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兩個不同森林類型或兩個不同草本群落之間的生態過渡帶;沿河兩岸、河口三角洲、近海區域等的水陸生態交錯區.在自然條件下,有些群落變化很突然,具有明顯的邊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區分,被稱為斷裂狀邊緣;有些群落卻沒有明顯的邊界,而處於連續變化中,表現為逐漸地過渡,兩個甚至多個群落相互交錯形成鑲嵌狀,被稱為鑲嵌狀邊緣.前者見於環境梯度變化較陡或者環境梯度突然中斷的情形,如地勢變化較陡的山地的垂直帶、斷崖上下的植被、陸地環境和水生環境的交界處,如池塘、湖泊、島嶼等.後者見於環境梯度連續緩慢變化的情形,大範圍的變化如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帶、草原和荒漠的過渡帶等;小範圍的變化如沿一緩坡而漸次出現的群落替代等.但兩棲類如青蛙常常在水生生態系統和陸地之間移動,使原來清晰的邊界變得模糊複雜.群落的邊緣有些是持久性的,這由環境條件的持久特徵所決定,如地形上的區別、冰河的沉積、土地的水系、土壤類型等;另一些則是暫時性的,如水災、火災、砍伐、土地管理等所引起的群落邊緣的改變。
特點
(1)環境梯度大,各種景觀要素的變化明顯,具有較強的邊緣效應。
(2 )環境異質性強,其特化的生境導致某些特有種或邊緣種的形成,植物種類及群落結構往往更加複雜,有利於多種物種的生存,加上邊緣效應的影響,使生態過渡帶內生物多樣性增加。
( 3 )過渡性的氣候對全球變化的反應較為敏感。
(4 )是一個活躍的生態界面和生態應力帶,各種生態過程表現較為強烈。
( 5 )對相鄰生態系統的物種具有屏障作用,同時又起著“過濾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