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司馬錯
1與
張儀2爭論於
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對曰:“親魏善楚,下兵
3三川
4,塞
轘轅、
緱氏5之口,當
屯留6之道,魏絕南陽
7,楚臨南鄭
8,秦攻新城宜陽
9,以臨二周
10之郊,誅
11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
12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
13,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
王業也。今夫蜀,西辟
14之國也,而戎狄
15之長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
16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
17者,務博其德。
三資者備
18,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
19。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
20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
21,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
22,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
23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
24其故:周,天下之宗室
25也;韓,周之與國
26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
27於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
28也。”
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29,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30相蜀。蜀既屬31,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司馬錯:戰國時秦將,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亂。
2、
張儀:戰國時
魏國貴族後代,戰國時著名
縱橫家。秦惠王(即
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為秦相,曾以
連橫政策遊說各國,有功於秦,封武信君。
3、下兵:出兵。
4、三川:指當時
韓國境內黃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經的地區,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靈寶市東部一帶。
5、轘(huán)轅:山名,在今河南偃師縣東南,道路險阨,凡十二曲,中有
轘轅關。緱(gōu)氏:地名,在偃師東南,轘轅關西北,以地有緱山而名,為軍事要地。
6、屯留:地名,在山西屯留縣南。
7、南陽:地名,在今河南濟源至獲嘉一帶,居韓、魏之間,以其在太行山南、黃河以北,故名南陽。
8、南鄭:地名,在今河南縣新鄭縣西北。
9、新城:韓地,在今河南伊川縣西南。宜陽:韓地,在今河南宜陽縣西。
10、二周:指戰國時周室分裂而成的兩個小國東周、西周。
11、誅:討。
12、九鼎:傳說禹收天下之金,“鑄九鼎,象九州”,夏商周時奉為傳國之寶。
13、按:據有,掌握。圖籍:地圖和戶籍。
14、辟:通“僻”,偏僻。
15、戎狄:古代對西部落後少數民族的泛稱。
16、顧:卻,反而。
17、王(wàng):稱王,統治天下。
18、資:錢財,這裡猶言“條件”。三資者備,指上文所言的廣地、富民、博德三者齊備。
19、有桀、紂之亂:據《華陽國志》載,蜀王封其弟苴侯於漢中。苴侯與巴王友善,而巴與蜀為仇,蜀國伐苴,苴侯奔巴,並向秦求救。桀、紂之亂即指此。
20、繕兵:整治軍備。
21、利盡四海:得利(的地域)達到西海邊上。古人以為中國處於“四海”之內,蜀在西,故此提及“西海”。
22、名實兩附:猶言“名實兩得”。名,指不貪、不暴之名;實指得蜀國之實。附:歸附。
23、劫:脅迫。
24、謁:告,陳述。
25、宗:尊。周室為天下所宗仰,故稱宗室。
26、與國:同盟友好之國。
27、因:依靠,通過。
28、完:全。無傷敗故曰“完”。
29、起兵伐蜀:據《史記·秦本紀》,事在秦惠王后元九年,即公元前316年。
30、陳莊:秦臣。公元前314年任蜀相。
31、屬:歸附。
白話譯文
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展開爭論。司馬錯主張進攻蜀國,張儀說:“不如進攻韓國。”秦惠王說:“請讓我聽聽你們各自的理由吧。”
張儀說:“我們先和魏國、楚國親近友好,結成同盟,然後出兵伊水、洛水、黃河三川之地。堵塞轘轅、緱氏兩個重要隘口,擋住屯留險要的道路,魏國斷絕南陽,楚國兵臨南鄭,秦國攻打新城、宜陽,直到兵臨東西二周都城的近郊,聲討周國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國、魏國的土地。這樣的話,周國君主自知無法挽救,定會獻出傳國之寶九鼎的。秦國憑藉九鼎,依照地圖戶籍,挾持周天子以號令天下,天下沒有不敢抗拒的,這才是帝王的大業啊!如今蜀國只是西部偏僻的國家,西北少數民族的領袖。進攻蜀國,即使使軍隊疲憊,百姓勞累,也談不上得到什麼利益。我曾聽說,爭奪威名要到朝廷去爭,爭奪利益要到市場去爭。現在三川之地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市場和朝廷,而大王不在這裡爭奪,反而去爭奪夷狄,這與帝王之業相去太遠了!”
司馬錯說:“不對!我聽說:想使國家富裕,必須開拓國家疆土;想使軍隊強大,必須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業,必須博施德政。只有這三者都具備了,王業才會隨之而來。現在大王統治的國家,地方小,百姓窮,所以我希望先辦容易的事情。蜀國是西部偏僻的國家,西北少數民族的領袖,然而朝政卻像夏桀、商紂一樣混亂,以秦國的國力攻打它,就像驅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國的地盤,足以使秦國的疆土擴大;得到蜀國的錢財,足以使秦國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軍隊,而不傷及民眾,蜀國就已降服。所以,攻取一國,而天下人不認為我們強暴,獲得戎狄的全部資財,各國諸侯不認為我們貪婪。這樣,我們就可一舉兩得,名利雙收,而且還會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亂的名聲。現在卻想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這是會招致人們唾棄的罵名,即使這樣,也未必得到什麼好處,而且還有不義的名聲;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這實在是太危險,我請求大王允許我說明其中的緣故吧。周朝是天下諸侯國國君的宗室;韓國是周朝結交的友好國家。如果周朝知道自己會失去九鼎,韓國知道自己會喪失三川之地,那么,他們一定會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以對付秦國,而且還會背靠齊國、趙國。並向楚國、魏國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給楚國,韓國把三川之地給魏國,大王制止不了他們這樣,這就是我所說的伐韓危險的緣故。相比之下,不如進攻蜀國才是萬全之策啊!”
秦惠王說:“好!我聽從您的建議。”秦國最終起兵伐蜀。用了十個月的時間攻取蜀地,於是蜀國被平定。將蜀國君主的稱號更改為侯,又委任秦國大臣陳莊為蜀相。蜀國既已附屬於秦國,秦國就更加強大了,因而就更輕視諸侯各國了。
寫作背景
這是記敘戰國時秦國關於外交軍事的一交論爭,是秦惠王進行軍事擴張,推進王業的軍事論辯。秦相張儀主張伐韓,秦將司馬錯主張伐蜀,二人針鋒相對,各陳己見。戰爭的勝敗,往往決定於策略的高下之別。秦與六國的爭雄,也可看作是它們各自所採用策略的對抗。正由於策略在戰爭中的這種重要性,所以在一國之內,圍繞一種戰略決策的制定和抉擇,也就必然是審慎而艱難的。這篇文章描述的就是這樣一次在秦國內部圍繞戰略問題而發生的宮廷論爭。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次在秦國內部圍繞戰略問題而發生的宮廷論爭。論爭的一方是名臣張儀,一方是悍將司馬錯。論爭的焦點則在於確定泰國的下一個攻擊目標,以達到從中獲利、富國強兵的目的。二人各執一端:一方極言攻韓,一方力主伐蜀,如從立論的標準看,他們的出發點還是一致的。那就是,“名”、“實”二字,既要為秦謀得實利,又要不致於陷於污名之中。《孫子兵法》有所謂“多算勝,少算不勝”,司馬錯能在論爭中占上風,原因就在於他眼光更遠,思慮更深。他不僅抓住了名利的根本,而且還進一步考慮到事情的輕重難易。他看出伐韓劫周既遭惡名又無利可圖,而伐蜀則是避難就易,可以“名實兩附”。
文章先列
張儀的觀點。首先,
張儀認為伐韓可分三步:第一,親善魏,楚,出兵三川,扼住轘山和緱氏山的出口,擋住屯留的通道;第二,由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牽制韓軍,
秦軍乘機直逼二周郊外,聲討周天子之罪,迫其交出象徵王權的九鼎寶器;第三,擁九鼎而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
王業。其次,
張儀駁司馬錯伐蜀之論。認為蜀地偏遠,勞師乏眾,不足以成威名,也不足以得厚利。而創建
王業的關鍵之地在
三川,周室,伐蜀離成功之業太遠,不宜採用。
針對
張儀之論,司馬錯斬釘截鐵地用“不然”二字進行反駁,然後也分三步論證伐蜀的理由。第一,從巨觀上提出建立
王業的三條件,即地廣物豐,兵強民富,博德廣施。而秦地小民貧,尚不具備成就
王業的條件,宜從易處著手,增強國力;第二,蜀有桀,紂之亂,易攻易伐,用兵不傷眾,取其地可廣域富民,道義上還可獲得禁暴平亂之名,一舉數得,既有利又師出有名,不會引起
諸侯國的反對;第三,伐韓不可行。伐韓未必有利,又有挾天子的惡名,勢必迫使各
諸侯國聯合抗秦,使秦處於危險的境地,故伐蜀是為上策。
兩人觀點迥異,但從論辯中可看出:
張儀的主張多主觀唯心的空想,諸如魏,韓是否同
秦國友善,是否願出兵牽制韓軍;尤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諸侯國是否臣服,均是不可知因素。司馬錯是從實際出發,知己知彼,提出積極穩妥的辦法,既能發展壯大自己,又能在輿論上站住腳。
司馬錯的攻戰策略最終在實戰中得到驗證,由此也顯示了他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的冷靜沉著和思慮的深邃周密。
這篇文章幾乎全由人物的論辨語言構成。隨著語言的展開,各自的觀點也升始激烈的交鋒。這裡,沒有畫蛇添足的行動描寫,也沒有拖泥帶水的細節構繪。文字處理得乾淨、洗鍊。二人的論辯語言也始終平實、直朴,並不在聳人聽聞的誇飾之詞與縱橫排算的激昂之氣上爭勝負,而只在實質性內容上論英雄。這種藝術表現方法,同樣很好地表現了張儀的迂闊和急乾求成,也很好地塑造了司馬錯這一“戰國中求實落經濟”(林雲銘《古文析義》)第一人的政治家形象。
結構的精巧、綿密、完整亦是文章的一大特色。文章始以“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一句交待了事件的起因,並營構出一個嚴肅的宮廷辯論的氣氛。繼之雙方互陳觀點。最後以定蜀的結果對雙方看法的高下作了最後的裁定。事件發展的客觀順序始終是文章的線索,在敘述中,作者並未顯露主觀的褒貶、抑揚等態度,來打破這種結構的完整性,但作者的傾向性又盡包融於這—結構之中 司馬錯的多謀善斷、料事如神為後世描寫能臣賢相開了先河。就這點看,金聖歎以為司馬錯是諸葛亮形象的“
粉本”,是很有道理的。
名家點評
清
金聖歎《
天下才子必讀書》卷四:“讀此,始知諸葛公乃有粉本。後賢信諸葛公亦爛讀《國策》,則其爛讀,可無俟再勸也。”
清
徐乾學《
古文淵鑒》卷八:“戰國之時不復知有周天子矣!錯獨曰劫天子惡名也,大義凜然,後魯肅之存劉,王猛之戒不伐晉,亦同此意。”
清
林雲銘《
古文析義》卷五:“代韓伐蜀二說,俱以“名”、“利”二字做骨,張儀謂王業起見,語雖大而實疏。司馬錯只拿定富強二字做去,而王業不爭自成。何等萬全。切實優劣,判如指掌矣。……戰國中求實落經濟,無出司馬錯之右者。
清
吳楚材、
吳調侯《
古文觀止》卷四:“周雖衰弱,名器猶存,張儀首倡破周之說,實是喪心。司馬錯建議伐蜀,句句駁倒張儀。生當戰國,而能顧惜大義,誠超於人一籌。秦王平日信任張儀,而此策獨從錯,可謂識時務之要。”
清朝高嵣《國策鈔》卷上:“儀、錯兩策,皆從名利起見。然伐韓之計,臨周郊,誅王罪,此何語耶?“王業”二字,名雖大而理實舛,伐蜀有富強之實,而無食暴之名,議論較為完備。其明快條悉,後半亦最為出色。”
清朝唐德宜《
古文翼》卷三引倪稼鹹評:“兩說俱以名利為言,而錯之計有富強之利,無劫天子之名,更出萬全也。論事之文,指陳明快,聽者安得不從。”
清朝唐德宜《古文翼》卷三:“料事明快,持論正大,不獨壓倒張儀,恐一時出其右。”
近代無名氏《戰國策精華》:“司馬錯之策不特忠於秦,且商略事勢又多格言,殊不類戰國諸人。”
作者簡介
劉向(約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沛縣(今屬江蘇
徐州)人。原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為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
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
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
新序》、《
說苑》、《
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文集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