此先生的處方一般均在10味左右。講究服法 有些藥物通過炮製和配伍,要減少或監視其副作用,並能增加治療作用,如熟地、阿膠等炒炭或珠(用蛤粉炒),或配...
他認為臨診如臨陣,用藥如用兵,主張用主動戰術。病邪不去,即用重補也於病無濟。但他也不排斥“補法”,主張臨診首辨“證”之虛實,遵循經旨,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他對仲景方藥的研究,特別精深,且善於活用,尤長於集中藥力打優勢戰。思路清晰,辨證準確,用藥精當。處方雖藥味不多,卻君臣佐使...
在學術上,他主張臨診如臨陣,用藥如用兵,師其法不泥其方,診查要細心,辯證要確切,用藥要精練;治療方法上,強調保護後天水谷之本的重要性。在“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少則病”的理論指導下,始終把調理脾胃視為獨特的重要環節。擅長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同科多種疾病,均收良效。在行醫實踐中,注重收集...
用藥如用兵,用醫如用將,善用兵者,徒有車之功;善用藥者,姜有桂之效。知其才智,以軍付之,用將之道也。知其方伎,以生付之,用醫之道也。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藥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民中絕命,斷可識矣。審微 疾有誤涼而得冷,證有似是而實非,差之毫厘,損其壽命。《浮...
用藥如用兵 古人說:“用藥如用兵,任醫如任將。”用兵用兵法上的戰略和戰術,而用藥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藥性,更要切中病機,有的放矢,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說用藥如用兵,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的比擬中的聯繫:藥有性屬類別,兵有種類裝備;藥有輕用重用,兵有輔攻主攻;藥有緩急攻補,兵有虛實強弱;藥有...
吳先生獨出心裁,把所施藥物編程為“本草分隊”,是取用藥如用兵之意。凌奐對此闡釋說:“蓋臟腑,即地理也;處方如布陣也,用藥如用兵也”。其學術理論喻趣橫生,深入淺出。全書羅列常用中藥,合計300餘種,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俱全;總以五臟六腑分隊,大致以補瀉溫涼為序;如其中心部藥隊就包括了補心猛將...
《景岳全書》中,頗有意思的是其中的《新方八略》《新方八陣》《古方八陣》。張景岳引兵論醫,仿兵法八陣,把治病癒疾之法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取用藥如用兵之意。清道光八年(1828年)章楠《醫門棒喝》初集成,論《全書》云:“或曰:嘗見誦景岳者,其門如市”,則自順治中葉...
治療之關鍵在於辨別夾雜的比例多少,夾雜多者,用藥少了不可,夾雜少者,用藥多了也不可。另外還要注意臟腑之氣的七日來復,此例取效者,即是也。”李氏治病,用藥非常精練,循規蹈矩,嚴於法度,從不用一味多餘之藥。常言:“用藥如用兵,兵不在多而在精,開方用藥,務求藥證相投。”曾治一老婦,患腹瀉...
用藥特點 奚氏處方立法重在滋陰,用藥多主寒涼,特別重視陰津的保養,認為留得一分津液,便存一分生機。奚伯初臨床常用清熱保津之法,治療小兒發熱病,投之多應手而效。 奚伯初常言,用藥如用兵,必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不殆,故有常亦有變,用藥雜亂堆砌乃醫之大忌。奚氏用藥平穩精細,分量適中,每於平淡中見...
又云:用藥如用兵,添一兵,減一將,必因戰局而定,決不可隨意加減。如治吳某,胸部瘡瘍潰後四個多月不愈,求醫數處,服藥近百劑。局部不紅不腫,酒杯口大的潰瘍面有少量的滲出液;詢之二便正常,脈弱。張弘毅說:“氣滯血凝乃瘡瘍之本,病始邪毒盛,現邪去毒盡,但營衛氣血仍未見和,桂枝湯可建此功...
汪昂不僅擅長臨證,專心研究醫學理論,而且十分重視醫藥的相互作用,其常曰“用藥如用兵”。認為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雖為完善、周明,然而過於浩繁,於是乎汪昂“特裒諸家本草,由博返約,取適用者,凡四百品,匯成小帙”,取名為《本草備要》。《本草備要》(四卷)1683年成書,後經清代初年三大名醫之一太...
而江心鏡組方似零散而實則整體布局,既出於原方,又自創化裁,用藥如用兵,步步為營,著著深思,頗具特色。1 藥精純,法活多變 醫者不病病多,而病方少,辨證治病關鍵在抓住病因,明確病機,然後組方布局。一醫有一醫的組方特點,用藥有各自不同的經驗,江心鏡有理攬病情複雜多變的能力,抓住病機關鍵,用藥...
”用藥主張少而精,常說:“用藥如用兵,而用不在多,貴在精。”治雜病主張調補脾腎,治溫熱重視津液潤涸。擅長內科、婦科疾病的診治。晚年從事高血壓、腎炎、糖尿病、肝炎、腫瘤等病的臨床研究,對慢性病治療更具豐富經驗。除就診外,積極參加科研、教育工作。主要著作 著有《內經知要淺解》、《靈素選讀淺注...
其實,早在古代,扁鵲、孫思邈等名醫就提出過以兵論醫、“防病如防敵”、“治病如治寇”、“組方如布陣”、“用藥如用兵”等醫理,立論新穎獨到,說理精闢透徹。當代《孫子兵法》專家吳如嵩先生和軍隊醫師黃英女士,繼承了中國古代醫學家的學說,同時發揮各自的學識和專長,結合前人的兵法和醫學論斷,聯手撰寫出這部...
胡興猛對內科雜病,頗崇景岳;外感熱病則服膺葉、吳。臨床治療提倡遵經而不泥古,師法而不拘方,嘗謂:用藥如用兵,有攻有守,知常達變,貴在靈活,化裁在我,惟求取勝。談治胃腸 新病或暫病,多屬寒,屬實.寒者熱之;若久痛不已,寒漸化熱,實亦轉虛,寒熱達錯,虛實夾雜,選方遣藥,殊費斟酌。蓋...
取其用藥如用兵之意,蓋臟腑,即地理也,處方如布陣也,用藥如用兵將也。病本在於何經,即以君藥主將標於何經。為臣使之藥,即所以添兵弁。識得地理,布成陣勢,一鼓而戰,即能殄滅賊氛,即所謂病退也。然後調攝得宜,起居如常,即兵家善後事宜,民得安居樂業也。苟調度不精,一或失機,一敗塗地,即用藥...
張景岳在制方用藥方面也頗有特色。他認為“用藥如用兵”,創八陣之說,自製新方,屢見奇效。其中如左歸丸、右歸丸、濟川煎、玉女煎、兩儀膏等著名方劑,至今仍為臨床醫生喜用。張景岳主張對症下藥,靈活用方。一日,有一小孩誤將鐵釘吞入喉中,劇痛難忍,命在旦夕。他用活磁石一錢,朴硝二錢,並研為末,令以...
張鏡人對內科雜病,頗崇景岳;外感熱病則服膺葉、吳。臨床治療提倡遵經而不泥古,師法而不拘方,嘗謂:用藥如用兵,有攻有守,知常達變,貴在靈活,化裁在我,惟求取勝。新感務求表透 診治熱,主張“表”與“透”,提出新感務求表透,不使入內,伏氣務求透表,促其外達。“表”“透”之法,重在...
半夏。12. 引藥入肺:桑白皮。13. 引藥入肝:柴胡、當歸。14. 引藥入心:丹參、黃連、菖蒲。15. 引藥入脾:蒼朮、白朮。16. 引藥入骨:威靈仙、油松節。17. 引藥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荊子。18. 引藥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正是:用藥如用兵,引經要分清;立方有法度,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