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質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質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是2013年7月1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閔九康、賀煥亮。

基本介紹

  • 書名:生物質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934頁
  • 開本:16
  • 作者:閔九康、賀煥亮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論述了:1.全球各生態系統中生物質的種類和數量;2.全球生物質生產展望――21世紀的水域農業;3.全球生物質循環過程中有機碳庫的大小和通量;4.全球生物質的循環與低碳農業的發展;5.全球生物質的起源與平衡賬;6.植物生物質的分類及其功能;7.農業生態系統中生物質的循環和利用;8.土壤生物質的代謝過程和重要作用;9.重金屬及其在生物質中的轉移過程;10.土壤生物質和溫室效應;11.生物質氫(H2)――永不枯竭的無碳能源等。本書可供農學、環境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有關單位生產部門的相關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和閱讀。
《生物質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可供農學、環境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有關單位生產部門的相關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和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全球生物質(碳)循環與低碳農業的發展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全球碳循環
第三節有機殘體的結構化合物
第四節微生物的細胞壁
第五節植物可溶性物質、根系和根系分泌物
第六節土壤有機質的形成
第七節土壤有機質的組分
第八節土壤有機質的數量和分布
第九節Rubisco酶與光合作用效率
一、研究目的
二、Rubisco酶無效的原因
三、研究出一種更最佳化型Rubisco酶的新技術
第十節農業土壤中碳的緩衝作用
第二章全球生物質生產展望 ――21世紀的水域農業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海藻肥的營養物質
第三節海藻肥對土壤及作物的生態效應
一、海藻肥對土壤的作用
二、海藻肥對作物的作用
三、海藻肥在作物生長中的生態效應
第四節海藻肥作用特點
第五節海洋和淡水生境中的藍細菌及其重要作用
一、健康食品和飼料
二、次生代謝物及其醫藥特性
三、基因控制和轉基因藍細菌
第六節積極發展微藻產業,努力實現低碳農業
第三章生物質和溫室效應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
第三節CO2的起源和全球平衡賬
第四節光合作用對CO2的固定效率
第五節光合作用器的一般特性
一、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
二、光子的吸收
三、碳的光合還原作用
四、光合作用過程中CO2的供應與需求
第六節不同濕地的碳平衡賬
第七節全球甲烷(CH4)的平衡賬
第八節控制水稻田發射CH4的過程
第九節全球氧化亞氮(N2O)的平衡賬
一、控制水稻田N2O和NO的發射過程
二、不同水稻生產系統之間的差異
第十節氨(NH3)的全球平衡賬
第十一節硫化物的全球平衡賬
第四章有機質(碳)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的代謝過程
第一節有機質的形成和分布
第二節土壤中有機質的轉化
一、生物圈中有機質的全球循環
二、進入土壤中有機質的數量
三、穩態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的周轉
四、植被變化和管理技術對土壤有機質的影響
五、土壤有機質周轉模式
第三節土壤中不同有機質的元素組成
一、植物和動物體的元素組成
二、植物和動物的主要結構化合物
三、土壤中混合有機物的分解作用
第四節影響土壤有機質分解的因子
一、有機質的易分解性(顆粒大小)
二、水分
三、通透性(氧的供應能力)
四、土壤反應或pH
五、有效養分
六、溫度
七、黏土礦物與抑制物
第五節有機質的動力學和生物質的管理
一、土壤有機質的性質與功能
二、土壤有機質的動力學和轉化過程
第六節作物殘體對土壤有機質動力學的影響
一、作物殘體及其營養含量
二、作物殘體的利用
三、作物殘體(秸稈等)與土壤有機質動力學和微生物活性的關係
第七節小結
第五章農業生態系統中微生物群落和碳通量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細胞水平的碳流(通量)
一、呼吸作用
二、同化作用和產量係數
三、產量保持
四、其他代謝產物
五、碳代謝速率對土壤過程的影響
第三節碳流:種群和群落
一、微生物生物體
二、微生物群落的組成:細菌和真菌
三、土壤食物網
第四節土壤水平的碳流(通量)
一、輸入土壤中的碳
二、土壤中的碳庫
三、影響碳流的因子
四、微生物的微範圍空間分布
第五節土壤中碳流的定量
第六節農業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的比較
第七節土壤碳—參⑸—物相互作用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影響
一、生物體是一種對碳動力學發生短期影響的氮庫
二、保持和增加土壤碳庫:它會對碳動力學發生長期影響
第六章微生物生長與生物質(碳)轉化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生物質碳素循環
第三節微生物生長與能量的關係
一、能源
二、能源分布
三、生長方式
四、微生物的效能和生長
第四節微生物生長和植物生產率
一、植物生產率的估算
二、微生物生物量的估算
第五節微生物生長的基質控制
一、微生物生長的動力學
二、土壤微生物生長方程式
三、微生物細胞轉化
第六節微生物呼吸和碳素轉化
一、土壤中二氧化碳(CO2)的釋放速率
二、根據二氧化碳的釋放速率來估算微生物的轉化量
三、土壤吸氧率
四、根據氧的吸收速率來估算微生物的轉化量
第七節加入土壤的基質和微生物中14C的轉化量
一、葡萄糖和葡聚糖
二、微生物的分離物
第七章腐殖質的生物化學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土壤中的降解反應
一、植物總體的降解作用
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作用
三、胺基酸化合物的降解作用
四、酚類成分的降解作用
第三節土壤中的合成反應
一、植物總體及植物成分向腐殖質的轉化過程
二、微生物色素的形成與腐殖質合成的關係
三、微生物酚類聚合體形成的生物化學
第四節黏土礦物對土壤微生物形成腐殖質過程的影響
第五節小結
第八章腐殖質及其在土壤中的作用
第一節腐殖化作用
第二節腐殖質的化學組成
一、腐殖化過程中植物結構化合物的降解
二、腐殖質形成的原始材料(木質素)
三、微生物合成的酚類化合物(腐殖酸的組成單元)
四、腐殖物質的分離
五、腐殖物質的分級
六、胡敏酸的化學組成
七、腐殖質和天然酚化合物中形成暗色物質的模型研究
八、“合成”胡敏酸的模型試驗
九、腐殖物質形成過程中的有機氮化物
十、胡敏酸形成過程中的碳水化合物
第三節物理性質(摘要)
一、紫外線和可見光
二、腐殖酸及其分級物的紅外線吸收作用
三、熱分析法對腐殖酸及其各級產物的鑑定
四、腐殖酸及其各級產物氧化還原電位和極譜性質
五、腐殖質的X射線衍射光譜研究法
六、腐殖酸和無機陽離子的絡合特性
七、腐殖酸及其產物的形狀、大小和顆粒物重
第四節結論228
第九章生物質肥料與農業持續發展230
第一節種植業、飼養業、漚制業相結合是保證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230
第二節“礦質營養學說”等理論及歐洲農業實踐表明,有機、無機農業結合是
保證農業持續發展的最好選擇231
第三節合理使用有機肥料是保證營養元素合理循環和農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問題
之一232
第四節積極發展綠肥,不斷開闢有機肥源,是保證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234
第五節解決好有機肥料問題,促進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235
第十章生物質肥料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237
第一節引言237
第二節有機肥料的有機營養作用237
一、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轉化238
二、有機氮化合物239
三、有機磷化合物239
四、鉀240
五、有機肥料中的微量元素241
第三節有機肥料對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242
第四節有機肥對氮循環的影響244
第十一章生物肥料與低碳農業的發展246
第一節緒論246
第二節生物肥料在持續農業中的重要作用249
一、引言249
二、生物肥料和其他產品在持續農業中的重要作用250
三、生物肥料的內涵和技術路線251
第三節生物肥料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成果252
一、生物質殘體與微生物的關係252
二、尿素轉化及其控制254
三、生態生物肥料中尿素損失與脲酶抑制256
四、調節C/N比,增加有機氮258
五、微生物成活及其生境258
六、其他258
第十二章生物肥料及其發展前景261
第一節引言261
第二節生物肥料發展史261
第三節生物肥料的分類262
第四節固氮生物肥料263
第五節解磷生物肥料265
第六節促生菌生物肥料267
第七節溶鉀生物肥料(生物鉀肥)267
第八節小結270
第九節生物肥料的基礎——生物固氮作用272
一、固氮作用的程度272
二、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學277
三、接種劑的生產和套用277
四、未來研究展望278
第十節生物肥料的生產及其工藝279
一、微生物肥料的批量生產279
二、生物肥料的配方技術284
三、小結287
第十一節生物肥料的商業化進程287
一、歷史回顧288
二、土壤微生物的商業化步驟289
三、各種微生物製劑現行市場份額291
四、小結292
第十三章土壤中的生物質調節劑293
第一節引言293
第二節歷史回顧294
一、生物活性物質294
二、固氮菌295
三、接種菌劑後的增產效果296
第三節對植物的生理作用297
一、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297
二、植物體內的生物合成過程298
三、土壤中外源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代謝作用299
第四節植物激素的微生物合成300
一、植物生長素300
二、赤黴素306
三、細胞激動素307
四、乙烯312
第五節套用318
第六節小結318
第十四章生態系統中的脫落酸及其重要意義320
第一節引言320
第二節歷史320
第三節脫落酸在植物生理中的作用321
一、脫落酸引起的生理反應321
二、結構活性關係322
第四節植物的合成和代謝322
一、合成322
二、內源和外源脫落酸的代謝324
第五節ABA結合部位326
第六節ABA作用機制326
第七節運輸過程327
第八節外源供應脫落酸對植物生長的影響327
第九節產生ABA的微生物330
一、真菌合成ABA的生物化學331
二、脫落酸的代謝作用336
三、影響真菌合成脫落酸的因子336
第十節脫落酸和共生聯合體342
一、根瘤形成342
二、菌根真菌342
第十一節脫落酸和病原體344
第十二節土壤中的脫落酸347
第十三節微生物產生脫落酸的生態意義349
第十四節結論349
第十五章土壤酶活性與生物質的關係350
第一節引言350
第二節不同土類中酶活性與土壤肥力350
第三節土壤中蔗糖酶、過氧化氫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與生物質的關係352
第四節土壤脲酶、蛋白酶與土壤氮代謝的關係353
第五節土壤中磷酸酶活性與磷的含量353
第六節灌溉對脲酶和尿素移動的影響354
第七節生物質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357
第八節結論359
第十六章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及其生物質多樣性360
第一節引言360
第二節生物多樣性的定義362
第三節生物多樣性的現狀和生物多樣性數量364
一、生物多樣性現狀364
二、生物多樣性的數量364
第四節生物多樣性的本質365
第五節生物多樣性在農業中的生態效應365
第六節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366
第七節生物多樣性展望366
第八節困難或限制因子368
第十七章生物質的氮素再循環369
第一節引言369
第二節農業廢棄物370
一、作物殘體370
二、動物糞便374
第三節食品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棄物380
一、食品加工過程產生的廢棄物的性質與成分380
二、灌溉農田383
三、土壤對氮的載荷與利用384
四、硝化作用與反硝化作用385
五、污染潛勢385
第四節城市廢棄物386
第五節小結393
第十八章生物質氮和礦物質氮的平衡賬395
第一節引言395
第二節與N收支有關的N循環395
一、N循環圖解395
二、土壤氮平衡概念396
第三節土壤植物系統中的氮源397
一、土壤中固有的有機氮397
二、通過作物和動物廢料加入的氮397
三、通過降水和灌溉水加入的氮398
四、從大氣吸附的N399
五、生物固氮作用399
六、商品肥料400
七、雜項400
第四節土壤植物系統中氮的損失401
一、被作物和家畜取走401
二、侵蝕和徑流402
三、淋溶損失403
四、反硝化作用和其他氣態損失405
五、銨的固定作用406
第五節土壤植物系統中氮收支的近期研究406
一、標記N在N收支研究中的套用406
二、N平衡的方法論407
三、N平衡研究中存在的問題408
四、N平衡的研究409
五、小結423
六、N平衡在土壤和作物問題上的套用423
第六節小結與結論429
第十九章生物固氮作用及其在農業中的意義431
第一節總論431
一、生物固氮過程431
二、生物固氮量431
三、固氮作用的程度432
四、固氮酶433
五、固氮酶的反應433
六、固氮酶的調節433
第二節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學434
一、引言434
二、自生固氮生物435
三、共生固氮生物439
第三節固氮作用的生理學和農學——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共生作用444
一、引言444
二、結瘤過程445
三、固氮作用中的能量關係446
四、固氮作用的測定方法455
五、根瘤菌的分類461
六、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相互作用461
七、種子接種技術462
八、接種劑的套用464
第四節未來的套用465
第二十章土壤中的生物質有機態氮466
第一節引言466
第二節土壤氮的分級466
一、礦質土壤中有機態N的分布468
二、有機土和水漬物中N形態的分布472
三、腐殖酸和富啡酸473
四、新固持N的分布和穩定作用475
五、N同位素豐度的自然變化478
第三節胺基酸479
一、提取和定量測定479
二、胺基酸的鑑別480
三、在土壤中的分布方式480
四、影響胺基酸分布的因子483
五、腐殖酸和富啡酸中的胺基酸484
六、胺基酸的立體化學484
七、游離胺基酸485
八、土壤中胺基酸的狀態486
第四節氨基糖487
一、提取和定量測定488
二、氨基糖的分離489
第五節其他氮化合物490
一、核酸及其衍生物490
二、葉綠素和葉綠素的降解產物492
三、磷脂493
四、胺、維生素和其他化合物493
五、農藥及其降解產物494
第六節土壤有機N的穩定性495
第七節摘要496
第八節農藥對土壤氮轉化的影響496
一、土壤的變異性496
二、農藥的行為497
三、農藥對N轉化作用的影響498
四、農學意義507
五、 環境和管理意義511
第二十一章生物質氮的氨化作用513
第一節引言513
第二節蛋白質、肽、醯胺、脒以及胺基酸514
一、蛋白酶和肽酶514
二、土壤中的蛋白酶和肽酶516
三、醯氨基水解酶和脒基水解酶522
四、胺基酸脫氫酶和氧化酶523
第三節氨基多糖和氨基糖524
一、起源和水解524
二、土壤中氨基多糖的穩定性525
三、土壤中氨基多糖的水解526
四、氨基糖產生的氨526
第四節核酸、核苷酸、核苷、嘌呤以及嘧啶528
一、核酸528
二、核苷酸和核苷530
三、土壤中的核酸酶、核苷酸酶和核苷酶530
四、核苷酸和核苷的脫氨基作用530
五、嘌呤的分解代謝531
六、嘧啶的降解作用534
七、土壤中嘌呤和嘧啶的降解作用536
第五節尿素536
一、脲酶537
二、土壤脲酶538
第六節其他化合物545
第二十二章生物分子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547
第一節引言547
第二節土壤環境中的有機化合物548
第三節生物化合物和黏土礦物之間的化學作用550
第四節生物分子對近程有序礦物和有機無機複合體的形成以及物理化學性質的
影響552
一、近程有序Al沉澱產物的形成552
二、近程有序Fe沉澱物的形成555
三、有機礦物複合體的物理化學性質556
第五節羥基Al(Fe)有機層狀矽酸複合體558
第六節低分子量有機酸對可變電荷礦物吸附營養物的影響560
一、有機配位體對磷酸鹽吸附的影響560
二、配位體對硫酸鹽吸附作用的影響562
三、配位體對陽離子吸附作用的影響563
第七節有機礦物複合體上營養元素的吸附作用564
第八節水解Al或Fe化合物對蛋白質黏土礦物複合體形成的影響566
第九節低分子量有機配位體和營養元素對酶吸附作用的影響569
第十節可變電荷礦物和有機礦物複合體上固定酶的活性571
一、可變電荷礦物酶複合體571
二、有機礦物酶複合體574
第二十三章土壤生物質對微量營養元素有效性的影響577
第一節引言577
第二節Fe、Mn、Zn和Cu與腐殖質絡合物對農作物的重要意義577
一、生理和生物化學功能577
二、微量營養元素向根系的輸送途徑578
三、微量營養元素對高等植物的有效性579
第三節土壤中有機絡合物的性質581
一、生物分子化合物的種類581
二、腐殖物質582
第四節增富微量營養元素的有機廢物和天然金屬有機絡合物土壤改良劑的套用586
第五節金屬腐殖酸和富啡酸絡合物的穩定性常數589
一、通式589
二、模擬法590
第六節小結596
第二十四章重金屬污染及其向生物質和食物鏈的轉移過程597
第一節引言597
第二節影響土壤中重金屬元素植物有效性的因子598
一、相關的土壤因子599
二、有關的植物因子602
第三節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602
一、根際中重金屬元素的轉化途徑603
二、重金屬的根系吸收605
三、植物中重金屬元素的歸宿605
四、植物重金屬的吸收模式606
五、葉部吸收作用606
第四節植物中重金屬的功能與作用607
一、陸生植物中重金屬元素的毒害作用607
二、抗過量重金屬元素的植物類型608
第五節重金屬元素的植物有效性檢測610
一、植物的測定610
二、化學提取610
三、微生物測定611
四、同位素測定611
第六節結論611
第二十五章土壤生物質形成的有機酸和自由基613
第一節引言613
第二節生物系統中有機酸的形成613
第三節土壤中有機酸的分布615
一、研究的歷史615
二、通氣土壤中的有機酸616
三、漬水土壤中的有機酸618
四、根分泌物中的有機酸619
五、土壤中的植物生長素620
六、表面枯枝落葉層中的有機酸620
第四節有機酸對土壤發生學的作用621
一、螯合反應621
二、岩石風化與礦物質運轉624
第五節小結625
第六節土壤中的自由基625
一、引言625
二、非成對電子自旋體的探測方法626
三、土壤中的基類629
四、腐殖質部分中穩定基類的特性635
五、土壤中基的可能作用637
第二十六章生物質中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功能638
第一節引言638
第二節來源638
第三節分類639
第四節分離和組成639
一、游離的碳水化合物639
二、纖維素640
三、半纖維素641
四、糖醛酸642
五、氨基糖642
六、容易水解的碳水化合物643
七、總碳水化合物645
第五節轉化和分解646
第六節鑑定方法648
一、水解法648
二、色譜法648
三、紅外光譜法649
四、X射線衍射分析法649
五、電泳法649
第七節碳水化合物的作用650
一、多糖650
二、細菌膠和黏膠651
三、糖類651
四、單糖651
五、磷651
六、纖維素和半纖維素651
第八節摘要及結論651
第二十七章土壤生物質磷的代謝作用652
第一節引言652
第二節礦化作用653
一、磷酸酶的活性653
二、土壤有機磷的礦化作用655
三、加入的有機質的礦化作用656
第三節生物質磷的形成656
第四節核酸、衍生物及有機磷酸鹽657
一、引言657
二、核酸及其衍生物658
三、肌醇磷酸鹽663
四、磷脂667
第五節未確定的酯668
第六節土壤有機磷酸鹽的測定668
第二十八章生物質磷的生物化學和循環669
第一節引言669
第二節活體中的磷669
一、磷在生命過程中的獨特功能669
二、磷在植物營養和生理學中的重要性670
第三節土壤系統中的有機磷671
一、成分和數量671
二、磷的數量與其他成分的關係673
三、土壤中有機磷的一些反應674
四、土壤有機磷的鑑別和特性研究677
第四節土壤有機磷在磷循環中的作用678
第五節結論680
第二十九章硫的有機化合物681
第一節引言681
第二節硫化合物的代謝685
一、有機硫化合物的合成685
二、有機硫化物的分解688
第三節結語694
第三十章生物質硫及其代謝途徑695
第一節硫酸鹽和硫胺基酸的運輸695
第二節硫酸鹽的活化作用和還原作用698
一、硫酸鹽的活化作用698
二、硫酸鹽的還原作用700
第三節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謝703
一、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703
二、半胱氨酸的代謝704
第四節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謝706
一、蛋氨酸的生物合成706
二、蛋氨酸的代謝709
第五節其他重要含硫化合物710
一、硫胺素和生物素710
二、鐵硫蛋白711
三、硫氧還蛋白711
四、硫苷酯712
第六節二氧化硫/亞硫酸鹽/硫化氫的代謝作用713
第七節非必需的含硫化合物714
一、取代S半胱氨酸715
二、硫酸酯的形成和反應717
三、雜色硫化合物720
第八節小結723
第三十一章生物質能源氫(H2)——永不枯竭的無碳能源726
第一節緒論726
第二節產生氫氣的微生物728
一、細菌728
二、藍綠藻729
第三節生物氫(H2)的生產729
一、引言729
二、生物產H2系統729
三、光能轉化效率730
第四節結語和建議731
第五節光合生物氫(H2)的生產732
一、什麼是光合生物氫(H2)732
二、與光碟機動產H2相關的藍細菌的特性736
三、研究和發展736
第三十二章生物質克生作用現狀和展望738
第一節引言738
第二節植物克生作用的範疇738
第三節植物克生素的釋放和轉移740
第四節植物產生的克生素742
第五節植物克生素的聯合效應745
第六節植物克生素對生態系統的影響745
第七節農業生態系統中的克生作用746
第八節植物克生作用的套用748
第九節展望749
第三十三章生物質克生素的作用機理751
第一節引言751
第二節除草作用752
第三節植物克生素和植物激素的關係753
第四節植物克生素對代謝物的影響754
第五節植物克生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755
第六節植物克生素對呼吸作用的影響756
第七節植物克生素對有關膜過程的作用757
第八節酚克生素的作用方式759
第九節高粱克生作用的機制760
第十節結論761
第三十四章生物質克生素及其在農業中的套用763
第一節引言763
第二節真實性765
第三節有限的資源與糧食生產766
第四節世界糧食消耗767
第五節展望767
第六節植物克生素的主要化合物768
一、楝素和其他類三萜化合物768
二、地衣次生代謝物770
三、水生植物活性化合物(萜和類萜)771
四、土壤中植物克生化合物——酚類的作用和代謝途徑771
五、植物克生素的重要組分——苯並唑啉2(3H)苯並唑酮771
六、半日花飽和烴及其結構活性關係771
七、寄主寄生克生作用的化學772
八、生物鹼的重要作用772
第七節最終產品的類型773
第八節主要研究內容773
一、研究不同植物克生素的殺蟲功能及其作用方式773
二、研究植物克生素對昆蟲的影響774
三、研究植物克生素對線蟲和蟎蟲的防治效果775
四、研究植物克生素對軟體動物(丁螺等)和原生動物的作用775
六、研究抑制亞硝化細菌和甲烷細菌的植物克生素,從而減少溫室氣體(N2O
和CH4)排放量,以保護環境,預計減少量為35%779
七、研究植物克生素對有害雜草的作用機理和方式,並研製出1~2種新的廣譜
性植物克生素除草劑780
八、研究能自行分泌和排放出植物克生素的生物源(植物和微生物),以用於
家庭和公共場所的活體植物源(一種或幾種植物),從而預防蟲害和各種
病原體,保護人類健康和造福社會780
九、研究植物克生素的提取、分離和檢測技術780
十、研究植物克生素在農業上的其他用途和套用方法,確保農業環境的良性
循環和農民的收益增長780
第九節植物克生作用和持續農業781
一、引言781
二、草原牧草可用於雜草的防治782
三、植物克生作用對作物產量的影響783
四、環境因子對水稻自體中毒的影響783
五、水稻土中氧化還原電位(Eh)對稻草分解的負面影響783
六、土壤微生物參與了稻草的分解作用784
七、水稻土中植物毒素和植物營養之間的作用784
八、植物克生作用降低了甘蔗的產量784
九、植物克生作用在農作系統中的作用785
第十節結論和討論786
第三十五章生態環境中的生物質克生作用及其意義788
第一節引言788
第二節植物克生作用是生物多樣性的調節系統788
一、植物群落的植物克生作用和自體中毒作用的重要意義789
二、連續植被的克生作用和自毒作用機制792
三、特定條件和木本植物優勢條件下的植物克生作用793
第三節持續農業中的植物克生作用796
一、植物克生效應對作物生產力的影響796
二、間作系統中的植物克生作用798
第四節植物克生作用與環境變化的關係799
一、乾旱脅迫800
二、淹水、排水不良和缺氧環境800
三、營養對產生毒素的影響800
四、紫外光和γ射線800
五、土壤中植物克生素的動力學801
第五節植物克生作用和克生素研究展望801
一、根際土壤中分離和鑑定植物克生素的技術801
二、用於農業化學品的天然植物克生素802
三、植物克生作用在保持品種進化過程中的戰略意義802
四、植物克生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模式802
五、植物克生素——向生物學家挑戰的難題803
第三十六章生物質鹼及其功能804
第一節引言804
第二節生物鹼的分類804
第三節生物鹼的起源806
第四節生物鹼的合成807
一、菸鹼和托品烷生物鹼807
二、喹嗪生物鹼808
三、苯甲基異喹啉生物鹼808
四、類萜吲哚生物鹼809
第五節生物活性810
一、吡咯啉生物鹼810
二、喹嗪生物鹼812
三、苯甲基異喹啉生物鹼813
四、菸鹼和托品烷生物鹼813
五、嘌呤生物鹼815
六、吲哚生物鹼815
七、六氫吡啶生物鹼815
八、胡椒茚生物鹼816
九、二萜生物鹼816
十、甾類生物鹼816
十一、類苯並喹酮(氧肟酸)817
十二、多羥基生物鹼817
十三、其他生物鹼818
第六節作用方式820
一、類菸鹼821
二、魚尼丁821
三、吡咯雙烷生物鹼822
四、藜蘆定(無定形藜蘆鹼)823
第七節分子生物學823
一、甲基異喹啉生物鹼823
二、類單萜吲哚生物鹼825
三、菸鹼和托品烷生物鹼827
四、嘌呤生物鹼829
五、豇豆酸829
六、魚尼丁829
第八節展望830
第三十七章生物質酚化合物在環境中的重要作用832
第一節引言832
第二節酚化合物的發生832
一、概述832
二、酚和酚酸833
三、芪(1,2二苯乙烯)和菲833
四、類黃酮833
五、花色素苷834
六、雙類黃酮834
七、單寧834
八、異類黃酮834
九、醌和呫噸酮834
第三節分類835
第四節生物合成835
一、概述835
二、類苯丙酸838
三、羥基苯甲酸838
四、羥基肉桂酸的共軛物839
五、類黃酮840
六、苯醌化合物842
七、芪(1,2二苯乙烯)和呫噸酮843
八、單寧843
九、木質素、木酚素和新木酚素844
第五節生物活性845
一、酚和酚酸845
二、酚基糖苷847
三、香豆素849
四、單寧850
五、類黃酮851
六、木質素852
第六節作用機制852
第七節分子生物學853
第八節展望853
第三十八章類萜在植物保護中的重要作用854
第一節引言854
第二節分類855
一、概論855
二、類單萜855
三、類倍半萜857
四、類二萜858
五、類三倍萜858
六、類三萜和類固醇860
第三節化合物的發生860
一、類半萜860
二、類單萜860
三、類倍半萜860
四、類二萜861
五、類三倍萜861
六、類三萜和類固醇861
第四節生物合成861
一、概論861
二、類單萜862
三、類倍半萜864
四、類二萜865
五、類三萜和類固醇865
第五節生物活性866
一、類單萜866
二、類倍半萜871
三、類二萜874
四、類三倍萜876
五、類三萜和類固醇876
第六節作用機制879
第七節分子生物學880
第八節展望882
第三十九章楝樹及其生物質在環境和農業中的意義883
第一節引言883
第二節楝樹及其製劑的重大意義884
第三節楝樹及其生物學特性887
一、分類學887
二、楝樹的普通名稱887
三、植物學特性888
四、地理分布891
五、生態學892
六、生長發育和果實產量893
七、繁殖、選種和育種894
八、楝樹的病蟲害894
第四節楝樹的生物學活性成分895
一、楝素和其他類三萜化合物895
二、植物材料(原料)895
三、分離方法895
四、類三萜的化學和生物活性895
五、四環(降)類三萜化合物的性質896
六、楝素及其同系物896
七、其他類三萜衍生物及其性質896
八、結構活性關係896
九、世界各地楝樹核仁中楝素的含量896
十、不同地區楝子仁中楝素的含量896
第五節苦楝樹898
一、普通名稱、地理分布、植物學特性和各種用途898
二、楝樹的各種用途899
三、植物化學900
五、楝製劑對蟎蟲、線蟲和昆蟲的影響901
六、數量結構活性關係904
七、楝製劑對蝗亞目(蚱蜢和蝗蟲)的影響905
八、楝素農藥的功效910
第六節楝素肥料和天然硝化抑制劑912
第四十章楝樹及其製劑——神奇的“綠色”農藥917
第一節引言917
第二節楝製劑的新發展——植物農藥917
第三節楝素農藥的功效917
第四節楝樹的化學成分920
第五節楝素化合物920
第六節楝製劑的商業化進程和特點922
第七節楝製劑的套用和發展前景924
附表925
附表一國際制單位換算表925
附表二英美制和國際制單位換算係數926
參考文獻92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