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經典藏書

古文觀止/經典藏書

《古文觀止(全本)》(作者吳楚材)力求原文版本的完善和權威性、文字的準確性;譯文部分以直譯為主,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儘量做到逐字逐句一一對應,譯文流暢,文筆優美,體現出原文的美學價值;注釋詳略得當;每篇的“閱讀提示”簡要概括文章的寫作背景、思想內涵、藝術特色等;《古文觀止(全本)》作者簡介採用注釋形式,在該作者人選的第一篇文章中作為第一條注釋出現,以保持原文的體例。

基本介紹

  • 書名:古文觀止/經典藏書
  •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 頁數:658頁
  • 開本:32
  • 作者:吳楚材 吳調侯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有專家指出,如果能熟讀《古文觀止(全本)》(作者吳楚材)中的大部分文章,就熟悉了文言的辭彙、語法現象和文章布局謀篇的道理,打下了閱讀乃至寫作文言文的基礎,把握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大體輪廓。現在,我們把這樣一部全本《古文觀止》呈獻給讀者,希望能從中領略到中國古代散文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作者:(清)吳楚材、吳調侯 注釋解說詞:胡波、崔周

序言

《古文觀止》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編選評註的,最初刊行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是一部優秀的古文讀物。它的選文上起周代下訖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選文章能注意題材和文體風格的多樣性,不僅有史傳、論說文,還有見聞札記、山水遊記、雜文小品和其他套用文,大體上反映出我國古代文章絢麗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還編選了少量歷代傳誦的著名的駢文和韻文。文章在編排上以時代為經、作者為緯,眉目清楚,查找快捷,閱讀方便。
“觀止”二字來自《左傳》的《季札觀周樂》,取嘆為觀止之意,也就是說,看到這裡就停止,不用再看別的了,這裡所看到的已經盡善盡美了。吳氏叔侄以此命名不免有些自負,但在當時它確實超過了其他選本,也有符合實際的地方,即使現在新出的許多古文選本,也往往參考了《古文觀止》這個選本,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選本在讀者中的影響超過吳氏叔侄的《古文觀止》。
本書力求原文版本的完善和權威性、文字的準確性;譯文部分以直譯為主,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儘量做到逐字逐句一一對應,譯文流暢,文筆優美,體現出原文的美學價值;注釋詳略得當;每篇的“閱讀提示”簡要概括文章的寫作背景、思想內涵、藝術特色等;作者簡介採用注釋形式,在該作者人選的第一篇文章中作為第一條注釋出現,以保持原文體例。
有專家指出,如果能熟讀《古文觀止》中的大部分文章,就熟悉了文言的辭彙、語法現象和文章布局謀篇的道理,打下了閱讀乃至寫作文言文的基礎,把握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大體輪廓。現在,我們把這樣一部全本《古文觀止》呈獻給讀者,希望能從中領略到中國古代散文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圖書目錄

卷一周文
鄭伯克段於鄢
周鄭交質
石碚諫寵州吁
臧僖伯諫觀魚
鄭莊公戒飭守臣
臧哀伯諫納郜鼎
季梁諫追楚師
曹劌論戰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宮之奇諫假道
齊桓下拜受胙
陰飴甥對秦伯
子魚論戰
寺人披見文公
介之推不言祿
展喜犒師
燭之武退秦師
蹇叔哭師
卷二周文
鄭子家告趙宣子
王孫滿對楚子
齊國佐不辱命
楚歸晉知蕾
呂相絕秦
駒支不屈於晉
祁奚請免叔向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晏子不死君難
季札觀周樂
子產壞晉館垣
子產論尹何為邑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子革對靈王
子產論政寬猛
吳許越成
卷三周文
祭公諫征犬戎
召公諫厲王止謗
襄王不許請隧
單子知陳必亡
展禽論祀爰居
里革斷罟匡君
敬姜論勞逸
叔向賀貧
王孫圉論楚寶
諸稽郢行成於吳
申胥諫許越成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吳子使札來聘
鄭伯克段於鄢
虞師晉師滅夏陽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曾子易簀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公子重耳對秦客
杜蕢揚觶
晉獻文子成室
卷四秦文
蘇秦以連橫說秦
司馬錯論伐蜀
范雎說秦王
鄒忌諷齊王納諫
顏周說齊王
馮媛客孟嘗君
趙威后問齊使
莊辛論幸臣
觸礱說趙太后
魯仲連義不帝秦
魯共公擇言
唐雎說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樂毅報燕王書
諫逐客書
卜居
宋玉對楚王問
卷五漢文
五帝本紀贊
項羽本紀贊
秦楚之際月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孔子世家贊
外戚世家序
伯夷列傳
管晏列傳
屈原列傳
酷吏列傳序
遊俠列傳序
滑稽列傳
貨殖列傳序
太史公自序
報任安書
卷六漢文
高帝求賢詔
文帝議佐百姓詔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過秦論上
治安策一
論貴粟疏
獄中上樑王書
司馬相如上書諫獵
李陵答蘇武書
尚德緩刑書
報孫會宗書
光武帝臨淄勞耿弁
誡兄子嚴敦書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
卷七六朝唐文
陳情表
蘭亭集序
歸去來辭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北山移文
諫太宗十思疏
為徐敬業討武瞾檄
滕王閣序
與韓荊州書
春夜宴桃李園序
弔古戰場文
陋室銘
阿房宮賦
原道
原毀
獲麟解
雜說一
雜說四
卷八唐文
師說
進學解
圬者王承福傳
諱辯
爭臣論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與於襄陽書
與陳給事書
應科目時與人書
送孟東野序
送李願歸盤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楊少尹序
送石處士序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祭十二郎文
祭鱷魚文
柳子厚墓志銘
卷九唐宋文
駁復仇議
桐葉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說
種樹郭橐駝傳
梓人傳
愚溪詩序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鈷鍶潭西小丘記
小石城山記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待漏院記
黃岡竹樓記
書《洛陽名園記》後
嚴先生祠堂記
岳陽樓記
諫院題名記
義田記
袁州州學記
朋黨論
縱囚論
《釋秘演詩集》序
卷十宋文
《梅聖俞詩集》序
送楊真序
《五代史·伶官傳》序
《五代史·宦者傳》論
相州晝錦堂記
豐樂亭記
醉翁亭記
秋聲賦
祭石曼卿文
瀧岡阡表
管仲論
辨奸論
心術
張益州畫像記
刑賞忠厚之至論
范增論
留侯論
賈誼論
晁錯論
卷十一宋文
上梅直講書
喜雨亭記
凌虛台記
超然台記
放鶴亭記
石鐘山記
潮州韓文公廟碑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三槐堂銘
方山子傳
六國論
上樞密韓太尉書
黃州快哉亭記
寄歐陽舍人書
贈黎安二生序
讀孟嘗君傳
同學一首別子固
游褒禪山記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卷十二明文
送天台陳庭學序
閱江樓記
司馬季主論卜
賣柑者言
深慮論
豫讓論
親政篇
尊經閣記
象祠記
瘞旅文
信陵君救趙論
報劉一丈書
吳山圖記
滄浪亭記
《青霞先生文集》序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徐文長傳
五人墓碑記

文摘

如果建立的諸侯國國力強大,那么必然造成皇帝與諸侯互相懷疑的局面。臣下屢次被君上猜疑,就會受討伐而遭殃;君上屢次被臣下猜疑,就會發愁而憂慮。這實在不是使君上安定而讓臣下保全的辦法。如今有的親弟弟圖謀當東方的皇帝,親哥哥的兒子向西進攻,現在吳王又被告發了。天子年富力強,施行仁義,不曾有過失,恩德播撒在他們身上,尚且如此,何況最大的諸侯,權力將為這類諸侯十倍的呢?但是現在天下暫時安定,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諸侯大國的國王年幼體弱,還沒有成年,漢朝派去的王國師傅、丞相們正掌握政事。幾年以後,諸侯中的國王大都成年,血氣方剛,就要讓漢朝派去的師傅、丞相們稱病辭官,那些國王就要從丞、尉以上普遍安置自己的親信,如果這樣,他們與謀反的淮南王、濟北王的行為又有什麼不同呢?到這種時候再想要求治理安定,即使是唐堯、虞舜也是治理不了的。
黃帝說:“日上中天,一定要曝曬東西,手裡拿著刀,一定要宰割牲畜。”如今要使形勢順利發展而安上全下很容易;若是不肯及早行動,就會破壞骨肉之親而使人頭落地了,這難道跟秦朝末代的情形有什麼不同嗎?憑著天子的地位,趁著當今的時機,靠著上天的幫助,尚且不敢將危險改為安全,將混亂變為太平,假如陛下處在齊桓公當年的地位,恐怕就不肯集合諸侯而匡正天下了吧?我又知道陛下是必定不會行動的。假如天下就像漢初那樣,淮陰侯仍在楚國稱王,黥布在淮南稱王,彭越在梁國稱王,韓信在韓國稱王,張敖在趙國稱王,貫高做趙國丞相,盧綰在燕國稱王,陳稀在代郡,假使這六七位都健康無恙,那時陛下登上皇位,能覺得安全嗎?我有根據知道陛下是不能的。秦末天下混亂,高皇帝與上述諸公一同起事,並非有親族的勢力預先作為依靠。這些王公中的幸運者做了中涓,其次的僅做個舍人,他們的才能比不上高皇帝,相差很遠。高皇帝憑藉他的明聖威嚴登上天子之位,劃出肥沃富饒的土地封這幾位為王,多的有一百多個城邑,少的也有三四十縣,恩德極其優厚了吧?但是在此後的七年間,謀反的事件就有九起。陛下同當今王公們,不是親自較量才能的高低而使他們為臣的,又不是您親自賜封他們為王的,連高皇帝都不能得到一年的安寧,因此我知道陛下也是不能得到安寧的。然而還有可以推託的藉口,他們與劉氏親屬關係疏遠。請允許我試著說說親屬關係親近的同姓諸侯王。假使讓悼惠王在齊國稱王,元王在楚國稱王,如意在趙國稱王,幽王在淮陽稱王,共王在梁國稱王,靈王在燕國稱王,厲王在淮南稱王,這六七位尊貴的諸侯王都健康無恙,那時,陛下登上皇位,能夠做到國家太平嗎?我又知道陛下不能做到。像這些國王,雖然名義上是臣子,其實都懷有把皇帝看作是普通兄弟的心思,他們沒有不想在王國實行皇帝制度而自己做皇帝的。他們擅自把爵位封給人,赦免死罪,甚至有的乘坐皇帝專用的黃屋車,漢朝制定的法令在他們王國並不實行。有的雖然實行,但是行為不合法令就像厲王那樣,現在如此不肯聽從法令,若要召見他們,怎么會來呢?幸而被召來了,法令又怎能施加給他們?如果依法處置了一個親戚,天下貴族都會震動相頤而起兵作亂。陛下的臣子中即便有馮敬這樣勇敢的,但剛要開口說話,匕首已經刺進他的胸膛了。陛下雖然賢明,但誰敢與您一起治理這種不法行為呢?因此疏遠的異姓王必定弓l起危險,親近的同姓王必定作亂,這已經是事實。那些異姓王自恃強大而動亂的,漢朝已經僥倖戰勝他們了,卻又不改變造成這種狀況的根由。同姓王沿襲這樣的足跡而動亂起來,已經有苗頭了,形勢完全會重演。災禍的變化,不知會轉移到哪裡,英明的皇帝處在這種形勢下尚且不能覺得安定,後代又將怎么辦呢?
屠牛坦一個早晨可以宰割十二頭牛而刀刃卻不鈍的原因,是在捅入、剝開、切割的時候,都是順著肌肉紋理來的,至於髖骨、股骨這樣的地方,不是用小斧就是用大斧。仁義恩德,是君主手中的鋒利刀刃;權勢法制,是君主的大小斧頭。現在的諸侯王都是一些髖骨股骨,放開大小斧頭,卻用鋒利刀刃去碰,我認為其結果不是刀刃缺口,就是屠刀折斷。為什麼不用仁義恩德來對待淮南王、濟北王呢?因為形勢不允許這樣處置。
我考察從前發生的事情,大都是強大的諸侯王先反叛。淮陰侯在楚國為王,最強大,就最先反叛;韓王信依靠胡人的支持,也反;貫高憑藉趙國資助,也反;陳稀武器精良,也反;彭越利用梁國的力量,也反;黥布利用淮南的力量,也反;盧綰最弱小,就最後反叛。長沙國僅有二萬五千戶,功勞最少卻保全得最為完好,關係疏遠卻最忠心,這不僅是各入秉性不同,也是形勢使然。從前如果讓樊噲、酈商、絳侯、灌嬰占據幾十個城邑而封為王,到今天雖然已經破殘,但是可以讓他們滅亡。把韓信、彭越等人封為通侯,雖然到今天還存在,也是可能的。這樣,治理天下的大計便可以知道了。要想使諸侯王們都忠心歸附漢朝,那么不如讓他們都像長沙王那樣;要想使臣子們不遭殺戮成肉醬的下場,那么不如讓他們像樊噲、酈商那樣;要想使天下長治久安,就不如更多地分封諸侯而削弱他們的力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義指揮他們;國小,就沒有反叛的野心。使天下的形勢像身體指使手臂,手臂指使手指一樣,沒有不能控制服從的。諸侯國的君主不敢有反叛心思,像輻條湊向軸心一樣而聽從於天子使命,即使是小民,也知道這樣安定,所以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賢明。分割諸侯國的土地,確定製度,使齊、趙、楚各分為若干小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孫全部按世代次序各自得到祖上的領地,直到領地分完為止,對於燕、梁等其他諸侯國也是這樣。那些領地多而子孫少的諸侯國,也分建成若干小國,先空置在那裡,等他們的子孫出生,全都讓他們做這空缺的君主。諸侯國的土地,因犯罪削減而收歸漢朝的,在替他們遷移諸侯國以及封他們的子孫的時候,按照原先的封地如數償還。一寸土地,一個百姓,天子都絲毫不沾邊,這實在是為了安定治理罷了。因此天下人民都知道陛下的廉潔。封地制度一旦確立,宗室子孫沒有一個擔心自己不能封王,臣下沒有背叛的念頭,君上沒有討伐誅殺的意思,因此天下人民都知道陛下的仁愛。法制確立而不觸犯,法令施行而不違反,貫高、利幾之類的陰謀不發生,柴奇、開章之流的詭計不萌發,百姓向善,大臣順從,因此天下人民都知道陛下的信義。幼主當政而天下依然安定太平;扶立遺腹子,讓臣下朝拜先帝的朝服,而天下不會動亂。當時天下太平,後世歌頌先帝聖明。這一舉動帶來五方面功業,陛下還顧慮什麼而長久不這樣做呢?
當今天下的形勢正像患了嚴重的腿腳腫大的疾病,一條小腿大得幾乎像腰,一個腳趾大得幾乎像大腿,平常不能彎曲伸展,一兩個腳趾抽搐,整個身體就失去依靠。錯過了當今時機不進行治療,必會成為不治的頑症,以後即使有扁鵲那樣的良醫,也不能治了。病不只有腿腳腫大,又有腳掌扭歪的痛苦。元王的兒子是皇帝的堂弟,如今在位的是皇帝堂弟的兒子。惠王的兒子是皇帝親兄的兒子,如今在位的是皇帝親兄的兒子的兒子。親近的皇族沒有領地來安定天下,疏遠的皇族卻控制大權來威逼天子。我因此說這不是只患了腿腳腫大的疾病,又有腳掌扭歪的痛苦。令人痛哭的,就是這個病。P250-25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