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產三要素說
- 提出者:薩伊提
- 所屬學科:經濟學
生產三要素說,是一種庸俗經濟學價值理論。淵源於英國亞當·斯密價值論的庸俗因素,它從描述事物的表面現象著手,從而歪曲價值的實質。由法國*薩伊提出並加以公式化。認為勞動、資本、土地是社會生產的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在創造效用的...
薩伊把資本等同於生產工具,指出勞動、資本、土地是一切社會生產所不可缺少的三個要素。薩伊指出,生產不是創造物質產品,而是創造效用(使用價值),而效用是商品價值的基礎,商品價值的大小取決於它的效用。薩伊把勞動、資本、土地這三個要素,不僅看作是創造商品使用價值的要素,而且看成是創造商品價值的要素。薩伊...
生產費用論淵源於斯密價值論中的庸俗成分。斯密普認為,商品價值是由工資、利潤、地租三種收入構成的,而這三種收入也就是商品的生產費用。後來,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薩伊、馬爾薩斯等人發展的“三位一體”公式。宣稱商品價值是由勞動、資本、土地這三個“要素”所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共同創造的,根本否認勞動價值論;...
列寧認為,要素論是妄圖用一個比較“客觀的”術語來掩蓋唯我論的真面目。既然馬赫主張物理要素和生理要素依賴於心理要素而存在,而心理要素不過是人的感覺,那就與貝克萊主觀唯心主義的感覺說沒有本質區別。 要素生產率(essentialfactor productivity)西方經濟學概念。生產三要素,即資本、土地和勞動的生產率。認為產量...
作為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統計學創始人的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也曾涉及過與生產勞動有關的問題。配第有一句名言:“土地為財富之母,而勞動則為財富之父和能動的要素”。這裡,他所說的“財富”是指與國家的“歲入”有關的各種收入、財產和貨物等;換言之,只要是勞動與生產資料相結合創造出財富的活動都是...
是企業經營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進行生產管理的重要依據。既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組織和指導企業生產活動有計畫進行的依據。企業在編制生產計畫時,還要考慮到生產組織及其形式。但同時,生產計畫的合理安排,也有利於改進生產組織。生產計畫是指一方面為滿足客戶要求的三要素“交期、品質、成本”而計畫...
因此,研究“人力”構成對於高效廣泛地挖掘人力資源中的潛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內容信息 人們的任何一種能力或“人力”都是由智力、“情感力”和體力(確切地說是體能)三種最基本的“元能力”構成的,因此,智力、“情感力”和體力是人類任何一種能力或“人力”都必有也僅有的三要素。當然,將...
馬歇爾把薩伊的生產三要素擴充為生產四要素(four factors of production),即勞動、資本、土地、和組織(企業家才能)。這是他的一個獨創。他運用均衡價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個生產要素,分配理論成為四個生產要素的均衡價格決定理論,即各生產要素的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的均衡形成。它們的均衡價格主要由工資、利息、地租...
要素服務的概念源於傳統的生產力三要素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經濟中所有財富的產生都是勞動、資本和土地(自然資源)提供服務的結果。勞動服務的報酬是工資,資本服務的報酬是利息及利潤,而土地服務的報酬是地租。在國際經濟和貿易關係的領域,顯而易見,土地由於有流動性的限制,傳統觀點一般認為它不能夠提供跨國的要素服務...
要素稟賦論以生產要素、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型產品、要素稟賦、要素豐裕程度等概念表述和說明,掌握這些概念是理解要素稟賦論的關鍵。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產活動必須具備的主要因素或在生產中必須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勞動和資本三要素,加上企業家的管理才能為四要素,也有人...
薩伊教條 薩伊教條 簡介 19世紀初,法國經濟學家薩伊提出了“生產三要素論”,即資本、土地和勞動“協同創造價值”,因而可以“三位一體”,和諧相處,參與收入分配,分別獲取利潤、地租和工資,把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關係說成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的最和諧的經濟關係。
由此,他就把勞動、資本、土地這三個生產要素既看作是創造商品使用價值的要素,又看作是創造商品價值的要素。基於這個理論,薩伊認為:各種要素的所有者都應該依據自己所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取得各自的收入,以作為對自身耗費的補償。具體來說:工人應該得到工資,資本家應該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應得到地租。同時,薩伊還...
他說,在其他生產要素數量不變的情況下,任一要素每增加一單位所帶來的產品增量將是遞減的,最後增加的一單位生產要素的生產率最低,被稱之為邊際生產率,由它來決定各種生產要素所獲得的報酬。他運用這種理論來說明工人工資和資本利息,還把地租視為利息的特殊形態。他企圖用各要素的所謂生產率來說明各種收入的源泉...
歷史上,人們認為企業“自己可支配的一切”其實就是企業的所有生產要素,他們對生產要素的組成進行了大量的討論並且分成有限可列元素和無限元素兩大論點。有限可列元素 先來看有限可列元素的論點。西方經濟學的論點仍然是18世紀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在其著名的“生產三要素論”中所認為的:“生產要素是經濟...
節慾論是一種關於利潤(利息)來源的理論。它以“節慾”來說明資本的產生,並用以論證利潤的合理性。始見於英國的霍布斯、斯克洛普和法國的加尼爾等人的言論中。英國的西尼爾的論述最為著名。他認為生產有三要素,除自然和勞動外,更需要有資本。資本的獲得是資本家節制欲望的結果。他們有意識地將資本用於能在未來帶來...
李嘉圖勞動價值論的破產和李嘉圖學派解體的主要後果和必然結局是生產成本價值論的興起。這種理論在薩伊(J.B.Say,1767—1832)的生產三要素論中已見端倪,中間經過馬爾薩斯(T.R.Malthus,1766~1834)等人的加工有了一定進展,到了約翰·穆勒(J.S.Mill,1806—1873)手上更趨完備。按照這種理論,商品的價值取決於...
l9世紀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將勞動、資本和土地(泛指自然力)確定為生產三要素,並提出了“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即勞動——工資,資本——利息,土地——地租。此後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企業家才能——利潤,構成“四位一體”的分配公式,形成了要素分配理論的基礎。毋庸置疑,要素分配理論...
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資料具有類似的雙重特點。從勞動過程的觀點來看,生產資料是用於有目的的生產活動的資料,工人在實體上同生產資料發生聯繫,生產資料成為勞動活動對象化在產品中的本質要素。然而,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觀點來看,生產資料就是用於吸收勞動的資料。在工人消費作為生產活動物質要素的生產資料(勞動過程)的...
例如,砌築牆體、粉刷牆面、安裝門窗、敷設管道等都是施工過程。每個施工過程的結果都獲得一定的產品,該產品可能是改變了勞動對象的外表形態,內部結構或性質,也可能是改變了勞動對象的位置等。施工過程與其他物質生產過程一樣,包括一般所說的生產三要素,即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工具(手動工具、機具和機械)。
到19世紀30年代,經濟學的各種學說,如生產三要素說、以效用或生產費用為中心內容的價格論、“三位一體公式”的分配論、薩伊定律等,已經開始在經濟學界占據統治地位。近代經濟學 在經濟學的發展史中,從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可算是近代經濟學時期。在這約一個世紀中,經濟學有了進一步重大發展,其中...
“所謂生產,不是創造物質,而是創造效用”,“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它的效用”,併科學地指出商品的效用是由勞動、資本、土地三要素共同創造的。以生產三要素理論為基礎,薩伊進一步創立了“三個統一體”的分配理論(即勞動——工資,資本——利息,土地——地租)和“供給會自行創造需求”的市場理論(即在經濟學中影響...
企業藉以從事經濟活動的基本要素是勞動者,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生產力三要素,各種要素互相結合就形成一個系統。中觀經濟系統的構件是各個部門或各個地區的經濟活動,如工業生產力、農業生產力,交通運輸生產力,科技生產力,各個部門又繼續細分為子部門的生產力。從地域上說,如一個省的生產力,一...
均衡價格分配論是馬歇爾所倡導的一種國民收入分配理論。將分析一般商品均衡價格的原理和方法運用於分析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以此說明各生產要素如何分割它們共同創造的國民收入的問題。馬歇爾在綜合生產三要素論、資本生產力論、節慾論以及供求價值論的基礎上,認為國民收入是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經營能力各生產要素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