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試行)》是2006年3月9日發布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試行)
- 標準號:HJ/T 192-2006
- 批准發布部門:生態環境部
- 發布日期:2006-03-09
- 行業分類: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實施日期:2006-05-01
《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試行)》是2006年3月9日發布的一項行業標準。
《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試行)》是2006年3月9日發布的一項行業標準。備案信息備案號:73448-2020備案月報: 2020年第7號(總第243號)1...
早期國外套用的指數法有美國的NWF 環境質量指數和加拿大的“總環境質量指數”(EQI) 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綜合指數法,套用此法,可以體現生態環境評價的綜合性、整體性和層次性。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行業標準,2006...
評價生態現狀應選用植被覆蓋率、頻率、密度、生物量、土壤侵蝕程度、荒漠化面積、物種數量等測算值、統計值來支持評價結果。內容 生態環境現狀評價是將生態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進行量化,定量描述生態環境的質量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現狀評價結論...
GB 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GB 18871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 HJ/T 192 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試行)《關於印發的通知》(環發[2008]39 號)《關於印發的通知》...
《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技術規範》是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規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
生態環評範圍是生態環境評價範圍的簡稱。它是指在進行生態環境評價時所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範圍。在規定範圍內對生態中的環境污染因子、環境污染情況作出評估,判斷生態環境所處範圍,並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和防治生態環境污染。評價要求 生態環境...
這裡選用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範(試行)中的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指數和土地退化指數指標表達生態質量狀況。土壤環境承載壓力的控制指標體系 減輕土壤環境承載壓力與提高環境承載力是解決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兩條基本途徑,其中人類社會...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3-2008),選擇導則中推薦模式的估算模式對項目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分級,結合項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結果,選擇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參數,採用估算模式計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響程度和最遠...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工作,統一評價技術要求,保證成果的規範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立足江西省實際情況,結合景德鎮市、吉安市等市級“雙評價”經驗,特制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技術規程》並於...
總則明確了評價基本任務;明確了建設項目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等要求;明確了補充環境比選方案及開展同等深度評價等要求;增加了工作程式框圖。三是增加了評價因子篩選,規範了生態影響識別。增加生態影響識別...
(三)具有必要的監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確保人員經過培訓且能力確認後上崗;(四)按照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和方法開展監測,具有健全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和質量管理制度;(五)保存完整、齊全、可追溯的採樣原始記錄、樣品交接記錄、...
《生態環境保護設施運營維護服務能力評價規範》是2019年11月25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 郭成平 李陽權 師爍博 程林靜 郭承元 周峰生 孫榮奎 鄭相德 起草單位 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環保分會、河北省環保治理運營行 業協會...
為貫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江西省濕地生態環境損害調查評估辦法》等有關政策規定,規範江西省濕地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技術體系,指導開展受損濕地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工作,在廣泛徵詢各方...
《技術要求》分總則、技術要求、驗收監測報告、驗收監測表格式4部分。根據環保部《關於廢止部分環保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決定》(部令 第40號)檔案,決定予以廢止的規範性檔案《關於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健全生態環境監測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範體系,統一規劃布局監測網路。 科學監測、創新驅動。依靠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加強監測科研和綜合分析,強化衛星遙感等高新技術、先進裝備與系統的套用,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立體化、自動化、智慧型化水平。
健全制度、統籌規劃。健全生態環境監測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範體系,統一規劃布局監測網路。科學監測、創新驅動。依靠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加強監測科研和綜合分析,強化衛星遙感等高新技術、先進裝備與系統的套用,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立體化、...
建立和完善新標準監測技術體系,開展了新《空氣品質評價辦法》和新增指標監測方法、技術規範、質量控制規範等的研究與制定工作。標準制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為改善環境空氣品質,防止生態...
6.5 農村生態指數評價計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第7章 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技術 7.1 適用範圍 7.2 規範性引用檔案 7.3 術語和定義 7.4 評價方法 第8章 環境數據監測平台農村數據填報與傳輸 8.1 農村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上報...
為了指導和規範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的編制,我局制定了《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編制導則》(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的導則 通知信息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辦公廳 檔案 環辦[2001]18號 關於印發《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編制導則》(試行)的...