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關於處理兵民關係問題而提出的兵以民為本的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用兵附民說
- 定義:儒家關於處理兵民關係問題而提出的兵以民為本的思想
儒家關於處理兵民關係問題而提出的兵以民為本的思想。
儒家關於處理兵民關係問題而提出的兵以民為本的思想。孔子從仁者愛人的基本觀點出發,曾多次闡述敬其事而信於民的思想。在軍事問題上重視百姓的作用,強調對百姓的軍事教育。他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又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
(見用兵附民說)人和說 孟子把“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的思想,運用於戰爭,提出了人和說。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
(48)國險而民附:地勢險要,民眾歸附。(49)賢能為之用:為:被。(50)可以為援:為:作為。援:外援。(51)圖:謀取。據:占據。利:物資。(52)盡:全部取得。連:連線。通:到達。(53)此用武之國:這是用兵之地,國:地方。意思是兵家必爭之地。(54)殆(dài):大概。(55)所以:用來...
”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荀卿曰:“不然。臣所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遠;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
對於用兵、城守、剿托、互市等,均予以詳細記載,還附有沿海布防形勢及戰船、武裝等詳圖。還著有《萬裏海防圖論》、《江防圖考》、《朝鮮圖說》、《琉球圖說》、《安南圖說》等,為明清研究海防和海外交通的著作。又著有《留耕書草》、《燕台雜錄》、《金閶遺稿》等。書籍評價 該書作者還對明朝的時弊進行了...
《心術》是北宋文學家蘇洵創作的一篇議論文,是《權書》中的一篇。這篇文章逐節論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義、養士、智愚、料敵、審勢、出奇、守備等八個方面,以治心為核心,每小節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內在聯繫,邏輯嚴密。文章涉及戰爭中諸多重要問題,以其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光輝,給人以深刻的啟示。作...
吳起是衛國人,善於用兵。曾經向曾子求學,奉事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終於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魯國就有人詆毀吳起說:“吳起為人,...
至常曾孫和,因自立為齊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諸侯朝齊。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太史公曰:余讀司馬兵法,閎廓深遠,雖三代征伐,未能竟其義,如其文也,亦少襃矣。若夫穰苴,區區為小國行師,何暇及司馬兵法之揖讓乎?世既多司馬兵法,以故不論,著...
古人說:“用藥如用兵,任醫如任將。”用兵用兵法上的戰略和戰術,而用藥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藥性,更要切中病機,有的放矢,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說用藥如用兵,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的比擬中的聯繫:藥有性屬類別,兵有種類裝備;藥有輕用重用,兵有輔攻主攻;藥有緩急攻補,兵有虛實強弱;藥有配伍精良,兵...
漢兵、屬國兵合起來共四萬多人,甘延壽、陳湯上奏自我彈劾假託皇帝命令,陳述用兵情況。遠征異域 甘延壽與陳湯帶領軍隊分道前進,分為六校,其中三校從南道越過蔥嶺從小道到大宛,另外三校由都護自己率領,從溫宿國出發,經北道進入赤谷,過了烏孫,到達康居邊界,一直到了闐池的西面。而康居的副王抱闐率領幾千...
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荀子·議兵》)。後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縣(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作品一覽 荀子 勸學第一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榮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
而秦地小民貧,尚不具備成就王業的條件,宜從易處著手,增強國力;第二,蜀有桀,紂之亂,易攻易伐,用兵不傷眾,取其地可廣域富民,道義上還可獲得禁暴平亂之名,一舉數得,既有利又師出有名,不會引起諸侯國的反對;第三,伐韓不可行。伐韓未必有利,又有挾天子的惡名,勢必迫使各諸侯國聯合抗秦,使...
曹彥約則指出“用兵之道,可以形格而勢禁,不可以直致也.……正軍者,忠義之主宰;有三萬之正軍,然後可以制一萬之降卒,有十萬之正軍,然後可以制三萬之忠義”;京東河北節制司幹辦公事陳韡在嘉定十四年,向賈涉獻處置忠義人的策略時,也主張在新復的山東,河北各地,仿效漢趙充國留屯之策,而且分授疆域給...
⑦兵權:用兵的權謀,策略。⑧刖(yuè):斷足,古代的一種酷刑。⑨叩胸:即拊心,拍打胸部,表示惱恨。讓:責備。⑩投隙抵時:迎合機會,行動及時。投,猶迎合。隙,機會。抵,到達。時,適時。呂尚:即姜太公,周代齊國的始祖。傳說他智勇雙全,精通兵法,曾輔助周武王滅商有功。慍(yùn)容:含怒、怨恨...
王念孫認為“政”與“征”同,力政,以力相征伐,與《吳語》“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國”、《大戴記·用兵篇》“諸侯力政,不朝於天子”中的“政”即“征”相同。又如《漢書·楚元王傳》:“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顏師古認為“原”為“本數”,王念孫認為“原”為“度、量”的意思,“不可勝原...
前集的20卷詳細反映了宋代軍事制度,包括選將用兵、教育訓練、部隊編成、行軍宿營、古今陣法、通信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特別是在營陣、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詳細的插圖,這些精緻的圖像使得當時各種兵器裝備具體形象地層現在我們面前,是研究中國古代兵器史的極寶貴資料。後集20卷輯錄有歷代用兵...
《軍讖》曰:“興師之國,務先隆恩;攻取之國,務先養民。”以寡勝眾者,恩也。以弱勝強者民也。故良將之養士,不易①⑥於身;故能使三軍如一心,則其勝可全。《軍讖》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敵情:視其倉庫,度其糧食,卜其強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國無軍旅之難而運糧者,虛也;民菜色者,...
《景岳全書》中,頗有意思的是其中的《新方八略》《新方八陣》《古方八陣》。張景岳引兵論醫,仿兵法八陣,把治病癒疾之法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取用藥如用兵之意。清道光八年(1828年)章楠《醫門棒喝》初集成,論《全書》云:“或曰:嘗見誦景岳者,其門如市”,則自順治中葉...
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荀子·議兵》)。後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縣(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作品一覽 荀子 勸學第一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榮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
□┘叡智神武,料敵用兵。殷湯之略,周發之明也。廣大配天地,茂德苞眾聖。鴻恩洽於區夏,仁聲播於〔八〕荒。〔雖象胥所〕□,□□□,┘和而來王。是以休徵屢集,和氣煙熅。上降乾祉,下發𡿦珍。天關啟闈,四靈具臻,涌醴橫流,山見黃人。〔所以顯受命之〕□□,□□□┘之期運也。其餘甘露零於...
吳王在遠處高台上正看得高興,忽見孫武要斬兩名隊長,連忙派專使下來制止,說:“我已經知道孫將軍會用兵了,這兩個美人是我最寵愛的,沒有她們,我吃飯不香,睡覺不甜,請不要殺她們。”孫武對專使說:“吳王既然任命我為軍事演習中的大將,大將在軍事行動之中是可以不接受國王命令的。”兩名隊長的頭用大斧...
《兵經》提倡樸素的軍事辯證法思想,力主靈活用兵。認為“事變幻於不 定,亦幻於有定,以常行者而變之,復以常變者而變之,變乃無窮。”他在書中用“生”、“變”、“累”、“轉”、“活”、“左”等字條,從各個方面闡發了變與常的辯證關係,如“累”中說:“我可以此制人,即思人亦可以此制我,...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法曰:「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漢末,劉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計於諸葛亮。亮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眾寡,...
朱元在南唐多次上書言事,認為應趁中原多變之際用兵討平湖南(楚國,後為武平軍政權)、閩越(清源軍政權)、錢塘(吳越國)等地,以鞏固國家根基,並自請“專任軍旅”。朝中當權者對他的言論非常不滿,於是向李璟進言,稱朱元身為“遠人”卻謀取兵權,包藏禍心。朱元因此被罷去待詔之職,他大為失意,於是和...
用兵逼近東陽的話,邯鄲就成了口中的虱子。大王拱手而使天下來朝,遲到的就用兵拿下它!但是上黨是個安樂之鄉,它的地位很要緊,我怕勸您放棄了您不會聽從,怎么辦呢?”秦王說:“我一定放棄上黨,改變進攻目標了。”說五 龐敬是個縣令,他派遣一種管理市場的人員——市者出發,又召回另一位管理市場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