轘轅關

轘轅關

轘轅(huán yuán)關,洛陽八關之一,位於偃師登封鞏義交界處的轘轅山上,為洛陽通往許、陳的捷徑要衝。關處鄂嶺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道路險隘,有彎道十二,迴環盤旋,將去復還,故稱轘轅關。其南邊的鄂嶺口,又有一關,為宋時偃師縣知縣馬仲甫庸工所鑿,道路軒敞,人便其利,當地人稱鄂嶺口,也叫新轘轅關。

《元和郡縣誌》載:“轘轅山,山路險阻,十二曲道,將近復回,故曰:轘轅。”歷史上,由洛陽通往豫東、豫南及荊楚、江浙一帶的轘轅古官道穿村而過。因此,曹植在《洛神賦》留下了“背伊闕,越轘轅”的詩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轘轅關
  • 位置:偃師城東南30公里府店鄉境內
  • 地位:軍事要地
  • 地理:西有鄂嶺口等
簡介,歷史沿革,古道,遊記,

簡介

轘轅山,形勢險要,東有太室(即嵩山)、南有少室,緊接鞏義、登封兩市;西有雞鳴山、香爐峰,是萬安山與嵩山 銜接處的壑口。《元和志》載:“轘轅山,山路險阻,十二曲道,將近復回,故曰:轘轅。”轘轅口傳說為遠古時大禹所鑿,為歷代兵家必爭和控守要地,也是洛、偃通往汝、穎、襄之捷徑。
轘轅關是軍事要地,古今經歷過多次戰爭。

歷史沿革

轘轅作為地名,最早見於周朝。“敬王六年(前514),鄭人伐滑。允姓之戎,遷於滑內,東及轘轅”。《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晉欒盈出奔楚,過國,出諸轘轅。秦二世三年(207)二月,劉邦兵攻陳留,又下轘轅、緱氏、絕河津,擊趙 賁軍屍鄉之北。攻洛陽不利,出轘轅關至陽城。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劉聰使其子劉桀等攻占洛陽,桀出轘轅,至梁、陳、汝穎間。永嘉五年(311)石勒稱霸北方,引兵出轘轅,屯兵許昌。北魏孝莊帝永安三年(530)元顥入洛,敗於河橋,輕騎南走,自轘轅南出,至臨潁為人所殺。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李密破宇文化及,王世充欲乘其弊而攻之,簡精卒2萬餘人,營洛水為橋。李密在偃師,因新破敵,輕王世充,不設壁壘。世充夜遣200騎蔽山埋伏,秣馬蓐食,平明襲之,密陣未成,伏兵北原,乘高馳下壓其營,密軍大敗。王世充進拔偃師,設定轘轅縣,並在北山下設轘轅鎮(即今叄駕店)。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破王世充,攻下轘轅、羅川二縣,王世充別將單雄信、裴孝達與唐總管王君廊相持於洛口,李世民率部騎5000前往援助,至轘轅,單雄信等逃 遁,王君廊追殺獲勝。乾符元年(874),黃巢進逼東都,唐僖宗下詔發兵守轘轅、伊闕、河陰、虎牢。
清同治二年(1863)七月,捻軍自登封經轘轅進入偃師境內,因縣境大村依寨防禦,不久即退。
民國14年(1925年)二、三月間軍閥混戰陝西督軍劉鎮華率部將憨玉琨攻打河南,河南省長胡景翼指定豫西南為樊鐘秀由禹縣、登封出兵轘轅關,占據洛水南岸,側擊憨軍後路,憨戰敗後,不久即氣瘋病死,於是樊軍占領洛陽,民國17年(1928)四月,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等發動“第二次北伐”,馮玉祥主力開赴前線,黃河以南防守空虛,樊仲秀率建國豫軍乘機由郟縣北攻洛陽,二十一日占偃師,馮玉祥急調部將宋哲元、石友三分別由陝、魯入豫。二十八日宋部進駐洛陽,五月十日占領偃師,樊仲秀兩面受敵,即從轘轅關南撤,石友三追至少林寺,將千年古剎少林寺藏經樓放火焚燒,樊軍潰逃南陽。
民國18年(1929)五月二十二日,軍閥再度混戰,韓復榘在洛陽通電叛馮投蔣。二十七日韓部由洛陽向黑石關進發,因前鋒受敵,後繼部隊即從偃師南折,過轘轅關繞道登封、禹縣、許昌到達開封,韓乃被蔣任命為河南省主席。蔣、馮關係惡化後,十月十三日,馮玉祥占領洛陽,左路軍龐炳勛進攻黑石關,中路軍孫良誠部由偃師南下,過轘轅關從登封迂迴鄭州。
民國19年(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歷經5個月,蔣占領鄭州,馮、閻失敗。九月下旬,蔣軍五縱楊虎城攻占偃、洛。十月五日,馮軍劉汝明率部由臨汝、登封越轘轅關占領偃師,企圖支援洛陽。九日蔣軍一縱徐源泉部由登封過轘轅關占領偃師,;劉汝明率部北沿黃河入孟津西逃。
抗日時期,1944年5月13日偃師淪陷。9月,皮定鈞和徐子榮率八路軍抗日先遣支隊進入豫西,在偃師南山一帶建立抗日根據地,在偃、登、鞏交界處打擊日寇,轘轅關也是他們作戰的要地。同時,八路軍河南軍區成立,“嵩山人民抗日義勇軍”改稱“河南人民抗日義勇軍”,司令員張之朴率部活動在嵩山地區,經常出沒在轘轅關一帶,開展抗日活動。

古道

轘轅關古道經歷代不斷擴修,先後又很大變化。
轘轅關有二道,一在北,唐高宗屢入嵩,鑿山開道如車廂,為歷代置關之所;一在南,即今鄂嶺口,行人以北道幽折,林 隱奸,多以南道軒敞為便。有轘轅關碑在鄂嶺口,為宋偃師知縣馬仲甫擁民所鑿,“人便其利,刻石紀美”。轘轅關南道上,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河南太守文悌開修車路,也有記其事的石碑一通,碑文曰:“洛都四面踞山,東虎牢、西函谷、南伊闕、東南轘轅,皆天險也。獨轘轅關石 ,不通軌轍……,過往商賈非取道伊闕不能達洛”。這說明了轘轅關是許、洛要 ,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轘轅關南道也幾經開修和擴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呂履恆平治鄂嶺口路碑文中載:“……維茲鄂嶺,中有其缺,古潁州之關塞,實往來之通 ,山徑崎嶇,僅容行人之鱗次,石 ,莫濟輿馬之馳驅。考王制,維(月令),有平治之文,經千百餘年,曾無人焉起而修理之者,天意蓋留以 段子焉。段子名潤色,山西澤州人也。賈於洛,客歲貿遷,路經其地,輒發善念,慨任厥修。復有異夢驚覺。今年春,謀諸參店主人。主人糾合眾善,率皆歡欣樂從,各任一職,公同一心,並立善。……遂出囊興工於小鄂嶺口,石工雲集,力役輻 ,效用者不下三百餘人,因其地勢,隨其高下,擴狹口,平險阻、……甫及五月,而一蹴告竣、……山徑之蹊澗,今成履道之坦袒,闊則十有餘尺,長則五百餘丈。外募僅百金有奇,余盡捐之己囊。、……”清光緒二十五年(1889)春,文仲恭任洛陽府太守,嘗行部屢經轘轅, 斯民登 之苦,復慮此道因石磴 ,不通軌轍,仕宦商賈之車受阻,百貨無由輻 ,而洛、偃或仰粟汝、潁,運輸尤為困難。遂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春,捐廉600金,派員僱工疏鑿。偃師縣知事潘礪庵實領其工,督工者候補典史張靖,使轘轅盤迴嵩少之坂,化險為夷,民尤稱便。工程於同年九月竣工後,樹《清開修轘轅關路碑記》碑一通,以記其事。碑文中還歌頌了帶頭捐款償修轘轅關車路的河南太守文公, 在職官,更主動興利除弊。民國25年(1936)九月,蔣介石在洛陽度過50壽辰後,隔了一天,從洛陽坐車出發,經偃師過轘轅關到少林寺、中嶽廟進行了二日游。當時偃登公路已初具規模,從偃師到登封計31公里,雖經臨時整修,但他仍感轘轅道行車之艱難,年命河南省建設廳,從黃河北徵用民工對鄂嶺口路段進行了擴修。因山高道險,施工難度大,民工傷亡頗多。擴建後,路面因石多土少,仍坎坷崎嶇,形成18彎盤旋上下,後稱鄂嶺口道為“十八盤”。
新中國成立後,曾數次維修轘轅道。隨著形勢得發展,客貨運輸量增多,尤其是從洛陽到少林寺、中嶽廟之遊客與日俱增,大型客車尤難上下,多繞道龍門、臨汝,徒增旅程。192年5月洛陽地區公路總段和偃師縣黨、政領導部門興修十八盤改線、擴建工程,1983年12月竣工,共用工日22.7萬個,完成土石方21.5萬立方米,修涵洞29座、長464米,橋樑2座、長72.49米,擋土牆8處、8886平方米,共投資149萬元。207國道通過此路,縱穿偃師境內,結束了古轘轅坂山高道險的歷史。
轘轅關歷史悠久,歷經滄桑,古關建築早毀於歷代戰亂之中,現存建築系用石灰岩壘砌,東西長14.7米,南北寬10.5米,高6.2米,正中是弧形頂門洞,洞高4.7米,寬3.5米。有石階可拾級而上至關頂,門洞上鑲有長方關額“古轘轅關”,楷書,筆法古樸,遒勁有力,並書“乾隆十五年歲在庚午九月重修”。
此關早已無人通行。關東有韓莊、唐窯兩村的梯田數十塊,再南有偃、登交界碑。古關頂原有大殿,今蕩然無存。1984年以來,韓莊村民自行捐資在關頂重建大殿一座,使古轘轅關平添新貌。

遊記

"回望洛陽"之三:聲聲嗟嘆轘轅關
撣去城市的浮囂,挽起歲月的滄桑,一起再次走進歷史裡,去尋找那些亘古記憶的種子,去探悉那些血與火的印記。
轘轅關轘轅關
在前往轘轅古關的途中,我們進行著一場漫談式的探討,從幾千年前的古關開闢到解放後的廢棄,從段老師的講述中,我了解到這座古關,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和傳說……
轘轅關,位於的偃師和登封交界處,在少室、太室兩山之間,現歸屬偃師。它有趨東都、困陽城之必扼的重要戰略位置,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歷來為兵家之必爭。它是遠古華夏第一道文明曙光向南散播的關口,春秋戰國時代,它是東接齊楚,西連秦晉的隘口,秦漢時期,它更是連線中原與南方的交通要衝,為秦漢八大關之首,再後來,則天女皇去登封封禪,也走此古道、過此古關,它一直被使用到民國時期,解放後才被廢棄。
天下聞名的少林就和轘轅關近在咫尺,少林在山南,轘轅關就在山北。沿著洛陽至登封的老路前行,過了叄駕店就到了十八盤,沿盤山公路上行不遠便到了轘轅關。尋找轘轅關,其實並非難事,可作為第一次來此的我們,還是走了不少冤枉路。 我們去的那一天,是一個陰鬱的日子。到達古道的時候,已經日薄西山。暮色四合里,我們舉目,低沉的霧靄讓群山迷濛,似乎特意因我們的到來而給群山塗上了千年的凝重,讓我們初到古道便切入遠古。沿著千年古道前行,我們一路沉默,似是都捨不得打擾這千年的沉靜。沿著這條蜿蜒的已經被歲月磨蝕的轘轅古道前行,我們看到的已不再僅是古道,而好象是綿延千年的歷史碎片。儘管幾千年的風塵湮沒,一塊塊如磐巨石在古道上依然無懼的裸露,似是遠古的筋骨,讓人震撼,讓人無語來名狀。彎下腰身,輕觸這五千年的滄桑,指間的厚重已萬鈞,讓人屏息。
沿著古道前行,忽然前方已無路可辯,舉目四望,看到幾個老翁在放牛,便去前去探詢。經老翁說,解放後為了修十八盤公路,這條古道在此就斷了,要去古關,還得下去後再沿十八盤環山公路上行,到山半腰有個入口,就是通往古關的。我們只好折回來,沿十八盤重新上山找尋古關。
在通往轘轅關的丈寬古道邊,我們發現了一個山泉的遺址。泉口周邊皆為岩石,雖然已無水,但碗口粗的泉口周邊布滿青苔,泉眼細長如劍,別有韻致,這就是歷史上的“劍引泉”。關於這個“劍引泉”,還有個美麗的傳說與其相伴千年。相傳劉邦攻秦時,欲奪潼關,在經過轘轅古關時,隊伍人困馬乏、缺糧缺水,很是無奈。心情鬱結的劉邦無奈地將劍辟向山崖,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劍擊處清泉竟然噴涌而出,好不神奇。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傳說,所以後世便稱其為“劍引泉”。如今,這個傳說雖然無法考據其真偽了,但據這裡的老鄉說,每逢夏日炎炎,若將手腳放於這個泉口,將會奇寒無比,很是神奇。
古道清幽,史韻濃郁,這讓我忽然想起了曹植的那篇千古名文《洛神賦》。其辭有云:“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從此文中可以看得出,被謝靈運奉為“才高八斗”的曹植曾帶著難言的神傷過此古關,與京都洛陽漸行漸遠。宋朝蘇轍亦有詩云轘轅,其詩曰:“青山欲上疑無路,澗道相縈九十盤。東望嵩高分草木,回瞻原隰涌波瀾。”可見,轘轅關在古代是一個知名的古關,而不象如今這般無名於世。
行於古道,眺望山下,頓覺氣勢跌宕,看到這裡,使我想起了“轘轅早行”。在今古今嵩山40景里,就有“轘轅早行”之說。轘轅早行景觀就在鄂嶺口,距離轘轅關不遠,在太室山與少室山的分界處,站在這裡北望山下偃師、鞏義、邙山等地,頓覺氣勢博大、視野遼闊,令人愜意。轘轅關上,山勢雄偉險要,石壁嶙峋似劍,中有道路曲折盤桓,怪石嵯峨,晨霧遮掩,行人來往其上,從山下向上看,好似神仙騰空駕雲一般,故有“轘轅早行霧中游” 之說。若從關口北視山下,霧浪翻滾,如煙如縷,從你腳下飛入寰宇,眨眼功夫,又變成萬朵白雲,千條鱗片裝飾美麗蒼穹,一派雲天霧海景象,猶如置身夢幻仙境。詩人劉甡題《轘轅道》有詩曰:“陡仄轘轅道,翠屏列上巔。高峰常礙日,密樹不開天。風急摧殘葉,關狹鎖雲煙。早行憑眺望,靄靄白雲連。”
突然,舉目處,我看到了一個“山門”。“山門”為岩石天然造就,很是神奇。走進山門,忽覺不同,兩廂巨石靜默,古道荒草萋萋,和著凝重的歷史,任人遙想,這濃郁的歷史氛圍,似是天賜。行於其間,就象行走在歷史的天空下,一步便是一個千年,好不滄桑。閉上雙眸,冥冥間,我似乎又能與岩石對話歷史,是啊,今天,它們那裡還僅僅是岩石,在我眼裡,它們分明歷史的守護者,孤立千年。
關闋之中,腳下巨石如磐,耳邊秋風瑟瑟,肅殺的氛圍頃刻將我包圍。帶血的記憶緩緩舒展開來,劍戟、大刀、長矛、白骨......
還記得田橫五百壯士的壯懷激烈嗎?這個故事如劃破黑夜的流星,讓所謂的現代人在張慌中感知什麼是信義。戰國時期,田橫是齊國的貴族,養有眾多門客,可謂名揚天下。在西漢統一後,田橫由於殺了劉邦的重臣酈食其,十分害怕劉邦的報復,就跑到了海州東海縣一島上據守,跟從者有五百餘人。劉邦知其在齊人中威望甚高,就派人招降。田橫也許是怕讓部下免遭屠戮,他就僅帶兩名從客翻山越嶺來見劉邦。當通過轘轅古關後,在距離洛陽僅三十里的地方時,拔劍自殺。遠在海島上的五百壯士得到訊息後,也都相繼“蹈海”自殺了。死心已決的田橫,走到這轘轅古關時,心情何其蒼涼悲壯,讓人扼腕,讓人嘆息。當年的古道今日依在,田橫走過去,身影隨著歷史的雲煙早已模糊消散,可這份信義,今天卻分明在這古關的每一塊岩石里銘刻,讓人長思。
"古轘轅関",在我一抬頭的瞬間看到了,四個質樸的大字占據了我的雙眸.古關是用青石堆砌而成,石塊大小不一、厚薄有別,它如山村的農夫,樸實而滄桑.一個高約五米的拱門正居其中,走進去,瑟瑟秋風變得遒勁,似這幾千年的歷史一樣厚重。拱門中的青石,斑駁而沉鬱,青苔於其上,一派古風。向南望,一座大山如牆,橫亘前方,似守護古關的壯士,沉默而雄偉。
今天,站在這個華夏遠古文明的關口,心中已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金戈鐵馬,戰鼓聲聲,早已遠去,現在只有秋風與這座千年古關做伴,在寂寥的山澗,我們似乎還可聽到它們,聲聲嗟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