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

狹義的生物肥料,是通過微生物生命活動,使農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的製品,也被稱之為接種劑或菌肥,它本身不含營養元素,不能代替化肥。廣義地生物肥料是既含有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又含有微生物的製品,是生物、有機、無機的結合體它可以代替化肥,提供農作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各類營養元素。化肥和農藥的大量套用對於人類而言利弊並存,為興利除弊,科學家提出了“生態農業”,逐步實現在農田裡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化學殺蟲劑,而使用有機生物肥料和採用微生物方法防治病蟲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肥
  • 屬於:狹義的生物肥料
  • 通過微生物生命活動
  • 目的:使農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
演變沿革,種類分類,作用質量,主要特點,現存問題,現實局限,不足現狀,前景展望,現實意義,國家標準,製作方法,相關比較,

演變沿革

生物肥料在中國生產,經歷了幾起幾落的發展過程,但從總體速度來看是較慢的。20世紀50年代大力推廣套用大豆、綠肥根際固氮菌。當時全國各地差不多每個縣都有菌肥廠。這個時期的生物肥料生產只求產量,不顧及質量,持續時間很短。20世紀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全中國許多地方又恢復生物肥料生產和推廣細菌肥料,大部分採用發酵生產。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質量有了提高,但後來許多地方用爐灰渣替代草炭作吸附劑,產品質量下降,農民就不願意使用了。這兩個階段的生物肥料生產有一個共同點——產品沒有嚴格的質量監督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生物肥料生產及套用由於其增產明顯,品質改善、特別是對環保的特殊作用,又呈上升趨勢,開始出現了固氮、解磷和解鉀生物肥料極其由此演變出來的各種名稱各異,千奇百態的生物肥料。
生物肥生物肥
還不斷有新的企業投入生產,有新的產品出現。國外生物肥料生產技術和產品也開始擁入中國市場,中國生物肥料的生產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種類分類

1、生物有機肥料 農業和畜牧業的廢棄物或有機垃圾經有益微生物發酵、加工而成的有機肥料稱為生物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料含大量有機質和大量活的有益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謝產物,兼有微生物接種劑和有機肥料的作用。由於企業的生產技術、菌種來源各不相同,存在的問題也相應較多。生物有機肥料與其它生物肥料(如微生物接種劑、複合微生物肥料等)在使用的菌種、生產工藝等方面各有不同。 首先,在菌種使用方面,微生物接種劑使用的菌種主要是圓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桿菌及根際促生細菌芽孢桿菌和假孢菌。但這類菌種基本上沒有發酵的功能。其次,在生產工藝上有所不同。生物有機肥料還沒有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農業部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正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生物有機肥料標準的制定工作。企業要生產,應先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產品生產和質量檢驗的依據。建議企業在制定標準時,把活菌數定為≥0.2億個/克,有機質≥35%。
小袋裝生物肥小袋裝生物肥
2、秸稈腐熟劑和畜禽糞便、有機垃圾發酵劑隨著經濟的發展,農畜業集約化經營和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農畜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現象日益嚴重,如何處理這些有機廢物一直是令環保部門頭疼,被農業部關注的問題。一些已開發國家開始採用微生物發酵方法處理固體有機廢棄物。中國也有一些單位開始對固體有機廢物進行試驗和套用。
3、微生物接種劑 微生物接種劑是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經液體發酵生產而成的液體活菌製品,或菌液經無菌載體吸附而成的固體活菌製品。生物肥料的產品質量不穩定是微生物接種劑生產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菌種、載體和發酵設備方面。菌種方面主要表現在菌種混雜、菌種退化、菌種組合不合理。微生物生產企業大多規模不大,技術力量和檢測能力有限,無法將菌種純化後再生產,有的企業更是沒有發現菌種已污染了雜菌。菌種退化也是企業在生產中經常遇到的難題,一方面是菌種供應方的問題,它希望企業長期購買它的菌種,因此在技術上進行了處理,另一方面是企業購買原種後進行了多次的轉接傳代,但又沒有提純復壯的技術。解決的方法是提純復壯和更換菌種。發酵設備不完善,也是微生物接種劑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在無雜菌條件下發酵是接種劑生產的必備條件。許多企業採用敞口設備生產,或雖有標準發酵罐但無空氣過濾器,都不可能生產合格產品。吸附微生物的載體持水性差、載體偏酸偏鹼、載體滅菌不完全和載體中的微量元素過高(主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加的)。
生物肥菌種生物肥菌種
4、光合細菌肥料 光合細菌肥料發展很快,主要用於畜禽飼養和水產養殖,也可以用於農作物拌種和葉面噴施。5、複合微生物肥料複合微生物肥料是20世紀90年代的新產品。此類產品的種類較多。複合微生物肥料的產品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微生物接種劑與有機物料、無機肥料混合後造粒;第二種是微生物接種劑與有機肥料混合造粒然後與化肥複合肥混合包裝;第三種是在有機無機複合肥的包裝中附加一袋微生物接種劑,在田間施用前,將接種劑與有機無機複合肥混合。
有機生物肥有機生物肥
6、“酵素菌”和“EM ” “酵素菌”和“EM ”均是從日本引進的微生物發酵劑產品。真正以“EM”為名獲農業部登記的全國還沒有一家,事實上“EM”本身在日本就未獲日本政府的登記。發展EM和“酵素菌”,首先要清楚“EM”和“酵素菌”所含的確切菌種類型,菌種的來源無論是自製的、還是從境外購買的都要經過鑑定,而且要鑑定到種。在企業無確切的生產標準,產品無量化指標、無檢測方法的情況下,不宜組織大的課題進行研究、推廣。

作用質量

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這是它的主要作用,如各種固氮菌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解磷解鉀菌肥料可以將土壤中難溶性的磷、鉀溶解出來,增加土壤中磷(P)、鉀(K)元素的來源。另外,生物肥料還能促進作物的生長,改善農產品的品質。各種生物肥施入土壤中,都能產生不同的生長激素,刺激作物的生長,如“5406”放線菌生物肥,不但有拮抗病原菌防病壯菌的作用,還能分泌細胞分裂素促進作物的生長。真菌類的生物肥不僅在協助作物吸收磷、鋅及銅等礦質元素方面有很強的作用,還有增強作物的吸水、保水以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作用。由於生物肥料能製造和協助作物吸收利用多種營養元素,因此對農產品的品質有很大的改善,可以改變因施化肥產生的“瓜不香,果不甜,茶無味”的現狀,使農產品各項指標達到綠色食品的標準。
生物肥料造粒機生物肥料造粒機
從生物肥料的作用方式可以了解到,生物肥料不能直接提供作物吸收的營養物質(包括氮、磷、鉀和多種礦質元素),而是通過大量活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積極活動來製造和協助作物吸收營養物質或產生生長激素來刺激作物的生長,這與化肥作用方式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並且生物肥所能提供的肥效不能滿足作物生長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因此,那種認為生物肥料可以替代化肥的看法是一種誤解,有的把生物肥料神秘化,冠以“高新技術”產品,無限誇大其作用也是錯誤的,在農業生產中生物肥料的使用與化肥的使用應當相輔相成。但生物肥沒有環境污染,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而且生物肥料的有些作用和生態效益是化肥所不具備或不可替代的。
一種好的生物肥料在有效活菌數、含水量PH值、吸附劑顆粒細度、有機質含量、雜菌率以及有效保存期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根據中國NY227-94農業行業標準規定,液體生物肥料每毫升應含5億~15億個活的有效菌。固體生物肥每克含活的有效菌為1億~3億個,含水量20%~35%為宜,吸附劑細度在0.18毫米左右,吸附劑的細度越細吸附的有效菌就越多。PH5.5~7.5,雜菌率低於15%~20%,不含致病菌和寄生蟲,有效保存期不低於6個月。中國政府針對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研發、產品質量、推廣套用等方面非常重視,監管方面實行生產許可制度並由農業部審核並發放,“北京世紀阿姆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中國首家獲證企業。隨著生物肥料的發展,少數地方在生產生物肥料時出現了無生產許可證生產工藝落後、用未通過鑑定的菌種進行生產、有效菌含量低、雜菌超標等現象。還有些廠家在生物肥料中加入不適量的化肥或其它添加劑,使肥料中化肥的氮、磷、鉀含量過高導致有效菌死亡,而失去生物肥的作用。因此在選用生物肥料時要注意產品質量,防止假冒偽劣產品,以避免給農業生產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正確、合理的使用方法是發揮生物肥料作用的重要保證,要根據不同作物和當地的土壤條件等具體情況來選用不同的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常用於拌種、作基肥和追肥等,在使用方式上,生物肥可作葉面噴施,沾根等。總之,生物肥是發展起來的一類特殊肥料,農民朋友在套用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注意方法,使生物肥料在農業生產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生物肥生物肥

主要特點

生物有機複合肥是汲取傳統有機肥料之精華,結合現代生物技術,加工而成的高科技產品。其營養元素集速效、長效、增效為一體,具有提高農產品品質、抑制土傳病害、增強作物抗逆性、促進作物早熟的作用,其主要特點是:
生物肥生物肥
無污染、無公害。
生物複合肥是天然有機物質與生物技術的有效組合。它所包含的菌劑,具有加速有機物質分解作用,為作物製造或轉化速效養分提供“動力”。同時菌劑兼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潛在養分的作用。
配方科學、養分齊全。
生物有機複合肥料一般是以有機物質為主體,配合少量的化學肥料,按照農作物的需肥規律和肥料特性進行科學配比,與生物“活化劑”完美組合,除含有氮、磷、鉀大量營養元素和鈣、鎂、硫、鐵、硼、鋅、硒、鉬等中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大量有機物質、腐殖酸類物質和保肥增效劑,養分齊全,速緩相濟,供肥均衡,肥效持久。
活化土壤、增加肥效。
生物肥料具有協助釋放土壤中潛在養分的功效。對土壤中氮的轉化率達到5—13.6%;對土壤中磷、鉀的轉化率可達到7—15.7%和8—16.6%。
低成本、高產出。
在生育期較短的第三、四積溫帶,生物有機複合肥可替代化肥進行一次性施肥,降低生產成本。如大豆每畝施用生物複合專用肥30—40kg,玉米每畝施用專用肥50—75kg,一次性作底肥施入,不需追肥,既節省投資,又節省投工。與常規施用化肥相比,在等價投入的情況下,糧食作物每畝可增產10—20%。
提高產品品質、降低有害積累。
由於生物複合肥中的活化劑和保肥增效劑的雙重作用,可促進農作物中硝酸鹽的轉化,減少農產品硝酸鹽的積累。與施用化學肥料相比,可使產品中硝酸鹽含量降低20—30%,VC含量提高30—40%,可溶性糖可提高1—4度。產品口味好、保鮮時間長、耐儲存。
有效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供肥環境。
生物肥中的活化菌所溢出的孢外多糖是土壤團粒結構的粘合劑,能夠疏鬆土壤,增強土壤團粒結構,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機質,活化土壤中的潛在養分。
抑制土傳病害。
生物肥能促進作物根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作物根際生態環境。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還可明顯地降低土傳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數,連年施用可大大緩解連作障礙。

現存問題

1、生物肥料生產企業發展過快過多,但多數是小規模企業,作坊式生產,設備工藝落後,職工素質不高,因此生物肥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品中的成分構成不科學。
2、生物肥料種類很多,但多數還是傳統的固氮、解磷、解鉀細菌,有的甚至還在用酵母菌,缺乏新型高效產品。菌株目標效能不穩定,配方不盡合理、抗逆性差。生物肥料本身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還不夠,科研人員相對不足。有些作用機理還不清楚,對土壤和作物的影響還有待於繼續研究。基礎研究嚴重滯後於生產實際,生物肥料的推廣未能遵從試驗、示範、推廣的程式。
3、市場監督管理缺乏必要的條件,少數企業在宣傳上誇大使用效果,使用不正當經營手段,甚至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給農民造成損失,降低了生物肥料的聲。管理不夠規範,國家雖然實行了登記證管理制度,但管理力度不夠,不少未登記的企業或產品甚至假冒劣產品還在大張旗鼓的宣傳,生產和銷售,片面誇大生物肥料的作用,把生物肥料當作是能醫治百病的“神仙水”。
4、對生物肥料的正確宣傳和引導還不夠,其好處和效果還沒有為廣大農民所接受,生物肥料在全中國肥料中所占的比重還不大。
5、生物肥料試驗設計的不合理、不科學,帶來試驗結果的不真實。檢測標準不科學,帶來了產品質量的不穩定和不真實。

現實局限

生物肥料,採用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相配合,並伴有多種微生物或高能化合物的的面市,很受農民歡迎,效應比較明顯,一是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增強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持續供肥能力;二是能顯著抑制棉花、瓜類的枯萎病和水稻紋枯病等病害,增強抗逆能力;三是能改進農作物的品質,特別是對提高西瓜、甘蔗、草莓等水果的甜度十分明顯;四是能促進農作物增產,一般施用生物有機複合肥的比單一施用化肥的增產10%左右;五是能減輕農業環境的污染,可大量生產無公害的食品。
雖然生物有肥料有很多顯著的優勢,但在市場占有的份額還比較有限,各地運用情況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主要原因,有的地方反映銷售價格偏高,農民難以承受;有的反映肥效啟動較慢,作物顯性效應較弱;有些採用塑膠大棚種菜的農戶反映有燒苗的現象。一是選用生產肥料的原材料價格過高,銷售的中間環節過多,層層加價;二是單一施用生物有機複合肥,忽視了其它肥料的作用,或是施用量過低;三是施肥時土壤墒情不足,或者是當時氣溫太低;四是一次施用量過大。對此,為了充分發揮生物有機複合肥料的肥效,應該採用增產節支、正確引導、科學使用的方法加速推廣運用。
首先,要降低生產成本。一是就地採用有機原料,不要遠距離調運,增加成本;二是減少銷售中間環節,生產與銷售近距離對接;三是搞好售後服務,組織科技下鄉,使肥料快速發揮肥效。
其次,要足墒適溫施用。無論在何種土壤上施用,都要有充足的墒情促其迅速分解轉化。氣溫在10℃—30℃的範圍內肥效較好,當氣溫低於10℃或高於35℃時,肥料轉化、吸收就會產生障礙。
第三,要配套正確施用。一是為了使肥料體現長效與速效的持續效應,凡是施用生物有機複合肥的大田,每畝要配施碳銨30公斤左右,然後再根據不同作物需要配施其它營養元素,不能用生物有機複合肥取代其它肥料。二是作基肥施用,每畝用量不超過50公斤。特別是塑膠大棚種菜的更不能超量施用。三是土壤墒情不足時,施用後要及時抗旱調墒。

不足現狀

國際上已有很多個國家生產、套用和推廣生物肥料,這些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南美洲、歐洲和非洲等。中國也有300多家企業年產約數十萬噸的生物肥料套用於生產,使用面積已超過167萬平方千米。生物肥料在農業上的作用已逐漸被人們所認可。許多國家更認識到生物肥料作為活性微生物製劑,其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生命活動旺盛與否是質量的關鍵,是套用效果好壞的關鍵之一。生物肥料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針對存在的問題,在生物肥料的發展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 生產企業必須不斷改進生產條件,配方,工藝,設備,提高職工素質。注重職工的在職培訓,與高等院校合作,與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增強基礎研究力度,制定產品質量標準,生產穩定的高質量的產品。
2、 根據市場需求,提倡創新,研究多種類型的高效產品。無論是對哪種類型的生物肥料,均應深入研究其所適用的土壤條件、作物類型、耕作方式、施用方法、施用量以及與之相應的化肥施用狀況等,即深入探討增產效果最大時的施用條件和施用方法,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套用和推廣,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增產效果。
3、建立良好的市場管理秩序,政府管理部門必須加大登記管理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加強對生物肥料的質量監督,保證其生產質量,提高市場監督員的專業知識水平,阻止偽劣假冒生物肥料流入市場,坑害農民,鼓勵人們舉報偽劣假冒產品,讓農民民眾來監督,對生物肥料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適當改變現有的化肥流通體系,加快生物肥料的流通速度,使其在活性最高的狀態下銷售到農民手中,以取得最佳的施用效果。
4、科普知識的宣傳和套用培訓,對套用地區的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進行培訓。向農民傳授正確使用生物肥料的知識,通過必要的田間試驗示範,使廣大農民親眼看到其施用效果。另外,還要讓農民知道生物肥料既不能代替化肥和有機肥,相反,由於生物肥料本身所含的養分較少,因此沒有施用充足的有機肥和合適的化肥其效果也不能充分顯示出來。所以,在施用生物肥料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對化肥和有機肥的合理施用。當然,考慮到生物肥料具有固氮或活化土壤養分等特性,適當減少有關化肥的施用量,不僅節約生產成本,而且對改善作物品質、防止環境污染等也是十分必要的。
5、根據市場行銷學原理,設計出適合當地農民使用的產品,定價要注重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加強宣傳促銷,特別要加強門外廣告的宣傳,建立完善的銷售渠道。

前景展望

生物肥料生產成本低,套用效果好,不污染環境,施用後不僅增產,而且能改善農產品品質和減少化肥用量,在中國可持續發展農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人口日益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耕地不斷減少,化肥施用量增大,生產成本直線上升,環境不斷惡化等等,這些情況,為生物肥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生物肥料本身的發展也為擴大套用奠定了基礎。世界人口猛增,社會對糧食和肥料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作為化肥生產原料和能源的石油資源有限,依賴有限資源難以維持農業的持續性發展,而今後農業的發展方向是持續農業,因此就要發展生物肥料。生物肥料不僅可補充肥源的不足,而且有可能列為綠色食品用肥進入商品市場,成為新興的“綠色產業”,在農業生產中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首先,開發綠色食品產業迫切需要生物肥料。 套用生物肥料促進傳統有機肥向肥料技術現代化轉變。傳統有機肥的堆積方式比較落後,一般是延續的“過圈、坑漚、人挑、馬拉”的生產習慣。有機肥的生產和使用必須向工廠化、專業化、商品化方向邁進,否則,有機肥產業將會萎縮,不利於可持續農業的發展。生物肥料(有機肥發酵劑)的套用,可大大縮短有機肥發酵時間,利於工廠化生產有機肥,使有機肥向商品化方向發展。長期套用生物有機肥可培肥地力,淨化農作物生長環境,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套用生物肥料減少化肥用量,可降低農產品中硝酸鹽含量,提高農產品質量,切實解決農產品有害物質超標問題,使農產品成為真正的綠色食品
其次,從發展持續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的角度來看,生物肥料的套用前景廣闊,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生物肥料和化肥的關係不是對立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關係。化肥肥效明顯,作用快,在相對缺乏農產品的地區還是必要的。但是隨著農產品的豐富,人們環境意識的加強,對安全農產品的需要,生物肥料和化肥會逐步此長彼消,這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而且生物肥料的原料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其生態效益是化肥所不可取代的。所以,生物肥料的發展具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中國在生物肥料發展形勢下加大了研究力度。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研究和生產發展的需要及監督制度的完善,生物肥料一定能健康有序地發展,為農業增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前景將是非常廣闊的。

現實意義

第一,生物肥料有效地利用了大氣中的氮素或土壤中的養分資源。因此,開發和利用固氮生物資源,是充分利用空氣中氮素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作物對土壤中磷、鉀等礦質養分的利用能力較差,且磷、鉀等肥料的利用率也較低,磷肥的當季作物利用率大多不到20%,鉀肥的當季作物利用率一般亦在40%以下。從中國的情況來看,磷鉀資源嚴重不足,特別是鉀肥大量依靠進口,所以,如何將土壤中的無效態磷、鉀轉化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態養分,一直為廣大研究者所關注,生物肥料的套用,無疑為其提供了前提條件。
第二,發展生物肥料可以降低肥料生產成本。而且,農民將肥料買回家後,還必須花大量的勞動力將其運到田間並施入農田中。相對而言,生物肥料充分利用微生物的某種特徵,以增加土壤中有效養分為目的,其施用量一般不大,在其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很少,且施用生物肥料的同時還可減少化肥的施用量,因而節約了施肥成本。所以,生物肥料必須是在施足有機肥和適量化肥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出其增產效果,或者說生物肥料只能是作為輔助肥料,而不能代替化肥和有機肥。
第三,施用生物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因化肥,特別是化學氮肥施用量過高而導致農作物品質下降的現象時有發生,如蔬菜中硝酸鹽的累積和蛋白質含量降低,籽粒作物中有益胺基酸含量下降、籽粒不飽滿等,同時,過量施用化肥,還會使作物出現瘋長等現象,並可能導致其減產。因此,在部分地區,適當降低化肥,特別是化學氮肥的施用量,對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可能比增施化肥更為重要。但若施用不當,則可能增產效果很小或甚至無效果。
第四,發展生物肥料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施肥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中國主要湖泊的富營養化中,來自農業污染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工業污染。化肥施入土壤後,除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外,還有相當部分通過滲漏、揮發及硝化與反硝化等途徑損失,因此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對大氣、水體及土壤等環境的污染,在能量和經濟上也是一種浪費。而施用生物肥料如固氮類生物肥料,不僅可適當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量(如前述施用肥力高可減少10~30%的化學氮肥),而且因其所固定的氮素直接貯存在生物體內,相對而言,對環境污染的機會也就小得多。
第五,施用生物肥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施用生物肥料,由於減少了化肥對土壤養分、結構等方面的不良影響,同時又使微生物的活動能力得到增強,所以,相對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質,並提高了土壤中某些養分的含量和有效性。套用最多的是根瘤菌肥,此外還有固氮菌肥料和固氮藍藻等。

國家標準

2005-01-04發布 2005-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發布
前 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廣州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申望平、沈德龍、李俊、姜昕、陳慧君、曹鳳明、關大偉、李力。
生物有機肥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生物有機肥的要求、檢驗方法、 檢驗規則、標識、包裝、運輸和貯藏。
本標準適用於生物有機肥。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定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檔案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 8170—1987數值修約規則
GB 18877—2002 有機-無機復混肥料
GB/T 1250-1989 極限數值的表述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糞大腸菌群的測定
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蟲卵死亡率的測定
NY 525—2002 有機肥料
NY/T 798—2004複合微生物肥料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生物有機肥 指特定功能微生物與主要以動植物殘體(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來源並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複合而成的一類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的肥料。
4 要求
使用的微生物菌種應安全、有效,有明確來源和種名,本標準採用廣州益元生物科技菌種。
4.2 外觀(感官):粉劑產品應鬆散、無惡臭味;顆粒產品應無明顯機械雜質、大小均勻、無腐敗味。  4.3 技術指標
生物有機肥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生物有機肥產品技術要求
-----------------------------------------------------
項 目 粉 劑 顆 粒
有效活菌數(cfu) ,億/g ≥ 0.20 0.20
有機質(以乾基計),% ≥ 25.0 25.0
水分,% ≤ 30.0 15.0
pH值 5.5~8.5 5.5~8.5
糞大腸菌群數,個/g(mL) ≤ 100 100
蛔蟲卵死亡率,% ≥ 95 95
有效期,月 ≥ 6 6
4.4 生物有機肥產品中As、Cd、Pb、Cr、Hg含量指標應符合NY/T 798—2004中4.2.3的規定。
4.5 若產品中加入無機養分,應明示產品中總養分含量,以(N P2O5 K2O)總量表示。
對每批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抽樣過程應避免雜菌污染。
5.1 抽樣工具
抽樣前預先備好無菌塑膠袋(瓶)、金屬勺、剪刀、抽樣器、封樣袋、封條等工具。
5.2抽樣方法和數量
在產品庫中抽樣,採用隨機法抽取。抽樣以袋為單位,隨機抽取5~10袋。在無菌條件下,從每袋中取樣200~300g,然後將所有樣品混勻,按四分法分裝3份,每份不少於500g。
6試驗方法
6.1 外觀
用目測法測定:取少量樣品放在白色搪瓷盤(或白色塑膠調色板)中,仔細觀察樣品的形狀、質地,應符合4.2的要求。
6.2 有效活菌數測定
應符合NY/T 798—2004中5.3.2的規定。
6.3 有機質的測定
應符合NY 525—2002中5.2的規定。
6.4 水分測定
應符合NY/T 798—2004中5.3.5的規定。
6.5 pH值測定
應符合NY/T 798—2004中5.3.7的規定。
6.6 糞大腸菌群數的測定
應符合GB/T 19524.1—2004的規定。
6.7 蛔蟲卵死亡率的測定
應符合GB/T 19524.2—2004的規定。
6.8 As、Cd、Pb、Cr、Hg的測定
應符合GB 18877—2002中5.12~5.17的規定。
6.9 N P2O5 K2O含量測定
應符合NY 525—2002中5.3~5.5的規定。
7 檢驗規則
7.1 檢驗分類
7.1.1 出廠檢驗(交收檢驗)
產品出廠時,應由生產廠的質量檢驗部門按表1進行檢驗,檢驗合格並簽發質量合格證的產品方可出廠。出廠檢驗時不檢有效期。
7.1.2 型式檢驗(例行檢驗)
一般情況下,一個季度進行一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
a) 新產品鑑定;
b) 產品的工藝、材料等有較大更改與變化;
c)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d)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進行抽查。
7.2 判定規則
本標準中產品技術指標的數字修約應符合GB 8170的規定;產品質量合格判定應符合GB/T 1250中修約值比較法的規定。
具下列任何一條款者,均為合格產品
a) 產品全部技術指標都符合標準要求;
b) 在產品的外觀、pH值、水分檢測項目中,有1項不符合標準要求,而產品其它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要求。  具下列任何一條款者,均為不合格產品
a) 產品中有效活菌數不符合標準要求;
b) 有機質含量不符合標準要求;
c) 糞大腸菌群數不符合標準要求;
d) 蛔蟲卵死亡率不符合標準要求;
e) As、Cd、Pb、Cr、Hg中任一含量不符合標準要求;
f) 產品的外觀、pH值、水分檢測項目中,有2項以上不符合標準要求。
8 標識、包裝、運輸和貯藏
生物有機肥的標識、包裝、運輸和貯藏應符合NY/T 798—2004中第7章的規定。

製作方法

可根據當地的原料進行製作,如城市生活垃圾和各種農作物秸稈、樹葉雜草、瓜藤、稻草、松殼、花生殼、鋸木屑、穀殼粉、統糠、水果渣、乾蔗渣、食用菌渣、酒糟、啤酒糟、糖渣、醋渣、澱粉渣、木薯渣、檸檬酸渣、醬油渣、味素渣、粉渣、豆腐渣、藥渣、油渣、油餅粕、糠麩、棉菜粕、霉變飼料、污泥、糖廠啤酒廠渣泥、屠宰下腳料、潲(泔)水、剩飯菜、人動物糞便等廢棄物。 發酵肥料操作過程:  1、菌種一般用量為0.2%--0.5%。  2、原輔料及要求:主要物料:水果渣、乾蔗渣、食用菌渣、酒糟、啤酒糟、糖渣、醋渣、澱粉渣、木薯渣、檸檬酸渣、醬油渣、味素渣、粉渣、豆腐渣、藥渣、油渣、油餅粕、糠麩、棉菜粕、霉變飼料、污泥、糖廠啤酒廠渣泥、屠宰下腳料、潲(泔)水、剩飯菜、人動物糞便等大宗物料。輔料:各種農作物秸稈、樹葉雜草、瓜藤、稻草、松殼、花生殼、鋸木屑、穀殼粉、統糠等乾燥、粉碎、高碳即可。  3、原輔料配比:主料∶輔料=5:1-3:1。  4、水分控制在60-65%,手抓物料成團剛好出水。  5、按要求將菌種、主料和輔料全部混合均勻。  6、環境溫度15℃以上,一次堆料不少於4方,堆成寬1.5~2米、高0.6米左右、長度不限的堆,並用棍在堆內打通氣孔。  7、堆溫升至50℃時開始翻倒,每天一次,如堆溫超過65℃,再加次翻倒。溫度控制在70℃以下,溫度太高對養分有影響。  8、腐熟標誌:堆溫降低,物料疏鬆,無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內產生白色菌絲。  9、腐熟的原肥:直接使用,生產商品有機肥、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等。  注意:①視水分多少增減配比,發酵混合物的總水分應控制在60~65%。過高過低均不利於發酵,水過少,發酵慢;水過多會導致通氣差、升溫慢並產生臭味。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②如果按每噸添加1公斤尿素或10公斤過磷酸鈣發酵效果更好。

相關比較

1.生物有機肥完全腐熟,不燒根,不爛苗;有機肥未經腐熟,直接使用後在土壤里腐熟,使用不當,容易引起燒苗現象;
2.生物有機肥經高溫腐熟,殺死了大部分病原菌和蟲卵,減少病蟲害發生;有機肥未經腐熟,攜帶有害病原菌和病蟲卵施入土壤,在土壤中腐熟時會引來地下害蟲;
3.生物有機肥中添加了有益菌,減少病害發生;有機肥未添加有益菌;
4.生物有機肥養分含量高;精製有機肥由於高溫處理,造成了養分損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