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生薑為姜科植物
姜的新鮮根莖。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主產於四川、廣東、山東、陝西等地。生薑為常用調料類食物,也可用於做醬菜及小吃等,一般做醬菜和小吃用嫩薑,做調料和藥用以老薑為佳。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莖肉質,扁圓橫走,分枝,具芳香和辛辣氣味。葉互生,2列,無柄,有長鞘,抱莖葉片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狹,光滑無毛,膜質花莖白根莖抽出,穗狀花序橢圓形,稠密,苞片卵圓形,先端具硬尖,綠白色,背面邊緣黃色,花萼管狀,長約1厘米,具3短齒;花冠綠黃色;管長約2厘米,裂片3,披針形,略等長,唇瓣長圓狀倒卵形,較花冠裂片短,稍為紫色,有黃白色斑點;雄蕊微紫色,與唇瓣等長;子房無毛,3室,花柱單生,為花葯所抱持。蒴果3瓣裂。種子黑色。花期7~8月(栽培的很少開花)。果期12月至翌年1月。根塊可入藥。夏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
分布範圍
山東省昌邑、安丘等市廣為栽培,亞洲熱帶地區亦常見栽培。
生長環境
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 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
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生薑 生薑](/img/2/f61/gNmZDMmBTNhZWYhVjMwEDOjFmYhVzYwMmY0QWYzQTMkVTO4M2Mzg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廣西主產區大部分縣的年平均溫度為18-19℃,7月平均氣溫為25.3℃,極端高溫為39℃;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0.2℃,極端低溫為-4℃;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為80%左右。
姜原產熱帶常綠雨林的森林邊緣地帶,形成適應稍蔭蔽環境的習性,春夏季處於稍萌薇的環境下生長才能良好。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濕,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為宜。
顯微特徵
性狀鑑別,
根莖呈不規則塊狀,略扁,具指狀分枝,長4-18cm,厚1-3cm。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有環節,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質脆,易折斷,斷面淺黃色,內皮層環紋明顯,
維管束散在。氣香,特異味辛辣。
顯微鑑別根莖橫切面:木柱層為多列扁平木柱細胞。皮層散列多數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可見凱氏帶。中柱占根莖的大部分,散列多數外韌型維管束,近中往鞘處維管束形小,排列較緊密,木質部內側或周圍有非木化的
纖維束。該品
薄壁組織中散有油細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主要價值
營養學價值
生薑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為一種芳香性揮髮油脂中的"
姜油酮"。其中主要為姜油萜、
水茴香、
樟腦萜、
姜酚、桉葉油精、澱粉、
粘液等。
添加圖冊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膳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
胡蘿蔔素170μg、
視黃醇當量28μg,
硫胺素0.02mg、
核黃素0.03mg、
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鉬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要點
用根莖(種姜)繁殖,穴栽或條栽。秋季採挖生薑時,選擇肥厚、色淺黃。有光澤、無病蟲傷疤的根莖作種姜,下窖貯藏或在室內與細沙分層堆放貯藏備用。南方於1-4月,北方於5月,取出種姜保溫催芽,然後把種姜切成小塊,每塊保留1-2個壯芽。穴栽按行株距40cm×30cm開穴,深13-17cm,先澆糞水於穴中,待滲透土後,每穴平放種姜1塊,最後覆蓋細堆肥與土。條栽按行距40cm開溝,施入基肥後,按株距27cm下種,上覆土與地面平。四川產區很注意播種的深淺度,播種深(挖穴30cm左右),並不斷培土而成某姜,為生薑來源;播種淺(挖穴5-10cm)而成藥姜,為乾薑來源。
田間管理
出苗後發現缺株,及時補栽。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料以有機肥和複合肥為主。生長期間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不能缺水,出現廠導要及時澆水保濕,收穫前10d停止澆水。
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姜瘟病:為細菌性病害,是生產上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
防治方法:(1)土壤消毒。按每畝用
氯化苦25-35千克熏蒸土壤。具體使用方法為:播種前30天左右,以專用施藥器具按30厘米左右的間距,將藥液施入整好的地15-25厘米深的土層,每點注入2-3毫升,然後,用塑膠薄膜覆蓋3-5天,撤除薄膜15-20天后整地備播。氯化苦毒性極高,施藥時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此外,還可以使用石灰氮進行土壤處理。(2)農業防治。嚴格選用無病姜種,輪作換茬,施淨肥,澆淨水,結合精細管理,對控制姜瘟病的發生有顯著效果。(3)發現病株及時剷除。當田間發現病株後,除應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外,還將其周圍0.5米以內的健株一併去掉,並挖去帶菌土壤,在病穴內撒石灰,然後用乾淨的無菌土掩埋。
2、根結線蟲病:又稱
癩皮病、疥皮病,該病的病原為南方根結線蟲,是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生薑根結線蟲病病原在土壤中分布範圍廣,發病周期長,防治較為困難。可用氯化苦熏蒸土壤,也可使用殺線蟲
異丙醚3千克(可熏蒸土壤)。生長過程中若發現線蟲危害,可用1.8%
阿維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穴灌藥100-150克,灌後可澆一次水。
防治方法:防治策略及措施與姜瘟病相同,都要強調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抓好選留健種、種姜消毒,實行輪作和改進栽培技術等環節。由於本病由腐霉屬真菌所致,要選用針對性殺菌劑,可用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倍液或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瑞毒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可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0%瑞毒鋁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
(二)蟲害防治
1、姜螟:
防治方法:(1)清理田園。生薑收穫後,將生薑的斷株、枯葉及蟲害苗、雜草清除乾淨,集中燒毀。(2)人工捕捉。發現幼苗被害時,找出蟲口,剝開莖稈即可捉到幼蟲。(3)藥劑防治。用50%
殺螟松乳油500-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對田間植株噴霧,亦可用上述藥劑注入蟲口。
2、異形眼蕈蚊:是生薑貯藏期間的主要害蟲,其幼蟲俗稱姜蛆,也為害田間種姜。
防治方法:(1)姜窖內防治。生薑入窖前徹底清掃姜窖,然後用80%敵敵畏1000倍液噴窖,或放姜時,在姜堆內放入盛有敵敵畏原液的開口小瓶數個,或在放姜後點燃部分柴草對敵敵畏原液加熱,對姜容積進行熏蒸,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亦可同時採用幾種方法進行防治。(2)田間防治。精選姜種,發現被害種姜立即淘汰,或用80%敵敵畏1000倍液浸泡種姜5-10分鐘,以杜絕害蟲從姜窖內傳至田間。
生薑苗木識別毒姜
識別毒生薑識別方法大體有四步驟:一聞,二嘗,三看,四放。
![生薑(常用調味植物) 生薑(常用調味植物)](/img/b/7a2/ANyYjY4MDMxMWN2MWYyQzMyIDNiFWZ0M2MmF2MwAjNilzM1Q2Mkd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一聞:主要是檢查姜的表面有沒有異味或硫磺味,“毒生薑”有一股很濃的硫磺味,掰開品嘗會發現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
二嘗:專門的味道,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的要慎買;
三看:正常生薑外表粗糙,較乾,顏色發暗;“毒生薑”外表光滑,像打了蠟一樣,非常水嫩,呈淺黃色。“毒生薑”的姜皮相對正常生薑更容易剝落,掰開後,內外顏色差別較大。
四放:一般的生薑保質期比較久,而“毒生薑”暴露在空氣中後,過幾天就會變質發霉。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含量參考 | 能量 | 蛋白質 | 脂肪 | 飽和脂肪酸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碳水化合物 | 糖 | 膳食纖維 | 葉酸 | 鈉 | 鎂 | 磷 | 鉀 | 鈣 | 鐵 | 鋅 | 維生素B1(硫胺素) | 維生素B2(核黃素) | 煙酸(煙醯胺) | 維生素B6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維生素E | 維生素K |
---|
生薑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80 千卡 | 1.8 g | 0.8 g | 0.2 g | 0.2 g | 0.2 g | 17.8 g | 1.7 g | 2 g | 11 μg | 13 mg | 43 mg | 34 mg | 415 mg | 16 mg | 0.6 mg | 0.34 mg | 0.03 mg | 0.03 mg | 0.75 mg | 0.16 mg | 5 mg | 0.26 mg | 0.1 μ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